浅谈电力改造外委队伍安全管理
2022-11-20国能达州发电有限公司张伟龙
国能达州发电有限公司 张伟龙
超低排放改造作为一般火力发电厂基建后最大型的技术改造项目,具有多点立体作业的特点,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风险多重叠加。达州公司克服施工工期长、风险大、人员复杂、外委队伍多、人员流动性快等不利因素,强化外委队伍安全管理,圆满完成技术改造工作。
本文总结达州公司在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对外委队伍安全管理的得与失,提炼有效经验、分析不足,给出提升外委队伍管理水平的对策,为后期改造及日常运维外委队伍管理提供借鉴。
1 安全生产管理研究的意义
1.1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针对安全发表十多次重要讲话,做出七十多次重要批示,党中央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强调频率之多前所未有、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安全生产工作的历史使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固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
1.2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统计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到2020年全国电力安全事故情况,电力行业安全事故的数量和伤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事故高发行业,其中外委队伍的伤亡人数占比达到70%以上,对外委队伍的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也成为控制事故频发的最主要落脚点。
2020年2 月,国家能源集团审议通过了《电力企业对外委队伍安全管理十必须两严格规定》,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2021年又相继出台了《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基本规范及标准》、《外包服务标准化管理基本规范及标准》等,按照“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要求,将外委队伍纳入电力企业体系中,落实企业外包管理责任,监督外委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包、谁监管,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从而杜绝外包不安全事件,营造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全生产环境。
1.3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及途径
为减少安全生产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通过“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分析总结,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解决好人与制度的关系;二是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员工人身安全风险预控分析,解决过程管控问题,守住底线;三是强化岗位职责促使履职到位,自我不断学习促使技能水平提高,引领安全意识提升和习惯养成;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各类不安全事件及检查、评价为载体,查隐患杀苗头;五是加强设备治理,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是基石;六是各级人员以身作则,将“十必须两严格”的要求和安全责任清单落到实处。
2 发电企业外委队伍安全管理实例研究
2.1 达州公司超低排放项目简介
达州公司位于达州市通川区东岳镇,两台300MW 机组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6月投产发电。2015年12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4号)要求:地处西部地区的达州公司应在2020年底前执行超低排放,即NOx排放浓度<50mg/Nm3、烟尘排放浓度<10mg/Nm3、SO2排放浓度<35mg/Nm3的排放标准。
达州公司#31机组改造于2017年8月25日开工,2018年4月24日结束。#32机组改造于2018年8月21日开工,2018年12月15日结束。工程总投资1.7亿,为该公司自投运以来最大的技改工程。
2.2 达州公司在超低排放改造中好的经验做法
2.2.1 发挥党建引领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与安全生产全过程、各要素深度融合,对项目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组织联建”,将业主、承包方项目部、监理三方党员纳入联合党支部管理,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将支部工作与项目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统一研究,打造围绕项目、服务项目、聚力项目的坚强堡垒。实施“目标联责”,打破参建方工程目标、措施、任务等各自为政的管理界限,统一思想,以项目建设强党建,实现党建与项目目标同向、同频共振,合力打造精品工程。
党支部主动扛起攻坚重任,针对项目管理开展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超低排放‘五个一’活动”,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建立了党员先锋岗,进行“菜单式”分工,制定了党员值班表,对每天重点检查内容进行发布,党员按要求填写现场安全检查表,发动党员技术骨干每月对现场施工人员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实现和带动了工程管理水平、工程安全水平、工程质量水平“三个提升”,也为党建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提供了“党建+基建”模式的探索。
2.2.2 完善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环境较复杂,场地狭小、点多面广,交叉作业风险高。达州公司从项目动工,便成立了改造指挥部,分设安全文明监督组、质量进度管理组和调试启动组。各组由专业人员组成,明确职责任务,各司其责。通过每周三的协调会及时总结当周安全及质量管理情况,对施工中突出安全问题进行通报,设置曝光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外委队伍同步调整值班人员上班时间,由原来的9:00~17:00调整为6:00~19:00,并明确了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的职责,将保障体系作为现场监管的主体。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形成了安全管理高压态势,促使承包方积极、主动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执行。
2.2.3 实施技能提升
严格开展外委队伍人员入厂三级教育培训和考试,把好人员入厂和入场关。充分考虑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将培训用语从“专业话”改“大白话”,培训考试内容按照工种及作业环境不同加以区分,确保培训听得懂、用得上、做得了。同时开展了体验式安全培训,突出在模拟或真实场景中操作、观察、体会,促进现场人员对安全规则、安全理念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开展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涵盖本厂职工,通过外请内挖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内部培训,及时对集团下发的专业性文件进行逐条学习、细致对照、深入解读,使监管人员工作有依据、有底气。
2.2.4 总结借鉴经验
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愚者以流血换取教训。达州公司针对项目改造,搜集近年来相似项目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汇编成册,与外委单位一同对典型案例进行客观分析,以案促改,杜绝同类事故发生。派专人调研沿海已完成改造的电厂,向管理者、现场监管者学习外委队伍管理中好的经验,以及存在哪些遗憾。重点针对超低排放改造脱硫防腐专项工作,研究从材料上提高阻燃等级,编制了详实的应急预案,并在施工期每个月组织一次防火演练。
2.2.5 严格绩效管理
将项目管理绩效纳入年度考核绩效,完善奖惩机制,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规范改造指挥部人员的常规工作。对外委队伍违章进行统计,作业性、装置性及管理性违章数量比为7:2:1,以数据分析的方式提炼现场管理的侧重点,并对此加强了制度性约束,严格考核机制。将违章数量、性质与承包方项目部管理人员考评相贯通,及时将考评结果通报至承包方,并按照合同奖惩条款及时进行奖惩,提升承包方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促使其强化自身安全监管体系,达到齐抓共管促安全的目的。
2.2.6 细化措施得当
认真审查三措两案,严格落实方案要求,对现场进行有效隔离,同类型作业集中施工,高、低风险作业区域分离;划分设置专门的安全通行出入口,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进出,严格控制人员进入高危作业区域;合理调配工作任务,减少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对焊接、起吊、高处作业以及防腐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在现场张贴安全提示卡以及事故预想牌,实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避免走形式、说不透,三方配置专人全程紧盯,不停工不离场;每天两次对外委人员离场时断电、断水、断气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监部门每月对承包方的安全投入进行检查,每周对使用的PPE 进行检查,督促安全投入满足法规和合同要求,确保PPE 质量合格、足额配置,人员均会正确使用。
2.3 外委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技防手段单一。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达州公司在重点监管区域安装了3个摄像头,在施工场地旁道路设置了测速仪,但技防监控设备较少,防控手段单一,效果相对有限;人员管理不严格。作为业主方,严格对承包方资质业绩进行了合规审查,但是在承包方施工队伍的甄选上参与度低,大多采用最低价中标法确定,部分施工队伍是在中标后才组成的临时队伍,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承揽了超自身能力的工程,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下也造成各种培训耗时耗力,对规章制度执行意愿低,人员流动性快,队伍不稳定。
文明生产前紧后松。达州公司2016年通过了国家能源集团安全文明标准化现场验评,在文明施工方面经验相对丰富,在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开工前期,文明施工各项措施执行较好,随着后期作业高峰期的到来,迫于工期压力,文明生产状况下降较快,文明生产监管稍有放松就会助长外委队伍在文明施工上的松懈。
2.4 对后期管理提升的措施建议
依托智能设备,助力扩宽安全管理思路。建设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纳入其中,及时录入已培训外委人员信息,杜绝外委队伍临时人员私自入厂,依靠系统对人员更换频繁的问题进行严格管控;完善全面风险预控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堵塞外委人员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引入VR 培训技术,将沉闷授课培训转变为体验观摩,提升培训效果;对外委队伍的主要管理人员及高风险作业人员配置智能安全帽,设置电子围栏,避免监管缺失和走错间隔。
坚持“以点带面”,搭建区域化检修平台。2021年,国能四川公司整合后下辖有22个直属、全资及控股三级单位,其中3家火电厂有自身检修队伍,可以以此为支点成立区域性检修公司,搭建区域化检修平台,规范开展各电厂等级检修,致力于整合人力资源,统一企业文化理念,促使各项安全文明生产制度、要求落实到位。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设备检修外委项目,如空压机、起重设备、特殊消防等项目进行打包,借鉴外委队伍区域统一选择、统一管理的模式,增强项目吸引力,倒逼承包方适应业主的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将外委队伍安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每年进行考评排名,将考评结果纳入次年项目评标管理体系。
致力“以小谋大”,提升安全文化认同感。每个企业都有其经过长期生产经营和经验积累的磨练后形成的企业文化,要让外委队伍认同业主方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建立在对外委人员和正式职工的“无差别”管理上,要给予外委队伍人员绝对的尊重,要畅通与外委人员的沟通渠道,要在小事上多关心,用鼓励、劝诫等方式代替指责、考核,对于外委人员关心的又难于开口的问题,要帮助其向承包方进行争取;同时,可适当开展亲情助安活动,一张安全全家福、一个电子血压仪、一封安全感谢信、一餐彼此融合饭等,形成与外委员工融洽协调的和谐氛围。
3 结语
生命重于泰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实抓细安全防范工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如下:电力企业外委队伍安全管理主要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与制度的关系。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意识、技能水平和习惯养成等方面,人与制度的关系则主要体现在人员培训、制度刚性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清单,保障体系与监督体系融合互补;安全管理要结合外委队伍和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特点,充分借助智慧化等前沿技术,营造特点鲜明、务实高效的安全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