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土壤地理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研究

2022-11-1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讲授法讲授知识点

郭 睿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 课程概述

《土壤地理学》这门课程是本校师范类专业地理科学三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3学分。共48个学时,其中包括了课堂讲授44个学时,以及课内实践4个学时。主要讲授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发生、土壤分类方法以及各土类主要特征及分布,从而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和综合分析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发生、土类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1-4]。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查阅、归纳、分析土壤地理学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分类方法、土壤类型和分布范围,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混合土样采集布点法,熟悉土壤中有机质、速效养分等的测量方法。

2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规律,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将实践教学法融合贯穿全课,让学生通过实例,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翻转课堂、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阅读,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独立查阅、归纳、分析土壤地理学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融合课程思政,让学生走进地理,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学生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伦理观。

3 教学方法

在44个学时的理论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图1所示为各教学方法所占教学时间的比例。

图1 各教学方法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

可见,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占用了最高的比例,这是因为在计算比例的时候,仅考虑了课堂上的时间,未将课后学生们自主读书、自主学习的时间考虑在内。另外,由于本科生的课程较多,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课业负担,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进行交流的相关作业为了保证质量,在数量上可上浮的空间不大。

4课时的课内实践主要采用了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及实验实践法。

4 创新特色

4.1 教学理念创新

课程思政贯穿课堂,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伦理观。

4.1.1 激发爱国情怀

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倡议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加深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共同维护地球村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讲授土壤系统分类时,说明盐成土、人为土和富铁土是中国自己提出的,并强调人为土纲的建立是我国科研人员在进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时提出的,并在国际土壤研究中获取了认可。

4.1.2 培养科研精神

在讲授黄土相关内容时,为学生播放《黄土天书》,不仅通过该视频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让同学们学习刘东生院士的科研精神,激发学生为祖国科研事业奋斗的拼搏精神。

在讲授关于农家肥相关内容时,引入网络新闻片面报道的事例,如提供关于“病毒学家曾毅院士质疑粪水浇的菜能吃吗?”的新闻截图及网络评论,之后提供完整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该网络事件,提醒学生慎重对待网络信息,应该掌握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拒绝用心不良之人的煽动,避免成为网络键盘侠。

4.1.3 理论结合实际

在讲授次生矿物蒙脱石及其主要性质时,与常用药蒙脱石散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该矿物及其性质的理解。

另外,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们进行团队协作、相互包容,共同进步的优秀品质。

4.2 教学方法创新

4.2.1 学生试讲

教师提前将一些难度不大,课堂讲授大约5分钟左右的概念,作为作业布置给每组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针对该概念进行备课,资料收集,归纳,板书设计等活动,在教师讲授至相关内容时,由各小组进行试讲,教师进行补充。

这项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师范生教学的基本能力,5分钟的课堂试讲也是通过多次实践最终确定的,试讲内容过难、时间过长,会加重同学们的课业负担,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通过多次的课堂试讲活动后,将试讲内容确定在一些难度适中的基础概念上。通过谈话法了解到该活动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并能够高效地调动课堂氛围。

4.2.2 利用线上教学工具获取较为精确的教学数据

利用慕课堂、学习通等教学工具在每节知识点讲解后对全班同学进行一个小测验,与传统的针对个别几位同学的课堂提问相辅相成。

该方法能够让教师对全班同学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和后进生帮扶。并能够获取更为精确的平时成绩,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加的公平、公正。

4.2.3 课堂辩论

大学课程内容会涉及一些较为前沿的观点,往往存在多个学派观点的对立,针对这些内容,提前给同学们设置正反方的论点和分组,让同学们课下查询资料,组织语言,在相应内容的课堂上组织双方进行辩论。

这一活动设置,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前沿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等全方位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谈话法了解到该活动课堂收效甚好。

4.3 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为主,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并理论结合实际,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相互转化,加入了很多的实践实例,以及某原理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现象的解释,如在土壤热量状况这节内容讲解时,融入了生活中消融冷冻食品和羽绒服保暖原理等相关实例,这些内容,让学生有了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并由此加深了该知识点的记忆以及对生活现象的思考。

5 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分析这些教学活动及创新的开展效果,在该专业学生中发放问卷以获取教学效果反馈,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问卷75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

问卷调查数据结合个别谈话法,实例分析、课堂研讨、辩论、演示以及练习法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图2),更加能够调动起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其中,讲授法和直接演示法是最受学生们期待的两个教学活动,给这两个活动打4分及以上的同学分别占到了77.77%和70.83%。通过学生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打分(图3,P140),亦能看出,实例分析、课堂研讨、辩论、演示以及练习法也能更好地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图2 学生对各项教学方法的喜爱度比较

图3 各教学方法对加深知识点理解程度的比较

为了区分不同性别之间对课堂活动选择的差异性,分别对男生和女生在问卷中各选项打分为4和5的人数之和计算了比例,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中可知,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如读书指导和自主学习法,男生喜欢的比例略高于女生。并且也有较多的男生认为这类活动能更好的帮助理解知识点,加深认识(图5)。而讨论法、练习法和任务驱动法,无论是喜欢程度,还是帮助理解知识的程度,女生打高分的比例都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偏重于这些有明确任务指向的课堂活动。

图4 不同性别学生对各项教学方法较喜欢的人数比例

图5 认为教学方法能有效帮助理解知识点的性别差异

讲授法和直接演示法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两种教学活动,其中学生们给讲授法打4分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了70%,男生和女生分别为74.2%和75%。而且在帮助理解知识点这一方面,实例法和直接演示法相对于其他方法,也获得了较高的打分。这提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来调节课堂气氛、适当课堂翻转以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还要合理的保留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课堂时间及过程,使教学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相长。

6 结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氛围呆板,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5-7],未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校《土壤地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提升了教学理念、有机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并创新了教学内容后,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的磨合,构建了一套课堂氛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促进手脑并用的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过程。实例分析、课堂研讨、辩论等课堂环节亦更受学生喜爱,且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今后将跟随时代发展,在充分调研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讲授法讲授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