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题教学的“过程”教学

2022-11-19湖南欧阳才学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扇形圆锥分母

湖南 欧阳才学

“解题教学”,就是通过典型数学题的学习,去探究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会像数学家那样“数学地思维”.“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通过“解题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解题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每一步如何做,而是要把为什么这么做,把所思、所想的“思路历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解题思路.

那么,如何体现解题教学的“过程”呢?本文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1】如图1,已知在圆锥SO中,底面半径r=1,母线长l=4,M为母线SA上的一个点,且SM=x,从点M拉一根绳子,围绕圆锥侧面转到点A.

(1)求绳子的最短长度的平方f(x);

(2)求绳子的最短长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1)f(x)=x2+16(0≤x≤4);(2)最小值为16,最大值为32.

思路探索:

①题目给出的是已知底面半径、母线长的圆锥,需要求的是圆锥侧面上两点A,M间所拉绳子的最短长度(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如何来求最短长度?在圆锥侧面上“绕来绕去”恐怕很难确定何时长度最短.如图2,沿母线SA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化曲为直”,连接AM即为绳子的最短长度.

②绳子的最短长度AM“找到”了,可如何用x表示它的平方呢?

由图2可以看出,只好“交给”△ASM了.在△ASM中,已经知道SA=l=4,SM=x,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是去求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ASA′了.怎样求出∠ASA′?这可能是许多同学“为难”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解决掉这一难点.

我们知道,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圆周角是360°,只要知道扇形占所在圆的“份额”,扇形的圆心角就能够求出来了.

这里,扇形所在的圆以圆锥母线的长SA=l=4为半径,则扇形所在圆的周长C=2πl=8π;而扇形的弧长即圆锥底面圆的周长C′=2πr=2π.

③求出∠ASA′=90°,在△ASM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用x表示出绳子的最短长度AM的平方f(x).由于M为母线SA上的一点,且SM=x,所以0≤x≤4.

④根据f(x)和x的取值范围,利用函数知识求出f(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进而求出绳子的最短长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通过上述的思路探索,请同学们完整地写出解题步骤.

这样设计本题的讲解,能让学生感悟知识生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训练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分析:观察所求函数式的特点,先通过取倒数拼凑,再用均值不等式求解.

对于如此的“解题教学”,我们肯定会有疑问:分析中所说的“特点”是什么?“取倒数拼凑”出什么?“均值不等式”在哪?解题中,怎么想到“x→3x”的呢?不知道学生听完后会不会晕,笔者的感觉是如此高超的解题技巧令人叹服,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解会不会让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如果笔者是学生的话,多半会感觉数学难度很高,很难想到这种解法!这样的讲法让不少学生远离数学,吓跑学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笔者认为,“解题教学”有个原则: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行使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因此,从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通性通法来考虑也许会更好!

思路探索:

也就是说利用我们熟悉的“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分布问题”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拓展:一般地,求分母为二次式的分式函数的最值时,可以将待求的函数值先看成常数,并把分式函数转化成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法解决.

探究:我们处理分子、分母都在变的分式函数,常规想法是把分子(或分母)变成常数来处理,这样可以把分母改用1+x表示,并上下同除以(1+x)2,其过程: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x)2,

小结:方法2是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其实质依然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猜你喜欢

扇形圆锥分母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各种各样的扇形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扇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多弱连接扇形超流体干涉栅陀螺的性能分析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