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详解
2022-11-19刘斌
刘斌
《前赤壁赋》是千古文赋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可以称得上是教材中的定篇。此赋的情感脉络、情感内涵已经有大量文章进行过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此赋的情感脉络是有一定共识的,即“乐—悲—喜”,但是关于此赋的具体情感内涵,即“乐”“悲”“喜”的内涵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给人以语焉不详的感觉。缘此,笔者紧扣文本,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尝试对此赋的情感内涵进行详细阐释。
一、“乐”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乐”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就阅读鉴赏而言,我们很容易从赋中提取出这个情感词,即“饮酒乐甚”的“乐”。但是这个“乐”包含哪些具体的情感体验,或者说这个“乐”从何而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分析文本。笔者细读文本,提炼出了“乐”的以下具体内涵:
1.爽快之乐。苏子之乐源于景物的触发,正所谓“触景生情”。我们看文本,“清风徐来”,此处的“清”当理解为“清凉、清爽”的意思,结合夜游赤壁的时间为“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此时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比较燠热,而“清风徐来”,则正好驱散燠热。我们可以推测,苏子的心情应该是爽快的。
2.宁静之乐。“清风徐来”也可理解为“轻风徐来”,此时的风不是狂风,所以江面上是“水波不兴”。当然不可能毫无波纹,有风必有波,只不过不是像《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那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状况。所以此时的江面是比较平静的,而苏子与客二人泛舟于江上,面对平静的江面,内心也会有一份宁静。
3.悠闲之乐。如果说前面两种情感是触景而生的情,那么内心的情感也会投射到对景物的描写中,即“融情于景”。我们通过分析描写景物的词语,也能把握其所投射的情感。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很多研究者认为这用了拟人的修辞格,我也赞同。“徘徊”确实是一个带有情感的词,我们可以把它置换成“散步、踱步”,那么这种情感就更加明显了。这是一种悠闲的情感,苏子此时泛舟于江上,心境是悠闲的,并将这种情感投射到所看见的月亮上了。
4.自由超脱之乐。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此时月光普照,以至“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完全是一个梦幻的仙境,在这样一个仙境里,苏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的“纵一苇”不但可以理解成“纵舟”,而且可以理解为自身的一种“放纵”。在这样的梦幻仙境里,苏子可以放纵自己的身与心,可以毫无拘束,而这是白天在官场上完全做不到的,我们可以看出苏子此刻的自由之乐。同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子不但自由,而且羽化成仙,几乎完全脱离现实世界、世俗世界,所以这里也有超脱之乐。
综上,我们通过具体分析文本,发现苏子之乐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是一步步深化的。这种乐是江上美景所触发的,而且这种乐也投射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中,体现在苏子的一些行为上。
二、“悲”的内涵
上面分析了乐的内涵,其实悲的内涵也很丰富、复杂。文中正式出现“悲”字,要到第三段的结尾句,即“托遗响于悲风”;但是这种“悲”情从第二段的歌声和箫声中,甚至是第一段的诵诗中就已经流露出来。笔者通过细读文本,提炼了以下几种“悲”情:
1.“美人”远隔之悲
这里的“美人”,正如所公认的那样,指的是“君王”。在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中,苏子与客划着用名贵木材做的桨,逆流而上。逆流而上要干什么?当然是去追求“美人”,但是“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遥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即。这不正是苏轼生平的写照吗?这种“思美人”的情怀,其实在第一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已有所流露,因为所诵歌的诗句出自《诗经·陈风·月出》,里面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是非常明显的“思美人”的诗句。当然,“美人远隔之悲”的实质是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悲,因为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读书人要想实现政治抱负,必须经过君王的授权。
歌词中流露出“美人远隔之悲”,这是苏子无意识之举,客却非常敏感,真可谓“知音”。客从中听出了这种“美人远隔之悲”,并且用箫声演绎出来。文本中写到箫声的特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恨谁呢?当然是怨恨君王不重用自己。思慕谁呢?当然也是思慕君王,对君王还抱有希望。哭泣什么呢?当然是哭泣自己的被弃。诉说什么呢?当然是诉说自己的苦楚。还写到了箫声的效果“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的“舞”当然不是那种快乐的舞蹈,可以理解成一种痛苦的抽搐、扭曲,这里的“潜蛟、嫠妇”何尝不可以视为贬官弃子的象征呢?
2.不得君主重用之悲
文本第三段,客向苏子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他首先引用了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为何要引用曹操的诗句呢?部分研究者认为,此处是赤壁,想到曹操自然是很正常,但是为什么想到的偏偏是这两句呢?我以为,这两句是眼前实景。结合文本,我们知道这是农历七月十六的晚上,月亮很圆很亮,月明则显得星星不够亮,正是所谓的“月明星稀”,而苏轼从北方贬谪到南方,不正是“乌鹊南飞”吗?所以我认为这两句诗既是引用又是实写。其实我们把这后两句补出来,即“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为漂泊无依,无法栖息在君王的枝头。那么,引用的目的就更加明显,就是表达不得君主重用的悲伤。
3.人生陷入困境之悲
客继续叙述曹操的史事,然后发问:“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赤壁是曹孟德受困之处,这本来是史实,客为何还要向苏子发问呢?我觉得这是有用意的,这是客在提醒苏轼:你现在不正是被贬黄州吗?不正是走入了人生的困境吗?所以客叙述史实的目的不在怀古,而在提示苏轼的处境。
4.历史无情之悲
客叙述了曹操的盛况后,继续发问:“而今安在哉?”像曹操这样的三国英雄都不能长存,更何况苏子与客这样的无名小辈呢?这里表达的是历史无情之悲: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村野樵夫,都将被历史、时间的洪流湮灭。
5.生命短暂之悲
“寄蜉蝣于天地”,客将人比作蜉蝣,以这种朝生暮死的小飞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直接表达生命短暂的哀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既然生命短暂,那就希望修道成仙,与日月永在;但是“知不可乎骤得”:修仙岂是那么轻易能做到的?故而悲之。所以综合上面这几句,表达的就是生命短暂之悲。
细读文本,梳理提炼出了这么多种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悲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不过将这几种悲情再细加鉴别,会发现它们是有主次表里之分的。怎么来鉴定这种悲情的主次表里呢?我认为这是由文本第四段来决定的。
文本第四段是苏子劝慰客人,那劝慰客人必须弄清楚客的悲情是什么。按照传统的解读,苏子与客乃一体两面,那么苏子的劝慰必然是很有针对性的,针对的就是客最核心最主要的悲情。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苏轼的劝慰来逆推客心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实质的悲。
在第四段,苏轼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劝慰客:一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提醒客要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个体生命。虽然苏轼并没有详细阐述为什么从不变的角度看,个体生命也会永恒,但我们可以肯定苏轼是在针对客的“生命短暂之悲”来劝慰的;二是从可取与不可取的角度,提醒客不要强求那些不可取的东西,即“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要珍惜那些可取的东西,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可取的东西是自然风景、文学艺术,不可取的东西是君王(美人)的重用,是功名利禄。这个角度的劝慰是针对客的“不得君王重要之悲”而发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客的悲情,最主要的就是“生命短暂之悲”和“不得君王重用之悲”,其他几种悲都是这两种悲引发而来的。那这两种悲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生命短暂之悲是最深层的,这个悲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但儒家有一些应对之法,所以提出了“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对于读书人而言,最主要就是通过做官在政治上立功,但因为不得君主重用,故而此路被堵死,所以生悲。
三、喜的内涵
经过苏轼的一番劝慰后,“客喜而笑”,笑是喜的外显形式。那喜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结合前面的文段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喜”有如下一些具体内涵:
1.释然之喜
经过第四段苏子“变与不变”的劝慰后,客不再悲观于个体生命的短暂,他能够看到个体生命会代代相传,前人依旧活在后人的基因里、文化中、记忆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永恒和长存,故而释然,不再悲观。
2.发现之喜
经过第四段苏子“可取与不取”的劝慰后,客也不再执着于那些强求不到的东西,如君王的重用、功名利禄等,而发现了那些“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大自然的美景,包括文学艺术等,等于客重新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当然也有人提到这里的“喜”和前面的“乐”的异同,二者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而不同之处在于“乐”更多的是一种景物、环境触发的浅层的愉悦,而“喜”则是一种精神上深层的愉悦。
经过上面对《前赤壁赋》中“乐、悲、喜”的具体内涵的分析,我们发掘了它们各自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悲的内涵更丰富而复杂。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情感的丰富性,而不应停留在笼统的概括上,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中的人物感受得更加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