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1-19叶青春

读与写 2022年29期
关键词:命题新课标习作

叶青春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中心学校 福建 长汀 366301)

不管教育如何发展,习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习作教学中涵盖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需要学习理解和运用的知识多,这对小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习作教学作为一项颇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在不断寻找高效的习作教学方法,新课标给教师的习作教学指引了方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丰富习作教学的内涵,基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转变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习作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1.新课标下语文习作教学的特点

1.1 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结合。在新课标下每个习作单元都有一个对应的主题,这导致教师的习作教学也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主题性的[2]。这些主题大多都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调动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要素中,除了语文知识还包括学生在学习时使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在新课标下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将习作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提升语文素养。

1.2 读写结合特点。在新课标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来展开习作教学。不管是由读到写还是由写到读都是小学生的必经阶段,如果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来教学反而不利于学生将知识关联起来。在写作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可以对传统的写作教学进行突破,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3]。读写结合可以把语文知识紧紧的串联起来,让学生构建起紧密、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在丰富的理论学习后将语文知识进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

1.3 写作训练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在各个部分的教学中都与习作教学进行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浅及深的安排学习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更加丰富全面的写作方法[4]。在写作教学中,习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主要通过习作训练对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教师要基于这一点把写作训练贯穿于整个习作教学流程,让学生对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产生更加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这样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方面的问题。

2.1.1 部分教师不太重视系统的习作教学。经过教师调查发现,在素质教育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习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少部分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作教学[5]。部分教师会在一整个单元的学习后,根据教材要求简单提一下与习作相关的内容然后直接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通过写作作业来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这种教学形式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写作知识。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作教学,小学生自己是难以进行系统的写作学习的,这样学生的写作只能凭借自己的写作经验来展开,这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2.1.2 教师对待学生的习作标准不高。由于教师需要面临很多学生,需要批阅的作业量也很大,这导致部分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关注的是学生的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但是对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写作要求并不高,如写作情感的抒发、写作技巧的运用等等,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标准不严格会让小学生自己也放松对写作的要求。

2.2 学生方面的问题。

2.2.1 学生没有勤于写作的习惯。通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把写作训练当做是负担甚至累赘,只有教师布置了写作任务才会进行写作否则自己私底下是很少进行写作的。通过对小学生的写作统计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写作量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大多是参考范文进行仿写自己对于语言知识的运用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当学生在观看电影视频或书籍中遇到了精彩的句子即使会记录下来,课后也不会主动展开相应的写作训练。

2.2.2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学习还不够充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写作技巧的学习还不够充分。这让学生在写作时难以写出优美的文章,且学生找不到方法在写作时凑字数久而久之会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2.2.3 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就会让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写作素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教学主题大多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对生活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可以进行写作的内容。但部分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事件的观察都不仔细,在生活中学生大多数时候关注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会让学生的眼界变得狭窄。

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3.1 重视习作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首先语文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在习作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习作学习。

3.1.1 转变习作教学方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以多元化手段帮助学生提升习作学习的专注度。如教师可以把多媒体与习作教学进行结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写作教学氛围不再枯燥。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漫画’老师”。漫画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与老师形象相关的漫画,并将相应的情节节选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些漫画。当学生阅读完漫画后教师请同学起来说一说这些漫画中老师的形象是怎样的,有些学生说“这位女老师的眼睛很大,头发长长的看起来很温柔而且很漂亮”、有些学生说“这位男老师十分帅气!”还有些学生说感觉漫画中的老师和实际形象很贴近。

随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拿笔给老师设计一个漫画形象,当学生设计完漫画形象后依据漫画形象对老师的形象进行具体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幻灯片给学生展示教师给自己设计的漫画形象与描写,并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对人物形象进行写实描写以及意境描写。写实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想象出人物的样子,意境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人物形象的气质这,样可以让人物描写更加饱满。

3.1.2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科学指导。学生在写作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教师要进行科学指导,通过对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理论的帮助下解决写作难题。例如:在写作中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讲述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涉及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并针对每个写作技巧放到例句中进行讲解,随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进行仿写。仿写的主要目的是先让学生对写作技巧进行初步的运用,把写作技巧与语言建构结合起来。当学生逐渐熟练以后再让学生把写作技巧融入到长篇的作文写作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针对性的解决学习难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进行学习。

3.2 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命题。命题是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有些命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有些命题是具有固定要求的。根据教师的观察可以发现在小学阶段有几种作文类型,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相应的要求下进行构建写作框架。如果学生对命题没有头绪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3.2.1 话题作文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写作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在话题类型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话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在进行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对于话题是否能进行充分的理解,要把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以五年级下册第以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根据这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教师可以把话题定为“童年”、“成长”。童年是学生经历过的人生阶段、成长是学生正在经历的人生阶段,以童年和成长进行命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从而在写作中抒发更加真实的情感。

3.2.2 命题作文在小学中经常出现,命题作文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抓住文章的主要核心内容,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不容易偏题。但是命题作文的缺陷在于对学生的写作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丰富写作命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发挥,在具有命题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受限制丰富写作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命题多以人和物为主,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生要具有更加丰富的思维。因此教师所设置的命题可以与明辨是非、思考生活含义或感受生活中的情感为主题来设置命题,通过命题的丰富性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新的领域进行创新创作。

3.2.3 材料作文是小学阶段较难的作文形式,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并提炼出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文章节选出来作为写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材料写作中的思维灵敏度。

3.2.4 在半命题作文中教师要注意半命题既具有规范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既发挥创造性思维,又能够抓住写作核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来创设半命题练习。以五年级上册《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从写作类型上来说是写景,那么教师可以以写景来设置半命题训练题目,让学生以“北京的——”为题来进行写作。

3.3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来展开习作教学。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生活体验。课内阅读中学生可以收集的写作素材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后寻找一些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课外阅读文章来拓展写作素材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第五单元的文章有《夏天里的成长》、《盼》教师在进行了这两课的教学后,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与成长经历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单一的,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学生可以看到更多人的成长经历同时对成长有更加丰富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人的成长经历作为写作素材,将自己对他人成长经历的感悟和看法进行写作,在写作中激发学生的共鸣,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如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三到十岁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当时沙俄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这部作品涵盖了对苦难人生的认识还有对社会的见解,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家庭都已经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要求,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导致学生对苦难人生的见解逐渐单薄。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可以让学生看见一种自己不可能经历的人生,从而让学生对生活的多样性进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对生活的多样性思考体现在写作中,还可以让学生开始对生活百态进行观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下来,在写作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悟来组建语言文字。通过课外阅读资源,学生对生活的看法可以更加深入且全面这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写作内涵的深度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3.4 通过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在进行系统的写作前,学生要先学会系统的组织语言,否则学生写出来的语言没有逻辑,难以组成一篇完整且严谨的文章。说和写是不可分割的要进行系统的写作,学生就要先学会能够系统的将自己的思想“说”出来,当说的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学生的写作就会更加简单。由此可以看出口语表达能力对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中学生在写作中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逻辑不够通顺,部分学生对文章主题有深入的了解,也想把自己的思想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但是最后写出来的文字往往是过于浅显,难以将学生的思想进行良好的表达。

在语文新课标改革以后就把口语交际能力列为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具有能够用口语表达所见所闻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通过口语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老师要重视习作教学,把习作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结合丰富习作教学形式和教学内涵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命题新课标习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习作展示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