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赛教融合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优化探究

2022-11-19班克衡李启畅

读与写 2022年2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竞赛教学方式

张 坤 班克衡 李启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1.引言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各类技能大赛如火如荼的举行[1]。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让老师与评委都大为赞赏,进而引发对课程教学的深层次审视,积极提出了“以技能大赛引导课程教学与创新的”创新理念。大量实践表明,“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技能平台的优势,一方面提高了老师的责任感与压迫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竞赛精神,慢慢发展成为了现阶段高等院校教学的一种范式。[2]“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教学方式慢慢得到了广大老师与学生的共同认可,开始逐步将其融入到不同课程教学改进当中。

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词汇十分有限,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当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过程中往往不能够科学使用词汇,经常出现一些语法上的错误,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学生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造成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3]。现阶段,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通常还是将英语知识传授作为关键教学方式,即便老师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还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现状,提出了基于赛教融合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路径。

2.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开展现状来看,其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等部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探讨赛教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与优化显得非常有意义。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开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大学生从高中升入到高校,英语综合水平普遍不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同时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英语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导,一些老师将小组讨论教学法应用教学活动中,然而也仅仅是注重形式上的引入,并没有重视讨论内容的设计与规划,导致学生无法从讨论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英语知识与经验。英语作为大学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是基于公共授课模式进行,老师需要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大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等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方式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不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施教[4]。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没有融入分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通过因材施教能够显著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水平。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统一的,不能够基于分层教学来改善教学计划设计的目的性,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2 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不高。现阶段,大学生在开展英语学习过程中,最终目的便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充满较强的功利化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精力用于英语听和写上,而对于英语口语交流中极其重要的说与读则关注较少,学生不能够基于互动式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水平。以往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各个知识点,然而在考试完成之后,只要不及时复习便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遗忘,学生没有较强的知识整合水平,也不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不能够达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仅仅完善老师要求的课堂作业,完成对各项英语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然而为了防止出现表达错误的现象产生,往往只愿意听老师进行口语表述,造成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较差[5]。针对一些对学生英语能力较高的专业,往往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口语水平,开发与应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十分紧迫。

2.3 未设置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各个课程教训下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同高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办学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办学条件不好的高校往往不能够科学规划教学资源。一些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上,并没有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然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一些对学生口语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必须要有充足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不足会造成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一些高校英语课程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学设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与优化过程中也需要配置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一些高校没有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以及多媒体英语教室等,只基于网络等信息化途径难以得到专业的教学资源,无法契合高校信息化课程创新优化要求,同时由于没有配备高水准的教学设施,也会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英语竞赛中的表现产生不良影响[6]。

3.基于赛教融合视域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优化创新

建立在“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方式基础之上,结合当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整合并指出了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与优化的具体途径,依托于不同手段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创新与优化。

3.1 依托于竞赛开展模块化教学。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依托于不同竞赛内容与竞赛流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其与赛教融合思想紧密融合,贯彻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原则,在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基础之上,将英语竞赛任务当成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准,科学合理划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深入分析与探讨英语竞赛内容与相关竞赛要求,在全面理解与领悟竞赛内容的前提之下规划英语教学模块,使得英语竞赛项目和教学训练模块紧密融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完美衔接,从源头上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实现竞赛和教学同向而行,共同发展。

当下,国家、省、市等各级部门每年都会举办较多的英语竞赛活动,高校应当要给予高度关注,加强对竞赛内容、竞赛标准与要求等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规划,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与优化的具体方向,为推动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改进稳定发展奠定基础。高校需要重视收集与归纳近几年影响力较大的英语竞赛活动内容与开展方式,依托于探究竞赛中的关键内容与核心要求,要求学生要尽可能的从竞赛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点。将竞赛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引入到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基于大学英语课程开展模块化教学,老师与学生在模块化教学的帮助下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确保优化之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建立在社会就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基础之上的综合体系。高校需要基于教学规划、内容与选材要求等不同方面入手逐步健全课程教学设置,促使竞赛性能充分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各个方面,学生能够依托于优化后的英语教学体系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水平[7]。高校需要在英语教学全面引入赛教融合理念,通过多元化竞赛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2 建立完善的备赛与参赛体制。高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组建竞赛委员会与基金会,为老师与学生参与竞赛提供良好的服务与充足的资金,解决老师与学生参赛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竞赛准备中。为了充分激发老师培养竞赛人才的热情,高校在对老师进行年度考核评估时,可以将学生竞赛成果当成是关键的考核指标。为了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在对老师进行考核时,关于英语竞赛人才培养的考核结果应当要做到公开、透明,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高校要定期举办校级英语竞赛活动,并严格按照国家级以及省级英语竞赛相关要求与流程进行,将英语竞赛从传统个体性发展成为常态性,使得以往只有优秀学生才有机会参加的竞赛发展成为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的竞赛活动。高校需要正确认识赛教融合视域下英语教学体系改进创新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将问题控制在最低程度,做到防患于未然。竞赛结束以后还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培训,为今后竞赛活动做好万全准备,认真归纳竞赛中的重难点,依托于英语竞赛进一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改善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的英语人才,并扩大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校依托于构建完善的备赛与参赛等体制,确保英语竞赛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英语教学创新与优化工作有序进行。

3.3 加强英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尽管每年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当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综合水平高、沟通能力优秀的高水平人才[8]。赛教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创新与优化是一种新的途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过程中也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并积极寻找英语教学的突破口,实现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不断完善;注重开展英语写作与口语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英语歌曲、电影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下潮流热点信息,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形成利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彻底摒弃传统工具性英语学习模式,提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依托于赛教融合方式,不断强化大学生职业竞争力,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英语竞赛活动完成以后,老师与学生要积极探索活动中的重难点与问题点,学生也要在比赛中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劣势,老师也要将竞赛结果当成是今后教学创新与优化的重要标准,明确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方向。

3.4 将“以赛代考”规划到考核评估体系中。当下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估时,通常是基于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一般以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为主,而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指期末考核。随着近些年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过程性考核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院校可以将学生参加校内外英语竞赛活动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在期末考核中根据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并将学生的英语竞赛结果当成是老师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衡量标准。学生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中的竞赛成绩都能够规划到最终的总成绩当中,大力倡导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继续努力,并不断激发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将英语竞赛成绩作为选拔班级优秀干部、三好学生、奖学金评定以及入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依托于竞赛体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英语竞赛活动中,竞赛成绩永久有效,将竞赛当成是促进高校与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因素,真正将“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思想融入到英语教学各个方面中。

3.5 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传统教学方式有着较多不足之处,老师通常基于黑板与讲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难以契合当下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现阶段,像MOOC、微课、翻转课堂、赛教结合等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应用到高校教学改进工作中。英语老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选择与应用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构建充满现代气息的英语课堂教学。赛教融合视域下,老师依托于各类互联网平台收集和竞赛有关的资料,进一步丰富英语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将相关影视、图书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赛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技能大赛以实用为主旨,高校依托于学生在英语竞赛大赛中的具体表现,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英语竞赛为基准改善英语学习训练要求与考核标准,推动英语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依托于开展模块化教学、建立完善的备赛与参赛体制、加强英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以赛代考”规划到考核评估体系中、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等有效方式与方法将赛教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进贯彻落实下去,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竞赛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创新思维竞赛(3)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