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9张有武
文 /张有武
引 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用此方法来进行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深入探索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有效策略,以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推进其与数学学科知识的融合,助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价值
(一)有利于优化教学模式,助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兴趣教学法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展现的是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追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探求兴趣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时,要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形式更加灵活生动,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心理,敢于表现自己,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同时,兴趣教学法还能够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平等的双主体来实现师生间的友好互动,促使学生敢于沟通、善于问答,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通过“辨方位、找东西”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沉浸在玩游戏学知识的快乐氛围中。同时,对于“位置”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巩固,使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形成数学思维,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打造真正高效、趣味数学课堂
兴趣是推进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真理、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助力。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加强对快乐学习体验的感知,利用视频、故事、卡通形象等多种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数学。另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并以灵活巧妙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打造高效趣味课堂,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培养创新意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升级为“会学”“活学”。例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一课时,部分教师会利用超市购物的情境来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加减计算。这种在小学生认知范围内且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挖掘、整理网络资源,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继而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用这种以学生认知为基础、利用其生活经验的教学方式,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这种课堂既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关联性的认知,继而为其学好数学提供动力。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在使用兴趣教学法时,主要以趣味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其能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探索兴趣教学法时要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对课外资源进行拓展应用,同时还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这些都会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积极作用,也能让教师从教学活动中产生新思路,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一)”时,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表内乘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如在“2、3、4的乘法口诀”中,教师可能会用到思维导图、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要想应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而这无形中也会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探索新教学技能。
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兴趣教学法失去价值
随着兴趣教学法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利用此教学模式。但因部分教师缺乏经验,缺少对兴趣教学法的有效探究,反而使教学模式过度形式化,无法发挥兴趣教学的价值。部分教师为了展现“兴趣教学”,整节课都被游戏、活动所占据。课堂氛围确实活跃,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但教师没有将应学知识融入其中,导致学生玩得确实快乐,但对所学知识一头雾水。
(二)课堂教学缺乏有序组织,影响兴趣教学法发挥作用
在兴趣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井然有序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且课堂组织能力不足。这就导致整堂课看似欢乐无比,实际上却混乱嘈杂,而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设计了一个“计算比赛”游戏。游戏规则是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计算题接力比赛。在开始前,教师提议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个专属的接力棒,当其中一人完成任务后就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个人,直到所有题都做完为止。对于教师的提议,各小组立刻展开了探讨,有的学生说用笔,有的学生说用橡皮,也有的学生建议用书本……整个课堂看起来十分活跃,但实际上都是没有意义的争论。在游戏中,因为每个学生只做一道题,而其他不做题的学生无所事事。课堂上,有的学生专注做题,而有的学生则趁机聊天、开小差,最终导致课堂秩序十分混乱,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
(三)课堂变成“小明星”的另类“一言堂”
虽然兴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教师也在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但部分学生仍然不配合。此时,表现活跃的学生就会成为教师的“及时雨”,受到教师的青睐,也会成为课堂上的“小明星”,最终形成另一种形式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三、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以生为本,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在其教育理论中倡导“生活即教育”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应该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要充分设计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以好奇的眼光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身对生活与数学之间关系的认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克和千克”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师:这是老师准备的物品(500 g食盐两袋,3克口香糖一包,10克玫瑰花茶,10克零食)。大家都来掂量掂量,看看哪个轻、哪个重?
学生在掂量完之后纷纷给出了答案,而教师则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抱一抱”游戏来感受物品的重量。这个简单的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踊跃表现自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师: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他们分别买了一袋洗衣粉2.3__、一包纸巾10__、一捆韭菜350__、一袋薯片80__。下面哪位同学可以在空格处填上重量单位?
(学生回答问题)
师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如买一斤水果500克,买两斤大米1千克等。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所以,大家在学习完克和千克之后可以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帮爸爸妈妈买东西。
……
这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完这部分知识后,部分学生在逛超市时会下意识地查看包装袋上的重量,自然而然地强化记忆和理解,形成数学思维,为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二)寓教于趣,利用数学游戏来增强兴趣教学实效性
在应用兴趣教学法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课堂环境,使其处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找数字朋友”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相应数字的加减。如教师喊出相加等于“7”,那么学生就需要自己找数字使其相加等于“7”。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一游戏还包含了淘汰机制。淘汰机制既能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投入游戏中。数学游戏除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使其打好学习基础。如在“分类与整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创设小动物、家电等几个教学情景,然后利用“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寻找相同类别的小动物和电器,继而加深学生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师:小兔子应该待在哪里呢?
生:待在小动物里。
师:电冰箱和小猪是好朋友吗?
生:不是。电冰箱和洗衣机是好朋友,小猪和小兔子是好朋友。
师小结:同学们的分类非常正确,说明大家都掌握了分类的概念和技巧。下面我们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先将老师展示的这些完成分类。(边说边用多媒体展示物品)
整堂课因为有了游戏的存在,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当到了课堂教学末尾,即使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出现分散,也会因为游戏的存在而再次集中注意力。
(三)设疑激思,推动兴趣教学的融合发展
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兴趣教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疑问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在探索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一方面,在答疑解惑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感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其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师: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一根长,一根短,嘀嗒嘀嗒转圈圈……大家猜这是什么物品?
生:钟表!
师:正确!钟表上哪个指针代表时针?哪个代表分针?
生:长的代表分针,短的代表时针。
师:那么谁知道为什么长的没有短的“厉害”呢?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时、分的概念,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1分钟、1小时的概念及1小时等于60分钟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常识来设问,如“一天有多少小时?”“你早上几点起床?”等。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时间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从而为发挥兴趣教学的价值提供有效助力。
结 语
兴趣教学法更贴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性格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此教学方法时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兴趣教学法,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为其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进行持续的学习,以提升自身能力,用多样化模式来构建不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中内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