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文化开展幼儿生长性阅读活动
2022-11-19任洁峰
文 /任洁峰
引 言
对幼儿来说,传承传统文化不仅能培养他们在新时代发展中的持续生长潜能,还是增强其自身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对依托传统文化开展幼儿生长性阅读活动提出一系列实践对策,以期加强幼儿的文化积累,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精神,让他们智慧的火花闪烁。
一、融合传统文化,助力幼儿生长性阅读
(一)传承文化,师生共长
幼儿教师加强对幼儿的阅读教育,是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语言领域发展要求。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语言的发展总是相伴而行的。基于此,对幼儿开展有计划的阅读启蒙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广大幼教工作者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幼儿园活动内容如何满足幼儿日益高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呢?如何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人生、拓展思维,成为一个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如何让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依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阅读教育工作,强化阅读教育的效果。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且持久的影响,足见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一些适合幼儿教育的思想文化精华,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以儒家思想为例,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最重视心性,从“性相近,习相远”,到仁义礼智“四端”之说,再到宋明理学的“尊德性”与“道问学”,这些内容都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文化思想践行“生长性阅读”教育理念,不断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渴求,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储备。《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都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文化典籍结构精巧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开展“儒家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的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敏感性,有利于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依托传统文化的幼儿生长性阅读,可以真正促进幼儿成长。每学期幼儿园开展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幼儿都乐在其中,积极探索节日的秘密。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见闻,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阅读《春节》绘本时,幼儿通过小手剪窗花、贴窗花、给窗花取名字,感受到春节习俗的美好与温暖。在阅读《元宵节》绘本时,幼儿用彩纸、竹片、细绳做兔灯、拉兔灯、猜灯谜,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传统习俗的鲜明特点会深深地印在幼儿的心里。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幼儿的知识,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为幼儿厚植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儿园阅读区,通过阅读经典绘本《十二生肖》,幼儿了解了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也明白了每个属相的来历。在表演区内,幼儿用稚嫩的童音朗诵经典童谣《我和小竹马》,在明快、充满趣味的节奏中感知童谣的特点及韵味。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幼儿能够受到生长性阅读的熏陶与感染。
(二)丰富文化,提升素养
文化是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相较于经济、政治,文化包含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类的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生活要素形态都是文化涉及的范围。昔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河流,今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小镇风光,儿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荷塘,如今“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外之景,这些意境优美的诗词流淌于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教师带领幼儿赏析这些诗句,可以丰富幼儿对景色的认知,加深幼儿对我国大好河山的了解,还能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应组织教师对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了解,注重教师的感悟与反思,有效地提升幼儿教师的素养,以便后续开展教育工作。同时,想要获得更好的阅读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还应注意对幼儿的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幼儿教师应在把握幼儿心理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立足教育经验,对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进行整合分析,选择适宜幼儿阅读与学习的材料,并将其引入教育过程。通过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教师不仅丰富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养兴趣,快乐生长
兴趣是快乐的源泉。教师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能够充分激发其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深远的意义[1]。基于此,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为抓手,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幼儿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对阅读充满兴趣的幼儿,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多、频率较高。在游戏时间,他们会在阅读区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绘本,整个过程安静而又专注。在这样的状态中,他们会对一些事物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在沉浸于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愉快的阅读体验,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认知水平,养成了爱动脑筋的好习惯。此外,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故事、节日、习俗和典故,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幼儿园进行生长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阅读的乐趣、阅读的方法、阅读的体验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阅读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阅读形式,努力让每位幼儿都拥有快乐的阅读体验,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主要依靠感官来认识事物,鲜艳的颜色及色彩的变化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基于此,在引导幼儿阅读颜色绘本《小红、小黄》时,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开展美术活动,调动幼儿的感官,使幼儿产生阅读兴趣,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充分感受颜色的变化、颜色的相融。中班幼儿已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的阅读活动,幼儿可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知亲情的可贵,理解爱与被爱。大班幼儿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通过阅读绘本《彩虹色的花》,大班幼儿不仅能够了解花儿成长的过程,增强对植物的认识,还能知道每个生长阶段都需要付出努力,从而进一步懂得珍爱自己、尊重别人。
二、培养阅读能力,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精心引导,教学助长
幼儿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及自主意识都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悉心呵护及耐心引导。幼儿教师应做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基于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多维度出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与环境,如在安静优雅的阅读区放置温馨的靠枕,张贴幼儿自己设计的阅读区规则,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氛围中阅读。幼儿园每学期可以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宝宝”“书香班级”等评比活动,让教师、幼儿及家长都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使幼儿在参与阅读活动的同时受到熏陶。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关于绘本内容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幼儿教育离不开游戏活动的渗透,同时,这也是促进幼儿生长性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幼儿教育经验与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筛选出适合各年龄阶段开展游戏的素材,结合研讨、课程审议,设置合理有趣的游戏。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跳房子”“大饼圆圆”“年兽来了我不怕”等,不仅还原了游戏本真的味道,还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二)精选绘本,启蒙成长
在对幼儿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时,教师应给幼儿推荐不同类型的题材,让他们的阅读经验逐渐丰富。此外,教师还应扩展阅读资源储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绘本进行阅读,这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教师应注意,所选择的绘本难度应略高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这能够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适当获得满足,培养其坚持阅读的信心,使其渐渐养成坚韧、勇敢、自信的品质。
幼儿的思维具有典型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知识积累是十分有限的,其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启发和诱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内容,他们会更感兴趣,阅读的效果也就更好。此外,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幼儿共同讨论并制作绘本。在讨论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绘本创作的内容可以选择随处可见的马路上的标志、公共场所中的楼层数字、超市里的物品标签等。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会教给幼儿一些安全常识。中班的幼儿一般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等。教师可以将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基础,和幼儿共同制作安全教育绘本《小松鼠走丢了》。将“帮助小松鼠平安回家”作为这个绘本故事的主线,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联系自己平常学到的知识来制作绘本。这能在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幼儿参与感的同时,让幼儿把平常学到的知识充分迁移运用起来。在绘本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进行评价总结,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理解在遇到和小松鼠一样的情况时该如何去做。
(三)自主阅读,快乐成长
培养幼儿阅读的自主性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阅读技能的逐步提高,幼儿会主动寻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特别是图文并茂的绘本。幼儿会在文字和实物之间建立联系,思维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化。他们会在美工区把看到的事物画下来,充分发挥创造力;在语言区讲故事,特别是对经典故事的描述,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他们还会在小舞台演童话剧,在表演的过程中,体悟文学作品中精彩的剧情和人物的对话,进而收获成就感。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讨论议题,这些能让幼儿收获多元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例如,《西游记》作为我国经典文化的瑰宝,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学色彩,同时又因故事情节趣味生动,深受幼儿的喜爱。为了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生长性阅读充分融合,教师可以结合《西游记》题材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教师可以利用含有大量插图的《西游记》绘本读物带领幼儿共同阅读,组织幼儿对“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等经典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西游记》的歌曲及动画片等,或者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喜爱的《西游记》中的角色形象,激发幼儿对经典名著的喜爱之情。
结 语
综上所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幼儿的生长性阅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以幼儿为本,立足幼儿的阅读,将阅读的感知、感触、感悟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联结。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巧妙地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润物无声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厚植于幼儿的内心,让幼儿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实践中了解、感受、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好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