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词义确立的因素及其翻译方法

2022-11-19

现代英语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汉词义译者

房 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

一、引言

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曾这样说:“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复制出与原语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最接近于自然的等值体。”在翻译过程中,作为最小的独立单位,词义对等应该是译者首先考虑的因素。然而,了解原文词义确是第一难。

首先,词是活的,其本身具有复杂性,这决定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特点更为鲜明,两者差异也更加明显。要平衡这种差异,实现词义对等,需要较强的双语理解及转化能力。第二即为空缺,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一种语言中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契合的词,这便是“词汇空缺”。此类现象在英汉翻译中极为常见,也应引起译者重视。第三便是语境。在一词多义极为普遍的情况下,理解并确立词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语境赋予词义以全新的内涵和意义。语境可单指一篇文章的上下文,但从整体来看,更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体现。把握语境,确立词义,可以避免褒贬乱用等问题,避免因文化差异闹笑话。

文章将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实例探讨在遇到这类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二、英汉词义差异下词义的确定

英汉语言对比鲜明。从整体来看,英语重语法结构,讲求形和,具有刚性;而汉语则重视意义和表达,不拘泥于形式,追求意合,富有柔性。

首先,单从词义这一重要的独立元素来看,英语词义较为灵活,词的含义范围宽广,丰富多变,且对上下文依赖性较强,独立性稍弱。这也意味着英语词义往往取决于所处位置与语篇,一词多义远远多于一一对应。如一些常用词汇sister,既指“姐姐”,也是“妹妹”。除了形容亲属关系,还有“护士”“修女”的意思。再如parent以单数形式出现时,可指“父亲”,也指“母亲”,不确定性别。而在汉语里,我们通常会强调“父亲”或“母亲”,表明性别特征。这是因为汉语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较为完善,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汉语不同于英语,多数情况下一义有一词,用词讲求精确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汉语中,仅对亲戚的称呼就有许多,如“伯父”“叔父”“舅舅”等,称号繁多。而英文中,仅需一个单词就可以统称所有,即uncle。

汉语则不同,它多以义为基础,一词专指一物,划分明确,汉语词义偏窄、严谨、不易变通。与英语相反,汉语发展的趋势则为寓新义于新词。这些词表意为主,易于理解,如“新区”“试点”“碳中和”,都是按照合成规律搭配词素,一读便知其义。

英语词义过于灵活,找到对应词往往难上加难。如果想将词义与句子融合,需要灵活地变通汉语句式,例如,将名词动词化,或使用四字格,如:

By the 1960s Sweden had become athrowawaysociety following the American pattern of wastefulness.

译: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瑞典已经随着美国的浪费模式,变成了一个浪费成风的社会。

其中的throwaway一词,本意为“抛弃的,脱口而出的”,在此处如果直译则完全不符合原文意思,英文中常常有一词多义的情况,在这里throwaway词义范畴扩大,结合中文常见的四字格形式,可翻译为“浪费成风”。

再如:

You hold out for something awesome,and I think wenailit.

译:坚持不懈地争取美好的事物,我们会得偿所愿。

这一句中的nail一词,做名词可译为“钉子”“指甲”;做动词译为“揭穿”,或者体育运动中的“获胜”。在这里可以运用引申这一技巧,将英语中含义较为具体的词汇引申为汉语中具有概括性、一般性的词汇。结合上下文,可将其译为“得偿所愿”,既不会曲解词义,同时会让翻译更为通顺且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

结合融合、引申、拆译和增补等翻译技巧,译者可以摆脱汉语词义凝滞的束缚,做到力求神似而一定程度忽略形似。研究英汉词义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并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做到词义对等。

三、英汉词汇空缺下词义的确定

英汉词语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办法一一对应,这样就会造成“词汇空缺”,谭载喜教授认为引起“词汇空缺”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生活习惯和经验差异,风俗习惯有所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以及语言和文化原因引起的空缺。若要翻译“粽子”,则无法直译,词典中也没有固定的说法,因为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英语中没有相关表达,这便是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差异。此种情况下,可音译并加注,译为“zongzi-made of glutinous rice”即可。与此类似的还有汉语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和事物,在英语中完全空缺,如“功夫”Kong fu、“太极”tai chi等。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中国特色词汇已经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了解和接受。

《语言学研究热点扫描》一文指出,词汇空缺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能反映文化差异的却是词汇的词义联想,我们从“(full moon)联想到美好幸福”,法国人却只能用这一短语来形容“圆滚滚的大面孔”。因此,在处理词汇空缺所带来的无法确立词义的情况时,译者要通过联想理解差别,或是意识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信息空缺,尽量弥合不足。

如“American Dream”一词,译为“美国梦”,其深层意义是美国人的立国精神,暗示人人自由、机会均等,提倡白手起家。再如“individualism”一词,若将其译为“个人主义”,大家认同的意思是指“与集体主义相对,把个人与社会、集体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出发。”明显感觉到这个词语的贬义气味较浓。实际上,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则是美国人民所提倡的个人奋斗、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由此可见,词汇语义并不完全等值,轻则可能会造成误解,重则可能会引起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宏微观语境下词义的确定

英国语言学家 Firth曾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语境千变万化,因此词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难以准确地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认知判断。译者需要结合语言和社会环境来理解。语境有许多种划分方式,可以分为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

微观语境自然是指仅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结合上下文中所含有的确切语义,依照语言单位的关系来确定语义。英语的词汇常常有多重意思,在微观语境下,需要通过上下文来分析确定词义。

例如:

(1)He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tochallengethe interest of all concerned.

(2)The Australian football teamchallengedthe Americans to meet the next summer.

(3)The local presschallengedthe license of the TV station.

这三个句子中,都出现了“challenge”一词,但却没有一个可以译为“挑战”。第一句中根据意义判断,提出新观点是为了“引起”大家注意;第二句中,两队要进行比赛,challenge则可译为“邀请,邀约”;最后一句中宾语是“电视台许可证”,相关搭配有“发放”或是“吊销”,再结合句意,应译为“吊销”。

再如: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The wind is so strong and I amstarving!

译:能麻烦你关上窗户吗?风好大,我快冻死了!

句中的starving一词本意是“挨饿,饿死”,但如果这里译者随心所欲,直译为“风好大,我快饿死了!”,读者会感到一头雾水,这两者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细心思考,结合关窗和风大的信息,不难判断出这里starving可以译为“冻死,挨冻”。

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翻译时,需要仔细阅读上下文,揣摩语言整体风格,理清逻辑关系,推断一个词语在特定位置中准确和具体的含义,从而给出读得懂、说得通的译文。

更多的情况下,仅凭孤立的句子还是无法确立词义,这时就需要结合宏观语境。宏观语境,指语言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思想、时代背景、地域风情甚至是文化信仰、民族精神等,也可以统称为文化语境。在对外国基本文化或某专业领域知识不甚了解的时候,译者切记不可“望词生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理解。

例如:

For decades,the rest of America and the world expectedtheBigAppleto be the prime source of sustenance for the poor masses.

此处,如果对美国城市文化和背景完全不了解,很可能将the Big Apple译为“大苹果”,从逻辑和含义上都无法说通。如果查阅相关资料,就会了解到the Big Apple代指的是美国纽约。

再如:

Real-life stresses such aslockdown-anxiety,relationship conflicts,workload,financial stresses,exasperating parenting,teenage drama,and so much more directly impact how we feel and by virtue,what we eat.

译: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如封城带来的焦虑、情侣之间闹矛盾、工作量大、经济压力、育儿烦恼、青春期问题等,都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感受,并且由此影响到了我们的饮食。

此句摘自2020年发表在某公司官网上的一篇文章。其中的lockdown一词,常译为“禁锢”“活动限制”。而结合写作时间和疫情环境,就会发现此处的lockdown特指疫情下“封城”这一措施,不可以译为“关禁闭”或者“封禁期”,这样会造成误解,也无法准确和完整地传达作者的原意。

除了宏微观语境,在特定文本类型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需要格外注意词义的确立。在翻译医学类、商务类或者法律类文本时,译者需要结合不同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确立词义,此处以法律文本中词义的确立为例来简要介绍。

首先,许多含有法律意义的词语是由普通词转化而来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词,一旦应用于法律文本,便有了法律意义。如假期vacation一词,在法律英语中指“休庭期”,box不指“盒子”,而指“席位”。其二,法律英语中有许多源于法语和拉丁语的外来词。这两种语言被称为上流社会的精英语言,具有庄重性和权威性。alibi源于拉丁语,译为“不在现场”,法语中 tort指“侵权”,larceny指“偷窃”。其三,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的稀有词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法律词汇。如旧体词与介词所合成的词汇。常见的旧体词有 here,where等,它们与of,in,for等介词结合,用于法律文本中。常见的有whereby(由此),hereto(至此)等。其四,法律英语中常出现近义词的连用,大多为两个近义词连用,有时也会出现三个词连用的情况。并列相似的词义连用,是为体现法律英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疏漏和误解。形容词连用,如 null and void,指“无效,无用”。名词重复也很常见,如 terms and conditions,指“条款”。最后,法律词汇中含有大量专业术语,有特定明确的意义,很少有可以替代的词汇,也可以理解为法律术语的排他性,即一个法律术语只可以表达一个特点的法律概念。比如assignment在法律英语中指“财产转移”,而非“任务”;deed 指“法律契约”,而非“行为,活动”。

词汇作为最基本的单位,最能体现法律英语的特点,以上选择了法律词汇较为鲜明的特点进行阐述。在法律翻译中,一定要注意法律术语的翻译和前后一致,才能体现法律翻译的严谨性和正式性。

英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过这样的观点:A common mistake is to ignore context.A not common mistake is to make context the excuse for inaccurate translation.在翻译时,要结合宏微观语境,明确词汇用法和意义,通过直译、意译、增补或者解释说明的方法来处理具体问题。一方面要避免无视语境而造成的错译误译,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求词汇在语境中讲得通,而忽略词汇本身的确切含义。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更是精神文化交流的途径。翻译是译者对所认识事物的再认识和再表达,并不仅是一项单纯的语言转化活动,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这种创作需要建立在准确理解、把握和确立词义的基础上。如果对最小单位词汇的处理都不到位,那就更不必谈翻译句段、篇章或者书目。在翻译中,我们需要看到英汉词义的差异,弥补“词汇空缺”的不足,充分了解原文的创作背景与社会文化现实,把握好翻译的原则和尺度,达到奈达所说的,使译文最接近而又最自然。

猜你喜欢

英汉词义译者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