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威海冬暖型日光温室马铃薯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19陈洪江周赓张金军威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威海6400威海爱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威海644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河沙薯块切块

陈洪江,周赓,张金军(.威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威海 6400;.威海爱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64400)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度为54.1%(表示某地的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由于海洋和大陆热力性质的不同,以及大气的运动,不同的地点受海洋和大陆的影响有差异),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因此,山东威海是最典型的马铃薯二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威海市农业农村局以此为契机,帮助合作社选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自2021 年秋季开始,依托威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威海试验站,笔者开展了马铃薯收获前培土法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文章对推广技术进行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短,抗病性强的脱毒马铃薯‘鲁引1 号’G2 代或‘鲁引1 号’G3 代[1]。

种薯催芽

选种

催芽前,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选择芽眼饱满的马铃薯。

浸种

用浓度1.5 μmol/mol 赤霉素水溶液浸种5 min,晾干后进行切块。

切块

切块时,切刀用75% 的酒精消毒,每个薯块确保在25 g 以上,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保证芽齐芽壮,采取纵切的方法,每个薯块至少有一个饱满芽眼。

药剂拌种

种薯切块后,用混合药剂(甲基托布津:春雷霉素:滑石粉=1:0.5:25)拌种,每100 kg种薯加5 kg 混合药剂,拌种时,确保薯块包衣均匀。

催芽

选择通风良好且防雨的室内进行催芽,其方法是先在地面铺一层5 cm 以上的细河沙(注意不要用海沙),然后均匀摆放一层马铃薯切块(四周10 cm 不摆放),再覆盖一层细河沙,覆盖厚度以看不见马铃薯薯块为准,依次操作,共铺3层,最后在上面铺8~10 cm 的细河沙,细河沙的湿度在70%~75%(细河沙手握成团后,松手落地立即散开),最后用草帘覆盖,保持催芽温度18℃左右,湿度70%~75%,湿度偏低时,及时用喷壶向草帘子上均匀洒水。待芽长0.5~1.0 cm时,从细河沙中轻轻扒出,轻拿轻放,以防伤芽,然后播种。

适时播种

充分利用春节前收获上市价格高、需求量大的特点,在9 月中旬进行播种。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如茄子、辣椒、番茄,以减轻病虫害发生。播种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将前茬作物残株远离棚室,防止残株孳生的大量病菌重新传播到棚内,拔秧时,如遇到根部病株,还需将病株周围直径30 cm,深度40 cm 的土壤清理干净,撒生石灰消毒。

采用起垄栽培,垄高20 cm,单行播种,行距75 cm,株距20 cm,种植密度在4500 株/667 m2左右,足墒播种,播种前,开10 cm 左右的播种沟,将薯块按株距摆放,摆放时,芽眼一律向上,确保出苗时间基本一致,然后覆土起垄。成垄后,每垄铺设一条滴头间距20 cm(与株距一致)的滴灌管,覆盖地膜。

田间管理

破膜放苗

马铃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灼伤,破膜放苗应在晴天10:00 前,破膜时不宜将地膜开口过大,以免影响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破膜后及时用土将幼苗周围的薄膜压实,应注意的是破膜时要小心细致,以防伤到幼苗[2],降低抵抗力,导致病虫害发生。

科学施肥

幼苗期对肥水要求较低,从块茎形成期开始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进入快速期,这个时期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都较高,从膨大期结束开始,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逐渐降低,薯块中养分的积累大部分来自茎叶中的养分回流。结合耕地,施足底肥,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提供养分。施用生物有机肥料200 kg/667 m2,复合肥(N:P2O5:K2O=15:8:22)50 kg/667 m2,肥料必须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防止堆积导致烧种。现蕾期至盛花期,薯块快速生长膨大需要充足的养分,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15:6:27)15 kg/667 m2,追施2 次,间隔时间为7 天。盛花期至终花期为促进茎叶养分回流到薯块,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2 次,间隔5 天。

合理灌溉

发芽期(种薯播种到出苗),马铃薯需水量较少,保持30 cm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50%~55%,幼苗期(出苗到现蕾),马铃薯需水量增加,保持40 cm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55%~65%,块茎形成期(现蕾到开花初期),需水量大增,保持40 cm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65%~75%,块茎膨大期(盛花期到叶片落黄),此时是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保持40 cm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75%~80%,膨大期结束后,薯块开始淀粉积累,保持40 cm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在50%~55%。

温室管理

结合天气变化,于10 月上旬霜降来临前(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0℃)及时扣温室塑料薄膜。在11 月上旬,冷空气来临前,及时检查一遍马铃薯生长情况,发现病株及时处理,然后覆盖二层薄膜,按垄向每6 垄设立垄梁,高度在1.5 m左右。增加棚膜透光性,采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并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和积雪。为提高后墙保温效果,可利用玉米秸秆设立挡风屏障或培土加厚,将玉米秸秆打捆后,紧密摆放在冬暖型日光温室后墙外,厚度30 cm 左右,并用绳子固定好,防止大风吹倒,或用编织袋装满土,扎紧袋口,堆放在冬暖型日光温室后墙外。

挖排水沟,在大棚四周挖深40 cm,宽20 cm的排水沟,放入作物秸秆,防止大雪融化后倒灌入棚内。适时通风透光,晴天在9:00 后,气温开始上升,揭开保温被,15:00 后,覆盖保温被,阴雪天根据天气情况,可适当延迟揭被,提前盖被。放风时,注意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应适时通风,通风时,要根据风力大小和温度情况,确定通风口大小,二层薄膜通风时,揭膜先于温室薄膜15~20 min,盖膜时,根据室温具体情况确定。

病虫害防治

生育前期,重点防治蚜虫,用25% 吡虫啉1000 倍液喷施2 次,间隔时间7~10 天,喷药时一定要叶片正反面喷施均匀。中后期,重点防治早疫病、晚疫病,保持好室内湿度,采用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合理施用药剂,从现蕾开始,喷施6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间隔10 天,喷施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交替喷施2 次,一旦发现病株,整株连土及时清除温室内,然后用生石灰消毒处理。

效益分析

翌年1 月上旬,在马铃薯下部植株叶片开始落黄时,将二层薄膜撤除,移除滴灌管,清除死叶、病株,并彻底清除棚外,焚烧或深埋,严禁堆放在温室内。每垄进行培土,培土前一周,停止滴灌,培土厚度以马铃薯茎高2/3 处为准,千万不要将茎叶全部埋入土中,防止不透气造成薯块腐烂。培土结束后,根据马铃薯市场行情和需求量,随时收获。收获时,隔垄收获,并将土壤分别培到两边未收获马铃薯垄的侧面,经5 个示范点测产,产量在2500~3000 kg/667 m2,平均销售价格3.76 元/kg,销售收入9500~11300元/667m2。

猜你喜欢

河沙薯块切块
比萨切块
沙子危机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驴拉奔驰
净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