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连生地汤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

2022-11-18瑞,吴辉.2*

广西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压豆失眠症黄连

秦 瑞,吴 辉.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0;2.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生活压力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失眠,意在安静环境、睡眠条件充分情况下,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日常作息失调,从而影响正常日间生活的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或合并焦虑、抑郁状态,间接性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负担。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潜伏期>30 min)、睡眠时长短(睡眠时间<6 h)、易醒,甚则彻夜难眠,生活质量低下(如疲倦、易怒、工作学习效率低下等)或主观自觉睡眠质量不佳等,根据发作次数以及病程长短分为短期失眠症和慢性失眠症[1]。在一项世卫组织(WTO)的研究调查显示中,全球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约为27%[2-3]。

当下,对失眠合并焦虑状态的治疗以及预防复发已成为医学研究热点。现代医学药物治疗失眠主要作用于多巴胺类和GABA(γ-氨基丁酸)受体[3],主要药物有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褪黑色素类药物等。但此类药物大多对人体机能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抑制作用。笔者认为,临床上面对不同类型失眠时,应从多角度、多因素、科学地施以治疗方法,不可单纯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基于此,本研究使用黄连生地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9月—2021年12月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门诊就诊,且符合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共67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36~70(51.32±9.49)岁,病程1~7(2.97±1.64)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38~68(52.97±8.34)岁;病程1~7(2.70±1.69)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中失眠的诊断标准:①夜间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易醒且觉醒次数增多;②日间精神不佳(易瞌睡)、情绪不稳定,影响日间工作、学习、社交等;③以上症状每周发作3次及以上,并持续1月余。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中关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症见五心烦热,入睡困难,咽干口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尖红,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③既往未服用药物或其他手段干预治疗失眠;④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脏器(心、肺、肾等)疾病导致的失眠;②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认知、定向功能障碍病史;③处于备孕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近1个月有急性过敏史;⑤近1个月采用药物或其他手段干预治疗失眠,影响本实验研究结果者。

1.5 治疗方法 对67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1.5.1 对照组 予以右佐匹克隆片(商品名“伊坦宁”,成都宏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074),每晚睡前2 mg,连续服用5周。

1.5.2 观察组 给予黄连生地汤及耳穴压豆法联合治疗。①黄连生地汤方药组成:黄连12 g,生地黄15 g,酸枣仁3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生白芍12 g,陈皮12 g,干姜6 g。临证加减:肾阴阳两虚者加淫羊藿、煅磁石、神曲;易早醒者加茯苓、麦冬;入睡困难者加肉桂;多梦者加首乌藤、琥珀粉;情绪波动大者加合欢皮、郁金;纳差者加黄芪、干姜;四肢麻木、末端发凉者加黄芪、桂枝、鸡血藤、川芎;心烦、舌苔黄腻者加半夏、竹茹、枳实;腹胀、腑气不通者加大腹皮、佛手、香附。以上中药材均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药房统一采购,煎煮为每袋200 ml的中药汤汁,每日2袋,嘱患者分别于晚餐前半小时、睡觉前2 h服用1袋,疗程为5周。②耳穴压豆:用75%酒精对患者双耳进行常规消毒,选取心、肝、神门、枕、皮质下、垂前为主穴,将砭石点压于耳穴上,然后用拇指、食指以按揉、直压手法进行点按至出现酸胀痛感为止,点按3次/天,每耳穴36下;以患者自觉轻微疼痛,有胀麻感为宜。每周更换1次,共更换5次。③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宜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户外运动,忌食辛辣、生冷,不宜剧烈运动,每晚宜22:00卧床休息。耳穴按压切忌大力,以防出现皮肤破裂,患者不可耐受;耳穴贴避免沾水,如若沾水,尽快加热烘干。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症候量化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根据两组患者所诉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分(治疗前后各1次)。主要症状有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口干、疲倦,按照无、轻、中、重等级分别计0、2、4、6分;次要症状有头晕、夜尿次数多、心慌、健忘,分别计0、1、2、3分。舌象和脉象仅记录,不纳入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失眠程度越重。

1.6.2 PSQI评分[7]对两组患者进行PSQI评分(治疗前后各1次),比较治疗前后PSQI评分变化情况,该PSQI量表共包括7个因子、9个条目,7个因子主要为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药物。从以上7个因子、9个条目对患者主观睡眠评价进行打分,每个因子0~3分,合计21分。评分越高,表示该患者睡眠质量越差。PSQI减少率=(治疗前PSQI总分-治疗后PSQI总分)/治疗前PSQI总分×100%。

1.6.3 SAS评分[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情况,根据标准评分,>50分判定为焦虑。

1.6.4 复发率 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痊愈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症状复发情况。复发率=(治疗前中医症候总积分-随访时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前中医症候总积分×100%。

1.7 疗效评定标准[8]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夜间入睡快且无复醒,PSQI减少率≥7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夜间入睡快,复醒1~2次,50%≤PSQI减少率<75%;有效:临床症状稍改善,夜间入睡慢,复醒3次,25%≤PSQI减少率<50%;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维持原状,PSQI减少率<25%。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样本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 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34 33治疗前25.06±5.09 25.03±4.78治疗后8.47±1.65①②12.18±2.40①

2.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34 33治疗前15.15±2.98 15.70±2.91治疗后4.35±1.48①②8.21±1.97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34 33治疗前56.35±18.90 56.15±11.38治疗后35.38±13.33①②44.42±10.56①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停药后1个月对两组痊愈患者睡眠情况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态靶结合,纵观失眠“态靶结合”理论是仝小林院士在探索中医药发展创新道路上形成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态”在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处于动态变化水平,所以,“态”是一种高于“证”“症”“病”的大概念,概况疾病全貌[9]。仝院士的“调态”思想就是根据中医整体观,调节疾病-人体-环境三者相对稳定关系,整体把握疾病发生病因、变化过程、预后,最后采用中医药干预,使人体恢复“稳态”水平的过程。“靶”,包括症靶(对临床症状具有特定缓解效果的靶方靶药)、病靶(对疾病具有特定疗效的靶方靶药)、标靶(对理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具有特殊效应的靶方靶药)[9]。通过宏观、微观调控药物性味、归经,将具有相同“靶点”的药物作用于“偏态”环境。

失眠症,祖国医学据其临床特征将其归为“不寐”“目不暝”范畴,因其病因病机庞杂,临床以心肾不交为常见[10]。有学者认为,此类患者属肾阳虚,阳虚故不能与阴争,入夜阳气难入于阴,寐则易醒,似睡非睡[11]。笔者认为:以脏腑辨证,心居高位主火属阳,肾在低位主水属阴,正常生理情况下昼夜更替,阴阳之气亦随昼夜而消长,心之火本应下降,肾之水亦随之上升,水制以火,火得以灭,就得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火、阴阳平衡,从而寤寐得以正常维持。若在病理情况下,肾水亏,心火盛,上下两焦无以交汇,故水不能上,火不能降,心肾无以交汇,夜间阳不入阴,阴不敛阳,无以温煦机体、濡养脏腑,阴阳失调,故发为不寐。因此,失眠之“态”为肾阴虚,心火旺。

针对肾阴虚、心火旺之“态”,以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治法,选用黄连生地汤“打靶”。黄连苦寒泻心火、生地黄甘寒滋肾阴,二药合用为君,有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妙;酸枣仁养心安神,为治失眠要药。大量实验研究表明[12],酸枣仁通过5-HT(5-羟色胺)、GABA(γ-氨基丁酸)及糖脂代谢等途径发挥镇静催眠活性,是治疗失眠症最佳药物之一。煅龙骨、煅牡蛎皆有重镇安神之效,为临床常用治疗失眠症的药对,龙骨入心经,牡蛎入肾经,滋阴潜阳,重镇安神,引据其意,可治疗失眠症之睡前心中烦闷、躁扰不宁、夜间盗汗等,有敛其浮阳、安神定志之意。生白芍酸泄,滋阴养血助生地黄收阴气而泻邪热;陈皮舒展气机,开郁化痰,助各味“靶药”直达病所。另外,用黄连治失眠,方药中应适当加入干姜,加干姜制约黄连苦寒之性,有其反佐、去性存用之意。诸药合用,使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神即安和、寤寐自得。

3.2 耳穴压豆法机制 耳穴压豆法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独特的外治法之一,是通过王不留行籽、砭石等药物刺激耳部相应穴位,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调经通络,平衡气血阴阳,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作用。本研究采取砭石(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提供)取代常规的王不留行籽,刺激效果更显著。陈丽花等[13]通过临床实验观察研究得出,耳穴压豆法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具有调节中枢神经平衡、疏通奇经八脉、调和气血、补心健脾固肾的功效;苏雪娟等[14]通过耳穴压豆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表明耳穴配穴可达到宁心安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效果,显著降低PSQI评分。笔者认为,耳穴虽小,但功用较强,因该疗法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等特点,受众广泛,颇受患者喜爱,临床使用范围较广。

伊坦宁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物,经口服后约1 h达到峰值,其半衰期约6 h,故对于失眠患者短期内起效快,疗效显著。但对于需长期服用的失眠患者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出现头晕、焦虑等症状,且失眠易反复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连生地汤疗效较对照组西药显著且疾病复发率低。

综上所述,黄连生地汤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佳,能延长患者休息睡眠时间,明显提高患者夜间睡眠效率、日间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积极性,丰富失眠症的治疗手段,降低停药后临床症状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压豆失眠症黄连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