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八景景观优化的可行方向
——以柳塘避暑为例

2022-11-18王佳怡安琳莉

现代园艺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八景盛京沈阳市

王佳怡,安琳莉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1 盛京八景的由来

1.1 盛京八景的历史渊源

目前所指的盛京八景包括:“天柱排青”,旧址福陵天柱山,位于沈阳市福陵内;“辉山晴雪”,旧址辉山,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浑河晚渡”,旧址浑河岸边,位于沈阳市南部;“塔湾夕照”,旧址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柳塘避暑”,旧址万柳塘,位于沈阳市东南部;“花泊观莲”,旧址柳条湖,位于沈阳市北部;“皇寺鸣钟”,旧址实胜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街;“万泉垂钓”,旧址万泉河畔,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1]。

盛京八景是反映沈阳的自然与人文特质的八处景观,展现了人们对其自然地理、人文艺术与山水美学的欣赏与品位[2]。清朝前期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由于历代皇帝在沈阳的城市建设、政治经济发展上的偏重,以及他们对汉文化的推崇,促使沈阳城市各方面迅速发展[3],与此同时,盛京八景这一说法出现,其相关概念及文化氛围在漫长的时间演进中渐趋完善。在自然环境改变、城市建设及评选人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盛京八景逐渐变为当前所指的八处景观[4]。

1.2 盛京八景在历史中的作用

盛京八景在沈阳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起过重要作用。首先作为旅游资源,盛京八景凭借其景色吸引人们前来观赏,其中主要以食宿这两方面的服务及货物的售卖最为明显,从而带动周边的相关商户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进一步吸引游客前来赏景消费。在为沈阳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文人墨客为其景色写下诗词文章,解析褒扬八景的自然人工之美,寄托个人情感,增加了景观的人文情思,产生名人效应,使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参与到此处的文化氛围营造中去,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5]。其次,八景大部分集中于沈阳老城区内,沿老城区外扩方向呈散点状分布,以山水地貌特征为凭依的特点将沈阳的城市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6],使城市中的居民有景可赏、多景可观,提高人们观赏、营造园林的兴趣,促进沈阳公共园林的发展。最后,作为公共绿地对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净化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居民因久居城市远离自然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 盛京八景的现状与需求

2.1 盛京八景的现状与景观优化的迫切性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盛京八景因经历了战争、自然环境改变、城市建设与政策变化等事件而发生了改变[7]。八景目前仅余“浑河晚渡”与“皇寺鸣钟”两处景观并在修缮后得以重现。至于其他几景,人们只能从诗文记叙中寻找其旧时的风光,这对于沈阳的人民与城市文化而言实在是一种损失。

沈阳曾在伪满时期实行《奉天都邑计划》,导致原有中式园林经历大幅改造,一些西方风格的大型城市公共园林在此期间建成,挤压了中式园林的生存空间,使盛京古城的城市面貌发生巨大改变[8],其中部分承载历史的文物古迹或消失或损坏,欲追其余思者遍寻而无处去,居民的城市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随之降低。在当前重工业化的城市格局下,城市大环境需要改善升级,沈阳居民出于维持自身的身体健康与观赏美观的需要对城市环境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盛京八景的优化迫在眉睫。

2.2 城市历史景观优化的意义

盛京八景作为城市历史景观,曾经在沈阳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所影响,并成为了这些事物的直观展现[9]。它们是这座城市、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当时评定者与观赏者的审美与志趣得到具象化,城市居民收获到了润物无声的美育教化作用,它们亦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经济层面上的贡献,其包含并能够带来的资源与文化内涵是无法估量的。

有效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合理且与当前时代潮流相契合的城市历史景观能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们了解、探究这一景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发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教育效果,进而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市的独特符号,还可以通过旅游产业及文创产品增添城市的经济收益,创造出多方面、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源。

另外,城市历史景观能够与公共园林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览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其中的绿地更是能为远离自然的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环境,在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欣赏、尊重自然的态度,为日后城市的产业转型进行了铺垫。

合理地优化城市历史景观必然会成为其所处城市重要的经济、文化资本,更大程度满足居住于城市中的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提升居民的物质、精神享受。目前得到优化的“浑河晚渡”与“皇寺鸣钟”两景已发挥作用,余下六景中的“柳塘避暑”作为以水体、柳林为主要特色、位于居民区周边,便于居民游览参观的景观,它的优化一定会给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休憩游览环境与文化传播场所。

3 “柳塘避暑”景观优化可行方向

3.1 优化的原则与可行方法

3.1.1 优化的原则。(1)因地制宜,协调周边原则。柳塘避暑,即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的万柳塘公园。曾经是一片沼泽地,占地约有28.5 万m2,因其中所种植的多种且大量的柳树而得名。原场地拥有近1/3 的水体,周边围绕多处居民区,交通较方便快捷。进行景观优化,尊重场地的原有区位条件,保留其固有的建筑、水域及林荫等人文历史或自然景观元素[11],合理规划内部道路及景观节点,同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着眼整体,以人为本原则。注重整体性,在保证设计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协调外,还应参考沈阳市的城市规划及地域特征等[12],充分考虑并结合人们需求来发现并使用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元素进行合理设计。注意设计与使用人群的需求是否协调,若做不到以人为本的同时着眼于整体,就很有可能使优化设计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不能满足游客的休憩游览需求,也就无法吸引其游览兴趣,这样的改造就无法传达柳塘避暑所承载的沈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

(3)注意文化景观保护发展原则。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之一[13],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常以文物及文字记载等方式来呈现。在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修复当前存在的文物,并采取尽量减少使其受到损伤的方法将之融入整体设计中,注重其周边植物配置,避免使用根穿能力强,易导致文物受到破坏的植物,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让人们在合理的视距内进行观赏,实现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至于文献记载、诗词歌赋之类抽象而无实体的文化形式,则可以使其通过景观营造、周边创作等方式进行具象化,使游览者通过接触、使用、购买等方式来加深他们对此的印象并吸引他们关注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从而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与保护。

(4)遵循生态原则。柳塘避暑以其种植大量的柳树而得名,同时场地内有近1/3 的面积为水体,公园由此产生依托水域与柳林而存在的相对繁盛的生态系统,经过漫长的演进,已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足以作为一处吸引游人前来观赏的景观,且前人写下的诗文中,也多以赞叹其柳树之美及生灵之繁,优化中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历史文化景观产生了重合,这就要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也应与以人为本原则相协调[14]。

3.1.2 优化的可行方法。(1)把握文脉,提取意向。历史文化景观的开发利用,需充分考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考虑其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盛京八景之一的柳塘避暑,处于曾经是清王朝陪都的沈阳市,在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沈阳市的城市文化与柳塘避暑所有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整体考虑。优化设计前期需要从景观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中提取意向进行发散与演化。如可从沈阳市提取出满清陪都、浑河等元素,而从柳塘避暑则可以提取出柳、滨水景观等元素。可选择其中内涵相近或彼此能够顺承的元素融合,同时,还应注意提取的元素本身在历史上及当地文化中代表的意向,如“柳”这一元素因音同“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赠别与情思,且柳树在我国各地的古典园林中多有种植,“柳”在沈阳使用并不突兀,且能够与沈阳市中提取出的皇家气派、浑河等元素相辅相成,凸出历史底蕴。

(2)有去有留,主次分明。盛京八景的每一景都包含多个观赏点,在优化过程中,应注意到部分景观的去留问题,要尽量突出景观的特色,展现其特有的价值[15],而不是广泛地堆叠景点。可以将其中与“柳”这一主要元素结合更紧密的廊桥作为重点优化,使其成为承载人们观柳赏湖等活动的主要节点,而其他几处人文特征较明显且能够与柳及塘等元素相结合的节点则需结合整体综合考虑,去掉其中不足以表达景观特色的部分,余下节点作为辅助景观来烘托、修饰主要节点,结合水体周边柳树的种植,营造曲径通幽的环境氛围,在让游人观赏到更多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起到引导游人获得更佳的游园体验的作用。

(3)化无形文化为有形景观。有形的景观便于人们理解与宣传,故将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为有形的景观至关重要。在柳塘避暑的优化中,可将文献记载中相关的诗文结合节点的优化改造形成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如营造文化廊桥、放置文化石等多种形式。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些景观举办人文活动,鼓励游览者在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进行创作,增加其参与感。

(4)生态营造,丰富物种。要注意营造生态环境,适当增加场景中的植物种植面积,注意植物种类的搭配,使之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与土壤性状,或可应用果木花期、果期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增添环境的文化氛围,使景观内的生态循环更多地为人们所观察、学习,并由此与自然更亲近,令人们产生对环境保护的概念。对古树等有历史、经济及其他价值的植物,宜进行原地保护,尽量避免对其造成损伤。柳塘避暑中“夹道浓荫直到城”,夹道的柳树这一景象,作为景观特色就更需要得到保留,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其中适当混种一些本土树种及草本植物,营造更丰富的植物层次,同时也应合理规划道路,如以不同主题的花境来引导游览者穿行于林荫中,使其由此获得更好的亲近自然的体验。

3.2 预期效果与展望

柳塘避暑应在保留“柳塘”这一特色的前提下,更加强调“柳”的意向深度,展现“避暑”的功能,并结合城市历史营造更为丰富的人文展示景观,同时也要合理分配景观内的节点密度,达到疏密有致。在规划时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不可使其与当前城市环境之间过于割裂。水景应在保持水域内原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营造更加具有特色的节点,通过构造一些亲水装置及近水构筑添加更多亲水方式,使游览者能够近距离观察柳塘内的生态循环,从而加深“塘”这一记忆点。结合原有树木形成更合理的植物层次,并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林荫道,满足游览者生理、心理多方面的需求。

4 结语

盛京八景作为沈阳具有代表性的几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集合,蕴含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优化不应仅是修复重建,而是要因时而变,合理改良,在遵循因地制宜、着眼整体、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后,充分了解并深入研究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取其中最符合景观特点的元素进行演化设计,通过合理去留、增设文化景观、焕新生态环境的等方法将盛京八景优化为符合当代人需求与审美,又不失文化底蕴的特色风景,使其继续发挥景观所固有的功能,成为沈阳文化发展的基站,为游览者提供感受文化魅力的场所。

猜你喜欢

八景盛京沈阳市
书法作品欣赏
盛京银行:报表里还藏着多少不良资产?
清帝东巡盛京之表象、本真与遗留之史迹、诗赋、文著新论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朝鲜朝使臣所见清代东北盛京
获奖名单
清前期盛京旗仓的运转
溪南八景图册
明清时期新乡八景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