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网上图书馆建设
2022-11-18王金英
○王金英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和繁荣。新时代,乡村图书馆如何通过开拓创新,以高质量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浪潮背景之下,乡村图书馆理应秉承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转变服务模式,依托大数据、5G技术、数据存储与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加强网上图书馆建设,将乡村图书馆服务工作移植到线上,推动网络资源和纸质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足不出户的“网上图书馆”,以便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
一、乡村图书馆职能探究
(一)乡村文化休闲中心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对乡村图书馆建设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在进一步扩充满足农民群众对图书、报刊等纸质文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很多乡村图书馆还增设了彩电、电脑、电子图书、休闲座椅等文化设施和设备,成为返乡务工人员、乡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日常文化休闲和娱乐的小天地。他们或利用专业文献和电子读物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或浏览小说、童话故事、科普读物以及关于旅游保健、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等方面内容的通俗书刊等,达到愉悦身心、消遣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乡村图书馆正在成为最贴近农民群众精神与文化需求的基层文化休闲中心。
(二)乡村文化传承保护机构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是农村居民的精神之源,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近些年来受到现代化科技文明的冲击,村庄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大量乡村青壮年离开农村,造成了人口流失,再加上乡村群众价值观的转变,普遍缺乏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使得传统的乡村文化空间有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精神产品的传播基地和平台,承担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功能。一方面应尽到对本地区乡村传统文化发现、发掘和梳理的职责,重视收集村志、村史、族谱等乡村文化资料,保留乡村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让乡村群众充分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书刊、宣传资料、文化培训等形式,开展适合农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提高乡村群众文化自我觉醒意识,将特色乡村文化引入乡村建设发展中,使之得以传承和弘扬,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
(三)乡村文明建设阵地
乡村图书馆必须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以丰富的文献资源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思想教育、政策法规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文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书籍资料,可以帮助农民群众开阔视野、修身养性,提升个人思想素质,提高文明程度。另外,许多乡村图书馆与社会其他部门联手,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和普及活动。因此,乡村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文明教化作用、制度文化的规约作用和行为文化的重要引领作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四)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场所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知识水平相对偏低,专业技术型人才匮乏,农民工因文化知识水平所限,缺少必备的新型农业生产技能和创业所需的市场信息。以乡村图书馆为依托,特别是通过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学习和文化传播资源,在提供纸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开展农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播放科技文化推广的电教片,定期推送农业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技术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使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切实引导农民发掘自身潜力,走科技兴农、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乡村图书馆文化资源转化与乡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乡村振兴。
二、网上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下,在网络信息化冲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促使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发生变革的大环境中,乡村图书馆有必要通过科学配置、转变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传播体系的重构,通过积极建设网上图书馆,做到实体图书馆与网上图书馆融合发展,凸显数字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网上图书馆进一步扩大外延服务,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知识资源共享的需要
乡村图书馆是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价值在于保障乡村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信息权利,满足乡村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信息需求。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云存储等的现代信息的运用,为整合乡村图书馆各种文化资源带来了技术条件,通过网上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无形中丰富了乡村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明显不足的问题。为了使乡村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近年来已有许多各级各类图书馆强烈呼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通过成立图书馆学会、图书馆联网等形式,实现资源、技术和人才共享,促进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乡村公共文化事业。
(二)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信息支持的需要
乡村振兴基于观念、知识、技术和思维。利用网上图书馆建设可以全面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打下基础。依托乡村网上图书馆积极引进各级科研人才,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各类培训班和进修班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广大乡村基层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工作技能培训,指导农业生产,打造智慧农业;推广信息消费热点领域,增加有效供给,构筑农业发展保障体系;还可以利用网上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便捷性,及时、有效地找到某一领域相关文献信息,便于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文献资源的智力支持,为乡村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战略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开辟获取信息资源的捷径。
(三)搭建学术研讨平台,开展业务交流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因隶属部门机构不同,彼此之间资源和管理相对独立,业务服务缺乏必要的协作和沟通。网上图书馆建设可以作为业务技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乡村图书馆之间以及与其他各层次的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共享,通过网络就可以经常性开展专题业务讲座、学术研讨会等。这对推动乡村图书馆工作业务的发展,提升乡村图书馆员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建设乡村网上图书馆,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已经基本完成了通信网络布局及相关基础设施,“村村通”实现了信息化现代技术的植入与渗透。如滨州市现有4000多个村级单位,100%实现了电力保障,其中95%以上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及宽带互联网。这为网上图书馆建设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
(一)通过乡村图书馆联网,整合乡村文化资源
文化知识和技术传播主要以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等文献信息资源形式为主。文献信息资源决定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乡村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滨州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有16个,全市9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村级图书室(馆)、文化站4000余个,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乡村图书馆之间却各自为政,存在文献信息壁垒森严的现象。互联网时代,每个乡村图书馆都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应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互通有无,努力消除文献信息壁垒,共同整合并共享乡村文化资源,最终使各个乡村图书馆拥有更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同时使当地特色文献资源凸显,增强每个乡村图书馆资源的吸引力,不断巩固和壮大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阵地。
(二)打造网上图书馆服务平台,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图书馆的文化知识传播与技术融入对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十分关键。“互联网+”时代,乡村图书馆应努力实现融资源、网络、服务为一体的资源服务模式,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架构包含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的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及搜索服务的平台,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并以乡村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手段,构建乡村图书馆和用户信息数据分析应用系统,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为乡村人民群众服务的准确度,如通过网上图书馆的人工智能系统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及时推送给用户,满足其个体信息需要。网上图书馆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大乡村人民群众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真正起到“知识入乡村、技术传达人”的作用,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三)加强乡村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工作能力
网上图书馆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支持、资源整合与设计布局,实现线上阅读、借阅及文献搜集。网上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发生根本性变化,给乡村图书馆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上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将逐渐成为乡村图书馆服务的新业态。因此,当前加强乡村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工作能力迫在眉睫。除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引进相关人才之外,也应积极鼓励培训有情怀的退休教师、退职干部以及教育富余人员到乡村去,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引导农村基层群众走进图书馆学习文化知识,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图书馆作为基层社会文化机构,具有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天然优势和重要责任。在当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乡村图书馆应以发挥乡村服务整体职能为发展目标,努力与时俱进,转变服务观念,明确科学定位,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功能健全、性能高效的网上图书馆,开展卓有成效、内容创新的信息资源服务,为乡村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