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思政: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

2022-11-18安少波董龙云

教育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人工智能智能

●安少波 董龙云

所谓智能思政,实质上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智能化模式,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嵌合、相互赋能的一种智能化教育模式。它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工具,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当中,不断推动思政教育过程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学机制、载体、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信息化革新,从而以更为高效便捷、全面渗透的方式完成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根本任务。智能思政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而且关键在于整个思政教学机制、体系乃至整个思政教育生态环境产生革新和转型。[1]

一、发展智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意识形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相互赋能不仅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趋势。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遇,将高校思政课堂发展成严肃而有亲和力、求实而具有创造性、普适而兼具针对性的青年思政教育主阵地,是增强思政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必然要义,也是信息化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二)激发教育资源适用性,夯实思政专业建设

人工智能思政教育情境下,科技手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力冲击了传统教学的僵化模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教学的单一手段。思想属于意识范畴,难以被具象化、形象化,传统思政教育成效难以保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思政模式将教学过程数据化、可视化,及时记录思想政治信息在教学主体思想意识中的输入和转化,精准制定并分析教学策略,显著提升教育资源的适用性。[2]通过实时的数据传送与反馈,紧密跟踪教学主体思想动态变化和意识行为,不断调整完善思政教学目标和施教策略,从而保证思政教学实效。因此,在人工智能情境下的智能思政教育模式中,依靠口口相传的程式化思政教学方式被打破,思政教育跳脱出重复性的单向传播模式,成为一个融入数据收集汇总、分析测量、处理应用的数据流动过程。

(三)全面渗透人文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意识思维与个人的成长环境、内在需求等因素紧密相关,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将整齐划一的知识体系输入作为教育手段,未考虑主体的区别和差异,因此很难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智能思政教育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教学主体能够精准定位受教主体,通过动态汇总并分析研判海量数据,精准刻画出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价值形态,通过把具有相同数据特点的组群进行分众汇总,最终为制定和调整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施教策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除了便于为教学环节提供科学决策,人工智能思政模式还能根据数据技术绘制出受教主体的“心理画像”,准确把握学生需求和个性特征,科学分类排布信息资源,有的放矢地实现精准教育资源投放。在人工智能思政教育模式中,教学资源、媒介载体、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转变,能全面立体式围绕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渗透人文关怀,夯实其思想政治基础,提升其人文素养,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增强主流意识传播实效。

二、高校智能思政教育发展困境

(一)教学理念创新不足,教学对象模糊

智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教学理念的支撑和引导。思政教育应当是一种浸润式的教育,只有在持续、反复的过程性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认知、观念体系才能更好地树立和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课程安排频率仍普遍较低,思政教育在时间供给上存在断层。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育信息的推送和输出与高速发展、广泛覆盖的信息化流量相比,具有滞后性和延时性。加之授课模式仍局限于传统照本宣科式的传教,且传统思政课堂上课人数较多,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参与机会和互动反馈较少,其在课堂中真正能够获得思政教育体验较少,对理念的内化效果也难以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夯实青年思想基础,占领思想高地,搭建理论和青年思想理念之间的桥梁,其根本在于育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时刻以人为本,牢固树立青年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根本地位。[3]高校在把握受教主体整体共性的基础上,应紧紧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实际需要,精准定位施教对象,围绕个人差异展开施教。然而,反观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从上层课程体系设计至下层施教手段大都以一概而论的方式面向所有受教主体展开,忽略了个体思想领域的多样性,缺乏对学生的精准认知和定量刻画,因此也就难以深刻把握其思想、情绪的波动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群体思维的活跃度更为明显、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更为强烈,在缺乏对其思想意识进行科学认识的情况下,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无疑大打折扣,思政教育容易演变成为了教学而教学的表面式工作。

(二)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教学反馈延迟

智能思政本质上是数据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高效流通和反馈,教育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需要有效整合高校内部甚至校际间的优秀教育资源。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头共进的特点,学校内部各行政部门或院系间各自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不同形式和渠道开展的思政工作中涉及的资源、渠道、数据信息等缺乏共享与统筹,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4]此外,受管理模式及运行效率的阻碍,信息资源在院系或校际间的流动速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影响下,当前大部分高校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稍显缓慢,即便已经开始数据处理平台建设的高校,也存在院系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高校智能思政所需数据信息和渠道资源支持亟待有效整合。

思政教育工作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实时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应当紧紧抓住时政变化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只有紧跟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及时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苗头扼杀于萌芽状态。人工智能时代,海量开放的新信息和新思潮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却仍相对固定,很多院校思政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甚至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不能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实时性。此外,高校对青年学生思想分析判断缺乏科学预测,存在“经验主义”,解决问题的过程容易产生较明显的延迟,有些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未能及时跟踪、解决。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中,课堂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明显,学生在课堂以外较少主动涉猎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教学效果多以考试、测试等形式开展,教学效果的反馈频率和实效难以保障,思政教育是否做深做实难以客观研判。

(三)教师智能素养不强,推广融合阻滞

以人工智能手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的过程,离不开高质量师资团队的支撑和护航。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者多为文科专业背景,他们虽然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素养,但大多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新媒介工具使用不娴熟。当前大多数高校缺乏针对思政教师群体的专业技术培训,真正懂专业理论又具备信息技术才能的复合型教师可谓凤毛麟角。高素质的复合专业师资人才存在缺口,不仅导致智能思政建设需要与现实保障条件之间的矛盾,而且大大削弱了人工智能手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程度。[5]

师资智能素养不高容易导致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阻滞。此外,在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学的人机交互协同是必然趋势。因此,教和学双方主体间的融合以及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主导的智能教师之间的融合成为发展智能思政教育必然面临和应当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青年学生群体拥有更活跃的思维和信息接触渠道,对新技术手段的接受程度和运用水平相较于思政教师群体来说普遍更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教育教学过程,“后喻现象”导致的不和谐因素必然增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类人属性和拟人化特征,能够对人类思维意识、情绪活动进行跟踪分析甚至高度模仿。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工智能教师超越甚至替代人类教师的某些工作将成为现实。因此,如何协调人机关系,打造新型和谐的思政教育生态体系成为高校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

三、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一)优化教学管理理念,协同一体推进统筹共建

教学管理理念科学化是保障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也是确保智能思政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带来多元的渠道和方法,也在师生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数据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思政教育智能化提出挑战。[6]以人工智能作为智能技术支撑的智能思政教学不再是传统模式下与外界孤立、切割的系统,而是与外部环境进行持续地信息交换、数据流通,并保持动态开放。因此,高校应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开放教学管理思路,构建数字化智能思政教学生态系统。一方面,应从过程和微观创新数据管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对以往数据流进行深挖梳理,精准定位施教对象,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应畅通与外部的信息沟通机制,尤其是重点关注涉及教学手段优化、信息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信息元素,通过促进信息流动整合,不断协调教学实践与智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逐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是一项系统、长期、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除了高校自身,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科技企业等协同推进。政府部门应将高校智能思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积极为高校智能思政教学提供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各高校应履行主体责任,切实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充分运用智能思维、智能技术大胆实践,并主动与科技企业合作,积极推广智能教学产品和服务。科技企业应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紧跟教学实践需要,充分挖掘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思政教学技术的研发创新。

(二)深挖思政元素,充分运用智慧技术手段

智能思政的发展前提是智能技术的革新,而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服务更加紧密地贴合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的嵌合能够以创设心理沉浸感的形式,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广泛增强其学习体验,实现智能延展。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发展智能思政教育应广泛运用创新技术,充分依托大数据、云端计算、建模编程、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效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手段,模拟刻画心理构成模型,为教学者制定教学方针提供客观依据。[7]此外,可以融合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打破硬件设备的空间障碍,高效整合优质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联通学生感知觉,将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载体进行整合,并以人机互动方式体现,增强思政教学的感染力和学生的感受力。

发展智能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人工智能视域下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在智能思政教育建设进程中应深度挖掘相关学科和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广泛利用内外部思政资源和题材,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引导学生立德成人,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渠道的运用下,将收集到的思政元素和资源以智能化形式加以整合体现,让思政理论、思政元素真正流动起来、活跃起来。

(三)紧抓师资建设,切实提升师资智能素养

师资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高校智能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智能手段与思政教学的融合离不开高素质师资的保障。人工智能视域下,完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人文素养、理论素质、伦理道德水平,而且应在教育智能化过程中充分引导教师群体增强智能意识,提升智能技能与素养,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智能伦理观。[8]高校应着重培育思政教师群体的智能思维,引导教师应用智能思维、数据思维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意识与思维最终服务于智能手段的应用,因此高校还应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新渠道,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智能技能。教师不仅要拥有熟练运用人工智能设备的技能,而且要具备将智能手段与教育教学衔接融合能力。此外,应格外关注智能视域下因人机关系协调需要而衍生出的智能伦理问题,注意引导思政教师群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育自律意识、信息安全及隐私观念,自觉遵守并维护智能教学秩序,防范智能教育环境中可能产生的道德伦理风险。

提升思政教师智能素养,需长远规划和科学引领,更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护航。首先,应将宣导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加强针对思政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指导,并将智能思维培养与智能伦理意识树立贯穿于培训宣导始终。其次,应切实改革思政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教师评价体系中智能教学应用、人工智能手段推广融合所占的比重,同时将教师自主创新和应用纳入考核要求,加大对思政教师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机制引导。最后,应配套完善有效的智能思政奖励激励机制,对理论素养好、信息技术能力强尤其是能够有效将智能渠道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思政教师加大激励力度,对鼓励思政教师创新思维的智能教育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此外,应加强对教学水平过硬、智能教学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四、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激发资源适用性、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的要义,更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以技术革新为契机,积极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加强管理创新和师资建设,充分运用智慧手段和广泛的资源渠道,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和创新路径,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人工智能智能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