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模式下资助育人精准化路径
2022-11-18尹立茜
●尹立茜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于一体的“三全育人”理念,具有统领和指导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构建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构建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以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快高等教育公平的进程,切实保障高校育人工作精准化。
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时代功能与现实要求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平衡好资助与育人二者间的关系,明确资助只是育人的手段之一,而育人才是本质目标。新时期新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宗旨与内涵不断立体化与完善,始终不变的是促进教育公平,阻断代际贫困,在确保学生获得顺利毕业必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1]
一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教育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早在2004年就提倡实现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同时实现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经济困难问题与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营造自强自立、勤奋好学的良好氛围,提升高校教书育人的实效。2017年,国家再次强调要建设一体化的高校思政工作质量体系,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将资助育人工作纳入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城乡二元分割、区域经济发展不均、人均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使教育公平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甚至因高额的高校学杂费,变得更加贫困,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要求给予贫困学生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高校要严格执行资助政策,通过助学贷款、贫困补助等措施,确保高校贫困学生安心就学。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若能再针对性地给予资助教育,适当减轻高校贫困学生的经济与精神压力,或将帮助其获得平等的学习环境。
三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有效途径。教育不公平造成有限教育资源在主体、区域间的不均衡配置,社会成员难以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提升个人的人力资本,进而带来社会阶层流动不畅等社会问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城市困难家庭或是农村贫困地区,出于家庭、地域等原因,他们自小就未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不但能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而且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若是能够从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指导,获得社会发展必需的各项知识与技能,他们在毕业之后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
二、“三全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的促进作用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应是一项系统、立体、综合的工作,全员育人明确了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要素,全程育人横向限制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时间范围,全方位育人纵向规定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容,三者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构建了一个系统、全程、全面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一)“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逻辑建构
“三全育人”作为一个系统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育人理念,对高校资助育人的主体、内容、场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一是育人主体要求:全员育人。“三全育人”模式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包括专职教师、行政工作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在内的所有教职人员,均应树立资助育人的意识,并且切实承担起资助育人的责任,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统一资助育人的综合体,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常态。
二是育人内容要求:全程育人。高校资助育人应坚持将“育人”这一理念贯穿于高校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从进入高校之初到最终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心理会有所不同,需要面临不同的成长问题,育人工作要横贯其中的各个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科学分析学生在学习、成长各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及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和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资助形式。
三是育人场域要求: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追求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育人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需要为其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要关注其心理状态,注重锤炼其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优秀品质,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独特优势
学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意在整合各方主体,形成育人合力;坚持全程跟进学生,有针对性地抓好关键点,及时施以教育;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是系统性。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毕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应调动各方力量,促使各主体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资助育人工作的合力。“三全育人”模式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恰好是构建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从高校思政教育整体出发,动员所有教职人员参与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当然,全员育人并非要求所有主体都放弃本职工作,专职从事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而需要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本职工作,进而参与到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之中,发挥育人合力,整体性特征突出。
二是全程性。“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即具有全程性。高校学生正逢三观定型的关键期,其思想逐渐经历从幼稚发展为成熟的漫长时期。因此,学生资助育人应具备全程性,并有机融入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在成长过程中,高校学生必然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全程育人要求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的阶段遴选不同的内容,实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教育目标,增强资助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是全面性。“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全面发展集中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要求将上述教育内容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三全育人”模式拓宽了资助育人的渠道,以开展全方位的育人工作,坚持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对高校学生施以显性的思政教育与隐性的思政教育,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
三、我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内在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三全育人”的角度审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重资助而轻育人、育人平台质量低、队伍建设速度缓、造血式育人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对象识别不精准。如今,高校识别贫困学生多采取学生递交材料、学校审核把关的形式。具体而言,学生首先要提交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然后通过班级初次评选、二级学院审核以及高校复审等多次评选方式确定资助对象,这一形式在评定标准、认定依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认定标准不科学,现有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为比较家庭收入来源和教育、学习开支,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学生的具体消费支出难以量化;认定依据太简单,地域广、经费少以及成本大等因素使高校难以对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实地核查,而民政部门或出于人情世故等原因未进行严格把关,导致贫困生识别存在诸多不确定性。[3]
二是重资助而轻育人。当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多元资助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校贫困学生的物质贫困问题,但对其心理方面的关注相对欠缺。有的高校学生在申请资助时弄虚作假,缺乏诚信意识;有的高校学生故意拖延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时间,缺少责任意识。有的高校为了彰显公平,让学生在公共场所公开陈述申请奖助资金的理由,少数高校学生为博得同情获取选票,故意夸大实际情况,使之沦为比惨大会,削减了学生的自尊自爱精神。还有部分家庭经济真正贫困的高校学生,本就承担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强制在公开场合讲述个人成才故事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带来二次精神伤害。[4]
三是育人平台质量低。新时期,各高校纷纷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职负责资助育人工作,但资助中心的实际效用参差不齐。一方面,作为线上资助育人平台的官方网站质量不高,本应是学生获取资助育人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有的高校资助网页更新频率缓慢,主页设计简单,仅仅提供简单的政策展示和文件下载,育人教育方面的内容几乎空白;有的高校资助中心官方网址无法打开,日常维护管理长期缺位。另一方面,作为线下资助育人平台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质量不高,常规性心理辅导活动不多,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和重要节日的宣传,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教育关注不够,往往在心理问题扩大后才予以干预。
四是队伍建设速度缓。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队伍配置方面仍有不足,虽配备了专职人员,但数量远远不够,且临时兼职人员居多。高校在选聘管理人员时未明确科学的标准和要求,部分新进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岗位素养。另外,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人员流动性大。该岗位一般为行政管理岗位,不少工作人员经过两三年实践锻炼,对岗位有些创新想法后即交流到其他岗位,新来的工作人员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5]此外,高校对资助育人教师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评价依然看重科研成果,而忙于事务工作的学生育人教师又无暇从事科学理论的研究。
五是造血式育人缺乏。学生资助工作多采取按期、足额发放奖助资金,以解决经济问题为主,此为输血性资助。短期效果虽好,极大地缓解了高校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安于享乐。勤工助学等造血式学生资助工作被相对弱化。其实经济问题只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困难而已,能力不足、素质不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问题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此外,育人方式单一,如班会、讲座等说教式教育不但降低了教育的实效,而且降低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感召力。高校贫困学生不仅仅是被资助对象,还是鲜明的主体,需要更加鲜活的感情浸润以及情景教育等育人模式增强教育实效。
四、新时期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的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员育人大格局
从完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着手,构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总体协调,各部门广泛参与,辅导员、班主任一线对接,后勤全力保障的育人体制,是实现全员育人的应有之义。[6]首先,构建稳定、充足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从事高校学生育人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要充足,要满足1∶2500的基本要求[7],且人员要相对固定,以便统一管理。其次,提高资助育人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重点培训高校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与规定、本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情况,并辅之以财务、心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最后,激发后勤人员服务育人意识。后勤保障人员也应树立育人的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尽力为教职工、学生创造一个安心从事教育和科研的环境。
(二)完善信息系统,探索全程育人模式
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育人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实现全程育人。创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吸收行政、后勤各方主体参与其中,从多个渠道获取受资助学生的信息。如,在学生入学之前,开设资助政策宣传类的互联网课程,帮助贫困学生提前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入学之初,开设绿色通道等提升奖助申请的效率,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进行心理帮扶和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期间,坚持科学认定以及精准资助的原则,对贫困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毕业之后,及时回访,收集信息,进而实现全程育人。
(三)建立反馈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功能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从不同角度、充分利用不同空间、通过不同方式开展全方位的资助育人工作。一方面,注重培养道德品质。全员参与、全程投入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通过与受资助学生的深入交流、人文关怀以及价值观引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诚信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全面提升综合素养。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在做好经济保障资助之余,充分关注受资助学生国情认知、外语能力、兴趣培养、海外研修等需求,给予他们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深度支持,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帮助他们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挖掘其自身潜力。
(四)增设实践岗位,提供针对性帮扶平台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资助学生真正成长起来,切实培养其能生活、会生活的能力。高校应最大效率利用校内已有的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并胜任“助管、助研”类岗位,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通过图书管理员、导诊员、机房管理员等岗位,提升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食堂服务员、超市收银员、复印打字员等岗位,培养其吃苦耐劳、勤恳务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最大程度开发校外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帮助受资助学生扩大交际圈。为课程相对繁重的低年级学生多安排劳务型、服务型实践岗位,多为即将就业的高年级学生安排专业型、管理型实践岗位,有的放矢地提高受资助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行动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