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022-11-18郭世杰

教育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家课程教育

●郭世杰

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使得国家安全形势面临诸多新的变量、样态和风险,强化对国民的国家安全教育就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新挑战的一种重要手段,也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作为国民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密切攸关一国的长治久安。在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和逐渐加强对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对于确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理念和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回顾: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我国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起步虽晚,但起点较高,通常由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予以统筹规划,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对健全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格局正在加速形成。[1]

(一)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沿革演变

早期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往往与国防教育并驾齐驱,共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要“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随后,国家安全教育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关注重点,并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安排而与国防教育区分对待,开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如,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要求“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安全专业队伍”;2015年全面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第76条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上述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发展方向,并且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贯彻与执行。如,1995年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直接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国民教育各学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层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考察

就学界的研究情况而言,与国家安全研究相比,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明显偏少;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相比,关于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明显偏少。如,国内尚无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专著出版,相关的论文数量也并不可观,并且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和对策。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际关系学院已经开始持续关注国家安全理论和教育研究:出版国家安全研究成果,举办国家安全研究论坛,成立“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评选“年度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编纂《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安全研究报告》,培养“国家安全学”专业研究生,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等,开设的“国家安全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立项;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获评核心期刊,且联合其他高校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年度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的大数据评级指数,成为国家安全研究和教育的桥头阵地。

与学界的研究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系统的、成规模的国家安全教育在实践中则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如,1997年国家安全部和教育部组织北京市海淀区、江苏省南京市、福建省厦门市和广东省深圳市的10所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实验工作,并聘请德育教育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填补了中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空白。2002年,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和教育厅在全省13个城市的20所中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实验工作,其中,苏州市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予以全面普及并根据“苏教基〔2007〕17号”文将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所有辖区内的初级中学均应开设。

目前,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德育等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已被列入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课程之中。如,军事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以国防教育为主,属于传统的国家安全领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专节,涉及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和承担国家安全义务等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政治、外交等国际国内战略安全形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涉及国家安全基础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涉及国家安全历史,等等。对中小学生而言,专门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情形并不常见,而是多在德育、历史、地理、语文和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如,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和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往往涉及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属于国家安全基础教育;历史和语文等相关课程中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塑造人物的讲解,同样可以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素材;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加强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也增加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题,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此外,大中小学及其设立的少先队、共青团、党支部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国家安全主题的参观、竞赛、观影和展览等活动,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的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谈话谈心等活动,也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反思: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问题梳理

整体而言,世界各主要国家均特别强调教育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时代发展针对性地、动态地调整教育发展战略,以更好地契合和满足国家安全的实践需求。在大中小学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并非中国特有的做法。事实上,融国家安全教育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等相关课程之中,培养忠于国家、服务社会、具备优良道德和认同主流价值的公民,已然成为世界共识。如,美国特别重视国家安全与公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运用法制手段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并在国防教育领域融入大量的国家安全因素。美国1947年《国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授权联邦政府安全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国家安全计划资金”,1958年《国防教育法》(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2]要求联邦政府应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拨款资助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教育计划,学校的课程也因而做出相应调整,这两部法律是美国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依据。美国1991年《国家安全教育法》(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Act)则是全面推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专门法律,目的在于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充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培养、储备国家安全相关部门专业人才。俄罗斯则继承和发扬了苏联传统,坚持国家主导,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以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俄罗斯1994年《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纲》[3]要求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普京上台后形成的“俄罗斯新思想”将爱国主义排在第一位,2000年《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论纲》将国家安全列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4];自2001年起,俄罗斯每5年制定一部“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从概念、内涵、目标到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巩固健全等方面形成了健全的爱国主义教育系统,为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国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尚存有明显短板,亟待弥补。

(一)缺乏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观

我国目前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关注战争、国防、军事、国土、外交、政治和社会等传统领域,范围狭隘且内容浅显。如,即便是“法律基础”课程也并不一定涉及《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等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律。更有甚者,不少学校、教师还错误地将国家安全教育等同于反间谍和保密教育,等同于国防教育或者爱国主义教育,等同于形势政策、法律基础或者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还明显欠缺文化、网络、生态、海外利益和太空等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内容,也缺少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对策建议,尚未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实现系统化。

(二)缺少专门的协调推进机构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既是公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部门职责所系,但国家层面和教育部门均未成立专门机构予以主导推进,导致各地在实践中的做法不一,制约和影响了教育效果。如,1996年,北方工业大学在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的协助下编写《国家安全法教程》[4]并列入必修课程教学计划,随后,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下发通知,号召加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并推荐该教材,但该教材的影响力始终局限在北京高校范围。江苏省在试点国家安全教育时,给教师配备了省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题组编写的《中学生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和苏州市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通讯》杂志、中国矿业大学等提供的相关资料,但学生并没有专门教材,直到2006年,江苏省国家安全厅才为参与试点的省市级中学提供经审定的教材,且数量有限,只能由学生循环使用。

美国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主导机构的确立及其中枢神经作用的发挥,根据《国家安全教育法》组建了“国家安全教育委员会”,利用“国家安全教育信托基金”具体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计划”(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Program)。据此,美国联邦安全部门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资助、评估和管理等权限也大为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地位显著提升,铺平了全面、顺利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道路。如,国家安全教育计划通过设立博伦奖学金、助学金(Boren Scholarships/Fellowships)培养了大批熟练掌握汉语、阿拉伯语、非洲语言等留学人才,并且大批招募至国防、情报、国土安全和联邦调查局等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部门或者高等教育机构。俄罗斯先后筹建各类专门机构推行其带有军事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2012年普京签署《关于完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在总统办公厅设立社会项目管理局来领导和主管爱国主义教育。瑞典组建心理防御委员会,专门宣传国家安全形势及防范对策,组织心理防御训练,并向政府提供心理防御工作建议。

(三)缺失成熟的课程运行管理机制

国家安全教育尚未正式、全面列入大中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往往依托德育等课程由各学校自主开展,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既不独立也不明确。这导致课程建设管理机构五花八门,可能是学校的宣传、武装、保卫、统战或学生工作等管理部门,也可能是政治、马克思主义院系和体育等教学部门;课程内容设置的差异化程度较高,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开设的国内安全保卫相关法律知识课程只涵盖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安全法等部分法律和宗教方面的管理规定;课程教学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实践中主要由思想政治、形势政策、法律等课程教师或者党委书记、辅导员、保卫干部等管理人员担任。再考虑到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往往设置为选修科目且学分较少、学时较短,很难受到学生的认真对待,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习惯难以养成,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缺失了教育的知行合一目的。即便接受过国家安全教育的大中小学学生,也时常沦为敌对势力破坏国家安全的帮凶或者成功策反的目标。

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有的直接系统地在学生课程中增加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英国自2006年开始就将国家安全教育列为青少年的必修课程。有的间接含蓄地在学生课程中添加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如葡萄牙将其渗透到中小学的语文、历史和地理等课程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日本在大中小学推行的国防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集体意识并在军国主义的怂恿下通过篡改教科书以美化侵略战争。有的则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分量,如美国在制定法律确立国防教育重要地位的同时,通过后备军官训练团、短期军事化训练营等形式积极组织大中小学开展军事训练,强化全民的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与国家安全、科技、文化等教育主题相结合,美国国防部还在全军推行“国防汉语熟练程度测试”并且资助高等教育机构以培训高级指挥官;俄罗斯1998年《兵役义务与服役法》明确要求全体公民参加国防教育并规定了内容、时间、形式和保障等事项,采用调整课程内容、修订教科书、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全面强化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鲜明地在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社会和经济类课程以及教科书中全面提升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的分量,最典型的是在新版历史教科书中重新评价苏联卫国战争;法国一方面在师资培训中增加国防教育内容,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各有侧重的国家安全教育;德国也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阅读之中。

(四)缺欠客观立场与包容心态

实践中,负责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各级学校往往无法保持客观的立场,因而欠缺包容的心态。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包容和耐心不足,不信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简单粗暴地将学生当成小孩子对待而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将其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非教学相长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表现为开放和谦虚不够,不重视家庭、社会和政府及其部门等的多方参与,奢望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就能实现良好的国家安全教育效果。

美国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比较注重联合一些特定的智囊机构或组织,甚至采取措施吸引公司、私人机构的参与及资助,使它们能够积极加入国家安全教育之中。如,“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发布了名为《为了全球领导力的教育:国际研究和外国语言教育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报告,强调了教育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6]“对外关系理事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于2012年发布的《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认为,美国教育的不足乃至失败正在对国家安全形成威胁,号召在国家安全相关的重要学科中提高教育目标和加强评估,以保证学生掌握的技能、知识与国家安全需求相契合。[7]俄罗斯特别重视青年组织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共青团随着苏联解体而不复存在时,大力扶持了青年联盟等政治性组织,制定和颁布《国家对从事青年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联盟进行支持》和《青少年军事爱国主义联盟》等文件为推广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明确依据,还在全国各地建立青少年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协会,广泛调动了青少年的积极能动性,并根据其成长特点组织活动和开展教育培训。法国在青少年群体中组建各种准军事组织;英国则在各级学校建立了大量的军事研究团体,通过强化国防教育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三、展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明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组织保障,要求从内容体系、教材开发、学科建设、教学活动、实践基地、资源保障、师资队伍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健全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健全与完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

中国的国家安全观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在于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1993年《国家安全法》将危害国家安全限定于颠覆政权、分裂国家、推翻制度、参加间谍、攫取国家秘密和促成叛变等行为,国家安全教育也集中于国防军事、反间谍和保密等事项;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的通过和《国家安全法》的修正,使得新时期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更为丰富,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型领域安全于一体,是我们开展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依据和方向。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各国纷纷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美国2003年《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2008年《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2016年《网络安全国家行动计划》和2020年《美国保护5G安全国家战略》明确要求推进网络安全普及、培训工作和加强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欧洲自2013年起每年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举办“欧洲网络安全月”;日本也每年筹办“网络安全意识月”;英国自2016年起将网络安全列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课程。2015年,我国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8]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学生网民规模最大且占比23.7%。因此,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中纳入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势在必行,也应当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推进。

(二)确立专门机构主导、协调和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

《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规定,由教育部统筹协调教育系统各学段的国家安全教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就实践情况而言,之前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试点工作,主要由国家安全部在跨省的范围内或者由各省国家安全厅(局)在省内联合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组织开展。

在世界范围内,由政府及其相应部门主导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政策制定、工作推进等宏观架构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师资选拔等具体事务,均是一个普遍现象。如,美国国家安全教育委员会由国务、国防、情报、国土安全、教育、能源、商务和国家人文基金等8位联邦政府的部门负责人以及美国总统任命的6名国际事务专家共同组成,政府和军方更是主导和积极参与对大中小学的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俄罗斯也强调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和组织地位,2001年由国防部、教育和科学部等12个政府部门负责,2012年改由总统办公厅内设立的社会项目管理局负责,国防、兵役事务部门则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国防教育的标准、大纲和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应当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领导的前提下,成立由国家安全部门、教育部门等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主导、协调和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制定国家安全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设计教育目标、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课程方向、实践基地,以及完善教学内容、方式、师资选拔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健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零散化、碎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予以完善。

首先,继续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教材提供理论支撑。国家安全学于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一级学科,刚刚起步,尚不足以支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因此应当注意联合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学科,参考信息安全、信息对抗等新设专业建设经验,组织开展国家安全学专题研究,建设国家安全智库团队,丰富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助力课程和教材建设。在这方面,江苏省试点的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就特别重视教材的编写,先由省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题组编写实验教材供教师使用,后为学生提供了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专门教材,融入新课改理念,富有时代性和应用性。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编写的《国家安全教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系列教材分大中小学版本、共计6册,是国内首套面向不同学业层次的专门教材。其后,由陕西省委国安办组织策划和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教学科研团队具体承担的《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学教材,结合陕西省国家安全实际,于2019年和2020年出版并投入试用,为小学至初中各个年级提供上、下册教学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安全教育的普及工作。2020年教育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全面增强大中小学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要求全国国家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国家教材委员会开展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教材审查。

其次,制定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建立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参考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估(International Large-Scale-Assessment in Education)体系中相对成熟的国际中小学生数学与科学素养进展评估(TIMSS)、国际中学生评估和国际小学生读写素养进展评估(PISA/PIRLS),科学建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动态评价机制,这对制定决策以提升教育水平、优化教育体系和改进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Daniel L. Stufflebeam)于1966年创立的包括背景(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和成果(Product)四个变量的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IPP)[9],也可以尝试运用于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评价之中。如,山东省德州市教委和市国家安全局印发《关于在初中以上全日制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通知》,要求每年在中学生入学时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其实施效果就可以采用上述评价机制予以检验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再次,完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机制。就教学管理而言,应当建立国家安全教育的专业管理团队,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背景。就师资管理而言,应当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和国家安全、军队、公安等实践部门的专业人员配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团队,同时完善其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专项培训和交流考察,保证教学内容与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演进的同时同步。教育部已经认识到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培训的重要性,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通知》组织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由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对从事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以帮助其系统认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提高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能力。就责任追究而言,应当明确大中小学在国家安全教育事项上的职权与责任配置,形成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责任追究机制,如在中外合作办学和对外交流等项目中要在送出去和接进来两个环节严格考察,杜绝以教育为名行危害国家安全之实的现象。《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含中职)承担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实施的主体责任,大学党委承担国家安全教育的组织实施并在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

最后,以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为抓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教学体系。我国大中小学有开展法治教育的良好传统,但尚缺以国家安全法、反恐法、反间法、网络安全法等为内容的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专题,将其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并通过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予以落实,也是履行《国家安全法》“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其身心发展,分阶段、分层次地因材施教,对缺乏自律和尚属幼稚的小学生,重点培养其集体、纪律、责任等意识和热爱家人、故乡、祖国等观念,了解基本的国家安全常识,启蒙国家安全意识;对善模仿、易改变且可塑性强的中学生,重点培养其公民的忠诚、责任、使命等意识和国家、法制、危机等观念,要求掌握基础的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对趋于成熟的大学生,重点培养其主人翁、参与、政治等意识和世界、人生、价值等观念,要求掌握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四)吸纳各方力量共同助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

大中小学应当秉持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立场,主动采用多种手段,积极吸纳多方力量,共同助力国家安全教育。

首先,鼓励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之外,积极探索使用MOOC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网站、论坛、公众号、博客、贴吧等或者借助抖音、视频号、头条、网盘等平台以光影手段直观表达,不断强化国家安全教育的时效性与生动性,持续拓展教育渠道、空间至课堂和校园之外。

其次,充分信任大中小学学生,发挥其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大中小学学生既是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的主体,他们可以通过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以党团组织生活会、主题班会、谈心谈话、校内外实践等形式开辟国家安全教育的第二课堂。

再次,尝试建设面向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提供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学生课程的繁重又限制了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时长,因此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加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1996年江苏省国家安全厅以周恩来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依托建立了国家安全教育基地,2001年福建省泉州市中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也正式揭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军队、外交等公开战线的辛苦努力,而且需要隐蔽战线的艰苦斗争。

最后,动员、联合社会各阶层、各单位的力量,构建学校、政府、家庭、社会互为支撑的全方位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如,瑞士的国家安全教育既有政治性、非政治性主体参与,也有官方和非官方单位参与,形成了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教育网络;俄罗斯避免灌输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修建卫国战争纪念馆、开播电视频道、拍摄主题电影、组织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予以开展,俄罗斯政府资助拍摄的《1612》于2007年在各大院线公开上映,获得了积极反馈。我们可以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建国、建党等重要节日、纪念活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或者联合其他单位举办主题展览、观影、访谈、讲座、竞赛等。如,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于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几十所试点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正式开课,取得不错效果。

四、结语

大中小学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和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未来必然肩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担,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和强化对这一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中国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复杂的考验,虽然敌对势力直接发动血与火的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伎俩却从未停止,因而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大中小学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强化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是我国当下和未来都须高度关注的重大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国家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