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2022-11-18○陈笛
○陈 笛
自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以来,许多地方高职院校逐渐合并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这部分院校的办学层次得到了提升,但其办学特色却未能突显出来。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趋同态势,这势必阻碍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自身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不仅能提升院校办学特色,还能够提升院校人才培育质量,对于保障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高等学校分类是指根据高等学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高等学校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1]。根据分析角度的不同,高等教育的分类依据也存在差异。从内部角度来看,对于高等教育,可从分工和协作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外部角度来看,对于高等教育,可从对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分类。在国际上,主要从人才的培养方向角度入手将高等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研究型大学、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院校。其中,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对学生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教学与科研;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指的是以教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院校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本科与职业院校。
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与国际上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大体相同。首先,潘懋元先生以国际分类标准作为参考将我国高等院校分为综合研究型大学、专业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大学。其中,综合研究型大学注重学术研究,主要负责培养研究人文社科类的人才;专业应用型大学较为注重理论研究,主要负责培养工程师、律师、教师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职业技术型大学相对于理论研究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主要负责培养从事生产线劳动的技术型人才。其次,杜彦良、江舒提出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教学实践型和教学型三类,其中,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主要负责培养理论创新型的精英人才;教学实践型大学中研究生教育占比较高,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术创新型的人才;技术教学型大学既包括一般的本科教育还包括普通专科教育,主要负责培养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大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为教学目标,以向社会输送一线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由此可知,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多归属于专业应用型大学、技术教学型大学[2]。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一)政策层面的困境
第一,缺乏一定的政策保障。就目前情况来看,地方院校发展相继遇到瓶颈,应用型办学转向成为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但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及时制定具体政策,以鼓励和引导地方院校顺利转型。虽然已经下发了部分文件,但仅仅依靠文件的作用还难以保证转型期间资金投入、人员流动、人才引进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经费投入较少。地方院校要想完成转型改革不仅需要完善原有的教学资源配置,还需要添置许多新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实训教学基地等,这些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目前,政府并未针对院校转型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增加财政投入,院校转型所需经费都由院校独立解决。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资金并不充裕,资金匮乏成为转型最大的掣肘之一。
(二)课程与教学层面的困境
第一,没有深入开展课程建设。院校转型期间的课程建设工作停留在表面,没有将应用型课程建设视为着重开展的工作。目前的课程建设主要增加了形式上的内容,例如增添了教材,开设了相应课程等,还没有透彻地认识课程本质,更无法从总体角度开展系统性的改革。在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缺乏创新的现象,院校应以确定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出发点深入开展课程建设。第二,教学方法改革未见明显成效。虽然院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没有实质性的激励措施和考评机制,这种“鼓励”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效果甚微。教学手段的改变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教师往往习惯于旧有教学手段,不愿意在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上花费过多时间,因此从目前情况看,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较小[3]。
(三)产学合作层面的困境
第一,目前,许多教师及管理人员认为本校的产学合作深度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无法满足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虽然一些院校已经建立了产学合作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合作流于表面,未有实际效果。第二,产学合作面临着多方阻碍。从企业角度来看,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校企合作的成效,往往合作积极性不高[4];从院校角度来看,要想完成企业合作需要从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改革难度较大,推进不易;从院校与企业的对接层面来看,部分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与企业所需相差较大,企业招不到对口毕业生,合作难以维系。此外,如果院校一味地迎合企业的专业需求,将偏离原本的办学目标,同时也存在培养时间差的问题。
(四)教师层面的困境
第一,教师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由于院校的合并升格时间较短,为满足生师比,一般地方型院校教师队伍扩充较为迅速。院校所引进的教师大都是学术水平较高的高学历人才,他们所接受的是学术型教育,惯用学术性思维进行教学,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在技术水平上相对落后。此类教师较难满足应用型院校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需求。第二,缺乏相关的政策制度。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有两种途径,其一是直接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其二是通过对原有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转型为“双师型”教师,但这两种途径都存在制度上的问题。首先,在校外人才的引进方面,引进的教师是薪资要求较高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人才,没有相关的政策制度保证,应用型院校难以满足其薪资要求;其次,在校内教师的培训方面,对于如何进行教师培训、如何给予制度保障等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5]。
三、高等教育分类理论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出路
(一)政策层面的出路
首先,从资金投入角度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需要在完善专业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生产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应主动发挥配置和引导作用,为院校转型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营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为院校引进贷款和民间资金助力。校企合作是缓解院校资金缺乏的重要手段,政府应积极鼓励校企合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帮扶等手段鼓励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尽最大努力缓解院校资金不足的现状。
其次,从政策保障层面来讲,政府应给予校企合作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校企合作办学,发挥引导与鼓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合作积极性。政府应该主动将办学自主权下放给院校,给予其自主进行专业设置、自主招生、自主进行人才引进、自主决定办学特色的权力,尽量减少政策性的干预;在院校教师的待遇上应该尽量减少体制内和体制外教师的差别,做到同工同酬,保证体制内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课程与教学层面的出路
首先,提升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设置是院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体现形式,是院校整个育人环节的中心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注重建设应用型的课程特色,其课程设置应着重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调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一,虽然应用型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其理论知识的建设也不可忽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为应用型教学做好铺垫。其二,在课程结构上,应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程比例,提高实践教学的占比。其三,在课程内容上,应根据当地的行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改革,强化服务精神。
其次,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由于院校转型的时间较短,课程改革力度较小,课程体系大都沿用之前的模式。院校应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突出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不只是为了培养具备单一实践技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兼具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仅将多开设了几门实验课程视为完善实践教学,而应该注意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院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一门课程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设置专门的课程体系,不可一概而论。
再次,全方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院校转型主要是教学的转型,而教学转型不仅仅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是进行全方位教学体系的改革。其一,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当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教师,而教师观念上的改进还有待提升。其二,在教学过程中,院校和企业都应改变育人属于院校责任的观念,将育人视为院校与企业共同的责任。目前,校企合作仍旧处于浅层次化阶段,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应与院校共担育人责任,建立院校共同体。其三,在教学评价方式上,要引入多主体的评价模式。我国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这种评教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差。从机制全面性角度来说应引入教师自评、行业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并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产学合作层面的出路
首先,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其一,大学生实践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院校。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企业也应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对人才培养承担部分责任。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然而在短期内校企合作一般是难有立竿见影的盈利效果,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放弃与院校的合作。对此,企业应该意识到与院校的合作办学将在长期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正向反馈。例如,人才的优先挑选、毕业上岗的适应性等。其二,鼓励企业将校企合作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要参与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工作,还要积极与院校合作建立生产实训基地;主动接受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企业实习,从而帮助院校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使院校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培养专业技能更加对口的学生[6]。
其次,建立模式化的合作机制。其一,为真正深化校企合作,还需使双方的信息互通,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形成在资金保障、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合作,并进行模式化的运转。其二,院校与企业可以根据双方的要求建立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合作,例如针对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可以以院校师生进企业的方式进行合作;针对实践基地要求较高的专业,企业应参与到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中,促进教学条件的完善。构建这种模式化的合作机制,最主要的目的是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保障双方的权利,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明确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使其形成常态化、模式化的合作机制。
(四)教师层面的出路
首先,建立双向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院校与企业人员的自由流动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这样才能在保障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壮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院校转型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缺乏成为阻碍他们顺利转型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一,院校应当适当降低人才引入的条件,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学历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的固有观念,在进行人才选聘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其二,为了引入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直接到企业进行人才选拔,遴选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到院校兼职任教。其三,政府应该从制度上支持院校的这一举措,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教师的待遇、薪酬、社会福利水平等内容。例如,保障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与专职教师持平;严格考核教师企业规定实习时长,合格后方可颁发“双师型”教师资格等[7]。
其次,完善教师晋升制度。院校转型成功后,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向等都会发生改变,教师的晋升制度也应随之改变。其一,在晋升制度中应突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制度的改革方向。其二,对院校教师的引进与考核等制度也应有所改变,考核时不能以发表论文和申请科研项目的多少为主要内容,而应侧重于考核参与产学合作、在企业实践中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及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帮助院校顺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再次,增加教师进企业参加培训的机会。院校在转型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也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创新,缺乏研究成果顺利转化的经验与能力。其一,为了适应院校的转型目标,应积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从校企合作入手开辟新的教师培训路径,建立教师进企业培训的制度。其二,院校应与企业达成协议,允许适时将教师分派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例如,院校可利用教师寒暑假的时间将其派遣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提高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的知识水平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帮助。
最后,做好教师的转岗保障。应用型院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开设不同的专业,但随着专业的不断迭代,专业教师去向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转型过程中,院校对理论型教师需求必然有所下降。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专门制定教师转岗政策,调动教师的转型积极性,根据教师的年龄、职称、专业等重点开展青年教师的转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