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药学服务的对照研究*

2022-11-17范震宇顾融融季栋梁殷晓芹贝宇飞陈伯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程化药师药学

范震宇,顾融融,季栋梁,殷晓芹,贝宇飞,王 静,陈伯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药学部,南通 226001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已逐步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应用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临床措施,具有使患者快速康复的优势[1]。其中镇痛、抗凝等涉及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2],通过多学科临床药师参与,为患者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对本院临床药师团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路径患者提供基于ERAS 理念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及成效作一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1)等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手术编码ICD-CM-0:81.5901);②若有其他合并症,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监护,无需特殊处理。

1.2 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收集关节外科病区2019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的患者。其中,2019 年无临床药师参与的145例为对照组;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有多学科临床药师参与的153 例为干预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0-K144-01)。

1.3 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

1.3.1 全程化药学服务团队的构建 团队包括疼痛管理、抗感染、营养支持、抗凝、内分泌等8 个专业的临床药师。

1.3.2 全程化药学服务工作流程 见图1~2。

图1 临床药师多学科团队的术前、术中药学服务流程

图2 临床药师多学科团队的术后、出院后的药学服务流程

①入院药学评估:驻科药师进行药学问诊,填写入院药学评估表。②住院药学监护:完成入院日、术前日、手术日、术后24、48、72 h、出院日至少7 次药学监护,填写药学监护表。③随访:患者出院14、30、90 天进行3 次电话及门诊随访。合并慢病患者可保持长期随访,每年1 次,填写随访表。

1.3.3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关键内容 ①疼痛管理:建立医生、药师、护士共同参与的急性疼痛治疗(APS)[3]团队,制定镇痛方案。术前药师开展药学查房,宣教镇痛的意义、镇痛药物及设备有关知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术后8、24、48、72 h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记录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有无不良反应,汇报团队进行处理。

②抗凝:入院24 h 内,药师协助医生,采用Caprini 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估[4],宣教预防VTE 的意义及措施,鼓励患者早期康复锻炼。驻科药师提醒医生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协助医生制定围术期及出院后序贯抗凝方案,做好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的宣教,提醒患者出院1 个月需至门诊复查,并发放出院用药教育资料。驻科药师于患者出院后第14、35、90 天进行3 次电话随访,记录随访结果。

③抗感染: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切口情况,监测术后第1、3 天血常规等生化指标,如有体温异常增高、切口严重渗出、C 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异常可酌情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在病程中记录。每月随机抽取30 份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进行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将点评结果反馈医生加以整改。

④营养支持:入院当日,临床药师和护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5]进行筛查,将结果录入病程。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开展药学查房和健康教育,制定干预方案。出院时药师开展营养制剂使用宣教和饮食指导,于患者出院后1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确定营养摄入是否达标。

⑤血糖管理:入院当日,药师对有糖尿病病史者,明确类型、确立治疗方案及血糖控制措施;对既往无糖尿病史者,常规监测空腹血糖,必要时监测餐后血糖,如HbA1c ≥6.5%,提示高血糖风险存在,与医生制定干预方案。药师制定降糖药物管理细则:对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药,改用常规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者,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对入院前已使用胰岛素者予以调整剂量,见表1。驻科药师每日监护,团队配合医生调整方案。出院时,药师开展用药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驻科药师在患者出院后1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如果血糖控制较好,则每年随访1 次。

表1 术前胰岛素剂量调整

1.4 考察指标

1.4.1 主要指标 考察两组使用多模式镇痛的比例,术后8、24、48、72 h 动态VAS 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疼痛控制达标率、VTE 风险评估率及其发生率、抗菌药使用强度、营养风险筛查率、人血白蛋白(HAS)使用率及口服营养补充剂(ONS)使用率、血糖达标率。根据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将睡眠质量分为:A 不影响睡眠;B 影响睡眠;C 无法入睡或痛醒[6]。

1.4.2 次要指标 考察两组的住院时间、药品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相等则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干预组153 例,对照组145 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见表2。

表2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n(%),]

表2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n(%),]

2.2 考察指标结果比较

2.2.1 主要指标 干预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比例、睡眠质量、疼痛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8、24、48、72 h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VTE 风险评估率高于对照组(P <0.01),VT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抗菌药品种选择及用药疗程明显改善(P <0.01),抗菌药使用强度有所降低;干预组营养风险筛查率、ONS 使用率、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人血白蛋白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指标结果比较[n(%),]

表3 两组主要指标结果比较[n(%),]

2.2.2 次要指标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药品花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4。

表4 两组次要指标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ERAS 理念下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

3.1.1 疼痛管理 由表2 可见,对照组仅有51.72%的患者采用了多模式镇痛,130 例(89.65%)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次,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5例(3.44%)联合使用两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镇痛,不仅镇痛效果不佳,也增加了NSAIDs 溃疡的风险。通过组建APS 团队,临床药师按多模式镇痛方案开展疼痛教育,消除使用镇痛药易成瘾的误区。干预组疼痛控制情况、镇痛药的合理使用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疼痛控制和早期功能恢复。

3.1.2 预防VTE 药师开展VTE 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VTE 发生的风险。对照组有3 例口服阿司匹林,手术当日才停用阿司匹林;干预组由药师针对长期应用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权衡血栓和出血风险利弊,进行药物重整,在术前5 天停用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抗凝,并在术前12~24 h 停用低分子肝素以降低出血风险,同时又不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TE 形成的危险性可持续3 个月,出院后序贯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是预防VTE 的关键[7]。团队通过用药教育及定期随访,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了抗凝药错服、漏服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定期复查的意识,降低无症状VTE 发生率。

3.1.3 抗感染 团队通过制定《骨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引》、实时审核抗菌药物等方式,显著提升了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给药时机的合理性,抗菌药使用强度降至32.71 DDDs。但在用药方面仍有71%的患者疗程过长,需加强抗菌药物的疗程管理。

3.1.4 营养支持 目前临床对营养相关知识了解欠缺,在患者进食不佳时,常将HSA 作为营养制剂使用,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营养管理,干预组的营养风险筛查率为100%,HSA 的使用率大幅度减少,ONS 使用率显著提高。这表明实施综合营养干预,能减少血液制品的不合理使用,提高路径中营养不良患者的生存质量。

3.1.5 血糖管理 建立了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医药联合管理模式,干预组有27 例(87.10%)血糖达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升了围术期的血糖管理质量。

3.2 ERAS 理念下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患者住院时间、药品费用的影响

通过全程化药学服务,在ERAS 理念下优化了术后疼痛管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药品费用,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全程化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