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分析

2022-11-16王一新王有凯杨增科石世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一流工程专业

王一新 王有凯 杨增科 石世英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和核心。工程管理专业应用性强,是培养国家复合型人才、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关键。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成立于2001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成长环境,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具有责任感及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20世纪80年代土木类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概预算、施工组织等课程,1992年开设建设监理课程,1996年成立建设工程监理研究所。2000年增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11-2016年按土木大类一本招生,2017年恢复独立招生。本专业于2019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1个交叉学科博士点(矿业管理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土木水利、工程管理);拥有生态建筑与环境构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采空区场地生态修复与建设技术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拥有3个专业实训室(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BIM)。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双碳”目标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以及生态化开始成为土木工程新的发展方向,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历史机遇。因此,亟须以人为蓝本,根据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要求,与时俱进地动态调整专业建设理念,探索新时代专业建设路径,培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管理高素质人才。

1.取得的成效

河南理工大学是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情况整体良好,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形成“重技术知识、重管理知识,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融合技术与管理、融合生产与学习”(两重、两强、两融合)的培养特色,已向社会输送18届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土木工程及其他相关领域,大多已成为中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1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凝练,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立足土木工程行业,扎根河南,面向全国,坚持以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养、扎实工程技术基础和较强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形成了重技术知识、重管理知识、强实践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融合技术与管理、融合生产与学习的“两重、两强、两融合”培养特色。

1.2教学资源丰富,过程规范

拥有充足的教学用房,文体设施齐全,保证了工程管理专业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转;图书馆、资料室中外纸质、电子图书期刊等文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实验室种类齐全,仪器设备数量充足,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及科研平台,能确保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業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

培养方案的制定注重把握教育规律,注重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设计,反映工程建设规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等构成齐全,全面覆盖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信息等5大知识领域,结合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体现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定位。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大平台专业教学课程、环节衔接合理,课程间知识衔接与融合合理。

1.3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成才环境优越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外出学术交流计划等,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组织新进教师试讲、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考分离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和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用人单位走访调研、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园环境优美、和谐,教学相长,设施完善齐全,功能良好,生活便利;始终关注学生成长环境建设,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健全,救助得力,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有效,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就业指导明确有效,人生规划科学合理;注重学生成才管理,专业选择灵活,课程选择空间宽广,学业指导全面,优秀学生奖励有力;学生管理队伍素质高、能力强,重视机制建设,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全方位动态跟踪学生发展,信息反馈及时,学生拥有优越的成才环境。

1.4培养质量稳定,社会声誉良好

通过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领域和岗位分布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高,大量优秀毕业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生对专业教学保障能力达成度和教学工作总体评价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技术业务水平评价较好。

2.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有待更新完善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般两年调整一次。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较多,行业需要真正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才。现有培养方案的专业特色弱化,未能体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另外,基础课明显多于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实际的社会经济需求存在脱节,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通识课由学校统一设置,未能兼顾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时代特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受教师资源限制,通识课程设置相对随意,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总学时压缩,造成专业课学时有限,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定。核心课程课时少,知识碎片化,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较弱。如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工程合同管理32学时(且为双语课),施工技术32学时。不利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不断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现有知识供给手段和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相对单一,课堂教学多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偏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教学资源不足,知识结构较为狭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师生教学互动交流不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多维度、多渠道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容易看懂的。尽管现在许多考试,如职业资质考试,有大量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是不能为了做选择题和填空题而教学,不能在课堂上仅用PPT重复书上的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帮助甚微。

2.3专业发展布局规划不够完善

专业发展目标未能体现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未能找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内涵建设乏力。教师队伍是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核心。多年来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人数稳定但新鲜血液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人才队伍规模发展较慢,激励机制不完善,职称晋升通道不畅。教师队伍研修机会较少,本科教学任务偏重,科研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效率较低,科研转换慢,对区域相关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动力不足。

2.4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河南理工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定位、专业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内容比较传统,虽然与教指委的专业规范契合度较高,但是专业办学不能简单参照985高校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办学特色欠缺,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2.5办学资源与经费投入不够

办学资源与学科建设方面较为匮乏,办学实力相对落后,核心竞争力不足,没有充分利用传统矿业背景高校的优势,未能发挥现有优势专业如安全工程、能源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推动作用,核心竞争力提升目标不够明确。多年来,办学经费投入不够,办公与科研条件相对较差,软硬件更新较慢,无法体现新时代特征,内涵建设不够。

2.6教师人员结构有待提升

现有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中青年教师的工程背景较弱,缺乏高层次人才,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偏少。学缘结构缺乏多样性,学术一脉相承,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相对薄弱,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年来变化不大。虽然受疫情影响开展了一些线上教学探索,建设了部分在线课程资源。但是在线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的应用开发投入偏少,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的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存在一定差距。

3.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路径

3.1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建设方向

开展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要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构建总体框架。专业建设规划应在充分征求一线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校友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基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情分析,精准界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制定科学性、前瞻性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整体规划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总体趋势,科学化、规范化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建设方向应瞄准学科研究和应用前沿,结合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明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化目标,对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专业起到引领作用。

3.2建设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

国家级一流专业要加强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布局,结合专业课程的定位和特色,科学分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编排教学内容,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目标完成课程建设与体系构建。在强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教材改革,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教材体系。基于产教融合平台和校企协同机制编制凸显专业特色,呈现形式多样,紧密结合实践的教材。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成系列的数字化、网络化教材,不断提升教材质量,完善教材体系。力求做到“新”和“增”。“新”是与时俱进,补充工程管理领域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科发展与教改的新成果引入教学;“增”是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级一流专业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应着力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赋能。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灵活的教师聘用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优化教师发展空间与环境,增强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群,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4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知识点零散,课时紧张。学生难以学透学精,教师教学推进困难;课程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对脱节,难以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学生不知道理论如何落于实际,教师难以实现能力、素质等高阶目标;教学参与度低,评价反馈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师生互动途径较少,难以精准改进。亟须解构课程知识体系与更新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利用课堂派、云班课等网络教学手段开展课题测试、线上讨论、小组任务等。通过多元高效参与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扩展课程容量,提高课堂活跃度和教学效果,建立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重塑教学内容、引进优质资源、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秉承以学生为本、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推行“集中面授+案例练习+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做到教研结合,体现学科的最新成果,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瞄准学科前沿,梳理整合工程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应用,潜移默化地融入課程思政,实现教学育人的统一;坚持以学为中心,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提升的“三位一体”育人思想,塑造多元高效参与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又懂得现代管理理论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基金项目:1.基金来源:2019年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工程经济学为例;项目编号:2019JG045。2.基金来源: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名称:基于新工科的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JKGHYB-0065。】

猜你喜欢

一流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