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宝山区居民2018—2021年传染病防治素养变化情况

2022-11-1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居委宝山区知晓率

王 路

传染病不仅危害着人民大众的健康,同时也考验着社会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倡导科学防疫,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任重而道远。传染病防治素养是影响人群中传染病发病及流行的重要因素[1-2]。

根据我国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健康促进区试点子项目工作要求,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均会对辖区内的居民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为了解宝山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其变化趋势,从而对今后提高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2018—2021年持续开展的宝山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本底资料,对其间4年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市宝山区15~69岁的常住居民。常住居民定义:累计居住或生活在宝山区时间超过 6 个月的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并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样过程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人口规模成比例(PPS)法在宝山区随机抽取若干社区,其中2018年抽取14个社区,2019—2021年均抽取17个社区。第二阶段:在每个社区用PPS法抽取居委。其中2018年在3个社区中各抽取2个居委,11个社区中各抽取4个居委;2019—2021年17个社区中每年抽取的居委数分别为2、2、1。第三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法,在每个居委抽取家庭户。其中,2018—2021年每年抽取的家庭户数分别为55、83、72、99。第四阶段:按KISH表在每个居委抽取1名调查对象。2018—2021年每个居委完成的调查份数分别为40、55、48、66。2018—2021年实际调查总份数分别为2 000、1 871、1 632、1 122。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问卷由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后填写或调查对象自行填写。

1.2.3 问卷内容及判定标准

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选取其中传染病防治这一分类素养进行分析,包括1道判断题、4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判断题和单选题答对得1分;多选题答案全部正确得2分,答案不全或有错误答案不得分。总分为7分,得分不低于6分者视为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 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8—2021年,调查对象男女比分别为0.95:1、0.68:1、0.72:1、0.69:1。其 中36~59岁的调查对象占比最高,为47%左右。文化程度上初中和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均为31%左右。不同年度间样本人群的性别(χ2=32.133)、年龄段(χ2=30.809)、文化程度(χ2=5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因此,在进行不同年度间传染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前先参考相关文献[4]对数据进行加权标化,其中样本加权 = 基础权重 × 无应答调整系数 × 分层调整系数[3]。

表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具备情况

2018—2021年,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1.5%、22.9%、38.5%、39.3%,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较 2019年提高了15.6 %。除了2019年的性别,其余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在各年度间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60~69 岁人群较低、大专及以上人群较高。见表2。

表2 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

2.3 传染病防治知识点的知晓情况

“咳嗽、打喷嚏的处理方法”是居民知晓率最低的知识点,其中2018年仅为29.7%。知晓率最高的知识点为“儿童疫苗接种注意事项”,4年的知晓率均在90%左右。不同年度间各知识点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咳嗽、打喷嚏的处理方法”这一知识点的知晓率2021年较2018年提升了24.6%。见表3。

表3 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

2.4 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情况的影响因素

运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与居民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相关性。以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应变量(0=不具备,1=具备),以性别(分类变量,1=男,2=女)、年龄段(连续变量,1~3分别代表15~34岁、35~59岁、60~69岁)、文化程度(连续变量,1~4分别代表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作为自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1年间文化程度每提升1个单位,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均会提升至上1单位的1.45倍左右(P<0.001)。2019—2021年间,年龄段每提升1个单位,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均会降低至上1单位的0.76倍左右(P<0.05)。2018和2020年,女性的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男性的1.38倍左右(P<0.01)。见表4。

表4 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作为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防治素养是居民传染病应对能力和防控水平的综合体现[5]。本研究对2018—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1年宝山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较2019年提高了15.6%,但2018年的具备率却低于同时期上海市某中心城区[6]。同时,有研究显示2016年上海市另一中心城区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已达30%[7]。以上数据表明宝山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可能与其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与中心城区存在差距。其间4年中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有一定程度提升,2020年较 2019年增幅较大。这可能与新冠疫情暴发后导致社会处于常态化防控而间接提升了居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有关,该推测与同类研究类似[8]。总体而言,宝山区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在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咳嗽打喷嚏的处理方法”的知晓率最低,这一结果与某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研究类似[9]。虽然在知晓率较高的年份如2020 年及2021年,该知识点的知晓率已超过50%,但不能认为居民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掌握已足够全面。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技能方面居民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中有所针对。

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结果显示除了2019年的性别,其余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在各年度间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60~69岁人群较低、大专及以上人群较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文化程度、年龄段、性别为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对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10-11]相同。此外,笔者于2017年的研究也指出,相对于小学及以下人群,高中/职高/中专或更高文化程度的人群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可能性超过了5倍[12]。如果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致使其对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获取及理解存在困难,从而限制了其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提升。

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中,要将文化程度较低者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继续开展并发掘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逐步提高此类人群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然而,本研究仅通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中“传染病防治”这一分类素养进行分析,对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完整测评存在局限性,因而逐步探索并建立包含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技能的更为全面的传染病防治素养评价体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居委宝山区知晓率
外婆家
社区居委里的“挂职小干部”——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居委挂职小干部”少年团校实践课程
在少年团校里“实”践——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少年团校“居委挂职小干部”实践课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宝山区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推进会顺利召开
VIGIL AUNTIES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