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长宁区危重新生儿2011—2020年转运情况分析

2022-11-16廖玲琴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长宁区危重早产儿

廖玲琴,王 洁

新生儿转运工作是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日常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其目的在于安全地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救治,从而充分利用各类医疗资源来保障重症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因此,本研究收集上海市长宁区近10年危重新生儿转运个案,了解危重新生儿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重新生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探索建立危重新生儿一体化转运网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20年从长宁区转出的2 67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产次、转运时间、转运单位等。

1.2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指征

①呼吸困难或青紫,经一般氧疗不能缓解;②反复呼吸暂停发作,需要机械通气和辅助呼吸;③产时窒息,复苏后仍有缺氧、缺血合并症;④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⑤休克、低血压、各脏器功能衰竭;⑥各部位严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⑦中、重度贫血,频繁惊厥;⑧出生体重<1 500g或胎龄<32周的早产儿;⑨母亲有严重的产前、产后感染病例;⑩原因不明,需要进一步诊治的病例;11严重先天畸形,影响脏器功能或需要外科手术的先天畸形[2]。

1.3 转运流程

对于符合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的患儿,由转出医院向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申请转运,同时由后者成立新生儿转运小组,以及由前者填写新生儿转运单并积极进行转运前急救,其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充分参考STABLE程序[3]。之后在转运途中由新生儿转运小组全程对患儿进行监护与支持治疗,直至进入新生儿科或NICU再对患儿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运新生儿母亲的情况

本研究中初产妇所生新生儿的危重转运有1 808例,经产妇所生新生儿的危重转运有870例;其中非本市户籍的转运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χ2=40.738,P<0.001)。见表1。

表1 2011—2020年转运新生儿母亲的情况

2.2 新生儿的转运情况

上海市长宁区2011—2020年出生152 854人,主动转诊危重新生儿2 678例,转诊率为1.75%;其中男婴有1 513例,女婴有1 165例,男女比例为1.30∶1;转运日<1天的有2 005例,1~3天的 为519例,4~7天 的 有100例,>7天 的 有54例。全部病例均成功转运。2014年转诊发生率最低,2020年转诊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81,P<0.001)。十年间,长宁区危重新生儿主要转诊至上海市儿童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16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将长宁区归为西部儿科医联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后,转至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数据呈直线上升,但也有部分因家属要求等原因转至其他抢救中心。见表2。

表2 2011—2020年新生儿的转运情况

2.3 新生儿转运疾病谱

第一诊断的疾病类型排位分别为早产儿1 196例(44.66%)、新生儿肺炎254例(9.48%)、新生儿窒息209例(7.8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7例(6.24%)、先天性畸形130例(4.85%)。与此同时,十年间早产儿的发生比例持续升高(χ2=153.097,P<0.001)。见表3。

表3 转运新生儿的前5位疾病构成

2.4 治疗转归情况

在2 678例转运的危重新生儿中,分别有好转2 459例、痊愈104例、死亡73例、放弃15例、未愈27例。其中在7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有42例,女性有31例,男女比例1.35:1;早产儿有29例(39.73%),其中胎龄小于28周死亡的有5例(17.24%)、重度窒息的12例(16.44%)、新生儿肺炎的有8例(10.96%)。

3 讨论

人员流动是社会普遍现象,而伴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通常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健康素养偏低、健康关注度不够等[4]。这使得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难于户籍孕产妇管理。本研究中非本市户籍转诊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因此,应增加生殖等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强化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意识,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这对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产儿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未成熟儿,而导致早产儿现象的常见因素包括孕妇孕期疾病、孕期过度劳累以及胎儿畸形等。由于早产儿的中枢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包括呼吸障碍和先天性的各类疾病。王卫平等[5]对早产儿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的几率为5%~18%,而在我国有7.1%~9.9%,且还在伴随各种因素的发生而持续上升。2011—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的新生儿活产数为152 854人,其中早产儿有7 732人,早产儿发生率为5.06%,低于全国早产儿发生率。本研究显示,在纳入研究选择的2 678例危重新生儿当中,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这三种情况的发生是导致新生儿重症、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三种状况的患儿数量总和占全部转运患儿病例数的61.95%,与其他省市区的研究结果相似[6]。同时,因这三种疾病所致死亡的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67.12%,与我国新生儿死亡原因前三位相同。尤其是<28周胎龄儿的死亡率更高,本研究中胎龄小于28周死亡的有5例(17.24%)。因此,不断加强区域孕产妇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技术,以及有效预防早产儿发生和大力提升危重早产儿的整体救治和医疗水平,是全面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残疾率的重要保障。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上海市儿科医联体的构建逐渐走向健全,其中各大区域积极联合、各大医院积极联合,形成了一个能为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的高效、科学的一体化医疗联合。长宁区4家助产机构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最远距离为7.2公里、最近距离为3.9公里,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符合孔祥永等在新生儿转运工作指南(2017版)中提到的“适宜、就近”原则。李婉莹等[7]指出,长三角医疗资源丰富,各级各类医联体成绩显著,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方面尚未形成一个整体转运平台,从而并未真正意义地形成一体化形式。其他的研究显示[8],上海市的儿科医疗联合体在发展起步上相较于其他一些发达地区早一些,因此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机制建设问题,即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健全,实施力度也相对薄弱等。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对于出院后的危重患儿,抢救中心需要积极、及时地向相关医院和医疗机构全面反馈患儿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诊疗情况以及在院治疗情况等。

目前,上海市长宁区的助产机构与危重抢救中心主要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进行沟通。一体化危重新生儿转运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快速获取产妇及新生儿信息,更好地实施抢救;有利于区妇幼保健所精准发现区域危重新生儿管理的薄弱点,提高区域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有利于助产机构及时对危重病例或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寻找短板,丰富临床经验,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基于此,充分探究并有效构建危重新生儿一体化转运网络是非常必要的,是增加市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助产机构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与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长宁区危重早产儿
童眼看苏河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幸福成长从“三十件事”开始——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的“幸福课堂”
My Best Friend
我是玫瑰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