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人网络信贷的消费行为及权益保护研究
——以18岁~25岁年龄段人群为例

2022-11-16刘诗然

天津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借贷信贷

◎文/刘诗然

一、引言

近年来,以花呗、借呗和京东白条为主的网络信贷产品日益受到年轻人追捧。相较于传统信贷产品,网络信贷具有申请门槛低、操作流程便捷、资金到账快等特点,受到消费欲望较高但支付能力不足的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愿意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消费需求与消费方式相较于中年人更加丰富多元,网络消费信贷可以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然而,部分不良金融机构,瞄准年轻人超前消费心理与消费潜力,通过“低利息、秒审批”等广告语,诱导其过度消费,加之我国网络信贷起步较晚,相应法律制度不健全,信贷监管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不少年轻人陷入逾期、高利贷、裸条借贷等事件中,既扰乱了金融秩序,又有可能损害借贷者的权益。

本次调查通过网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以18岁~25岁年龄段年轻人包括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年轻人使用信贷情况,以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提高其权益保障的意识。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453份,有效回收率达82.36%。调查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每月生活费等;第二部分为受访者网络消费信贷的产品,包括消费信贷平台的传播途径、经常使用的消费信贷种类等;第三部分为受访者消费习惯,包括每月消费支出情况等。

二、年轻人网络信贷发展现状

(一)网络信贷平台以花呗为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为提高收益和刺激消费,各类金融机构以及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借贷App,例如花呗、京东白条以及校园贷等,年轻人作为较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旺盛,又具有超前消费的观念,市场根据这部分群体的消费特点,推出消费信贷平台,满足其多样性消费需求。表1显示了此年龄段年轻人使用网络消费信贷平台的基本情况。

表1 18岁~25岁年龄段人群网络借贷平台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此年龄段年轻人消费信贷主要以花呗为主,有85.21%的人使用过花呗,远超过其他借贷平台。京东白条使用率为45.92%,其他平台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花呗之所以使用人数最多,主要原因是当前淘宝为年轻人最常用的购物平台,进一步的原因是花呗申请方便,使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用于线上多平台使用,也可以用于线下场景支付。花呗对于还款,最多可享受41天无息借款,也可以分期支付。对于收入较低和没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通过芝麻信用便可以申请3000元左右的消费额度。多数年轻人在选择网络信贷时,优先选择传统电商平台,他们更加信任大品牌的背书,具有一定的权益保护意识。

(二)获取消费信贷渠道多为推送信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新事物、新产品。网络的普及与网络传播的快速性,使其成为上述年龄段人群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能熟练使用手机、电脑,更容易收到各种资讯,对于消费信贷的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表2显示了此年龄段人群了解消费信贷信息的渠道。

表2 了解网络信贷途径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5.78%的人对网络消费信贷的了解途径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推送(例如花呗是在淘宝支付或使用支付宝支付时推送选项),有22.96%的人是通过朋友推荐后了解。一些人在简单了解购物平台信息介绍后,或者通过同学使用推荐后,就认为自己已对这类产品有了足够的认知,缺乏理智成年人对借贷应有的谨慎和警惕,忽视了网络信贷产品背后的风险。一些年轻人开通产品,仅仅是因为首次的优惠,完全忽略了相关条款存在的风险,更不会从其他权威机构查找更多信息来旁证。由此可见,提高年轻人谨慎借贷的意识,明确了解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是保障年轻人消费信贷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网络信贷刺激年轻人超前消费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的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2000元之间,使用消费信贷后,月消费金额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使用消费信贷后月平均消费金额变化

有53.64%的人认为自己月平均消费金额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有46.36%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金额受消费信贷影响,使用消费信贷后,改变了自身消费行为,即使超前消费金额不多,也存在逐渐扩大的风险。年轻人普遍收入不高,而借贷平台可以满足其额外消费需求,让其消费欲望得到提前满足。通过网贷超前消费的方式,其目的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一时之急需、急用,在消费观念上不宜扩大蔓延,必须有量入为出的意识并予以有效节制。如果控制不住消费欲望,就会出现借款逾期甚至无法偿还,其结果,要么由父母偿还,增加其经济负担;要么借款人征信出现危机,对其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四)消费信贷多用于物质消费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借款用于满足自己日常物质消费需要,即生活物品方面的需要。其消费信贷的主要用途如表4所示。

从表4看,除日常开支外,购买服装、化妆品的消费比重最高达到79.47%,电子产品的占比达27.59%,普通服装、化妆品以及手机、电脑等工作、学习用品,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这部分消费基本符合恩格尔系数消费规律,表明消费在理性和朴实的范畴内;但靠网贷购买高档品牌甚至在社交网络“秀”名牌、“打卡”网红圣地的消费现象,应属于虚荣或奢侈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休闲娱乐和社交费用方面的支出均超过20%,总体上看比例稍高,部分年轻人忽视自身收入水平,过多通过借贷来满足这部分消费,是不可取的消费行为。

表4 网络信贷主要消费领域

三、年轻人网络信贷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网络信贷监管制度不完善

网络信贷的本质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P2P借贷合同签订,其风险来源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信用评级机制的缺失。网络信贷平台大多是民营机构,其资金规模较小,缺乏独立可靠的监管机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依靠信用评级机制研判借款主体的违约风险,只能采用高利率及一些灰色条款等手段,对冲潜在风险,而这部分违约风险的成本会转嫁到收入较低但消费活跃的年轻人群体上,迫使其承担更多的经济风险与心理压力。

政府监管机构缺乏对信贷市场的有效监管,当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法律法规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健全,网络信贷呈现无准入门槛、无行业规范、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现象,难以为年轻人信贷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容易滋生恶性行为。关于各大网络消费信贷平台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往往都是以低风险、低利息为噱头,吸引在校年轻人的关注。调查问卷显示,很多年轻人都在花呗、京东白条、校园贷、趣分期、借贷宝等借贷平台上有过借贷行为,特别是花呗,使用率超过80%,同时申请流程也非常简单,提供身份证(有些平台需要提供学生证)即可快速开通。年轻人风险防范意识和经验不足,无法分辨平台是否正规,借贷后也有陷入网络诈骗的,比如利息过高、申请额度与发放额度不符等问题。

(二)对网络信贷产品了解不足

年轻人对网络消费信贷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消费信贷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金融产品,缺乏经济金融学科背景,很难全面了解消费信贷的全貌。消费信贷对于年轻人是新鲜事物,与网络联系起来扩展了更多功能,如常用的花呗,可以快速满足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往往使他们忽略了与之相应的风险。年轻人在借贷消费行为中很少考虑消费信贷产品的利率水平,对于利率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协议里包括还款期限、逾期赔偿利息等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表达晦涩难懂,稍不留神就会陷入信贷机构的“圈套”,比如借贷平台宣传借款1000元,每天仅需偿还0.35元,部分年轻人凭感觉认为非常合适,利率很低,但折合年化利率却高达12.78%,远高于正常市场借贷利率,同时还可能存在手续费,折合成年化利率也极高,但年轻人往往不关注此类信息,而经常被宣传误导,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三)超承受能力消费行为蔓延

如今线上消费已经成为年轻人最重要的消费方式,大部分消费集中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青年群体具有较为鲜明的攀比消费与前沿消费心理,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容易在消费信贷供给的刺激下转变为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而容易引发潜在的信用违约风险。通过调查也发现,将近50%年轻人有超前消费的行为,网上也存在各种“早买早享受”“要懂得投资自己”等言论,各种直播带货、商家诱惑,引发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等消极错误的思想,无形之中引导年轻人冲动消费,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比如大牌化妆品、新款手机、限量版球鞋等。列尔特在《货币的未来》中指出,对消费者而言,数字消费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过程,更轻松地购物刺激了他们的消费欲望。因此利用消费信贷让年轻人满足消费欲望的同时,让他们产生一种“借贷如此容易,我并没有花费多少钱的”感觉,会继续加大他们的借贷欲望,从一个平台借贷蔓延到多个平台。年轻人自我控制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和网络宣传影响,盲目购买,由于承债能力不高,容易导致消费超过自己甚至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严重后果。

四、网络信贷环境下保护和规范年轻人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弱,容易成为非法借贷的围猎目标,因此要筑牢思想认识上的堤坝,远离非法贷款。第一,各级党团组织特别是高校、中专技校的党团组织,要加强对年轻人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抵御不良思想意识的侵蚀。第二,家庭也要担负起教育年轻人的职责,长辈要注重对良好家风的涵养和弘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继续关注已成年孩子的成长,帮助其力戒过度奢侈浪费,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将消费多用于工作和学习,不沉迷于享乐,及时了解孩子的消费信贷状况,对于过度消费行为要严厉制止。第三,青年人要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保持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消费,不盲目跟风攀比进行超承受能力消费,学会控制消费欲望,合理规划每一笔支出,理性使用网络消费信贷平台,结合自己实际需要与还款能力,谨慎借贷,不逾期还贷。

(二)完善网贷监管机制,保护借贷者合法权益

网络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含巨大的监管隐患。目前国家缺乏对网络消费信贷平台法律法规约束,陷入网贷骗局的年轻人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网络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消费平台的审核,设定网络信贷的准入门槛,对网络信贷的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个人信用作出明确规定,只有经过国家批准的正规平台才准许进行网络信贷。提高平台的可信度,严格禁止企业诱导式宣传。规范年轻人网络消费信贷的审批流程,只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才能批准借贷。对于逾期利率,应该保障年轻人消费信贷逾期利率不得高于同期市场正常水平,从源头规避年轻人的信贷风险。坚决打击非法借贷平台,构建和谐的网络借贷平台秩序。

网络信贷监管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辅以行业协会自律,形成双轮驱动式监管模式”,行业协会自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形成与其他行业间信息共享和奖惩制度,推动年轻人在消费信贷过程中的权益保护。政府可以督促行业协会建立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区分学生与其他群体的身份标识,对学生信贷制定统一的利率水平,不得以各种名目收取额外的费用,以此遏制针对学生的高利贷行为。

(三)重视信贷知识普及,增强权益保护意识

年轻人群体一个明显的信用特征在于金融行为能力的局限,表现为自身信贷意识薄弱、理念观念缺失,有一些金融知识的人对网络消费信贷具有一定鉴别能力,而大部分年轻人因相关知识缺乏而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又因不会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往往“忍气吞声”。因此,对年轻人网络信贷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社会各界要加强协同共育。第一,监管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周”“宣传册”等形式,通俗易懂地解读各项规定;通过“进学校”“进工厂”,面对面解疑答惑;要梳理各种情况进行“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第二,所在单位对引导年轻人科学合理消费责无旁贷,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普及网贷相关法规政策,开展案例警示,提高年轻人对网络信贷的认知水平和识别网络陷阱的能力。第三,对于年轻人自身而言,在开通网络消费信贷平台之前,要充分学习了解网贷相关知识,要备足功课。开通时要谨慎阅读借贷条款的协议内容,特别要关注平台提示的注意事项,包括还款日期、逾期还款利率等相关规定,仔细判断借贷协议条款是否有陷阱,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充分了解乙方责任义务,避免违约行为。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借贷信贷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