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预防中的应用

2022-11-16何桂玲

智慧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预见性低血糖发生率

何桂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人机体衰老、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更易患上该病[1]。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现象,患者未表现出明确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值在3.9mmol/L及以下,无症状低血糖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严重时可危害心脏、大脑等部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2-3]。常规护理干预缺乏对潜在风险的预见性,仅能够在无症状低血糖出现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基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判断,以此预知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并发症等,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而回避风险、提升护理质量[4-5]。本研究通过对118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对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及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118例,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A组(59例)与B组(59例)。A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63~85岁,平均(71.65±5.28)岁;病程1~9年,平均(6.24±1.83)年;其中口服用药43例,胰岛素注射16例;小学及以下学历26例,初中学历18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5例。B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62~83岁,平均(71.61±5.23)岁;病程1~10年,平均(6.26±1.85)年;其中口服用药41例,胰岛素注射18例;小学及以下学历28例,初中学历1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5例。将上述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试验。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②患者年龄≥60岁;③均意识清晰,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④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者;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及用药指导、定期血糖监测等,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指导。

A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总结原因: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理人员整理既往经验、查阅权威文献,归纳分析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原因,共同讨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2)人员培训:强化护理人员对无症状低血糖的重视度,提升其科学认知水平,使护理人员能够准确地筛查及评估无症状低血糖发生风险,同时在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时采取规范的处理措施。

(3)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强调无症状低血糖的危害性,提升患者自我预防意识,促使其遵医嘱治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计算其每日所需饮食热卡,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记录患者进食时间、进食量;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不得自行增减食物;适当准备饼干、糖果等食物,以便于在无症状低血糖出现时及时补充能量。

(5)服药干预:严格监督患者服药情况,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并进行记录;叮嘱患者不得私自增减药量,要做到按时、按量服药,若出现漏服药现象不得随意补服;对于胰岛素注射患者,由护士统一管理、按量注射。

(6)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尽量在饭后1h开展适当运动,避免在空腹情况下运动,且严格控制运动量,预防运动过度引起的无症状低血糖。

(7)病情观察:加强夜间巡视力度,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1.4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餐后2h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水平。

(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该量表共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活动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3)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两组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显示方式为[n(%)]、χ2检验,计量资料(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显示方式为()、t检验,录入SPSS 25.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在HbAlc、FPG、2h PG水平上,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有着更低的HbAlc、FPG、2h PG水平(P<0.05),与B组比较,A组有着更低的HbAlc、FPG、2h PG水平(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在WHOQOL-BREF(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活动)评分上,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有着更高的WHOQOL-BREF评分(P<0.05),与B组比较,A组有着更高的WHOQOL-BREF评分(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3 两组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A组共发生无症状低血糖2例,发生率为3.39%,B组共发生10例,发生率为16.95%。与B组比较,A组有着更低的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χ2=5.937,P=0.015)。

3 讨论

无症状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运动过度、用药量不当、药物积蓄等原因均可引发该种情况,患者血糖降低并进入危险值,但未表现出明显的感觉及症状,易导致救治不及时,进而对大脑、心脏造成不可逆损伤,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6-7]。积极地预防无症状低血糖,能够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

常规护理干预缺乏规范、统一的无症状低血糖预防流程,且患者及家属相关认知水平不足,导致其护理配合度较低,不利于干预工作的开展[8]。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结合护理人员经验及权威资料,对无症状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出科学严谨的防范方案,以便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9-10]。人员培训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对无症状低血糖预防工作的重视度,使其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学会科学规范的处理方式,同时对患者进行正确引导[11]。健康宣教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无症状低血糖的认知水平,使其充分意识到该种并发症的危害,自觉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规避潜在风险[12]。饮食干预是预防无症状低血糖的主要措施之一,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能够保障患者营养摄入均衡,避免进食不规律、食物摄入量不足等原因引发无症状低血糖[13]。老年患者药物代谢和清除速度相对较慢,易出现药物积蓄现象,且随着年龄增长,其记忆力逐渐下降,可能出现服药量过多或过少、服药时间错误等问题,服药指导能够帮助患者规范用药,预防药物因素引起的无症状低血糖[14-15]。适当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身体素质、改善新陈代谢,运动指导可在鼓励患者锻炼的同时合理控制其运动量,避免运动过度引起无症状低血糖[16]。病情观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本研究中,在HbAlc、FPG、2h PG水平上,A组与B组相比,前者明显更低,究其原因是预见性护理干预重视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科学性及规范性,能够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强化其遵医行为、预防意识,进而提升干预效果,调节血糖水平。本研究中,在WHOQOLBREF(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活动)评分上,A组与B组相比,前者明显更高,究其原因是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在无症状血糖发生率上,A组与B组相比,前者明显更低,究其原因是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前归纳整理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对其血糖水平有显著调节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低血糖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