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11-16康晟兰

山西青年 2022年21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徐 瑞 康晟兰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成为各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此外,大学生依然属于“延缓偿付期”,与家庭的关系相当密切,家庭中父母或者代养者也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再者,从系统观的视角出发,大学生身处社会系统,社会的诸多因素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2-4]。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校园内的心理救助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如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站)、精神类专科医院、校地合作单位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索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社会因素,发挥已有的资源优势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协同学理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协同理论,即协同学、协和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 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源于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他发现,任何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均存在自发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该过程使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通过同心合力,相互配合,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也即哈肯对协同学的定义“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学强调将一切研究对象看成是由组元、部分或者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会由无序向有序转化,通过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有效整合等,最后会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产生整体效应。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开放的、多子系统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的系统具有指导意义[5-7]。

二、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以校内外教育主体为主动协同和教育客体心理弹性提升为主要序参量,确定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内部协同、高校与社会协同、高校与家庭系统的三个维度,各个维度有机协作,相互促进,使得系统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最终达到“1+1> 2”的协同效应[8-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内部协同

1.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协同

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下,教育主体包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辅导员、心理专干、班主任、专职心理咨询师、朋辈互助员。首先,学校教育管理多部门协同,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如成立工作领导、干预和后勤保障小组,通过开展危机识别培训提升专业敏感性和专业技能。其次,教师协同,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功能和心理大辅导员的辅导功能。专业教师处理专业困惑及技能提升,心理大辅导员针对学生出现的成长困惑、重大事件引发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等进行疏导和研判。最后,努力构建朋辈协同网络,发挥自助和互助的功能[10]。学生是自身问题的主动解决者,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宿舍等载体,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专业性,使问题在生生互动中得以解决[11-12]。

2.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按层次高低分为初级、中级、最终目标。高校将预防和干预心理疾病发生作为初级目标。保障危机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校内外通力合作,家长信息沟通及时或做好陪读,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基础;学校建立横向上有家长、校企合作单位、精神科医院参与的四级网络系统。精神障碍学生在康复之后或者病情稳定期,可遵循自愿原则反向服务学校所在社区或者户籍或在社区,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其次,中级目标的对象是各二级学院的重点关注群体,努力完善心理调节,多角度地提供社会支持,提高抗挫与耐挫的能力。最终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健全人格,适应社会,挖掘潜能。协同主体通过专业教育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进而协助学生完成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实现自主、互助与助人的目标。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协同

针对不同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有所不同。协同主体中学校管理者必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支持心理健康通识课程的开设和队伍建设;教师队伍需要学习危机识别与干预、心理咨询辅导等内容,提升教师心理素养;朋辈互助队伍体验心理咨询、团体咨询与辅导,了解心理疾病的相关症状与概念,掌握心理危机参与者角色的相关内容;后期保障队伍如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物业公司保安保洁员等学习危机识别干预相关培训,明确上报的流程,扩大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的渠道;大学生个体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

4.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协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结合,也是常说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以往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仅依靠心理健康通识课程,专业学科教学实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13-14]。另外,在探索心理健康通识课程教学之外,很多学者致力于第二课堂的探索,例如心理健康活动、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心理剧、心理咨询体验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资方面协同起作用,方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外部协同

通过质性研究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专家进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访谈,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学校之外,常住地区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培养基础,精神(心理类)的专科医院、合作企业、社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进行的有效资源。

1.高校—社会协同

首先,高校与政府协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政策保障。第一,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在资源整合以及协同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引导社会主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硬实力和软实力角度整合资源,如硬实力方面增加经费投入比例,建设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站)等;软实力方面增加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培养数量,制定相关政策等。第二,政府是工作落实的监督者和协调者。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和政府之前,还牵连很多方面,如各种网络宣传平台的搭建等。第三,政府应努力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强校地合作,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高校与精神类医院协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持,开展医校协同有利于心理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同时,高校也为医院在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挥优势。

高校与企业协同做好学生就业心理建设。高校与企业两者协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高校需要了解企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需求,根据企业需要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其次,模拟企业面试及管理场景,做好学生就业心理建设,组织应届毕业学生开展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再次,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及物质资源为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定期由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讲座、开展见习指导。加强校企的协同,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增强耐挫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2.高校—家庭协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校—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双方要互相弥补教育中各方难于达成的一面,实现优势互补。因此,高校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沟通平台,采用问卷星、QQ、微信等多种形式保持信息常态化交流;利用专业优势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平台,开设线上家长心理知识讲堂、家长沙龙、心理信息反馈等形式的培训,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更好地识别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效地发挥父母效能;家长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反馈掌握到的信息到学校;学校定期组织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进行家访,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总结经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反思。

3.高校—高校协同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其他高校的管理经验不断取长补短,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亦需要秉着弱有所扶的理念,帮助弱势学校找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区域高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协同作用的两所学校在心理育人理念、工作机制、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建设、活动开展与创新、心理工作队伍建设、危机预防体系建设、最早开设工作特色凝练等方面实现无阻碍信息交流,细化彼此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彼此起到监督与指导的作用,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共同探索区域化的大学发展路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为主要目的,在实际的调查访谈基础上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校外主要因素,从高校内部协同、高校与社会协同、高校与家庭协同的三个维度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三大系统协同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效应的简单相加,最终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