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索
——以A学院为例
2022-11-16李含悦
李含悦
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8
一、绪论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学子得到大学殿堂的入场券。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1],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高等学校分为以学术与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型高校和以技术和技能为主的应用创新型高校两大类[2]。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主要社会意义在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如何基于社会需求,体现应用型本科生的就业优势,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实现毕业生更好就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论文基于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A学院为例,深入剖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季能在新的领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自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A学院2022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毕业生的个人就业现状、职业期望和目标准备三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调查,调查问卷共计30题,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由于疫情以及部分学生在外实习的影响,问卷采取线上调查方式,由各系部就业负责教师发放,毕业生自由填写。据统计,最后总共回收1015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问卷共计10个系部,男生578人(56.95%),女生437人(43.05%)。有效问卷为1015份,有效率达100%。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分析调查,2022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有毕业规划,并已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但是,通过数据也反映了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就业自主能动性较弱
我国多元化文化发展给毕业生展示了职业多样化,但也带给学生犹豫不决、迷失自我、期望值过高等问题。同时,学生做职业规划时间较晚,绝大多数学生在大三、大四开始规划,且部分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力较弱、缺少感知力,不知道自己是谁、不清楚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即使规划好后,多数学生又因有效性、可行性或者行动力而夭折。多样化选择和不及时规划往往让学生制定就业目标与自身能力相脱节,定位不明确、不准确。
在高就业竞争压力下,毕业生就业意识虽在不断提高,但其主观能动性还有所欠缺,例如,A学院62.46%毕业生投递简历在2份以下,45.42%毕业生参加校招会在3次以下。加之观察学生日常求职表现等,可看出多数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即依赖老师督促、依赖他人所发送的现有招聘信息等,学生自主能动性较弱。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差距,到一线或基层就业动力较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是通识型人才,更是专业型人才,希望毕业生能在解决社会或实践问题时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是,当下毕业生对学术或专业性问题尚可应对,一旦涉及具体项目或实际,明显应对困难且实践能力较弱,且取得资格证书较少(A学院近59%毕业生暂未获得任何资格证书)。学生也清楚自己所储备知识在实际运用上尚需完善(调查中,只有13.2%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优异,并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长期处于学校环境,生活氛围理想化,加之缺乏实践,致使定目标、办事情没有把客观存在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而部分毕业生在入职后出现因较长时间无法融入企业、上手能力不强而辞职或被辞退的现象。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对于一线岗位或基层工作意愿不高。如今乡镇、农村生源返回基层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且学历不断上升,前往基层就业比例也在逐渐下降[3]。部分学生相比工资高的一线岗位更愿意选择工资较少的管理岗位,且由于对基层工作发展顾虑和生活条件的考虑,有49.16%学生对于下基层就业表示不愿意或实在无法就业再考虑。随着社会对高知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选择直接就业而首选了继续深造(本次调查选择考研占比达56.85%)。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现存在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规划指导教育以及就业服务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1.就业规划指导教育尚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一个长期连贯自我决策的过程,包括自己认知定位、信息收集、分析定位以及不断调整执行的过程。但多数院校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即在大学四年中,只在特定学年或个别学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致使学生在为数不多的课堂上听取理论知识讲解,不能深入体会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同时,在课程中教师偏重学生群体共性,着重讲解基本技能知识以去解决一些求职时的实际问题。例如,应聘流程、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而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有所欠缺,使得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不明显。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过度注重技能教学也使得在思想引导、政策引导以及实践操作讲解不够充分细致,且多数高校课程集中于高年级授课,忽视了全过程渗透。
2.就业服务机制仍有欠缺。高校就业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包含在读期间、就业前和就业后所提供服务,是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做好就业准备、谋划职业规划和发展等多方指导。但是,当下高校就业服务机制还较为薄弱,缺乏持续性,存在部门联动弱、教育方法老旧、就业环境氛围欠缺,服务功能单一化、专业技能培训少、实践活动开展不够等问题。以上会影响学生就业进程,所以进一步改进传统教育方式,打造良好环境,提供多样化服务,给予学生主动权,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着重思考的方向。
四、对策与建议
(一)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完善就业指导机制
1.以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为重点。高校师生全体应提高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将课程建设作为校内重点建设项目,并提供相应物质支持。上好就业指导课程(含规划课程)是实现毕业生更好就业硬性条件之一。院系部应切实做到全员、全过程渗透,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应采取多样化授课方式,如必修课程、选修课、网上“微课”、专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设置形式应将大班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引进新思路和新方法,例如设立就创社团、开设就创大赛、分享沙龙等,引导学生从“被动”向“自主”学习和就业转变。
课程改革中,考核评价改革十分重要。为提升课程效果,高校要严把学习成果评价标准。考核应从理论学习、实践评价、技能获取和平时表现等多方进行,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课程能对自身做出合理评价、研判形式、树立正确就业思想和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指导课有效性。
2.以就业师资队伍专业化为保障。长效就业指导机制离不开配备强大的就业师资队伍。队伍建设需从教师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多方面入手。在数量上,要保证1∶500的就业教师与毕业生的配比;从结构上来讲,需细化就业指导课教师人员构成类别,其中可分为就业理论指导教师、实践型就业指导教师和综合型校内外教师三类,各类型教师承担不同教学目标和任务,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要严把教师选聘标准,结合教师岗位需求进行适配。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和规划课程授课教师部分为学生工作专职人员(如辅导员),但绝大多数对于就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仍需加强,这就要求院校制定中长期就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方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进行挂职锻炼、日常培训、攻读学位、沙龙研讨等,以加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切实提升教学、实训和科研实力。只有培养出职业化、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才能建成集教育、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长效就业指导体系。
3.以“互联网+”就业为切点。当下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更有效提升就业教育引导帮助的有效性,做到信息传递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就业自主能动性。运用好思政教育主阵地之一——微信公众号,是实现就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打破企业、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壁垒。但是,构建过程应注重功能齐全性及整体化,重视信息采集及更新,开发线上课程学习、咨询答疑等多方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公众号运营及设立应以原创为主体,覆盖全体,密切结合学生就业疑虑,做好应用开发。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结合“互联网+”其他形式(如就业“微课”、多方网络平台运用等)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校构建完善的“互联网+”的网络就业服务平台可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移动化、网络化和共享化。
4.以就业基地建设为抓手。良好就业指导环境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应用型院校可构建专业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在就创基地中高校应设立校企合作洽谈室、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咨询室,就业心理帮扶室、技能提升室等,在完善的设施中,结合“互联网+”就业服务,定制学生多样化发展方案,实现个性化指导。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高质量就业归根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关注地方产业链发展动态,完善健全“招生—培养—就业”三步走机制,以“突出应用,凝练办学特色,因材施教,产教融合”为培养思路,推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方案制定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贯穿到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去,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深化创新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升相统一。
同时,就业指导应做到全员全过程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也应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课程要将通识和专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构架,明确可考取的专业证书和技能证书,使学生在大学有规划,就业有准备。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培养不仅体现在知识灌输,也要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等能力,从而使新时代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三)以服务社会为定位,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让企业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校企双方应根据办学特色及地方发展,整合资源、产学融合、探索新型育人模式。从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开始,共建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研发中心;在课程设置和开展中,邀请专家担任理论教学或实训教育任务,撰写校企合作教材。此外,企业可设置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到实习基地,结合企业实际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作为企业储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这样使学生在毕业前,深入实践和基层,真正了解未来工作或岗位的性质、职责和发展等内容;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实时交流,时刻把握产业新趋势,以此给学生提供实用性新兴知识,形成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双元”主体育人共同培养服务于地方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五、结语
就业已成为检验高校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民生之本。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不断明确自身定位,提升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能力、实现就业梦想。高校需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全员参与学生成长过程之中,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研判形势,不断完善自我能力,脚踏实地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