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规划思考

2022-11-16李国连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4期
关键词:山东省生态

李国连

(山东省安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凌河所,山东安丘 262127)

1.山东省自然资源概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境内地形复杂,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垦殖率较高,后备资源较少,境内河流不仅有黄河、大运河等,还有数支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整体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类型,春秋短,冬夏长。

在自然资源方面,淡水资源主要将黄河作为客水资源,每年可引用黄河水70亿m3,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也成为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大客水资源。山东省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栖息与回游的鱼虾物种达到260多种,经济鱼类40多种,虾蟹20多种,藻类一百余种,贝类百种以上,海参、鲍鱼、海胆等海洋珍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并且山东盐业也相当发达,为盐化工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内陆淡水鱼虾植物也相当丰富,提供了不少经济效益。山东省土地总面积达1571万hm2,农用地达1156.6万hm2,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一发现矿产150种,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7种;金铜铁等金属矿产25种,非金属矿产46种,矿产资源储备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生物资源方面,山东省种类多数量大,植物3100余种,其中各种果树90余种,中药材800多种。而且山东还有着“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的美称,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主食产量都很大,在全国粮食产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山东境内有着种类丰富的动物,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就有71种,其中一类就有16种。

2.山东省自然资源管理成效

2.1 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更加翔实

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开展,山东省将储备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足够的调查,摸清了各种土地的使用情况,对整个海岸线的生态环境也进行了数据上的更新,并且结合最新技术,通过卫星等方式,对地理数据进行全面的监控,再配合人员的实地调查,使得山东省对自然资源的数据调查丰富度和时效性都大幅提升。

2.2 自然资源保护修复能力大幅提升

种植业、渔业与养殖业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进行生态养殖,提升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的同时,还提升经济作物的产出与质量,不仅达到了自然保护的目的,还对进行农业的养殖户、渔民、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有所提升通过对多地自然情况的修复,加强对海洋的保护,促进生态自我维修的能力大幅提升[1]。

2.3 信息化建设程度提高

通过以“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五大应用”为总体架构,结合了机构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契机,对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制定了总的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了“突出省市统筹,落实责任分工”“匹配部省要求,满足实际需求”“坚持山东特色,逐步迭代升级”“强化应用整合,全面覆盖业务”等四项实践要点[2]。

2.4 资源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山东省各级部门的努力,规范了补充耕地项目的管理,将项目选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明确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要求,强化了项目设计方案上的管理,以及对预算上的管控。并且严格地遵守项目验收程序,组织农业、环保、水利、财政等多个方面的专家进行实验并出具报告,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2.5 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突破

山东省着重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在保护自然领域的同时,达到经济与环保的双进步,不断地去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与深度,在加强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治理机制研究和加强自然资源的多功能平衡研究上都有巨大的突破,在加强了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又加强了综合管理,对自然资源管理上形成了深层次的突破[3]。

3.现存的问题和局势

3.1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生态文明已经被纳入国家的总体布局之中,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生态资源大省,更应该在其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提出之后更应该以身作则加速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对山水林湖田海等系统的治理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与紧迫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进一步显露出来,怎样去面对化解这样的矛盾不仅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问题,也是一项民生问题。在通过各种建设后,在对一些生态系统的保护压力逐步提升,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有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继续进行自然资源治理的同时,更应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针,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使用与保护,提升山东省的整体生态环境[4]。

3.2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撑面临巨大的压力

虽然自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社会所需的资源供需却在不断地增长,资源的储备直接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在山东省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积极地跟随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拓宽新的发展路线。打开全新的发展格局,积极利用山东的沿海优势,利用青岛、烟台等港口加强国内国外的资源交换,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交换,保持全省的发展目标,利用山东省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将现有的港口建设成交易贸易港口。合理地使用开采省内的,海洋、淡水、动物、植物、矿产等资源,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也保护了自然资源延续。

3.3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还不够完善

山东省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明显,虽然通过治理后有所改善,但是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还一直存在。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的地质灾害威胁巨大,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巨大损失。为此,合理监控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分析其发生原因和产生规律,总结出预测预报的方法,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对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不足

信息化建设对网络以及基础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着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等敏感数据,在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安全上还需要更高的运维成本。目前,网络信息化的技术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数据的存储不够全面,部分数据受到历史、人为、技术等因素影响,已经不具有实际的参考使用意义,关键性信息缺失,信息间没有明确的关联性。并且数据的更新不够及时,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达到足够的共享,没有一个统一高效的系统来维持整体的运转。

3.5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迎来全新机遇

随着山东省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的进行,城镇化达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土空间的利用合理性不断加强,在保护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与冲突,造成了布局上的一些不合理,但是同时也是整体的发展机遇。应该积极地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乡镇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加强统筹力度与自然资源的管控,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

4.新时期山东省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建议

4.1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实施绿色管理,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要不断整合改造自然资源,在停止破坏的基础上,逐步修复那些被破坏了的森林、被污染了的湖泊和河流,让绿色重新回到生活之中,让动物重新回到自然之中。实施绿色管理,还需要将森林、河道等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工作地和居住区连接起来,构建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人类文明的发展让我们“走进了”城市,“离开了”森林和农田,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很多人逐渐忘记了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而一个连接着自然与城市的开放空间就可以使人们重新回到大自然,不仅可以让人类享受到自然所带来的舒适与惬意,还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到自然的价值。除此之外,绿色管理的重点更在于对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即通过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创造丰富的休憩活动内容,塑造文化特征,带动投资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绿色管理不是过去那种用环境换经济的落后模式,而是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修建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带动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4.2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对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谋划有序推进,编制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规划。为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山东省将进一步细化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内容,建立起更加完善多层次的系统规划,目前山东省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山东省将各部门协同联动,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通过探索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综合考虑各生态要素保护修复需求,探索建立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5]。

4.3 加强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分类,属地管理。风险双控,科学减灾。社会参与,全民防灾”做为规划原则,在2025年基本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达到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预测化解地质灾害的目标,做好风向调查评价工作,运用高分辨率多光谱光学影像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激光雷达测量等高科技技术来配合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评价与区划。将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分级,对地质高发区建立省级自动化监测站,提升对地质灾害的全省覆盖性预测。对居住在风险等级高地质灾害点的居民进行合理的避险搬迁。采取清淤、维修等方式去加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值班值守进行加强,将信息报送与互联网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技的研发,结合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将发明成果运用在地质防治上。利用微博、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形式来加强推送地质灾害的防治信息。

4.4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案

充分地利用省级政务的平台、整合网络资源,进行基础设备的完善,在具体内容上,通过整合涉密网、业务专网、政务网等多个方面的整合优化,提升自然资源信息的整合运用。依托于国土空间的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内容,实现数据整合、整理、储存、分析、应用,对数据全线管理。建立数据的更新管理机制,汇聚成核心数据库后,通过平台的数据管理与数据更新功能,达到对数据的持续维护。并且围绕自然资源的业务主体领域,将原来的二维实景升级成三维实景数据。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以连接、合作、共享等思路来建设。环绕着自然资源管理调查,建立起调查监测评价、国土空间管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预警决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五大应用体系,共计21个应用系统。

4.5 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

要持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总要求,稳步地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提升治理体系与现代化水平,维护好山东省的生态自然安全,补齐短板、调整结构、创新发展,为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与公共资源布局。完善责任体系,制定生态责任保护清单。

5.结语

随着我国迈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山东作为自然资源大省更应该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上起带头作用。在明确其基础概念的前提下,加强对现有问题的分析结构,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与治理办法,按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根据其内在规律,通过科学的方式去统筹自然生态的管理方式。并且加强对各种项目规划的管理,完善自然资源的规划体系,制定完善的编制规程。此外,在接受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发上,做好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衔接,做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山东省生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