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方法探究
——以《学徒少年》节目为例

2022-11-16□张

记者摇篮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徒电视节目劳动

□张 颖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信息主要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媒介,有必要、有责任把握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推出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电视节目,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职业体验是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职业体验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以职业体验为主要形态的电视节目的相继播出也吸引了大量受众的关注。其中,上海电视台《学徒少年》节目作为一档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其主题立意、叙事手法、传播理念等方面都值得其他同类型电视节目借鉴。

本文以《学徒少年》节目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该节目的创新方法,以期从个性特征中总结提炼出共性规律,为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创新策略。

一、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发展概述

以“职业”为主题的电视节目,20 年前就已进入国内公众的视野。在早期探索阶段,主要以面向求职者的“演播室招聘”为呈现方式。

比如2003 年央视推出的电视招聘类节目《绝对挑战》,其创意思路在于为求职者提供真实的职业发展机遇。从2010 年开始,互动求职类综艺节目逐渐成为主流。代表节目有江苏卫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职来职往》、天津卫视推出的《非你莫属》等。但此类节目刻意制造冲突和噱头,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求职环境的真实性。从2015 年左右开始,职场观察类综艺秀热度高涨。2015年安徽卫视推出的《你好,菜鸟》中,多位明星人物进入职场体验普通上班族生活;2019 年腾讯视频推出的《令人心动的 Offer》、2021 年芒果TV 推出的《初入职场的我们》以及同年江苏卫视推出的《闪闪发光的你》等节目则聚焦即将毕业的学生初入职场的状态。此类节目运用“真人秀”加“观察室”的双重叙事模式,表现职场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和生存法则。

总体而言,国内电视节目围绕“职业”话题进行的尝试中,绝大多数是围绕毕业生及职场新人群体的需求,节目的综艺娱乐风格比较突出,选取的体验者或导师也大多带有明星元素,与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差距较大。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近几年才在国内起步。2018年上海电视台推出的《学徒少年》节目是国内较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尝试。《学徒少年》以青少年学徒的视角去体验各种职业,从中体悟工匠精神,汲取向上能量。2021 年四川电视台推出的《乐游少年派》、同年湖南广电推出的《赢在孩子》等节目,同样是青少年体验各行各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通过切实行动去解决问题。与之前针对毕业生和职场新人群体为主的职场类节目不同的是,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更注重对青少年受众的劳动观、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徒少年》节目的创新性分析

1.《学徒少年》节目概述

《学徒少年》是一档原创少儿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从2018年10月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节目的目标受众为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关注少儿教育话题的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每期节目中,三到四位青少年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入一家知名企业或机构,拜一位业内专业人士为师,获得一次真实而宝贵的职业体验。青少年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配合,去挑战困难,实现自我的突破和成长。青少年通过在节目中亲身参与职业体验,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认识成人世界,学会换位思考,了解社会规则,增强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今的互联网浪潮和泛娱乐化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将影星、歌星、网红明星作为偶像,不免让人感到担忧。《学徒少年》节目的编创团队认为,青少年的偶像不能只有演艺明星,也应该包括各行各业的匠人。因此《学徒少年》节目的创作理念就是帮助青少年塑造更全面的偶像观、价值观,通过孩子的语境来理解职业的内涵,让孩子知晓职业背后的社会责任。

2.《学徒少年》节目的创新性分析

①《学徒少年》节目的立意分析

2018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四大品牌”的背后凝聚着工匠精神和优秀技能,也蕴藏着关于职业的新理念和新机遇。《学徒少年》节目就是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职业主题的种类选择上,以上海“四大品牌”中的代表性企业和代表性职业为主。从急救科的医生到手表厂的制表师,从酒店的服务员到餐厅的厨师,从窗口的岗位到幕后的工作,青少年学生每周都将成为一门职业的“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技能并完成一项项挑战。在“师傅”这个角色的选择上,节目也尽力邀请各个行业中具有榜样力量的专业人士,捕捉他们的个性亮点。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帮助青少年了解这些工作的职业属性和真实的职业状态。

比如《学徒少年》有一期节目带青少年走进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拜访了从业已40 多年的老制表师冯伯伯。凭借着对钟表艺术的一腔热情和超越常人的专注力,冯伯伯日复一日练就出了高超的制表技艺。冯伯伯说:“手表本来是看时间的。戴了手表实际上就是要遵守时间,说好几点就几点,实际上是遵守信用。”这正是从职业中提炼出来做人的优秀品质。在国外,制表师是一门收入非常高的职业。但目前在国内,做制表师工作的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因为收入低,年轻人很少会来干这一行。冯伯伯提出,“希望更多小朋友将来能加入到制表行业”。一位“小学徒”说:“我觉得冯伯伯是一个很有信念的人,他一直都坚持做同一件事情。”

《学徒少年》节目聚焦的另一个话题是青少年在职业体验中的成长。节目中参与体验的青少年都在8 到15岁之间。他们基本还没有形成非常清晰明确的职业定位和目标,对于职业的认知还处于启蒙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也需要培养职业意识,并且增强职业荣誉感。《学徒少年》立足于从青少年的视角来看职业。从对职业的起初的误解到最终的理解,从不以为意到专心致志,从纸上谈兵到亲身实践,节目通过青少年的语境展现一个职业的价值。青少年如何去重新认识身边的职业?如果将来想成为“师傅”这样的专业人士,需要做哪些准备?付出怎样的努力?《学徒少年》节目希望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让青少年在职业体验过程中知其难、立其志。

②《学徒少年》节目的叙事手法分析

《学徒少年》节目每一期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破冰、出发。“小学徒”在现场集合,做自我介绍。他们会做一些开场交流,包括之前对这个岗位有哪些了解、在家做了哪些准备、有什么问题想在现场问带教老师、期待学到什么本领。随后他们根据节目组提供的地图,共同去寻找“师傅”。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悬念的设置引发观众对该职业的兴趣和期待。板块二:拜师、学艺。“小学徒”找到他们的“师傅”并进行交流后,穿上工作服、佩戴好工牌。由“师傅”进行任务的发布,并且进行职业背景的介绍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经过一系列培训后,“小学徒”正式进入职业体验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节目采用插叙的手法,在展现“小学徒”现场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同时,穿插入后期对“小学徒”和“师傅”的采访,来回顾当时在现场面临的困难、内心的想法和得到的收获。板块三:点评、总结。由教育专家进行点评,阐释青少年职业理想树立、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节目尾声阶段的“学徒日记”环节,“小学徒”结束一天的职业体验后进行复盘,将自己的感悟写成日记,呈现在节目中。“学徒日记”真实展现了“小学徒”参与职业体验前后心理上和知识技能上的成长。

③《学徒少年》节目的传播方式分析

《学徒少年》节目的主播出平台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为了拓展节目传播渠道,加强传播效果,《学徒少年》节目发挥全媒体渠道的优势,通过协同传播扩大节目影响力和到达率。

第一,运用新媒体手段,实现电视传播的网络化。在社交媒体方面,《学徒少年》通过节目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视频号短视频进行节目内容的提前预告、精彩花絮的发布。一方面让受众提前了解节目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话题的输出。同时,每期节目都会有电子版的海报,方便受众在朋友圈进行转发分享。在视频渠道方面,《学徒少年》在爱奇艺设立专区进行视频发布,同时在航机媒体进行播出。节目剪辑成不同长度和结构的版本,以适应不同播出渠道的特点。

另外,主创团队在电视节目《学徒少年》的基础上,又研发出音频版的青少年教育类节目《成才三十六计》,通过音频渠道进行发布,对节目的成长话题展开新的解读。从传统的电视传播方式到新媒体传播方式,相同的主题内容,却能够带给受众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第二,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节目与受众的互动。《学徒少年》节目通过多场海选活动,招募青少年“学徒”参与电视节目录制。节目组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小学徒”选拔,通过选拔活动来进行节目主题宣传。每次选拔都会请孩子进行主题化演讲和即兴问答,同时邀请行业的代表人物讲述职业背后的故事。节目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孩子最想体验的职业。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是以青少年的深度参与为目标的,因此要通过充分的调研,了解青少年的喜好和兴趣,策划出符合他们需求的节目。

第三,《学徒少年》成立了“学徒少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系统化的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实现知行合一,也进一步打响节目品牌。

三、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建议

1.凸显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劳动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议电视媒体人应投入更多力量研发创作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通过电视节目着力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创作此类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入节目,又要举重若轻、恰到好处地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输出与表现。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创作者要适应时代发展,寻求与青少年内心需求契合的点。

2.整合多方资源,合力推动节目创新升级

《学徒少年》节目凝聚了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在节目内容策划、录制场地安排、嘉宾招募、节目宣传推广、常态化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共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也是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创新的一个必要举措。

首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节目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家庭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节目应引导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其次,节目要与学校形成联动,通过学校进行节目品牌的传播推广。

第三,节目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节目可加大与知名企业、高新企业的合作,为青少年开辟更多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实训基地等。

3.积极开辟多元传播渠道,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立体服务平台

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的目标受众主要为青少年学生,因此,要积极开辟符合他们收看习惯的传播渠道,尽力提升节目到达率和影响力。节目要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电视传播的基础上打造出短平快、充满趣味性的二次传播内容。此外,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应为青少年搭建好社会实践的服务平台。

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电视媒体人必须始终坚持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期待青少年职业体验类电视节目把准价值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荧屏力作。

猜你喜欢

学徒电视节目劳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