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媒体如何实现对价值导向的引领

2022-11-16王长珍

记者摇篮 2022年6期
关键词:东北价值观核心

□王长珍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一个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主导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的传播介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海量信息向人们扑面而来。

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全媒体时代带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内容的广泛提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一些把关不严、内容虚假的内容从某些新媒体流出,对社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使“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做了诠释又指明了方向。作为媒体人,应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牢记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感动中国》《辽宁好人》等电视节目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节目。

那么,媒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对价值导向的正确引领呢?本文以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制作的一部电视系列专题片《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为例,浅析具体的实现手段。

一、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明确选题方向

媒体的核心在内容,内容的核心在选题。媒体在选题的时候,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方向,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点,保证宣传内容导向的正确性。以电视系列专题片《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为例,在选题上,节目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富强”为主要选题依据,以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为内容要素,来展现民族自信心。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这几年主流媒体宣传的重点。如何宣传好这个主题是这个时代给媒体人的一个全新命题。

振兴东北,主要是经济振兴,笔者参与策划的电视系列专题片《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正是以振兴东北经济为命题点,讲述为东北经济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和先进人物的正能量故事。《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一共十期,每期选取一个先进人物和团体,通过讲述企业的发展、人物的成长和奋斗历程等正能量故事,来体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功,从而展示东北振兴的宏大主题。每期紧扣“振兴东北经济”主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大的宏观主题和时代主旋律,讲好辽宁故事。

报道的典型人物有支持乡村振兴的第一书记、疫情期间接送援鄂医护人员的功勋飞行员、疫情期间践行“沈阳速度”的建筑总工程师、国家电网先进班组、沈阳地铁的建设者、逆袭成企业董事长的“下岗”女工等。采访范围覆盖辽宁省主要城市,采访时间达两个多月,因为选题明确,拍摄前有详细策划,并使用了多种拍摄手段,所以最后的人物故事呈现立体饱满,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

纵观十期节目,每期内容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展现先进人物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和为振兴东北经济作出的贡献,给东北人鼓劲加油,提振大家对东北振兴的信心,从而也完成了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二、选取典型事迹,以点带面进行宣传

媒体在报道事件的选取上,也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在这一点上要格外注意。区别于传统媒体严格的审查制度,新媒体在多元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内容选取上具有很高的灵活度,一些新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吸粉,往往会选择那些更能博人眼球的事件,有时甚至忽视对价值导向的把控。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报道事件的选取上,要进行严格把关,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以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

《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以具体的模范人物事迹为点,铺陈出整个东北经济振兴的面。

比如该系列专题片的第一期报道了被选派到辽宁省海城农村的“第一书记”刘子旗,他深入考察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区域优势,联系了很多企业。后来发现山东一个国有控股大型企业的需求和海城的区域位置很契合,于是进行了积极对接,希望能把山东企业招商引资到当地。为了把山东的这只“金凤凰”引进来,他沟通了省里和市里的税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8 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让这只“金凤凰”落户辽宁海城,企业现已部分投产,全部建成后,每年能为当地贡献2亿至5亿元的税收收入,这对振兴当地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体现。类似的事情,刘子旗还做了很多。来海城工作的两年,从陌生到熟悉,从城市到乡镇,这片土地留下他的脚印和汗水。接受采访时,刘子旗这样表示:“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可以有我,我希望尽自己一份力,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加油。”

像刘子旗这样,为东北振兴、乡村振兴作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书记”还有很多。讲好他们的故事,让他们成为时代的主角,体现了媒体对价值导向的引领。

三、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要少用抽象道理,多讲日常故事

“抽象道理难理解,日常故事易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是抽象的,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切忌讲抽象道理,一定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要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多讲接地气的故事,是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重要密码。媒体的受众是老百姓,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才是关键。

《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采用的就是讲日常生活故事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每个故事当中,让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理解媒体要传达的价值观。

比如第二期专题报道了践行“沈阳速度”的建筑总工程师胡志宏。他如今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而成的。在采访中,他首先讲述了刚入行时遇到的挫折,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的经历。在2020年疫情期间,接到紧急任务后,就开始投入沈阳市六院相关病房的建设中。从大年初一开始,他每天在现场研究图纸,指挥现场施工。一连八天,胡志宏没回过家,没见过妻子和孩子,一直守在工地,直至工程结束。经过八天的努力,工程高质量完成,体现了“沈阳速度”。胡志宏的故事让观众知道虽然“八天的建设任务”很艰巨,但主人公抗疫的决心更坚决。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

再比如第三期报道了下岗女工逆袭成女企业家的故事。为了讲好采访对象的奋斗故事,在采访之初,笔者对主人公杜薇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拍摄前,笔者和杜薇见面详聊了近5 个小时。从她30 岁下岗带着3 个月大的女儿讲起,到下岗之后的创业,从创业的难处到绝处逢生的商机,从她的迷茫困惑到她的勇气和创新,从诚信经营到友善助人……在近5个小时的谈话中,笔者详细记录下她每一个人生重要转折点的故事以及心路历程。主人公不放弃的奋斗故事,激励了很多人。可以说正是那些日常生活中闪光的故事,才组成了下岗女工逆袭成功的励志故事。杜薇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友善”。

片子文稿措辞中,虽然没有一句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眼,但是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很普通的小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不但易于观众理解,还能引起观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

四、媒体人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传播水平

全媒体时代,媒体人应该清醒认识到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和挑战,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活动,理解其深层次的内涵,并不断了解各个行业动态,在增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达到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目标。如果媒体人自身业务水平不行,会直接影响媒体传播的公信力,从而导致宣传效果下降。如果选取的切入点不合适,脱离群众基础,则很难让大众信服,会影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所以媒体人要时刻谨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学习,从而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另外,媒体制作的内容应该以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为目标,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不断生产优秀作品,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为例,其播出平台是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北方》栏目。《新北方》作为辽宁广播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连续十多年位居辽沈地区收视率第一。

在辽沈地面,《新北方》具有很强的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所以它的影响力在辽沈地区比较大。《振兴东北有你有我》的十期节目,均在该栏目的黄金时间段19:00播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宣传效果,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深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另外这十期电视系列专题节目从选题到策划,从拍摄到后期包装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起用了频道内业务能力最突出的记者、摄像和编导,这些业务骨干经常参加台里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大多具有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一线采访实践经验,其制作的新闻作品曾多次获奖。

可以说,正是因为参与制作本节目的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创作经历、创新的编采方式,才最终保证了节目成片的高质量。《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电视系列专题节目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新北方》栏目也因其经常生产优秀作品,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保障了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五、媒体要创新表现手法,全媒体矩阵式宣传

目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无论是新模式的开拓还是内部的改革重组,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这也促进了媒体对自身发展和布局的思考。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表现手法不能沿用过去解说词加同期声的简单方式,而应该使用更多元化的创新表现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

比如在拍摄时,灵活运用镜头语言;使用航拍机,增加空中视角;使用稳定器,让镜头语言更富表现力和创造性;使用水下摄像机,增加现场感和神秘感等。在节目的后期包装制作中,可以运用多种剪辑和包装软件,比如DaVinci Resolve(达芬奇软件)、After Effects和Premiere等,对节目进行包装和调色,使画面更具冲击力和美感,满足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另外,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也可以使用带有主旋律的节奏音乐、流行歌曲、有意境的钢琴曲等符合大众审美的音乐进行包装,来烘托气氛。

比如《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的第七期节目“揣百元闯辽宁创业富百户助乡村振兴”,介绍的是从吉林揣着100 元到辽宁打拼的韩国华的故事。刚开始他摆过地摊卖过蔬菜,在他讲述几十年前在雪天凌晨挤在敞篷大卡车的后斗来沈阳五爱市场进货的场景时,笔者加入了凄凉的弦乐器音乐,更能突出主人公创业初期的艰辛。

另外,生动的字幕元素往往能增加片子的趣味性,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韩国华视察工作区,意外发现商场员工怀孕后,他幽默地对员工说了一句“身怀绝技”了?片子运用了带有卡通对话框的字幕,增加了趣味性,凸显了人物幽默风趣的个性以及管理层和员工融洽的工作氛围。

另外本期节目使用了航拍机,增加了空中视角,帮助观众更好地感受韩国华创业成功后的成果,烘托“依靠奋斗才能赢得精彩人生”的正能量主题,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另外,全媒体时代,媒体还应该多采用矩阵式宣传。比如2019 年百度的两会传播矩阵中,网民互动总量超8亿,两会内容在线观看直播总人数达5598万。矩阵式宣传,取长补短,取新媒体便捷之长,补传统媒体时间段和接收端之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振兴东北 有你有我》除了在电视端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外,也在手机端软件“北斗融媒”上进行了同步播出。在手机端,观众可以随时观看已经播出的内容,更灵活方便,增加了观众的体验感。

另外,节目视频还在微信公众号等同步发布,方便观众转发到朋友圈进行二次宣传。如此矩阵式宣传,扩大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的评论区功能还增强了媒体与观众的互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媒体人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和表现手段,用高水平的作品引导群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

猜你喜欢

东北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