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栏目主持人明星化特质

2022-11-16□吴

记者摇篮 2022年6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电视节目明星

□吴 笛

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主持人明星化现象是传媒业适应商业化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传媒产业的高速发展,明星主持人在电视栏目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持人明星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邀请影视明星、歌星舞星、社会名人主持节目,演艺明星客串主持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第二,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以主持人为核心展开明星化运作,对栏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形象气质、主持方式等进行包装,推动电视节目主持人走向明星化的发展道路。明星化效应是指主持人有着类似于明星的才华和人气。

比如湖南卫视就有着属于自己旗下的娱乐文化公司,该卫视的一些主持人相比其他卫视的主持人在人气和知名度上要高一些,比如微博中何炅有1.2 亿粉丝的关注,这样的关注量是很多初出茅庐的主持人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的。主持人是电视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群人,只有具备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足够强的专业技术,才能实现主持人明星化。

一、主持人明星化的表层价值和深层价值

新兴媒体崛起加上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走品牌化之路成为电视栏目求生的必然选择。依靠单一节目来提升主持人知名度、打造品牌渐渐行不通了,主持人明星化是电视媒体在商业社会环境下对明星效应的充分利用,体现了电视栏目主持人风格多元化的特点和非专业主持人增多的趋势,因此“主持人明星化”应运而生。但有些栏目的主持人只看到了“主持人明星化”对提升收视率的表层价值,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价值。电视媒体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电视节目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大众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获得成长和提升。因此,有必要立足于节目品牌,深入挖掘“主持人明星化”的文化贡献和社会价值。

二、电视栏目主持人身份多元化

近年来,作为嘉宾参加真人秀节目的主持人并不鲜见,他们的身份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很多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摆脱了原来的身份束缚,在荧屏里展现出更多元的形象。像以汪涵、何炅、谢娜为代表的湖南卫视的几位主持人,除了主持固定电视栏目,也会经常担任其他节目的主持人或嘉宾,让自己有更多的出镜率。汪涵主持《天天向上》栏目的同时也在《快乐女声》《我是歌手》等节目中进行“客串”,还曾经在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中担任“局长”。主持人沈梦辰和吴昕除了担任主持人主持自己的节目外,还参加了湖南卫视的特色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

另一种身份多元化即演艺明星客串栏目主持人也已经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电视现象,跨界主持成为电视节目中一道极具观赏力的新景观。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用歌星、影视明星、社会名人等来主持节目,借助明星和名人的已有效应,提升节目知名度与收视率。比如演员张国立担任《国家宝藏》《演员的诞生》等多档综艺节目主持,孙楠、李克勤、张韶涵等参赛的专业歌手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担任音乐串讲人,他们现场主持的效果甚至不逊色于演唱环节的轰动效应。这样一批明星主持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在很多节目中大放异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明星化开始更多地作为电视台的创新突破口,作为独特资源进行整合应用,放大资源价值。

三、主持人明星化带来的影响

1.主持人获得荣誉和经济利益

主持人明星化现象使得主持人变成了明星和大众偶像,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主持能力得到观众公认,个人鲜明的主持风格被观众所熟悉和喜爱,不仅增强了个人影响力,获得名气上的回报,也给电视栏目以及电视台带来很多收益。主持人明星化之后,随着名气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其获得的荣誉也较多,如金话筒奖、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等榜单上都会看见我们熟悉的优秀主持人。

主持人明星化带来的高曝光度,为很多主持人带来了海量粉丝,进而催生了以主持人为核心的粉丝经济。一方面,借助粉丝支持,主持人通过品牌代言、参加各类商业活动等方式,间接实现流量变现。另一方面,一些主持人时常有意无意地在社交平台上“带货”,直接将流量转化为购买力。近两年,不少广播电视主持人更是通过台内自建的MCN运营机构,入驻直播平台,尝试全新的盈利模式。相比普通受众,粉丝具有更强的“黏性”,这更加有助于主持人实现流量导入,同时开展多平台的流量变现。

2.栏目获得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和固定的收视群

电视机前的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关注最多的一定是节目的内容和主持人,电视栏目的收视率跟主持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明星化现象使得主持人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主持人就是电视栏目的品牌形象代表,直接影响栏目的收视率。

提到辽沈地区资深主播,很多人会想到关键的名字,他主持的直播类新闻评论节目《直播生活》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和广告创收都取得佳绩。作为明星主播、新闻评论员、传播策划人,关键在辽沈地区极具舆论公信力和影响力,有着极强的市场感召力。关键作为节目的当家主播,曾经被沈阳市民票选为“我最喜爱的主播”“辽宁省十佳主播”,可为家喻户晓,线下活动感召力超强,特别受欢迎。由此可见,主持人明星化确实能够促进其影响力的提升,在电视媒体市场,主持人明星化是强有力的竞争手段,更是稳定收视率的有效手段。

主持人明星化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功的商业策略,主持人打造自身品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促进电视栏目生命周期的延展,达到主持人和电视台的双赢。

3.增强电视栏目品牌效应

一个电视栏目想要增强品牌效应靠的是主持人,那么主持人明星化会带来怎么样的效应呢?比如:《国家宝藏》的主持工作由艺人张国立完成,作为曾经登上春晚的主持人,张国立恐怕可以算作演艺圈跨界最成功的一位主持人。他穿着长衫满面春风从舞台后面走出来,说起开场白:“我们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究竟有多年轻?”然后现场观众答:“上下五千年!”那一刻就觉得氛围特别轻松愉悦。张国立虽然是演员跨界主持,但他的状态自然松弛。《国家宝藏》播出了几季,收视率依然很高,这跟明星主持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星主持人在电视栏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人自身的影响力会使节目受众群体非常稳固,收视率节节高升,这也为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主持人会通过主持不同种类的电视栏目形成不同的主持风格。除了主持人个人能力的高低,其本身的粉丝黏性与流量也很重要,对电视栏目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良好的收视率、固定的收视群、较好的广告收益是品牌效应的最好体现。对于观众而言,对主持人的喜爱程度、对媒体的满意程度、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等是电视媒体品牌效应的重要体现。

四、主持人明星化现象存在的问题

1.主持人“艺人化”

主持人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主持节目时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及时与现场观众或电视机前的观众互动,掌控节目进程,把握节目节奏,圆满呈现节目内容。由于主持人明星化会给主持人和电视栏目以及电视台带来丰厚收益,所以现在很多电视台为了达到传播效果而刻意地将主持人“艺人化”,刻意地对主持人进行过度包装。

2.主持人疲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重视对主持业务的钻研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有的人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不是先看内容,而是先看主持人,如果喜欢这个主持人,哪怕对节目内容并不感兴趣,也能看下去。这说明,主持人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独特的风格、深邃的智慧、讨喜的外形、幽默的言辞等都是构成主持人人格魅力的因素。一个定位准确、人格魅力突出的主持人就是电视栏目的金字招牌,换句话说也是收视率的保证。但有些主持人在尝到了明星化的甜头后,就不再提升自己,不努力钻研业务,疲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忽视了对节目的主持,殊不知,主持人在节目中任何的小失误都会被放大,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也会左右受众的价值判断,长此以往,其公信力会下降,人气也会下降。

3.主持风格缺乏创新,模仿雷同现象大为存在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迅速涌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电视台的频道也越来越多,电视栏目也纷纷入驻各种网络平台,导致电视栏目和主持风格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主持人明星化发展往往与商业化发展联系在一起,主持人更多地忙于接商演,将个人影响力和流量变现,却不重视主持风格和主持方式的创新,甚至串联词也出现大量的雷同现象。墨守成规,显然不利于播音主持行业未来的发展。主持人应该突破自我,在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发掘自身潜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去促进个人主持艺术的进步,而不是一味地效仿他人。

五、提高受众的忠诚度

电视节目无论如何演变,始终不变的就是服务目标,即不断满足受众的需要。在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中,受众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必须考虑的元素,这也使得电视节目以受众的行为来划分成为可能。明星本身都有较高的关注度,有着规模巨大的粉丝群体。把主持人打造成明星也就意味着更容易使受众对栏目形成偏好,进而培养一定的忠诚度。当然,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不完全是依赖于栏目的品质、知名度、品牌联想及传播手段,它与受众本身的特性也密切相关。提升受众对栏目的忠诚度,对一档栏目的生存与发展极其重要。像前面提到的一些影视娱乐明星担当电视栏目主持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喜欢他的“粉丝”也带动起来,进而转化成栏目的忠实观众。主持人明星化,可以为节目引来流量,增强收看效果。借助粉丝经济,主持人通过品牌代言及商业活动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这是广播电视栏目和主持人品牌效应的相互叠加。广播电视媒体的主持人在代言或推荐产品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主持人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中介,是媒体机构的“人格化”呈现。无论是新闻节目主持人,还是娱乐节目主持人,都天然地有媒体公信力加持。主持人的话语、行为,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被认为代表了媒体的立场和形象。粉丝之所以为主持人带的商品买单,除了因为其个人魅力,很大程度上还与主持人背后的媒体公信力密切相关。主持人必须时刻谨记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媒体形象,不可为了短期利益透支媒体公信力。

六、如何通过主持人明星化来提高栏目辨识度

1.塑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主持人个人风格,是指主持人在多个或多种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稳定性的个性特征,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后,受众公认的一种艺术特色。老舍先生在谈论语言风格时指出:“风格是心灵的音乐,是个人人格的表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便是在主持节目时表现出的特有的个人风格和特色。

明星化主持人就是收视率的保障,只要他们出现在荧屏上,就会让受众瞩目,愿意继续观看,这才是真正的主持人明星化。如今,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升级,由单纯注重主持人的外表到注重其素质内涵,由简单的比较到品评,综合起来就是,受众越来越喜欢和欣赏有丰富内涵和独特主持风格的主持人。

2.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储备

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储备造就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主持人是传播媒介中的重要一环,起到带头人的作用,优秀的主持人自身就是一个过滤器,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想做到精准“过滤”,与主持人的知识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全面发展的,而且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较高,自身博览群书,储备了大量的知识,在任何节目中、就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成竹在胸,掌握全局,自如地驾驭节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开口如有神。

3.良好的沟通能力

主持人是电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能够缩短电视栏目和受众的距离。主持人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使嘉宾获得心灵上的愉悦,敞开心扉地说出内心感受。有的主持人共情能力比较强,会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来引起嘉宾和受众的共鸣,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七、结论

综上所述,主持人明星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媒体竞争策略,其本质是充分发挥主持人在电视传播中的作用,以人际传播带动大众传播,从而提升电视传播的效能,增加电视媒体的收益。主持人明星化能够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增强电视栏目的公信力,但是其模式目前并不很成熟,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过程中,需要主持人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爱护个人品牌;电视媒体也要不断完善选拔、培养、管理主持人的机制,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有序地推进节目主持人的明星化。同时,广大受众也需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主持人明星化。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电视节目明星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