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创新:论新时代教育期刊编辑的多元角色
2022-11-16莫东霞
□莫东霞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教育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目的在于宣传教育信息、科研成果、教学改革和学术动态,其内容和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编辑人员的专业程度。因此,一名教育期刊编辑需要同时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才能真正达到工作要求。除了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之外,其还应该承担着教育引导者、数字出版与编校先行者等多重身份。目前的教育期刊社普遍面临工作任务多、人员少的现状,其身上担子和压力更重。想真正扮演好每一种身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及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教育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
教育期刊,是一种以服务教育行业、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要使命的教育专业传媒,富有鲜明的教育主导性、鲜明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行业依赖性,发挥着与其他报刊不同的特殊责任和传播功能。
编辑,是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教育期刊出版与新闻类报纸出版不同,教育期刊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编辑的专业素养也十分重要,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还要有洞察世事的能力,在选稿、稿件审查工作中,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性,为我国的教育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语言文字素养也是编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选择文章、征集稿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内语句是否通顺,能否使读者在阅读中有轻松的心情。编辑在工作中可以邀请特定读者提前阅读并评价即将要刊发的文章,然后将读者反馈意见转达给作者,积极与作者沟通,在充分尊重作者意愿的前提下,与作者共同打磨文章,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
众所周知,教育期刊是属于教育内容的文章,即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那么编辑自身的核心素养就变得尤其重要。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与人打交道,与文字打交道,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体现于实际工作中。教育文章的题材、素材和体裁都是多样化的,学术论文、随笔等都有。教育期刊的编辑首先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为青少年选择优秀的文章,促进青少年文学素养的形成。
二、新时期教育期刊编辑现状及问题
1.过于重视经济效益
教育期刊的编辑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的工作性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推动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在当今的教育期刊编辑工作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编辑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自身工作的社会效益。教育期刊的编辑应当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于稿件的筛选中。有的编辑在选择出版素材时并不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只是一味迎合学生喜好。同时,也存在内容同质化问题。部分期刊不仅内容相近,甚至有的插图都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个栏目。这种情况在我国教育期刊中并不鲜见。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自身工作的特质,只看到了何种类型内容经济效益更高,并不注重社会效益。这种工作状态,会使我国的教育期刊行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2.选择的题材过于老旧
教育期刊的内容是围绕教育而展开的,除了要重视读者的感受外,还要积极选择一些新颖的题材内容作为自身的重点出版内容,拓展读者的精神世界。但是我国当今的教育期刊文章中,经常会出现题材过于老旧的情况,编辑在选择题材时没有创新意识,而是循规蹈矩。
当今我国教育期刊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一些出版社的编辑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盲目跟风,常常采用“克隆式”选题模式,套用别人的做法,编辑这种缺乏创新的行为,会影响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期刊出版面对的主要是读者,所以读者的感受最为重要。为什么一些教育期刊发展受到了限制,主要就是因为读者认为自己所读的文章没有新意,无法激起阅读的欲望。
因此,在新时期,教育期刊编辑不仅要紧随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还要创新自身的工作内容,将一些导向正确、立意新颖、内容有趣的文章作为期刊主要内容。只有这样做,才能推动我国教育期刊行业繁荣发展。
三、新时期对教育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社会进步的脚步,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等都实现了互通,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变革正在发生。而新时代,对教育期刊的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自身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外,还应当与时俱进,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提供助力。教育期刊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教学、专项教育、教育思想等种类。文化教育类期刊作为我国期刊出版的核心力量,必须具有专业度高、针对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编辑在进行文章内容选择时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教育期刊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一定推动力量。因此,教育期刊的编辑应当时刻关注教育改革,并发挥自身作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教育期刊的出版环境、出版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不变的是编辑仍然是期刊出版的核心。所以,编辑要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我国教育期刊稿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稿源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传播载体也逐渐多样化,读者对期刊以及文章的要求越来越高。若教育期刊的编辑仍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编辑工作,而未形成用户思维,就会影响自身的工作成效。
比如,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地方开展网络授课,这就需要教育期刊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调研,引发读者思考,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教育期刊的编辑还要注重培养读者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和爱国意识,并将这些意识渗透于文章中,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通过阅读感受到我国国力的强大,增强文化自信。
四、新时期教育期刊编辑工作优化措施
1.做合格的文字工作者
编辑工作实质就是语言文字工作,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文化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字工作者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及标准是一名合格编辑的基本素质,在工作中,编辑需要规范地使用文字、标点,对内容进行精准表达和呈现,准确地展现编辑意图。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可知,一些教育期刊编辑不是出版专业科班出身,有的是从新闻记者半路转型的,对出版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从零开始,尚不能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标点符号用法》《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行业标准。只有熟练地掌握行业标准,编辑才能够具备一双“火眼金睛”,在审稿、校对时准确地找到文字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展开正确的处理与合理的润色。
教育期刊的读者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教育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产品的质量,甚至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注重文化修养的培养,对于教育期刊编辑来说尤为重要。在编辑的过程中,编辑要认识到出版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影响,打造出更多吸引教师和学生的精品,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让教育期刊真正达到育人的作用,借助语言文化的传承功能与传播功能来促进我国语言文化的传播,逐渐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凸显教育期刊教育性的同时,传递正确的教育观点。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具有形象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特点的数字教育产品满足了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数字教育出版创新出版形态,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等规划都明确提出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信息化教育学习环境,也就是说,教育期刊要进一步丰富传统教育出版形态,开发种类丰富的数字教育产品。
2.弘扬时代主旋律,成为一名优秀的引导者
教育期刊有三大主体,分别是:编辑、作者与读者。一个合格的期刊是通过作者撰写文稿、编辑根据读者要求加工所形成的,所以三者之间关系密切,需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编辑要在引导作者写出更好的作品的同时引导读者“读好书、好读书”。
①协调好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更需要编辑去精心维护。因为只有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良好沟通,才能够确保这样的关系可以长期发展。尊重作者、保护作者,是一名合格编辑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首先,编辑要引导作者写作并与作者共同成长。因为一名优秀的作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与编辑建立良好沟通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因为作者刚进入这一行时对具体的写作要求并不了解,不了解读者的需求,同时也不知道哪些内容是合适的,导致所写作出的作品过于流于形式,毫无创新可言。而此时编辑的作用与价值就凸显出来,要将迷茫的作者引导至正途,帮助作者提炼关键的观点与内容,凸显新意,促进作者的快速成长。
其次,编辑和作者应该以书稿为媒介,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编辑与作者应该朝着“为读者奉献更好的作品”的共同发展目标而不断努力。这一努力的过程可以提升编辑的学习与拓展能力。
②协调好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文艺编辑学》中写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满足读者需求而生产出精神产品,通过创新的精神产品来实现培养读者、创造读者的目标。”
在协调编辑与读者关系的过程中,应该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工作核心,能够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能够及时找到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契合点,从而编选出更符合读者心意的作品。
新时代,教育期刊编辑应该有所坚守,有所创新,不仅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要正确地引导读者,承担其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社会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中,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
3.坚守与创新,成为数字出版和编校先行者
编辑经常被人们称为优秀作品的“助产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辑过于重视“工匠精神”而忽视了创新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期刊编辑,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独到的眼光和创造力,无论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还是排版设计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①积极引入数字出版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趋势,“立体化”图书馆能够将音频、视频及纸媒的所有优势集于一体,这样的出版模式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由人们文化需求变化而衍生出来的产物。出版社要积极依托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纸电融合、纸网融合,数字出版与智能化教育融合,阅读终端跨界融合等打造全媒体数字出版服务体系,以满足读者的文化、教育、娱乐需求。这就要求编辑站在数字出版的最前端,学习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在数字时代,只有依托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掌控新技术,重新定位内容、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将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转化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优势和平台优势。
②按需出版,减少库存
在国外按需出版已经十分普遍,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目前仅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出版社,如中国标准出版社、气象出版社以及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开展按需出版业务。但是这样的出版方式在未来潜力巨大,作为新时代的创新型编辑应该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来了解和应用按需出版。
③提高编审校效率,改进编辑手段
新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出版印刷行业中发挥巨大作用,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为编辑和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下,编辑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加强与读者、作者的互动,为他们提供可以互动交流的平台,并及时获取第一手的反馈信息;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文稿文字、语法、语句展开校对,以简化编审校程序。
五、结语
总之,随着出版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编辑的角色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持续发展。教育期刊编辑会在坚守固有优势的同时展开创新,推动我国教育期刊事业的长期发展。“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参与创造。”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他创作的最后一本书《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如此说道。
相信,未来新技术的挑战和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将为传统出版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给编辑带来更广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