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一致的精品内容
——以铁岭日报社《辽河!辽河!》系列微纪录片为例
2022-11-16□崔博
□崔 博
为讲好铁岭故事、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媒体深度融合,2021年7月,在铁岭市委宣传部的策划和指导下,铁岭日报社制作了《辽河!辽河!》系列微纪录片,共8集正片,每集5 分钟。《辽河!辽河!》突出大主题小切口,以思想性和艺术性兼顾的微纪录片方式,打造出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精品内容。
一、策划源头:聚焦时代主题 彰显文化魅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辽河!辽河!》系列微纪录片通过整体谋篇布局,把铁岭市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体现出来,把百姓富、生态美展示出来,另辟蹊径宣传铁岭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系列微纪录片以全新的高空航拍视频为主要拍摄手法,以辽河为主线,以辽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副线,以辽河流经的凡河新区、银州区、开原市、昌图县城区的历史和现实为亮点,通过一条大河,带受众领略铁岭的壮美,通过208公里行程,带受众感受千古辽河文明。
1.辽河是铁岭的母亲河。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铁岭日报社一直在研究一个恰当的选题,进行重点报道,宣传铁岭、展示铁岭,讲好铁岭故事。以什么为载体最能展现美丽幸福新铁岭?美景、美食、书画、人物……在数次的交流碰撞中,最终大家把目光锁定在了辽河。
辽河是辽宁的母亲河,与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并列称为七大江河。
辽河在铁岭境内全长208 公里,流经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银州区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73个村,有凡河、清河、柴河、寇河、招苏台河等多条支流。辽河流域遍布铁岭全境,是铁岭市生态安全的根本屏障,为300万铁岭人民饮用、955万亩耕地灌溉提供重要水源。辽河流域铁岭段,人口、耕地、工商业相对集中,既是东北生态的重要保护带,也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经济带。
辽河,古称辽水、大辽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大约30 万年到40 万年左右,辽河流域就出现了最古老的人类。距今5000 年左右,辽河上游内蒙古赤峰地区产生了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清朝把获罪的官员流放到辽河流域,称作辽东流人。清代流人对东北辽河流域教育和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铁岭守护辽河成果丰硕。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辽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退耕(林)还河生态补偿、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多措并举,铁岭辽河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辽河水系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据统计,2011年以来,铁岭市辽河流域封育面积33.82万亩。其中辽河干流封育27.45万亩、支流封育6.37万亩。
目前,铁岭市辽河封育区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3.7%提高到85%以上,河滨带植被恢复到100%,草地面积增加了368%,林地增加了19.5%,累计监测到鱼类15种、鸟类45种、植物178种、昆虫36种,自然生态得到明显恢复。铁岭市还全力实施中小河道“沿河插柳”,已完成河道岸线绿化89 公里。与此同时,铁岭市辽河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021年7月,辽河水草丰美,正是展示的最佳时间,辽河国家公园获批在即,在这个特殊时期,对辽河进行宣传报道意义深远。
二、创作过程:做“原创”出“精品”主流媒体强化担当
《辽河!辽河!》系列微纪录片从2021年6月立项,7月推出,采取边拍摄、边制作、边推送的形式进行宣传,创作过程历时半年,这在追求“短平快”的互联网时代并不常见。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价值追求,积极践行“四力”,摄录团队跑遍了铁岭城乡,拍摄第一手素材,制作方面字斟句酌、反复雕刻,用“笨功夫”打磨出“精细活”,使这组报道在宣传铁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辽河!辽河!》微纪录片在铁岭日报社所属的报纸、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客户端、西瓜视频等全媒体平台发布,获得了铁岭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8 集作品全部被“学习强国”平台选取推送,被北国客户端转载报道,部分画面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制作辽宁省宣传片采用,部分视频画面被水利部制作专题节目采用。
1.坚持内容原创,绝不做“搬运工”。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许多作品都在拼创意,内容却不是深入采访获取的,而是靠同质化的公共素材混剪而成。《辽河!辽河!》系列微纪录片摄制团队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将原创内容作为重要抓手,打造有分量的新媒体产品。
在准备阶段,相关人员多次召开“头脑风暴会”,研究拍摄内容、画面表现方式。一条大河正常的拍摄画面里只有水、草、树、鸟和零星的巡河人,即使两岸风景如画,但是简单的拍摄必然是枯燥的,一定要把辽河铁岭段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和重要的一级支流入河口展现出来,一定要把千古辽河厚重的历史呈现出来,一定要把辽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奋斗精神表现出来。这就是《辽河!辽河!》微纪录片的最基本的制作思路。
在展现辽河标志性景观和重要一级支流河口方面,辽河干流铁岭段源头福德店、太平山古渡口、五棵树橡胶坝、京四高速桥、招苏台河口、清河口、柴河口、凡河口、朱尔山双桥、辽河干流铁岭段终点鲁家大桥等典型画面一定要有。
如何把千古辽河厚重的文化浓缩在8 集微纪录片中,制作团队选择以点带面的方式。辽河铁岭段终点不远处的一座高台上有一座帽山烽火台,已默默驻守辽河2000 多年。这座烽火台始建于战国,明永乐十一年重建,一处烽火,阅尽千古,见证着辽河几度沧桑向南流。柴河与辽河的交汇处不远处的马蓬沟,是清朝著名的河运码头。曾经在这里,少年周恩来踏上铁岭的土地,来到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关外第一书院——银冈书院,开启了在铁岭求学的岁月。在银冈书院,12 岁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誓言。帽山烽火台、马蓬沟古渡、银冈书院等景观成为展现辽河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重大主题报道由于主题重大、相对严肃,在传统报道中往往以恢宏大气的风格呈现,有的媒体在讲述历史背景、宣扬时代价值、拔高精神领悟方面存在“用力过猛”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报道的接受。优秀的作品离不开典型的细节,尤其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细节对主题有重要阐释意义。
《辽河!辽河!》微纪录片制作团队决定用典型的细节展现丰富的情感层次。比如,辽河岸边有一个古老村落叫陈平堡村,得益于辽河整治封育的成果,村民过上了越来越富足的生活。村外不远处的陈平工业园区,改变了村民世代务农的历史,农忙时他们驾驶农机驰骋田野,农闲时他们穿上工装忙碌生产,在这里村民活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模样。这个村庄的报道就非常有人情味,特别是展现村民工作生活的画面,幸福感满满。
大体思路确定后,3 名文字记者作为先头部队,与水利水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部门深入沟通,挖掘出辽河相关资料十余万字,大致梳理出《辽河铁岭的母亲河》《烽火台在见证》《波光莲影映新城》《一水一山一古城》《一河清水连古今》《水草丰美探源头》《四大明珠耀铁岭》《物阜年丰黑土地》8期内容的脉络,这些内容从不同侧面展现铁岭市辽河治理、生态建设、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力求把母亲河精彩地呈现给大家。
2.做“内容收藏品”不做“文化快消品”。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强势崛起,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热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当前,各新媒体平台都高歌猛进布局纪录片市场,重要时间点及黄金时段播映优秀纪录片是诸多媒体的制胜法宝。互联网快、浅、轻的传播特点,相应催生了大量的文化快消品。
《辽河!辽河!》微纪录片作为铁岭日报社拍摄的第一部城市宣传纪录片,一定要不落俗套、脱颖而出。制作团队决心下苦功夫,取得大量独家素材,立志打造内容收藏品。可以说,《辽河!辽河!》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是一次脑力和体力的艰苦跋涉。每一帧画面,每一句文字,都体现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
为了给予受众不同的体验感受,拍摄工作舍弃了传统的顺流而下的手法,而是采取逆流而上的方式进行,由南向北,从辽河干流铁岭段终点——鲁家大桥直至辽河干流铁岭段源头——福德店,主要展现辽河干流铁岭段各重要节点的代表性风貌。
为了展现一个受众很少看到的与众不同的辽河,微纪录片以航拍为主,以空中视角俯瞰辽河,立体化展示辽河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大美辽河。画面精美、视频震撼,既有高大上的主题,也有朴实的烟火气。
铁岭日报社领导亲自实施这个项目,社长全程直接指挥,参与文字修改、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等工作。专业摄影人员携带4K超高清摄影器材,走遍铁岭大地,拍摄了大量独家素材,留下了珍贵影像。因为中午时平光拍摄效果不好,所以摄影人员几乎每次去拍摄都是在早上4 点钟集合,驱车赶往拍摄地点,5 点左右开始拍摄工作,中午11 点前午休,下午4 点左右又继续投入拍摄。为了拍摄辽河日出画面,摄影人员凌晨3点多就到辽河岸边等候。
要做出融媒体精品,必须讲究视听美学。只有新闻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才能赢得受众。在音乐方面,制作团队精选了孙楠的《江河恋》作为主要配乐。解说,是邀请网络上的专业解说老师担纲。片名题字,邀请铁岭当地知名书法家书写。这些高水平的艺术元素叠加起来,让《辽河!辽河!》真正具备了大片的质感,达到了一定的融媒体产品制作水平。
三、机制探索:以“融合”促“创新” 立足全局整合资源
铁岭日报社把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基金向《辽河!辽河!》制作团队汇集,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内容。
1.人员融合。在这个微纪录片创作中,进行了一些工作机制的探索。主创团队由四部分人员组成:传统报纸记者编辑,擅长策采编发文字稿件、制作报纸版面;新媒体平台记者编辑,擅长摄制视频和制作各类新媒体产品,同时运营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账号;影视工作室成员,既有传统媒体经历,又有新媒体创作经验,制作多个影视精品;辽河专家、铁岭文史专家,作为团队顾问,为摄制工作提供指导,保证作品以高水平呈现。团队阵容强大,成员各有所长,大家精诚合作、协同发力、互相赋能。
同时,《辽河!辽河!》团队坚持合适的人可以进来,不合适的人可以走,团队的人会有一点“富余”。这样人力资源上的“有闲”就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每个人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就有了创造力,干得更好。也是因为改革探索,在经费方面,干得好的人多给,干得不好的人少给。由于团队比较灵活,可以吸纳社会上的“高手”,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智慧。几个月时间里,一直是前面有人在拍摄制作节目,后面有人在研究提升节目,一点点节目的质量就提升了。
2.创作融合。《辽河!辽河!》作为城市宣传片就不能没有城,在这个过程中铁岭日报社与辽河流经的凡河新城、银州区、开原市、昌图县当地的宣传部门和融媒中心及涉及的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度合作,实现了一种创作融合。
《波光莲影映新城》这一集中,突出波光莲影。因为凡河新城是一座北方水城,它南依凡河、如意湖,北接莲花湖、莲花湿地,水就在城中,城就在水上,水给城添色,城为水增辉。为了拍摄到凡河新城的水、湖、莲、桥,铁岭县凡河新区管委会和铁岭文化旅游集团向摄制组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提供船只、电瓶车服务,启动钻石广场大型喷泉,组织规划建设专家介绍情况等。
《一水一山一古城》这一集着重展现了银州古城。从秦始皇开设郡县,到唐玄宗设立“富州”,辽太宗冶炼白银,“银州”至此得名,古城银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城。在拍摄银冈书院、慈清寺、秀峰塔、驻跸塔、魁星楼等珍贵的文物古迹时,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铁岭博物馆、龙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银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积极配合。就是从未对外开放的龙首山瞭望点——翼然台也允许摄制组进入以便拍摄秀美龙山风光。摄制组获得了珍贵的视角,呈现了一个众人从未看见过的唯美城市。
3.资源整合。在拍摄这组微纪录片的过程中,各相关单位都提供了其所掌握的文史资料。把众多的文史资料串联起来,制作团队惊奇地发现,柴河水库是在周恩来总理1962 年回铁岭时指示下修建的。于是,一段文字流淌而出。“在铁岭县熊官屯镇连绵的群山中,柴河水库静若淑女。近千米长的大坝横卧在两山之间,牢牢锁住了曾经肆虐的‘蛟龙’。人们至今仍清晰记得,周恩来总理面对柴河时的殷切嘱咐,‘要修建水库变水害为水利’。如今这座大二型水库,灌溉着下游40 万亩良田,守护着辽河沿岸百余万群众安宁。”
四、结语
如今,回顾《辽河!辽河!》微纪录片创作过程,创意、撰稿、采访、拍摄、制作、审改、核校、分发、推广各个环节,不仅有创新,更体现了传承。如同一栋新盖好的房子,从建筑样式到窗户门处处体现着融媒体的特色,其实是以党报的严谨、准确为根基。没有党报人深厚的文化功底,没有党报人对市情的精准把握,没有党报人对职责的坚守诠释,就不会产生具备这样风格和力度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