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探赜

2022-11-15程志媛

成才之路 2022年32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程志媛

摘要:高职院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近些年來,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培养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职业技术教学内容来对教育方向进行调整,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日常教育,强化高职大学生的工匠意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改革高职教育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在做好主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产教融合,打造培养工匠精神的新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既具有丰富知识和高超技能,又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高职大学生;激励机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2-0001-04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柳州市职业教育一般课题“‘三课堂,三阶段,一循环卓越匠心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LZZJS2020C 001);2021年广西柳州市职业教育一般课题“新时代中高职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LZJ2021C010);2021年广西大学生就业研究专项课题“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ZJY1129)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他们参加工作后始终秉持敬业、创新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职业综合素质。若每一位已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必然会带动整个行业实现生产能力的提升,也为我国从工业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型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对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实现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专业技术时更加勤奋且有恒心。以往高职院校教学更注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忽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很容易因为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而频繁更换职业、蹉跎时光,难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确保他们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进取、创新团结的精神,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也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双高型”人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促使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提升,使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速推进“中国智造”,致力于建设工业强国,我国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社会上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数量较少,难以跟上中国工业强国建设的步伐。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只有培养出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更快实现。重视培养工匠精神,不仅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形成求知进取、精益求精、拼搏奋进的职业精神,而且能让其更重视职业技术学习,在未来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

3.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发展应该从过去的增量向转型升级方向转变,与过去相比应该更重视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并注重培养高质量人才,使其担当起研发、生产方面的重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产业革新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具备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思维超前的人才,而且需要踏实上进、工作严谨、努力奋斗的高素质人才。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端制造行业方面涉及不多,还存在研发能力不强、科研资金较少、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等问题。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工匠队伍,是促进我国产业实现转型、创新、升级发展的关键。

二、新时代培养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困境

1.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近年来,受一些陈旧思想的影响,职业院校大学生一直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和尊重,加之其工作后的收入与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较低,所以社会对其关注度始终不高。古有“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科举制度,而现在社会上仍有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将对孩子的期望全部放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渴望孩子能够考上“211”“985”等名牌高校,最低要求也是普通本科,而高职院校则是最后的无奈之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对“职业院校”及“工匠”的认识和理解自然变得扭曲,认为职业院校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社会地位。

2.管理制度亟待健全

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需要政府层面的影响及社会的关注,单纯靠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发挥出关键性的指导和调控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高职院校培养能工巧匠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精神支撑。但是,目前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具体执行时依然存在“断层”、内容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加上相关保障体系尚未构建,这直接导致政策未能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比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职业学校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但后期应该如何建设、哪个部门给予资金补助等,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详细的指导意见。

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

在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习环节,由于学生的实习单位相对分散,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够,因此缺少合理的实习指导和帮助;在顶岗实习时,学校与企业之间并未就育人工作开展密切的沟通交流。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之后通常由一个企业老员工负责,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部分企业老员工并不具备较高的素养及专业能力,难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和行为示范,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不够。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还在沿用以前的中专教学模式,职业教学质量不高,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还在沿用“老三段”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文化知识,毕业前再利用一年时间到学校指定的企业参加岗位实践,并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的要求。这导致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质量低下,不利于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

4.校企合作目标偏离初衷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分离式”合作,比如部分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看作是为学生解决实习问题,为学校提升就业率,仅将企业作为单纯的岗位实习基地,并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送去实习之后,并未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匠精神、综合素养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具体的计划。而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更倾向于考虑自身的盈利,将实习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帮助企业缩减运营成本,没有落实一对一的岗位培训制度。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校企融合、工学结合”这一本属于对“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工匠精神核心内容的转化载体,却变成了高职院校单一践行岗位实习、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的利益对接点。

三、新時代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1.改革高职教育模式,重视工匠精神培养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工匠精神。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更重视对学生传递知识、训练技能,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操守等。这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甚至难以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即便将来参加工作也难以体会工作中的快乐和成就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此,高职院校应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基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校领导、教师均应改变教育理念,做好职业教育的领路人,积极向社会及家长等不同层面传达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改变社会对高职教育、高职学生有偏见的现象。

(2)革新教育机制,明确教学任务。高技术人才需要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对人才培育机制进行革新,完善教学机制,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向及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的培养与高职大学生的技能培养实现有效衔接、相辅相成,促进高职大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自信的提升。将工匠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工匠精神的精髓寓于课程的每一个单元教学,是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途径。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对于Java课程的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授职业技能为主,向学生传递基础语法、高级专题等,但是一个Java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团队合作,所以在融入工匠精神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优化算法、精简代码的品质,尤其要做好团队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1)以证促教,促进高职大学生职业水平的提升。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开展1+X证书体系的试点工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重视针对获取相关技能证书的培训,促进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和高质量教学活动密切衔接,在专业教育与培训活动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突出高职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学亮点,而这必然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趋势,促进高职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2)以赛促学,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工匠觉悟。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职业技能比赛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下开展操作性技能竞技比赛,这能够将高职大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充分展示出来。高职院校可以基于技能比赛的精神来安排优秀的学生进行竞技,根据需要对其加强培训,帮助其提升专业能力、完善知识体系,确保其技能精益求精。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选手能够获得技能展示的机会,并在比赛后进行经验分享,使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以赛促学”可以有效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及工匠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2.构建人才制度体系及激励机制

首先,要对人才评价机制进行革新。当前,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人才评价机制存在不公正的现象。通常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就业选择和工作机会,而高职大学生由于学历、专业及学校等问题,选择就业的机会十分有限,而且不具备参加事业单位招聘及公务员考试的资格,这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毫无帮助。因此,人才评价体系应该进行革新,为高职大学生创造公平的择业机会。其次,开展校企合作时,应提供政策帮助。政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于企业应承担的育人责任与任务加以明确。比如,针对合作企业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和减税等优惠政策,促使企业具备一定的资质加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协同学校一起开展教学,让企业从“被动”变“主动”,成为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最后,应使工匠的事业发展路径变得通畅。对工匠的职称晋升体系给予革新,让工匠认识到自身所从事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使工匠致力于工匠精神的传承。

3.学校做好自身的主体工作

(1)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其他课程教学相融合。第一,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学生价值理念的树立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与“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完全符合,所以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时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利于深化高职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使其认识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二,教师可以在实训教学活动中渗透工匠精神。比如,开展钳工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建设港珠澳大桥时普通钳工管延安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管延安焊接海底隧道接缝处间隙时,因做到“零误差标准”,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身上具备技艺精湛、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对这一案例的讲述,可以使大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工匠精神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2)积极建设培养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第一,要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为其推荐本专业领域内的全国劳模、工匠、技术工人等。比如农业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袁隆平院士的故事,通过袁隆平院士工作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总结其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激励自己通过努力实现梦想,不辜负自己当初的选择。其他专业的教师也要结合专业领域选择劳模、工匠事迹进行宣传和推广,在开阔高职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引领他们从自己专业领域的角度去发现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模范人物,逐渐接受并认可工匠精神,在内心种下一颗可以随时成长的“工匠精神”的种子。第二,要借助学校各部门的科学指导来举办多种活动,开展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演讲、班会、技能比赛等。比如,机械自动化专业、电气技术专业、农业技术专业等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比赛的方式融入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程度,增强学生的工匠意识。

4.产教融合,打造工匠精神培育新平台

(1)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筑牢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石。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及教学设施等育人资源,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及项目研究等各个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企业的优质发展。其次,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强化培育专业人才的教育责任。要将人才评价体系和高职院校的育人计划、教学活动、课程构建等进行密切结合,为广大师生创建实践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安排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与学校通力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择业机会,促进高职大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2)建立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践行工匠精神。现代學徒制实际上是一种校企协同育人的职业教学机制,是产教结合的关键构成部分,可促进高职大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大学生成为学徒后,可以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获得师傅的专业技能指导,并能在实践操作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与此同时,高职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能够感受到师傅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并将这一精神内涵转化为职业素养与职业信念,继而使工匠精神得以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重视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促进“中国制造”与实现“中国智造”的关键举措,是我国高职院校实现教育革新的重要落脚点,也能充分满足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深刻认识工匠精神对提高人才质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继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成鑫,和震,任锁平.劳模、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6).

[2]吴健,刘国强,郭海军.高职院校结合工匠精神培育职业人才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1(22).

[3]王雁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2(01).

[4]孙伟,仇文宁.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heng Zhiyuan

School of Vocational Techical Normal,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xi Province, Guilin 5450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ar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recent years, people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ing, integrate the craftsman spirit into the daily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trengthen the craftsman awar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reform the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ntegrate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reate a new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craftsmanship spirit,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rich knowledge, superb skills,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raftsm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centive mechanism; integration ofproduction and education;talentcultivate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