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太平 漫漫生活

2022-11-15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5期
关键词:太平镇全镇民宿

太平镇处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生态保护红线内面积占全镇面积的55.34%

家家户户小花园,村村小公园,全镇大公园

2021年,接待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较5年前增长了约50%

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8个国家级荣誉,以及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一批省级荣誉

坐落在江西南昌西北部的湾里太平镇,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85%,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在1.5万个/立方厘米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太平镇历任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成为太平镇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支撑点。

太平镇先后获得2012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2015年度全国文明村镇、2015年度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6年度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2017年度国家卫生乡镇、2017年度全国特色小镇、2021年度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021年度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8个国家级荣誉,还获得了2017年度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2021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等一批省级荣誉。

青山绿水共筑生态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太平镇最大的优势,也是发展的底色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太平镇生态保护红线内面积占全镇面积的55.34%;处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风景名胜区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体系;全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处南昌市前列。

清澈见底的池塘、白墙灰瓦的民居,这些乡村美景的形成,得益于太平镇始终如一的水环境管护工作。太平镇辖区内流域分两部分,西北及北面的河流港汊流入潦河、修河,南面及东面的水系注入赣江,平均年径流量1.98亿立方米。长期以来,太平镇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动“一河一策”“清河行动”等工作,投入746万元高质量建成了1个一体化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投入1280万元建成了2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了约10千米的集镇污水管网,实现了集镇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持续加强河道日常巡查、污水设施设备定期巡查和水环境专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是太平镇的宝贵财富。太平镇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造林绿化、林政管理等。目前,共建设森林防火林带60千米、隔离带134千米,新增植树造林1.2余万亩。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应急队伍和预警队伍,在重点防火期内对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实行顶格处罚,连续20年实现无火警无火灾。此外,还成立了古树保护小组,重点看护辖区内80余株古树名木的长势。特别是定期邀请省林科院的专家现场指导,确保千年银杏始终焕发生机。

由表及里扮靓村庄颜值

太平镇十分重视城乡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先后出台了《城市环境整治八大行动工作方案》《“比环境,看市容市貌”百日攻坚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实施细则》等,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考核依据,结合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太平镇将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发动村民按照“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种树栽花绿化美、庭院创意协调美、节能环保生态美、家风家训和谐美”的美丽庭院“六美”要求和“精心规划设计、精细整洁环境、精致建设管理、精美打造景观、精准发展产业”的美丽村庄“五精”要求,高标准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庭院和美丽村庄。现在的太平镇,家家户户都是小花园,可谓“村村小公园、全镇大公园”。

同时,太平镇注重深度挖掘各村本土文化内涵,保留了各村落的独特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先后打造了垴下象棋文化村、垴上醉乡民谣文化村、雷港“世外桃源”民宿村、湾头生态民俗村、南源风情文化村、太平“六个千年”文化村等乡村旅游点。泮溪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合水分场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雷港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源村获评江西省生态村、首届江西省十大秀美乡村,太平村获评南昌市生态村。

花鸟为伴发展旅游经济

太平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年红豆杉群、皇姑墓、造钱洞等自然、人文景观38处,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狮子峰,国家3A级景区神龙潭和九龙溪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太平镇的核心产业。2021年太平镇接待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游客普遍反映,太平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治愈功能,早起有虫鸣鸟叫,夜晚有繁星满天,生活节奏慢,住几天后,整个人都感觉舒畅了。

太平镇以生态为媒,做到了四季有文旅活动。在举办好花朝节、啤酒节、民宿旅游文化节等传统节庆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全新打造了“太平十二味”美食IP、“相约太平66.6”摄影大赛等特色品牌,有效增强了旅游节庆品牌的竞争力。

近年来,太平镇民宿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既有和棋精舍等由本土农家小院改造、农民自主经营的特色民宿,又有林泉漫居等由外来专业团队打造的高端精品民宿,还有楠树坪民宿村这类整村打造的品牌民宿综合体,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全镇现有各类民宿60家,床位1500余个。

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对当地产生了“四个带动”作用:带动了当地特产销售,把城市游客吸引到了乡村,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流量”;带动了村民就业,解决了近10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家门口就业问题;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每年可增加村集体分红收入近300万元;带动了闲置资源盘活,不仅实现了村庄“旧貌换新颜”,还给村民带来每年1000余万元的综合收益。

瓜果飘香铺就富民廊道

太平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多点开花。以南门分场种植基地为例,通过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稳定稻谷、艾草、蟠桃等常规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将种植品种向绿色、有机、优质、特色、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这里的高山大米、黄肉蟠桃、本地蜜梨等都是有机种植、原生态生长。采用无公害、无农药、无化肥的种植技术,起到了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经济价值等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仅种植业这一项,就可以带来每年12万元的增收。

南门分场是太平镇农业发展的一道缩影。围绕“村+农业+旅游”模式,太平镇以红枫线特色农业体验带为引擎,因地制宜,依托种植业打造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积极推进茶叶、果业、有机蔬菜、中草药等特色生态种植项目。南门蟠桃、湾头荷花、桐源蔬果、太平铁皮石斛等10余个休闲农业基地已具规模,带动全镇朝着“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愿景不断前进。

此心安处是吾乡

“吸引”是第一步,“留下来”才是重点。想留住人,就必须要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太平人守住了青山绿水,优化了生态产业,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品牌优势。2021年,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较5年前增长了约50%。从泥土路到柏油路,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乡土味到乡愁味,群众的幸福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太平镇,你可以遇见想象中的美好。春天,在黛瓦下遇见衔泥的新燕,轻嗅一口江南烟雨滋润的花香,漫步于烟波浩渺之上,与斜风细雨诉说三月时节的美好。夏天,在翠竹葱郁的山头与鸣蝉对话,青山掩映,风过云烟,十里荷花送清香。秋天,在热气溃散、微风绵软的时候,抚过几枝橙黄橘绿,清澈的凉意会提醒你好景需记。冬天,在万籁俱静的风声中,窥见房舍热气氤氲的人间烟火气,远方光芒似红烛,爱与暖皆沸腾。

没有什么能够比安心更能够把人留住了。“试问太平好不好?”这里的人们会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猜你喜欢

太平镇全镇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湛江太平镇引进金融活水浇灌“三农”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中部地区特色小镇要素分析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你是民宿达人吗
四川最早的乡土文学
昌图县太平镇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