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基于混合研究视角
2022-11-15王秀丽贺湘炎
王秀丽,贺湘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就业意愿是指人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认知和对将要从事何职业的预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意愿有可能不断加固,从而影响人们最终在就业方面的选择[1]。国外社区护士主要以本科学历以上为主[2],而我国社区护理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整体偏低,直接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及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3-4]。混合方法研究是指混合了质性和量化两类研究方法、手段或概念的研究,相较于单纯的量化和质性研究,混合方法研究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5-6]。本研究采用质性与量性研究的混合研究法,分析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为社区护理事业发展及护理本科生就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横断面调查的研究对象。釆用便利整群抽样法,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选择新疆石河子大学护理学院及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就读的392名护理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愿意参加本研究;全日制护理专业应届毕业学生四年制本科(高中起点);学校开设社区护理课程。(2)排除标准:不愿意参加本研究;参加自学考试护理专业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调查期间因各种原因(请假、休学、外出等)尚未在医院者。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
2.质性访谈的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在整群抽样的前提下,进行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于2020年3~6月,选择两所院校、生源地的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按质性访谈资料达到饱和的原则,由数据分析饱和度决定受访者的个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纳入标准:同意参与本研究;全日制护理专业应届毕业学生四年制本科(高中起点);学校开设社区护理课程。
(二)研究方法。
1.横断面调查。(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地、是否为独生女、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等。(2)本科生社区就业认知意愿调查表:采用潘莺燕[7]编制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从事社区护理就业意愿调查问卷》,包括社区护理就业认知5个条目和社区护理就业意愿3个条目,问卷Cronbach’sα为0.874,内容效度为0.87。
2.质性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根据文献回顾结合现状拟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分为以下3步:围绕研究问题设计访谈提纲及具体题项;在访谈过程中,根据语境生成新的研究点,不断对访谈提纲和题项加以补充和修订;对资料进行复核,发现有遗漏、疑问之处,当场请受访者补填和修正,访谈结束后及时通过播放录音和结合笔录内容,进行书面汇总,并分类编码与主题提炼。访谈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1)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原因是什么?不选择社区护理就业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会选择护理专业?
(三)资料收集。
1.横断面资料收集。采用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在征得两所学院同意后,由两所学院指定的护理本科生负责将问卷链接发放给符合要求的学生,通过链接进入问卷页面,根据自愿原则填写。研究者通过调查平台下载数据。
2.质性访谈资料收集。提前3天与受访者预约安排访谈时间,访谈地点为指定的办公室,访谈时间约为30~40min,采取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进行,不加任何暗示与引导,研究者不控制受访对象的行为和反应,任其自然发展,尽量避免研究者个人价值观对受访对象的影响[8]。访谈现场只有研究者与受访者,整个过程环境安静,不受干扰。由1名研究者及时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对记录文档进行核对,并以编码代号的形式,保护受访者隐私,按照顺序,建立文档。为实现质性研究的本意,笔者未对访谈内容进行更改,以保持研究的本色。为确保研究质量,采取了4项措施包括全部访谈均由研究者完成;访谈结束后由课题组2名成员独立完成对同一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将所获结果进行核对即合众法;对每份访谈资料完成分析后,研究者对分析过程中有疑惑或含糊之处请受访者核对和确认,保证所分析资料与真实情况一致。
(四)统计学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本研究共调查护理本科生392名,性别:男性11.73%,女性88.27%;民族:汉族76.02%,其他民族23.98%;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0.29%,非独生子女79.08%;出生地:农村39.8%,城镇60.20%;择业原因:兴趣爱好14.03%,父母的意愿18.88%,好就业40.56%,他人推荐10.97%,调剂15.56%(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就职意愿一般信息描述(n=392)
2.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调查。(1)选择从事社区护理就业的调查分析。94名护理本科生愿意去社区从事护理工作,占23.98%。选择社区就业的因素:其中87人因为工作轻松,压力小,占92.55%;56人因工作环境好,占59.57%;62人因工作有意义,占65.95%;59人因工作主动性强,占62.76%;44人因社会地位高,占46.80%;46人因良好的福利待遇,占48.93%;28人因职称晋升较容易,占29.78%(见表2)。(2)选择不从事社区护理就业的调查分析。298名护理本科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占76.02%。选择不从事社区就业的因素:其中285人因对社区护理工作比较生疏,占95.63%;248人因缺乏发展空间,占83.22%;229人因福利待遇差,占76.84%;205人因工作环境差,占68.29%;187人因社会认同度低,占62.75%(见表3)。
表2 从事社区护理的原因(n=94)
表3 不选择社区护理的原因(n=298)
(二)质性访谈。
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有来11名毕业生接受访谈,其中,男2名,女9名;汉族10名,其他民族1名;独生子女6名;出生地为农村的4名,城镇7名(见表4)。
表4 护理本科生一般信息资料(n=11)
2.质性访谈结果。(1)社区护理同样重要、离家近、有发展前景。在访谈中,A1护生:“喜欢这个行业,自己身体不好,可以照顾父母,工资也还可以”。A2护生:“社区工作不太忙,也不太累”。A3护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病人,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上升”。A4护生:“未来发展前景好,离家近,工作方便”。E:“想更好地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希望丰富理论和实践;临床护理工作与社区护理工作同样重要”。A5护生:“未来发展前景好,离家近,工作方便”。A6:“社区护理也是护理,没必要去大医院”。护理本科生选择社区护理就业原因主要是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同样重要,其次是离家近,认为未来发展好的位居第三,极少数人会考虑个人喜欢、照顾父母、更为直接接触病人、有自己的特色选择社区护理。(2)想去大医院发展、工资低、发展空间小。在访谈中,A7护生:“想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大医院”。A8护生:“工资低,发展空间小”。A9护生:“想去大医院工作,想去手术室”。A10护生:“临床机会更多,科研机会更多”。A11护生:“发展较慢,病人少,工资低,能够接触的疾病种类不多”。A7护生:“社区面向范围太广,工作太分散,学到的知识少,见到的疾病种类少,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少”。A10护生:“不会选择,大医院能学到更多东西,大医院病例更多,社区重病人少,疾病种类少”。护理本科生不选择社区护理就业主要原因是想去大医院发展,其次是工资低、发展空间小,再次是社区琐事太多、学习的机会少;少数人会考虑社会地位低、病人少、接触疾病种类不多、不喜欢。
三、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只有23.98%的护理本科生愿意去社区就业,社区就业意愿较低。孙桂香等人以多个本科学校的学生为对象[9],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低于30%的本科生考虑留在社区工作;井磊等人以4个年级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10],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考虑留在社区工作的比例极低,仅为11.9%。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谱变化和人口的老龄化与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必须不断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和社区护理服务能力,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其社区就业意愿,是解决我国当前社区护理服务能力不足的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好就业是护理本科生选择社区就业的原因。在质性访谈中,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轻松,压力小、工作环境好、工作有意义等。提示护理教育者在进行社区教育时,要宣传当前社区护理的内涵,提升社区护理的认知,从而提高社区护理的就业意愿。
横断面调查显示:72.7%的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工作比较生疏。质性访谈显示:对社区工作不了解是不选择社区就业的第一位原因。护理本科生作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对社区护理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需要加大社区护理的教育力度,介绍国家政策对于社区护理的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护理本科生在社区见习的机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区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学校在世界糖尿病日、碘缺乏日等,到社区做义工,体验社区护理不同的工作内容,培养护生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让护理本科生意识到社区护理的工作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同样重要,认识到社区护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能够更大地发挥自我价值[6]。
四、小 结
本研究通过对39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显示: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较低,仅为23.6%。社区护理发展前景不乐观、待遇低、不了解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是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主要原因,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加强社区护理的教学和整体社区护理环境的改善,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社区护理就业意愿。筛选和建立符合标准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社区护理实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实习环境,提高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社区护理就业意愿率,为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护理本科生就业率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