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策略
2022-11-15胡建华陈慧娟
胡建华,陈慧娟
(江西理工大学 法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森林康养产业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带动经济发展[1]。研究表明,森林中的绿色、优美环境、高负氧离子以及植物精气能够有助于缓解情绪紧张、调节人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2]。森林康养产业旨在将人们置身于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之中,融入体育、休闲、文化、教育、疗养、旅游等内容丰富体验方式与形式,以达到满足身心愉悦、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江西省发展森林康养就是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走一条既满足人民身心健康,又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绿色道路。这条绿色道路不是只开发不保护,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健康发展和利用森林资源[3]。利用森林资源融合产业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时代响应。基于此,本文拟深入剖析森林康养核心内涵,并在梳理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其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具体情况,进而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西省发展森林康养的态势进行系统总结,秉承“基础建设—空间布局—产业融合—特色服务—保障措施”的发展思路,研究基础建设、产业布局与保障措施三大方面的发展策略。
2 森林康养:大健康时代的朝阳产业
2.1 森林康养的基本内涵
“森林康养”一词起源于西方的“森林疗养”概念,2012年,我国在引入“森林疗养”概念后,首创“森林康养”概念[4]。区别于以医学疗养为基础的“森林疗养”,“森林康养”不仅具有森林疗养的医疗养护的内涵,而且更加注重康与养的结合,即健康与养生,重在生命的养护,促进身心健康。邓三龙在区别森林疗养、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的内涵后指出森林康养包含养生、旅游以及休闲等要素,延伸了森林疗养的内涵[5]。我国对于森林康养的概念一直未有明确的界定[6]。基于四部委对森林康养概念的概括以及学者们的探讨,在广义上,森林康养指的是依托森林资源及其良性生态系统,通过人与森林的融合,以促进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和过程。在这一概念中,包含三方面的内涵:第一,森林资源及其良性生态系统是森林康养的基础,森林康养需要一个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更加强调在森林环境当中,整个森林资源相互良性作用带给人的正向影响;第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是森林康养的归宿,森林康养就是希望通过人与森林的融合以满足大众生理和心理需求,理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原则,将医学理论、医疗与健康技术作为支持,从而实现大健康;第三,多元融合是森林康养的表现,一方面,森林康养在内容及所涉领域上十分丰富与广泛,即森林康养集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体育等为一体,涵盖心理学、环境科学、医疗、旅游、林学、服务、文化、生态学等多个领域[7];另一方面,森林康养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需要多主体的协同,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
2.2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概况
森林康养产业起源于国外,19世纪40年代,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森林康养的国家,创立了第一个注重森林医疗的森林浴基地。随后在日本、德国森林理念的影响下,把森林浴纳入健康生活方式当中,大力倡导森林的多重价值,并在1999年森林协会上提出了“森林疗养”概念[8]。我国虽说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运用森林进行康养的历史文化积蕴,例如早在殷商时期记载的熏燎、艾熏等就蕴含着森林康养科学[9],以及五千年来的中医药文化发展至今的中药芳香疗法等。20世纪80年代,台湾是我国最早探索森林康养实践的地区,进入21世纪后,森林浴和森林疗养的理念不断向森林康养演进[10],湖南、四川等地开始摸索森林康养产业。2012年湖南省成立的湖南林业康养中心成为国内森林康养标杆,此后对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剧增的同时森林康养实践也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
在人口老龄化与人民亚健康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完善森林康养的发展问题。2013年,森林康养理念的先行者邓三龙向国家呼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并在2016年将“森林康养”列入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2017年,30个森林康养基地获得首批国家建设试点,森林康养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探索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建设一批完备的森林康养小镇及乡村精品旅游产品。2019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森林康养服务体系要覆盖全国,到2050年,森林康养理念要深入人心,人民群众都能够充分享受森林康养服务的发展目标。
在国内外,在理论界与实践领域,森林康养正在受到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森林康养作为现代生活的新风尚,不仅因不断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催生新兴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在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释放着巨大潜力[11]。
3 江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SWOT分析
容易被多个因子影响是资源型产业的共性,森林康养产业也是如此。国家战略、政策,以及资源条件、交通、区位、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势必对产业集聚情况和产业的升级优化产生综合影响。本文基于SWOT态势分析法,结合森林康养开发所需标准与条件,从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会与挑战四个板块系统探析江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现实情况(表1)。
3.1 优势(Strengths)
3.1.1 森林康养资源禀赋突出
森林康养前提是要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连片的森林[12]。江西省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森林覆盖率63.1%,位居全国第二,候鸟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江西省成为全国唯一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充足的负氧离子、优质的氧气和植物精气、气状森林资源,对人体十分有益[13]。江西省大部分县市及景区都拥有大于10万个/m2的负氧离子含量,综合空气环境质量也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集中成片的森林资源以及优质清新的空气是江西省绝佳的资源禀赋优势。
同时,江西省位于长江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0 ℃,全省位于长江流域并有鄱阳湖的生态调节,省内空气湿度宜人,体感舒适,有利于人体健康。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拥有百余处温泉、20多处热水钻孔,境内温泉地热点数量较周边领先、位居全国第7。研究表明,温泉水对于慢性疾病的康复疗养疗效较好[14],江西温泉资源禀赋为森林康养添助优质疗养资源。同时,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也成为江西省森林康养的巨大资源优势。江西省药材种植面积广、品种多,达2061种,且药材品质高、无污染。中医人才辈出,更有樟树市“中国药都”的闻名品牌,享誉全国。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江西省是我国三个三角洲的腹地,即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和上海、广州、厦门、武汉、南京等市的重要城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500~700 km范围内,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此外,江西省内与省外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也为其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保障。江西省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轨道交通都十分便捷。截至2019年,江西省铁路营运里程4534.7 km,其中高速铁路位居全国第三。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9 131.0 km,连接邻省的主要通道实现全高速化。江西高速公路十分发达,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境内线路密集,纵横交错,通车里程达6120 km,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28个出省通道,“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路网格局。航空和水运便捷,形成以南昌市为中心地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相连接的航空运输网,以赣江与信江为两大纵向、长江与昌江为两个横向的水路干线格局。
3.1.3 人文资源丰富
江西省是红色革命经典摇篮,同时森林康养人文资源丰富。全省批准建设182处森林公园、99处湿地公园、19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84.4万hm2,初步形成了“四山”“一湖”“一村”“一海”“一峰”为首的品牌,构成生态环境秀美优良、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旅游环境。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与道教的发祥地,宗教文化特色蕴于山水森林当中,给予不同一般的体验。而佛、道两教均对修身养心、健康养身方面颇有研究与见解,使得江西自古就有康养文化氛围,并保有丰富的健康养生之道。同时,江西是红色故都,辉煌灿烂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与风光迤逦的绿色森林资源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为森林康养增添别样色彩。此外,江西赣南客家文化为其森林康养提供又一独特的人文资源,丰富森林康养体验感受。
3.2 劣势(Weaknesses)
3.2.1 森林康养理念认知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近年来逐渐兴起,并在火热建设当中,但也存在认识面窄、认知较浅的问题。调查显示,很多人均不了解森林康养的内容与意义,不少人停留在字面的浅层概念认知上,相当数量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一概念。认知的欠缺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消费市场,同样认知的不足还会导致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欠缺。
3.2.2 森林康养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但森林康养所需人才较为稀缺。发展森林康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主要是跨界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林业、医学、护理、健康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基地设计、运动、旅游等基础理论学科和基础技术[15]。首先,森林康养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提出一套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总章程;同时,专业人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辐射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江西省这一方面的人才仍是欠缺,江西省内院校相关专业及课程不足。由于江西省整体发展水平较沿海和周边城市略低,省内人才易往外流,从而加重了江西省森林康养专业人才的缺乏。现有森林康养方面专业人才不足,且培养体系也不完备,这一现状制约着江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难以基于省情和森林康养产业独特性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3.2.3 尚未形成森林康养产业链
森林康养产业是融合型的新兴产业,需要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增强消费者体验感,并增加经济效益。产业链包括森林康养的基础建设、提供康养产品与服务以及产业保障3个相辅相成的板块。目前江西省着重在开发建设和提供产品与服务方面,而保障方面着力较少。同时,在康养产品与服务提供方面也较为单一,未成产业链式发展。例如,现阶段仅关注森林康养旅游、休闲方面的内容,而在养老、康复、医疗方面相对欠缺;而且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也不能很好地提供涵盖出行、饮食、娱乐、住宿等的链式服务。森林康养延伸产业链能扩充区域生态价值及产业区域经济效益,反之则阻碍着江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机会(Opportunities)
3.3.1 政策支持力度大
资源型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因而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方法规等影响着产业的发展[16]。李克强总理指出“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顶层设计上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同样鼓励积极推进健康与养老、健身休闲、旅游、食品、互联网等的融合,并通过医疗健康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调动各方资源加入,做大健康产业的蛋糕。同时,江西省内也相继出台政策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在《关于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共同构建以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试验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体系;推出《江西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发展森林康养提供行动指南。
3.3.2 消费市场广阔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江西省内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人群增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江西行政区划上与浙、粤、闽、湘相邻,有“粤户闽庭”的美称。省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方便快捷使得各省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江西省能够更好地接受周边省市的经济辐射,并成为其休闲养生度假康养消费群体的首选地,形成广阔的外部市场。尤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将更强,作为粤港澳的门户,拥有优质的自然资源与提供高质量的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的江西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机遇势必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3.4 挑战(Threats)
3.4.1 国内区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竞争大
国内森林康养在不同区域均有开发建设,江西省虽然在资源、区位等方面具备发展优势,但在面对全国其他省市的竞争下,如何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仍是江西省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往往会和临近省份具有同质性,如湖南、四川、广西等省。这些省份产业建设时间更早、国家更注重、政策更倾斜、发展水平更高,江西省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就需要更多思考和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3.4.2 资金问题制约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
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充足的资金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建设与发展,保障产业顺利且高效运转。资金不足问题在江西省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江西省对森林康养产业的社会资金吸纳有限,融资难、成本高、收益慢,社会资金不愿投入或者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森林康养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民共享的生态福祉,其产业具有共享性和外溢性特点[2],这类投入很难全部由社会资金去投入与发展,需要政府和公共财政的支持。然而在这方面财政支持较少,基础产业体系搭建艰难,从而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度弱,引致产业发展滞缓。
4 江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策略
森林康养产业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结合的产物,产业前景开阔,抓住产业发展时机,将有助于江西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SWOT分析,将S、W、O、T进行组合,实践设计按照“基础建设—空间布局—产业融合—特色服务—保障措施”思路展开:首先进行基础建设,具体措施包括顶层设计上的科学规划、人民森林康养理念认知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健全;其次是加强产业布局,包括空间布局、产业融合以及特色服务3个方面;最后提出保障措施。
4.1 基础建设
4.1.1 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基于高层次角度针对问题找寻最佳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能高效地指导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的森林康养产业之顶层设计,必将促进江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顶层设计要站在宏观角度,着眼于整个省的康养产业大局,开展谋篇布局,明确建设发展目标及方向。
4.1.2 提高森林康养理念认知
森林康养通过利用森林中的有益功效开展休闲、体育、旅游、度假、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活动,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作用。欲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理念的认知,就要做好森林康养的宣传,提升知名度,具体包括运用政府网站宣传、传统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以及运用网络媒体的宣传;开展森林康养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的主题宣传项目,不仅可以促进经验交流、模式借鉴,同时还将扩大主办方森林康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让更多人理解森林康养理念,提高认知,继而激发人们走进森林并且接受康养服务的兴趣,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
4.1.3 优化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
森林康养属服务范畴,应更加注重体验感受,而好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优质且完备的硬件设施呈正相关。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开发的硬件基础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便捷。不管是与省外的交通联系还是省内各市县间的交通路线,都应该有良好规划。除此之外,也要优化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使得消费者在吃、住、游、娱、行等方面都能有较佳的体验感。
4.2 产业布局
4.2.1 空间布局:特色产业集群化
为避免森林康养产品供给的重复以及发展雷同,结合省内各地森林康养资源特色,基于山脉与山岳型景区情况,进行森林康养功能分区、业态分级构建森林康养产品体系。该空间布局呈现“三带一区”格局,旨在促进产业集群化、层次化,形成差异竞争的良性发展局面。
(1)打造以庐山、庐山西海为核心的森林康养精品带。庐山、庐山西海一带区域,森林覆盖率高,风景优美,负氧离子含量高,温泉资源丰富,森林康养资源优质。依靠这一区域优质资源禀赋以及南昌大经济圈的综合效益,坚持高标准,提供优质的森林康养、疗养、体验性服务的森林康养精品区,打造江西森林康养精品品牌。
(2)打造赣东北森林康养佛、道教文化带。该带沿着“高岭-瑶里—三清山—灵山—龟峰—龙虎山—大觉山”山岳景区线路发展。江西本是佛道祖庭,佛道文化悠久深厚,而在赣东北这条山岳景区带上最为突出,仙峰三清山、神仙都所龙虎山、南方敦煌龟峰、道佛胜境灵山等盛享美誉。佛道文化自古讲究修身养性,沿线打造森林康养佛道文化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康养文化优势。
(3)打造以武功山为核心的森林康养休闲带。武功山一带生态资源和中医药优势明显,温泉资源广布,适合打造森林康养休闲区。同时可将森林康养与休闲运动相结合,开展森林瑜伽和森林太极等项目来修身养性,利用武功山、明月山的自然条件开展户外拓展项目,露营等活动,增强森林康养体验感。
(4)打造赣南综合度假旅游区。赣南地区层峦叠翠、碧水悠悠,享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赣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直接腹地,最能接收大湾区发展建设带来的辐射作用,尤其在赣深高铁通车后,赣州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拥有发展候鸟式疗养、周末度假旅游的广阔市场和绝佳区位条件。
4.2.2 产业融合:培育“森林康养+”的融合业态
(1)森林康养+医疗。将森林康养与医疗相融合是发展森林康养的经典模式。联系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健康管理、康复疗养、美容养生等康养服务。结合江西中医药资源,突出中医疗法,开发多样疗养项目。突出森林疗养在其中的作用,提供专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疗养服务。
(2)森林康养+饮食。食疗是健康疗法中的一项,为拓宽产业链,打造具有江西特色森林康养食品品牌。合理开发利用绿色健康食品资源,例如森林药材、森林菌菇、森林驯养鹿等加工生产健康绿色食品。
(3)森林康养+体育。利用森林地形地势独特优势,开展山地运动、森林马拉松;利用森林富氧空气,进行森林瑜伽、森林太极等体育项目,促使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达到锻炼强身健体的效果。
(4)森林康养+特色疗养。在森林康养当中融入不同区域的独特资源、文化,打造与开发出非同一般、独具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体验疗养。例如依托红色革命文化可以发展森林康养红色体验、依托中医药资源可以开展中医特色森林康养、依托温泉资源开展森林浴等形式。
4.2.3 特色服务:VR技术与人工智能加持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可通过结合二者来对森林康养的形式进行创新,提供非同寻常的康养体验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江西省近年来积极发展VR技术,引进培育一批VR终端制造企业,计划打造世界级“VR中心”。基于此,一方面,可以把VR技术引至森林康养的服务体验之中,享受沉浸式的康养服务;另一方面,引入人工智能并贯穿森林康养提供的服务全过程,来推动江西省森林康养服务差异化、专业化与标准化。
4.3 保障措施
4.3.1 完善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
森林康养产业涉及多个业态,由一个部门单一负责显然不切实际,而是需要跨部门进行合作与联动。要使林业、财政、旅游等部门之间联动起来,协调配合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和问题,并且通过合作来共同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17]。完善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需要协调好跨部门间的关系,采用专设协调机构的办法,打破部门间的界限,便捷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共享。同时,加强江西省与外省之间的跨部门协作,进一步强化省际政策互惠、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一起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新的发展途径。基于产业特性,还需完善产业相关业态间的融合与协同问题。完善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促进相关部门之间开展进一步的协调与沟通,从而产生协同合力,加快推进江西省森林康养的产业化发展。
4.3.2 加强森林康养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产业建设发展的坚实保障是拥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加紧森林康养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快人才培训工作。高校方面,省内高校可以开设康养相关课程、增设相关专业以提供专业的系统教育;产业方面,也可以开展专门的入职培训,聘请领域权威专家开展培训;此外开展知识技能讲座,来扩宽森林康养相关专业知识普及面。其次,要留住省内专业人才。江西省专业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外流,因此需要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就业条件来留住人才。最后,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应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拥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之后也要通过长效机制去保证人才流动的平衡与人才质量的稳定,采用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促进良性竞争。
4.3.3 拓宽森林康养产业投融资渠道
任何产业发展均无法脱离物质基础——资金的支持与投入,森林康养产业也不例外,所以拓宽该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主力应该是社会,但由于产业发展初期投入大、收益慢的特点,单纯依靠社会自主选择投资将不能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政府给予相应的金融政策、财政补贴,甚至是直接的财政拨款来支持森林康养产业的初步建设。拥有一定基础后,政府可以将主动权转交至社会手中,与此同时也要为社会投融资提供政策上的便捷与引导。积极开展社会融资,运用资本运作和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