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岩溶山区水资源特点及农村供水保障问题探讨

2022-11-15朱生亮

绿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岩溶供水饮水

朱生亮,江 波,林 涛

(贵州科学院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1 引言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气候湿润,降雨丰沛,大部区域年降水量在1100 mm以上。作为典型岩溶山区省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近13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1]。贵州省地貌属于高原山地,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坡度25°以上山地面积125667 km2,占国土面积71.34%,山间平坝区面积仅有13230 km2[2],且城镇多集中于此。农村绝大多数处于地形破碎,层峦叠嶂的山区,土地零散,人居分散,农用水利工程多为小微型蓄水设施,而区内以发展种植业为主,水利设施作用有限,农村用水受气候影响很大。随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岩溶山区农村供水保障仍将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岩溶山区水资源形成条件和特点

2.1 贵州降水丰富,时空分布不均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处于云贵高原斜坡地带,阴雨天气较多。1961年以来,贵州省平均年降雨量介于855~1420 mm之间[3],多年降水量平均值1200 mm左右,约为全国平均年降雨量2倍。除毕节部分地区外,贵州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都在1000 mm以上,其中六枝、晴隆一带最高,年均降雨量1500 mm以上。省内年平均相对湿度除少数地区外,多在80%以上,且大部分区域累年月日降水量≥0.1 mm在10日以上,夏季更在15日以上。贵州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受季风影响明显,一年内近50%的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季(6~8月),而冬季(12~2月)降水量仅占年总降水量的5%以下。各地年总降水量的变率一般在20%以内,但月降水年度变率很大,有的月降水量年际变化可达几十倍[4]。

2.2 岩溶山区水文过程复杂

以苗岭为分水岭,贵州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全省河网密布,长度10 km以上的河流984余条,其中90%以上长度在10~50 km之间,河网密度平均每100 km2河长17.1 km[5]。贵州主要河流多发源于西部高原,水流方向由西分别向东及南、北方向呈扇状展布。大多数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比降平缓,中游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狭窄,急流深切。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强烈,近60%的河流穿行其间,明、暗流(伏流)交替出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补给。

贵州河流都是雨源性河流,主要补给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分布基本与降水量的变化分布趋势一致。大部分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00~700 mm,省内河流年径流系数变化在0.35~0.65之间,全省地表水径流量多年平均为1000亿m3左右[6]。大气降水通过岩溶洼裂隙、落水洞、竖井等途径补给地下水,或由地表下渗溶隙、溶孔、溶洞汇流于地下水流管道,全省长度大于2 km的地下河有1130条,总长度6246 km,平常期总流量214.03亿m3/a[7]。大部分岩溶区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径流少,雨水流失快,地下径流丰富,而地表干旱缺水;由于地下水管道集中径流、排泄,地下富水性不均,其流量变化随降水变化影响,地下水资源化程度低。

2.3 地形破碎,水源分散

由于贵州的碳酸盐岩等沉积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受溶蚀、侵蚀、构造塑造地貌外营力作用,呈现出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林洼地、峰林谷地、溶丘洼地、溶丘盆地、丘峰谷地、峰丛峡谷、峰丛沟谷、垄脊槽谷、断陷盆地等多种岩溶地貌类型[8]。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山脉众多,重峦叠嶂,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有125.8万个山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山高谷深,地形破碎,山间平坝地少,一般都为河流冲击而成,水利设施条件好。全省坡地大于25°的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1.34%,村寨多分散在山谷、山坡地带;耕地零散,自然坡度大,大多处在15~25°之间,坡地大于25°的耕地占19.85%,坡耕地水土易流失,土地相对贫瘠,耕层小于15 cm占40.40%[9],且水田少,旱地多,耕地保水抗旱能力弱,农村取用水集中难度大、费用高。

3 贵州农村供水保障条件变化

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重大规划,农村饮水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贵州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先后启动实施了“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2005~2015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此期间,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铺开,克服“山高谷深水源低、雨多水少不易蓄”困境,大规模兴修人饮工程,累计解决了2973.95万农村群众和22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十三五”期间,中央政府决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后,中国将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到2030年实现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

贵州省内农村大部分处于地形破碎、层峦叠嶂的山区,其中大多数有山泉水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源,一些则集储雨水用作生活用水,用水费用低廉,但水量与降雨关联性强,质量季节性变化大。而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也缓解了少雨干旱缺水问题,但工程资金投入与运行管护费用高,用水费用亦高,而区内年降水量较多,许多地方供水工程利用率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供水保障成效并非相向而行,也制约了农村供水质量的提升,如能解决则有助于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岩溶山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一些问题待解决,如:乡村产业健康发展的供水保障性问题,气候异常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防控问题,建设的供水工程运行效率问题。

4 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趋缓

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层持水能力差,雨水流失速度快,地表水系地势低,且地下水位埋藏深,造成水资源开发工程费用投入大收益小,缺乏规模水利设施而供水不足,存在于西南岩溶区特殊的缺水类型——“工程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的关键问题是取水费用高,用水者无力承担建设与运行相应的资金投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大力投入,工程性缺水的核心问题发生了变化。

4.1 城镇化进程,农村常驻人口数量大幅缩减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乡建设变化巨大,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贵州城镇人口由540.22万人增至2049.59万人,乡村人口由2315.07万人降至1806.62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706.20 km2扩展到2019年的1914.21 km2。大批人员由乡村进入城镇求学就业,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在城市工作生活,农村大部分时间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很大程度减少了农村饮用水供应的需求。此外,“十三五”时期贵州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从环境承载力低下的偏远山区迁出,带动贵州城镇化人口增长5%,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民生难题,促进了迁出地生态修复。

4.2 植树造林,岩溶地表调蓄水资源能力增强

1989年实施水土保持治理以来,至2015年贵州水利部门营造水保林79.38万hm2,封育林132.75万hm2。自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至2015年贵州封山育林42.72万hm2,防护林7.87万hm2。2006~2015年林业部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面积49.88万hm2[10~12]。贵州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从2000年后的30.83%提升迅速,至2010年的40.52%,2015年的50%,2019年的60%。退耕还林恢原坡耕地植被,能抑制水土流失;同时营造经果林地,能减少农业生产需水量;并且通过林草植被涵养调蓄地表水分,能增强土地持水抗旱能力。

4.3 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户生活水平

贵州在迈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8172 km,累计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75万km,完成“小康水”投资45.64亿元,发展耕地灌溉面积87.93万亩,解决88.41万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13]。随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户收入水平提高,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条件会增设蓄水供水设施,还能购买净水机,获取纯净水。

随着环境承载力低下的岩溶山区居民大量迁离,乡村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基本上规避、解决了工程性缺水问题。同时,农户收入水平普遍上升,农户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逐步下降,现已失去主要来源地位且占比较小。农户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活动,可选择抗灾能力强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或通过非农劳动经营获得收入,具备一定程度的应对干旱等气候灾害能力。

5 岩溶干旱问题需深入研究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多样,且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洪涝、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尤以干旱灾害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发生频率高[14]。1949~2019年间,受旱灾田土面积超过40万hm2的旱灾年有28年,其中1992年、2010年和2011年3个年份的干旱的受灾面积均在150万hm2以上[5,15]。

岩溶区中平坝地水利条件好,但面积占比很小,其余大多数为坡耕地,由于耕地下垫面缺少有效隔水层,降雨下渗、地下汇流顺畅,如遇大暴雨亦随坡面流失迅速。岩溶区耕地质量整体不高,大部分土层瘠薄,受农户营收环境调整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进而导致耕地持水能力弱,雨水流失快,如遇到气候干旱随即会引发严重农业干旱。

岩溶区大型水利工程中截流筑坝多用于水力发电,临近人口密集区的主要为城镇饮用水源。由于河谷深切,山大坡陡,水库灌渠覆盖面积小,且地表水体地势较低,农业用水提灌费用高。而岩溶山区农业多利用蓄水池、小山塘等零散小型水利设施,农业用水保障水平有限,且抗旱能力弱。大部分岩溶区农业生产非常依赖降水,区内大多数时间降雨充足,大规模气候干旱发生概率低。农户常年耕作熟悉地方气候变化,传统的作物种植产值低,受灾减收影响小,随着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巩固提升,干旱问题对农户影响不大,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应对干旱问题。而对于乡村已实施的产业规划化种植,如何应对干旱缺水问题特别需要深入研究。

6 岩溶山区农村供水保障建议

6.1 岩溶山区供水保障不是单一的气象或水文问题,需要更多的科研投入

大气降水是岩溶区的主要水源,岩溶山区气候、水文条件对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影响显著,解决其供水保障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除冬季外,贵州大部分区域日均气温都在15°C以上,而且连续无雨气温偏高,土壤水分散失速度较快,岩溶山区局部易发生短时干旱,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程度地影响。对此,可选择坑洼地形铺设苫布,经济快捷地收集储存雨水;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持水能力,应对局部短时干旱问题。而对于较少发生、大面积连片、历时长的严重的气候干旱,目前应对方法有限,须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尽量减少农业损失。同时,需加强岩溶山区气候科学研究,增强对严重气候干旱的预警和干预能力。

6.2 水利工程难解岩溶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是关键

岩溶山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投入资金高,而对于山峦起伏、人居分散的农村作用范围有限,多用于能源生产或人口密集的城镇供水。由于农村耕地零散,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相匹配,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大型水利设施供水,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削弱市场竞争优势。而山区农村修筑的小微型蓄水供水设施,在平常年雨水充足多被闲置,而遇干旱缺水则会消耗很快。因此解决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需优化岩溶山区农村水资源时空配置,增强供水设施调蓄能力,降低供水设施修筑成本和农户取水费用,提升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6.3 乡村振兴发展供水需求迅速增长,做好产业规划很重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乡村供水安全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农户饮水、生活用水需求基本上得到保障。乡村振兴继此推进,规模化的种植、养殖或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农村供水需求增加,升高了农村用水安全保障的难度。

为此,首先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要充分掌握产业区气象、水文条件,筹划合适的产业方向、规模,并考虑乡村水资源时空差异变化,排查其中水利条件差的地块,提出应对措施以防影响整体效益。其次,产业调整要慎重,分析农业生产不利水利条件的影响,应用节水技术,对于水利条件差的区域,发展经果林或种植耐旱作物。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产业方向保障生产效益,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产业运营,增强产业运营主体抗灾能力。

7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岩溶山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其中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岩溶干旱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同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村供水需求增长迅速,妥善处理农村供水问题难度加剧。因此,农村、农业发展应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更应借助节水蓄水技术,降低用水费用、提升生产用水效益;同时因地制宜,规划完善乡村产业,充分发掘岩溶山区资源,提升生产效益保障农村用水需求;也应借助区域气候研究成果,预防、应对干旱等灾害,减少损失,保障农村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岩溶供水饮水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饮水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