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的概念史研究*
2022-11-15张承坤崔为
张承坤,崔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医“阴火”理论诞生于金元时期,由“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创立,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杲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阴火”一词,如《内外伤辨惑论》云:“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1]。”又如《脾胃论》云:“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2]。”但并没有明确阐述“阴火”的定义,因此导致后世医家对“阴火”的认识出现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概念,或认为“阴火”即下焦之火,或视“阴火”为相火,或认为“阴火”即命门之火,观点多不一致。当代学者对于“阴火”亦不乏研究。万友生[3]认为“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潘华信[4]认为“阴火”是内伤引起的火邪;张星平等[5]仔细分析李杲原文,认为“阴火”为下焦离位的病理之火;黄力[6]从早期非医古籍中寻找源头,认为“阴火”取象于自然界的地热伏火;郭程程等[7]归纳众多研究文献,总结出心火说、肾火说、脾胃之火说、脉中伏火说、三焦火说、相火说等6种不同看法。这些研究或详细考察原文、或侧重理论分析、或联系临床实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多未能注意到“阴火”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一个能够普遍概括中医古籍中所有“阴火”的实质,对于“阴火”概念演变背后的中医学术发展也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
概念史最初作为一种历史语义研究的范式起源于德国,但在逐渐国际化过程中不断适应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向[8]。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思想史、社会史、观念史、文化史、学术史等诸多领域[9]。概念史的研究,概念本身不是目的,历史才是[10],因此利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弥补当下中医研究注重词语概念本身考证,忽视概念背后中医学术演变历史的缺憾。葛海涛等[11]最早将概念史的研究引入到中医学领域,通过分析“大医”概念的变化,管窥其背后中医思想史的传承演变。相较于属于中医外周词汇的“大医”一词,“阴火”则是更贴近中医本部的学术词汇,因此对“阴火”的概念史研究将更加有助于考察中医学术的演变与发展。
1 从自然界到中医的“阴火”
“阴火”一词,宋代以前未见中医古籍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虽然有“上少阴火,中太角木运,下阳明金”[12]语,但显然是“少阴火”三字相连,指少阴之火,并非论述“阴火”。这一时期,“阴火”多见于非医典籍之中,如《昭明文选》收录的西晋木华《海赋》云:“阳冰不冶,阴火潜然[13]。”描述了自然界海火的现象。冶,《说文解字》曰:“销也[14]。”在上、在表的浮冰没有消融,而在下、在里的光像火一样,故称“阳冰”“阴火”。《脉经》曰:“浮者阳也,沉者阴也[15]。”含义与之相符。中国古代哲学中,阴和阳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通常相伴出现,形成具体含义不固定但属性相对立的关系,如上与下、表与里、生于死、热与冷等,都可以用阴阳来代指。根据黄力[6]统计,《全唐诗》中共见包含有“阴火”二字的诗作14首,这些阴火指代的事物分为3种:海中生物所发之光,伏于地下之火热,以及尸体腐烂形成的磷火。其中,海火和地热都是潜伏于下的火热,故此二种“阴火”虽然在不同语境指代的具体事物有别,但命名思路相同,而磷火则与死亡等概念相关,明显属于另一种命名情况,且用例较少,更多使用“鬼火”一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宋以前“阴火”一词,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潜伏于下的火热,是一些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并不是指人体中的某种生理或者病理物质。
宋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分水岭,融汇儒释道思想的程朱理学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6],开创了金元时期医家争鸣的局面,中医理论迎来了大规模的创新发展。宋代理学认为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进一步发展了战国以来的万物一体思想,提出了“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衮论之,若分别则是薄乎云尔”[17]“天是一个大底人,人便是一个小底天”[18]等观点,使天与人的关系从部分对应渐变为一一对应。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金元医家逐步将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和现象移植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例如,朱震亨便将《黄帝内经》中属于自然界运气之一的“相火”,发展成了人体中维持气机正常运行,但同时又经常妄动为病的一种抽象事物,并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相火论”。刘完素更是创立了“玄府气液说”,将“玄府”一词的概念从人体实质的、真实存在的 “玄府者,汗空(孔)也”[12],发展成抽象的“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19],完成了从人体一物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拓展。李杲出身富庶,在学医的同时又兼习儒,因此他的医学理论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宋代理学这种天人思想的影响。
《脾胃论》云:“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2]。” 又云:“时头热躁,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2]。”《内外伤辨惑论》云:“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1]。”又云:“或因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1]。”以上“阴火”的用例,皆与“下”字相关联,可见李杲眼中“阴火”的本位就是下焦。而《脾胃论》又云:“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2]。”谓“阴火”在“地”之内。《内外伤辨惑论》又云:“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1]。”可见,“阴火”不仅方位在下部,而且皆伏于“地”“土”之中,故有“泻阴火伏炽”[2]之语。“地者,人之脾也”[2]正如海火潜于冰层之下,地热藏于大地之中,李杲所谓之“阴火”,即潜伏于中焦脾土之下的下焦病理之火,这与自然界“阴火”潜伏于下的特点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断,李杲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将原属于自然界的“阴火”移植到了人的身上,成为一种与元气相对立的抽象病理概念。脾胃五行属土,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当其气虚弱不能起到正常升降调节作用时,伏于脾土之下的阴火就会蒸腾于上而为害,在上之阳气也会出现升举无力而滞陷,故此李杲创立了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方,治疗脾胃气虚,升降失常,阴火为害之证。
2 中医“阴火”的概念演变
李杲之后,朱震亨创立了“相火论”,谓“相火”为人身之动气,守位以禀命,且中节而动,若被房劳、情志等因素引而妄动则为害,灼烧人体阴液。朱震亨所论之“相火”与李杲所论之“阴火”截然不同,“相火”既是生理概念,又是病理概念,能够引动相火的因素十分广泛,而“阴火”则单纯是病理概念,由气虚升降失常所导致。不过,由于朱震亨治阴火亦惯用滋阴之法,后世医家还是不可避免地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虞抟《医学正传》云:“肾水枯涸,阴火上炎[20]。”龚廷贤《寿世保元》云:“口舌生疮者,下焦阴火也,以六味丸,效[21]。”六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功在滋肝肾之阴,而非补脾胃气。张景岳《景岳全书》云:“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22]。”赵献可《医贯》云:“水涸海竭,阴火上炎[23]。”张璐《张氏医通》云:“亦有劳伤肾水,阴火上炎而伤肺者[24]。”李用粹《证治汇补》云:“渐而至于真水枯竭,阴火上炎[25]。”以上诸例,虽然火皆起于下焦,但病机已非李杲所论气虚发热,而是变成了朱震亨学说中常见的阴气亏虚。而林佩琴《类证治裁》云:“此燥热伤阴,胃液虚而阴火上乘下迫也[26]。”不但完全接受了阴虚火旺的理论,“阴火”也不再局限于下焦,变得可以上乘下迫,“阴”字失去了上下之下的含义。至此,“阴火”的概念已经完全脱离李杲之原意,成了典型的阴虚之火。
“相火论”对“阴火”概念的影响还有第二条路径。朱震亨认为,相火为人身之动气,“人非此火,不能有生”[27],明确相火是人体生理之火。赵献可《医贯》云:“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不得杂一滴寒水,得水即灭矣[23]。”傅山《傅青主女科》云:“且肾气能固,则阴火必来生脾[28]。”虽曰“阴火”,但已经不是李杲书中与元气不两立的病理之火,而成了维持人体机能的生理之火。若对这一理论进行溯源,则是借李杲“阴火”之名,混淆朱震亨所论生理之“相火”,并向上裹挟了刘完素的“相火命门说”,最终形成了名为“阴火”而实为“命门火”的一种概念。因此,清末医家何廉臣更称:“阴火者,命门中之元阳也[29]。”直接下了定义。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医家所论“阴火”的概念,已非李杲创立时的原貌,皆混入了其他医家的学术思想,形成了两种发展成熟而完备,但解释截然不同的“相火”理论。1949年以后,中医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医高校相继建立,统编中医教材逐渐推行。1960年《中医各家学说即医案选讲义》问世,1963年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并沿用至今。李杲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重点讲述的医家,其所论“阴火”的概念需要阐明,但明清以来截然不同的“阴火”概念,则形成了解释上的障碍。第2版《中医各家学说》云:“李氏所说的阴火,实际上是指相火[30]。”这一定义恐怕还是受到明清医家的影响,无论“阴火”的阴虚之火说还是命门之火说,都是在演进中受到了相火理论的影响,并逐渐完成“相火化”的全部转变。此说虽然不是李杲之原意,但符合明清以来中医学术发展的事实,还能够以此消解阴虚之火说、命门之火说两种概念之间的冲突,属于对现实有益的曲解,这种消弭争端、用更大范围定义来解释概念的做法,在现代中医形成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后,中医教材继续发展,裘沛然、丁光迪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解释“阴火”为:“指内伤所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31]。”摒弃了过于不合李杲阴火理论实际的生理之火,只从病理论述“阴火”,不过依然继承了遇到各种解释冲突时就用更大范围定义囊括的做法,将“阴火”的概念扩大到一切内伤引起的虚性火邪。应当说,这种对“阴火”的定义,是教材基于民国以来现代中医形成大背景下所做的理论创新,不但对于现实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在中医学术史上也成为一种独特现象,应当在研究中予以重视。
3 结语
综上而言,“阴火”一词,最初源于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如海火、地热等。宋代理学思想兴盛,大量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被征引解释人体,中医学术理论大量创新发展,“阴火”也借此进入医学领域,成为李杲书中下焦的病理之火,当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时,就会蒸腾于上而为害。李杲之后,“滋阴派”鼻祖朱震亨创立“相火论”,提出了一种既是生理概念、又是病理概念的“相火”,对后世中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明清时期,医家在认识李杲提出的“阴火”时,逐渐开始混入朱震亨的阴虚理论和相火理论,形成了阴虚之火说和命门之火说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最终完全从李杲的阴火理论中剥离开来,成为以“阴火”为名但含义完全不同的新理论。民国以来,现代中医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逐步形成,相较于传统中医更加追求理论和学术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为消弭观点冲突,并基于临床实际,先后用范围更大的概念来解释“阴火”,最终形成“阴火”是指一切内伤引起的虚性火邪的观点,囊括的病机大大增加,形成了学术史上的又一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