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荞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11-15吴丹凤黄河清林巧英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外邪瘀血清肺

吴丹凤,李 希,黄河清,林 雄,林巧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 350003)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导致中小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续性扩张[1]。有研究发现,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病率达1%[2]。目前西医治疗急性期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缓解期以长期服用抗菌药及祛痰为主[1,3]。长此以往,易引发抗生素耐药,缓解期容易反复感染,复发率高[4]。根据支扩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归于祖国医学之“咳嗽”、“肺痈”、“咯血”等范畴。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现代药理研究、现代医家运用金荞麦的经验,并结合金荞麦的功能作用及支扩的病机特点,得出金荞麦对支扩不同分期皆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能有效针对贯穿支扩病程中的“热、痰、瘀、虚”,为临床使用金荞麦提供理论依据。

1 金荞麦药用价值

1.1 清肺解毒 感染是肺部疾病的常见原因,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5]。金荞麦,性凉、味辛涩,具有清肺解毒之效,有良好的抑菌、抗炎、直接降解内毒素等作用[6]。黄仁术等[7]研究表明,金荞麦具体的抗菌活性物质成分为乙醇提取物(-)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当其含量为10.019mg/mL时对金黄葡萄球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董六一等[8]研究发现,肺组织TLR2/4、MyD88 mRNA 和IκB-α 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急性肺炎肺组织的损伤,金荞麦可抑制其异常表达,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1.2 祛痰排痰 痰液的堆积导致细菌病原体反复滋生,使得呼吸道肺组织疾病更为严重,金荞麦有明显的祛痰及促进分泌物排出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金荞麦可以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痰量和大鼠毛细管的排痰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具有良好的排痰作用[9]。黄烷醇是金荞麦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给小鼠静脉注射黄烷醇25.50mg/kg,利用酚红法测得黄烷醇对小鼠有稳定的祛痰作用[10]。

1.3 改善胃肠功能 诸多清肺化痰之品性属寒凉,苦寒败胃,容易出现纳少、胃脘不舒、便溏、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金荞麦除了具有清热化痰之效,同时能健脾消食,避免了很多清肺化痰之品及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牛晓玲等[11]研究发现金荞麦可调节胃肠动力,抑制亢进,降低内脏高敏痛觉。刘丽娜等[12]试验发现金荞麦可减轻肠黏膜炎症。以上研究皆证实了金荞麦有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避免了很多清肺化痰之品的弊端。

1.4 活血化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往往形成病理性恶性因果关系,导致病症顽固难疗。金荞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现代研究的血管病变理论、炎症反应理论及反复感染使得支扩的“瘀”有了科学微观解释[13]。金荞麦能有效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避免炎性物质渗出或扩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循环,从而使得“瘀”得以消散[14-15]。

1.5 扶正以抗邪 肺本清,若肺虚损,易受火热等阳邪侵袭。清养肺[16],金荞麦性凉,符合肺清凉之本性。金荞麦有健脾之效,通过调补脾脏可资肺。“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感染可导致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发生慢性化脓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破坏管壁结构包括肌肉和弹性组织,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17]。脾主肌肉,管壁结构部分属于肌肉,需依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濡养,通过补脾健脾对支气管的修复有一定帮助。此外,肺正常功能的发挥需依靠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滋养,“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脾胃虚弱,后天之本虚损,正气亏虚,无力御邪,易受外邪侵袭,可通过补益脾,扶正增强抵抗力以御外邪。现代研究表明[18],金荞麦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IFN-γ 和IL-2。谷仿丽等[19]试验表明金荞麦多糖适当剂量可修复小鼠胸腺和脾脏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免疫功能。

2 支扩病因病机特点

2.1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

2.1.1 肺热《张氏医通·肺痈》曰:“肺痈者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胸中,蕴发为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指出:“此症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可见本病由于感受风热或风寒侵犯肺卫,郁而化热化火,血热蕴结成痈脓,此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或宿有痰热蕴肺,复感外邪。故本病不论由外感而发,或由内而生,或内外合邪而发,均与“肺热”密切相关。金荞麦能去肺中之热,使得肺气存,不致焦萎。

2.1.2 痰浊 现代研究表明,感染-气道炎症-支气管受损-气道阻塞是支气管扩张恶性循环的过程[20]。支扩患者存在持续的支气管炎症,管壁水肿渗出、变厚,管腔变窄,黏液腺增生,黏液合成和分泌增多,管壁纤毛运动减弱导致黏液不停堆积,形成痰液,痰液的不断产生、聚集,致使气道阻塞,病菌及病菌产物滞留,炎症不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故清除气道分泌物是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环节。上述的痰液相当于中医的有形之痰,外邪袭肺,化燥化火,或内火灼肺,炼液为痰;或肺病及脾或平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运化,聚湿蒸痰化热,上渍于肺。痰不仅是病理产物,还是致病因素,痰为阴邪,性粘滞,易于郁而化热,痰热胶着,壅阻气道,导致病程经久缠绵。痰浊阻肺,扰肺之宣降,痰湿困脾,阻脾之运化,加重水液代谢障碍。合理运用金荞麦能有效抑菌、排痰,对支扩治疗大有裨益。

2.1.3 瘀血 因患者所咯之血乃离经之血,积而成瘀,或火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或痰浊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无以摄血或运血,或久病入络,以上均可导致瘀血内生。瘀血的蓄积影响、加重气机阻滞,气机不畅,导致患者咳嗽反复发作。此外,由于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或壅而成热”,离经之血未正常循行脉中,既不具备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又阻碍了血脉的运行,新血的生成受阻,即“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百脉不通,脏腑失于濡养,影响其正常功能发挥。金荞麦有活血化瘀之功,可使肺络得通、气机得利,新血以生。

2.2 稳定期以本虚为主 肺为“华盖”、“水之上源”,主行水,参与水液代谢过程,肺疾迁延失治,损伤肺络,久之肺必虚,肺气亏虚,肺失宣降,津液布散失常,水道失于通调,气津不化而酿痰;脾主运化水饮,若中虚运化不足,水湿内生,聚湿成饮,饮凝为痰,或脾阳亏虚,无以温化水饮,积液成痰,上犯于肺。即《柳选四家医案》所云:“……肺虚则痰不易化,脾湿则湿不能运。”痰郁久易化火,火能灼液炼津为痰,互为因果,痰热搏结,痰浊羁留肺窍,更难排出,复感外邪,反反复复,愈发愈虚,加之久病痰热入络,络脉不通,终导致肺痿。金荞麦可补脾资肺,增强免疫力,防止外邪入侵,截断导致支扩发作的外因,从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3 中医辨治应用金荞麦治疗支扩的概况

支扩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稳定期,病机以肺脾虚为本,痰热瘀为标[21],总属邪盛正不足,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金荞麦味辛、苦,性凉,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湿健脾、活血疗疮功效[22],在支扩不同分期均有良好的运用价值。张智玲等[23]认为支扩病机以肺脾虚为本,痰、热、瘀为标,急性发作期以痰热壅肺证常见,投以麻杏石甘汤合清金化痰汤,常灵活加入金荞麦、鱼腥草以清热化痈。房波等[24]运用苇金消痈汤加减(芦根、薏苡仁、金荞麦、桃仁、冬瓜仁、黄连、黄芩等)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与对照组对比,加用汤方的治疗组其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量指标等皆有明显改善,能抑制痰液和血清中MMP-9 水平及升高TIMP-1。李国勤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证贯穿始终,急性期常用金荞麦30g、稳定期20g 以清热化痰[25]。徐敏华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支扩以痰热证最为多见,常用千金苇茎汤加减以清肺化痰,临证常用药对鱼腥草30g、金荞麦30g 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26]。范发才教授认为肺、脾气虚是支扩稳定期主要的发病机制,痰、热相互为患导致病程经久绵延,临床常用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化裁以益气化痰,多酌加金荞麦等清热化痰之品,如此常取得良效[27]。

4 结语

“扶正祛邪”是治疗支扩稳定期的关键治法,根据不同分期,当辨明热、痰、瘀、虚主次,发作期注重祛邪,缓解期注重扶正。而金荞麦这味中药恰当的运用,既可驱除贯穿支扩的“热、痰、瘀”,又不伤及脾胃,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能达到调养肺脾胃,又能使邪有出路,且金荞麦具有简、便、廉等优点,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外邪瘀血清肺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清肺茶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食物防霾靠谱吗?
有没有“清肺食物”?
盆腔瘀血综合征辨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