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勘单位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控探讨

2022-11-15石琼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0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石琼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 济南 250001)

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经济体系改革环境下更加全面与完善,给地勘单位内控活动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从目前来看,我国全面预算管理长时间以来都是引导内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地勘单位发展中,应明白全面预算管理价值,从实际入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的有机融合,对地勘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提供支持,有效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促进地勘单位更好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来说,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单位经营发展中,从全局入手,要求所有人员主动参与到预算活动中,对单位经济活动精准预算和控制。结合单位当前经营发展状况,加强评估,找出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单位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内部控制目标实现广泛采用的方式在于全面预算管理,在该形势下,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有着必然联系[1]。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价值发挥应得到各部门的配合,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实施。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中,应及时收集好预算信息。并且,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给内控执行提供数据参考,在全面预算管理作用下,如实反映出单位实际经营状况,便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让单位领导了解实际情况,调整发展决策,保证单位战略目标快速完成。

二、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在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机制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说,地勘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活动时,没有结合要求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实际调查发现,部分地勘单位内部缺少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一般安排上级部门负责,使得内控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与此同时,在内控管理过程中,部分地勘单位主要是参考其他单位内部控制方案,没有自身实际入手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管理体系建设不科学。部分地勘单位内部缺少独立的内控部门,岗位分配不合理,职责划分不具体,相关人员无法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即便一些地勘单位成立了内控部门,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是没有严格按照机制要求进行,不能对单位经济活动科学管理,容易产生各种风险[2]。

(二)预算管理不科学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其中预算编制决定预算执行结果。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即便确保预算编制可行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依然会面临各种问题有待处理。在实际中,部分地勘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选用的预算编制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为增减量预算方式,也就是以单位上年度预算管理为根本,完成本年度预算方案的编制,这种编制方式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编制的方案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符,容易产生偏差,影响预算执行管理结果。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单位没有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无法将预算管理工作实施到具体位置。预算执行效率将会受到预算责任机制影响。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后,应得到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将其落实到位。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对单位各项经营活动追踪与监管,减少成本支出,为地勘单位创造更多效益。然而,部分单位比较注重预算编制,忽略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执行责任机制不规范,没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追踪,及时找出问题,影响预算管理效果。

(三)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单位以局作为管理重点,通过下属各个部门及分支进行统筹管理,因为受到这种因素影响,地勘单位运营规模相对较小,管理人员数量不足,部分单位内部没有设有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不利于后续预算挂历工作顺利开展。即便部分地勘单位内部伴随部分国有资产投资制定的规章制度,但是因为相关人员通常是上级部门安排,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其无法全面参与到决策管理活动内。并且,因为地勘单位日常管理统一由单位领导或者项目组长负责,只是在出现较大决策问题情况下才会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勘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的不完善,不利于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影响内部管理功能的发挥。

(四)缺少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大部分地勘单位已经意识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在内部进行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引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但是在实际中,部分单位虽然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做了作业,但是没有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这是由于权威的预算管理内容比较少,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支持,无法给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使得预算管理停留在表面,影响其效能的发挥。因为缺少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或者没有在实际工作中高效使用,全面预算管理只能以一种形式出现,不利于管理目标的完成。所以,地勘单位为了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将其顺利应用在内部控制活动中,构建一套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随着升高,通过把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可以减少人为失误问题发生,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当前,部分地勘单位没有结合时代发展配备现代化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在单位管理活动开展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实施过程调查追踪,事后分析,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目标快速完成,这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信息传递与共享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中,我国地勘单位项目分布范畴广泛,在工作任务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将会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因此当地地勘单位缺少信息系统的情况下,相关人员无法做到信息有效交流和传递,在完成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容易面临各种困难。预算管理信息水平不高,使得地勘单位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受到影响,不利于单位预算水平的提升。

(五)监督管理不严

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我国大部分地勘单位把此工作安排给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缺少明确的工作要求,无法实现对单位各项活动的有效约束,加剧不必要成本支出,无法科学管控成本。如果单位管理方案随意修改,造成实际成本增多,在年度结算过程中发生和目标不一致的状况,让地勘单位面临严重损失。此外,部分地勘单位将会面临这样问题,也就是缺少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监督不严,导致预算使用和实际调整不科学,随意性强[3]。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只是对财务信息简单记录和计算,没有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重点内容,与绩效考核充分结合,无法做到财务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制约地勘单位管理工作更好发展。

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地勘单位内控优化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对于现阶段地勘单位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问题,地勘单位领导应调整思想理念,给予内控工作充分重视,从单位实际入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将内控工作落实到位,获取理想的管理效果。一方面,地勘单位应在内部成立专业的内控管理部门,组建领导小组,对单位内控实施过程进行追踪和管理,将内控管理职责分配到具体职能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落实,给地勘单位内控活动有序进行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细化内部控制目标。在地勘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过程中,设有责任分配机制、审核机制、会计核算机制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规范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确定好内部控制目标。对于管理体系比较完善的地勘单位,应该建立指标控制体系,把内部控制目标细化处理,构建子目标控制体系,引导地勘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运行[4]。除此之外,地勘单位应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结合单位经营状况和管理要求,完善风险预警体系,确定风险控制点,加强风险识别,降低风险发生率,避免给地勘单位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调整预算管理组织结构

要想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全面发挥,地勘单位应对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在单位内部成立独立的预算管理团队,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确定好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方案落实,保证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预算管理团队组长应带领其他职能部门一同对预算管理项目科学部署,作为各部门关系协调者,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针对预算管理团队而言,主要负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结合单位内控要求,设定预算管理指标,对其细化处理,分配到对应部门中。在预算编制环节中,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确定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编制详细的预算管理计划,保证预算管理满足单位战略发展要求。在预算执行环节中,应该将预算执行与地勘单位年度考核充分结合,强化各级人员预算管理职责,规范人员预算管理行为,通过制定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单位各项财务支出合理控制,保证财务支出和预算指标偏差小于5%。除此之外,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地勘单位各个部门从预算管理角度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对各个职能部门预算管理情况动态跟踪,找到预算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将预算执行结果如实反馈给相关部门,定期公布,接受各级人员的监督,保证地勘单位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调查得知,现阶段预算编制方式比较多,地勘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入手,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保证预算编制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因为预算展现出迟缓性特点,地勘单位应提前预留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让财务部门与各个部门深入交流,保证预算工作完整性。在具体操作中,要求地勘单位其他部门主动参与,将预算管理目标下发到各个部门,根据预算管理流程操作,加强预算追踪,保证地勘单位预算编制有序进行[5]。财务部门需要从财务角度出发,根据各个部门提出的预算要求,对各部门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加强预算分析,保证预算管理目标快速完成。在预算编制环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便于对地勘单位实际情况有深入了解,整合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地勘单位应根据预算指标,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秉持由上至下的原则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优化预算管理职责,加强预算管理机制建设,有效提高地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地勘单位在预算管理时,应保证预算管理刚性,防止出现超预算现象,对单位各项成本支出科学管控。在实际中,地勘单位应加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分析预算管理成果,实施有效激励,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地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科学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引导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地勘单位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体系内容要求各级人员,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对相关人员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进行有效约束,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地勘单位应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优化,通过总结管理经验,学习其他单位成功预算管理方式,有利于地勘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满足单位战略发展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格局。其次,提高地勘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地勘单位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对预算管理实施过程追踪和管理,收集相关信息,把获得的预算数据整合到系统中,便于单位领导及时了解预算管理情况,及时调整内部控制方案,减少预算管理问题出现,促进地勘单位更好发展。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地勘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管理软件,通过电子网络及现代化办公软件,对预算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管,减少财务预算风险,提高预算管理效果。最后,加强预算考核系统建设。在实施预算考核工作时,应该确定好预算考核主体,通过采用项目目标法提前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考核指标确定近期内预算管理结果和效果,设定下阶段预算编制指标。基于结果的预算编制是一种不同形式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示着管理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如规划、目标确定、管理方式等都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基于结果下的预算编制被当作成预算管理方式,其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可行性变化,让预算流程结构更加专业。各个地勘单位需要积极成立全面预算管理专职人员或者工作小组,定期报送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做好全面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及时找到单位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定量、定性多个方面,分析地勘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相关措施,为来年预算编制和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开展提供条件。

(五)强化单位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也就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成果进行再管理,是内部控制活动中重要内容,要求地勘单位在内部设有独立的审计部门,赋予其相应的权限,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制定审计监督方案,将其落实到位,保证审计监督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为了打破传统管理模式,需要对审计监督内容进行调整,引进全新的管理理念和防范,满足地勘单位内控管理要求。与此同时,地勘单位各个部门员工需要接受专业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强化人员职责意识,改进原有工作方式,促进地勘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关人员应结合时代发展,主动学习和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的知识,参与各种培训活动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给地勘单位内控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持[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地勘单位更好发展,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需要结合全面预算管理要求,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追踪和管理,整合各项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编制具体的预算管理方案,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位置,提高预算执行水平,保证地勘单位管理目标顺利完成,给单位创造理想效益,促进地勘单位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