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神派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论治特色
2022-11-15朱彦长施卫兵郭锦晨许文彬
朱彦长,施卫兵,郭锦晨,许文彬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黄疸是指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1]。祖国医学称之为“黄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2],论述了黄疸的三大临床特征: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阴黄由宋代韩祗和首次提出,其病性属本虚标实,以阳气不足为本,寒湿凝滞,血脉瘀阻,胆汁外溢。扶阳理论为火神派核心思想,由清末医家郑钦安所立,被后世卢永定、吴佩衡等医家继承与发扬,强调阳气在人生理、病理中的重要性。本文基于火神派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从心脾肾论治特色,初步管窥火神派扶阳思想的临床运用特色,以及黄疸阴黄的治疗理论与思路。
扶阳理论学术源流
扶阳思想最早见于先秦《周易》卦象学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乾为阳,坤为阴,坤“乃顺承天”[3],寓意着阳气在万物中的主导地位。《黄帝内经》提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等颇多重阳理论。东汉张仲景尤重阳气的作用,认为“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其《伤寒论》[4]中治疗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腹痛吐泻等阳气虚衰或元阳欲脱危重证候的四逆汤,方由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组成,可起到温阳散寒,甚至回阳救逆的功效,被称为“补火种之第一方”、回阳救逆第一方,正是王冰所言“补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则治法的具体体现,也是扶阳理论雏形的呈现。金元时期,刘完素提出“火热论”,临证善用寒凉药物。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世人片面理解两位医家学术思想,一派寒凉滋阴药物滥用成风。至明清时期,瘟疫畅行,临证用药又多以清热为主,经此一长时期的影响,临证治病多投甚至专投寒凉药物的风气蔚然形成。至清末,著名医家郑钦安,针砭时弊,遵《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认为“万病总在阴阳之中”,临案辨证独重阴阳,又于阴阳之中更重阳气,对于阳气的作用,郑氏在《医理真传》[5]中论述了阳气乃人立命之根,无论阳虚或阴虚为病,其本质乃是因阳失其所主,阳气不足,百病皆生,主张治疗上应温阳以化阴,并提出著名的“阳主阴从观”[6]。至此,扶阳思想基本成型,扶阳理论正式提出。
扶阳理论代表医家
郑钦安,清末著名医家,火神派鼻祖,提出阳主阴从的学术思想。郑氏认为,“人生所持以立命者,其为此阳气乎”,并在其著作《医理真传》[5]中曰:“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对于阳气的重要性,郑氏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为喻,指出若“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郑氏还提出元阳为本论,其在《医理真传》[5]中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此真气即为阳气,人之五脏六腑皆有阳气运行,心有心阳,脾有脾阳,然诸阳之本,在于肾阳,即肾中元阳,对于人体阳气不足为病,郑氏认为应以补元阳而助五脏六腑之阳。阳气是人立命之本,对于世人治病不加以辨证,一味寒凉伤人阳气的做法大为反对。因此,郑氏强调在临证治疗疾病中应时刻注意顾护人体阳气,或以少火生气,或以扶阳抑阴,或以回阳救逆等。
吴佩衡,近代著名医家,研于经典,又深得郑钦安医学三书扶阳思想之精髓,认为阳气乃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临证善用姜附桂,活用四逆汤,屡起沉疴,人称“吴附子”。附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记载其归经属心脾肾,性辛、大热,味甘,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功效,常用剂量为3~15g。吴氏将附子列为“中药十大主帅”之首[8],且所列十大主帅之药多为温热之品,且以其气味厚薄理论来指导临床使用剂量,以性味两用理论决定附子煎煮时间[9],并总结出附子应用的十六字诀:“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10]。吴氏基于扶阳理论,对于麻疹的治疗,一改以往大多数医家以养阴清热法论治的原则,将麻疹分为顺、逆、险、坏四种,并提出顺乃为小儿素来体虚,阳气不足,无以鼓邪外出;逆、险、坏其本质均为正气不足,邪气内盛。故治疗均应以扶阳之品扶正祛邪,不同之处在于应根据麻疹证型的不同,予以的药物剂量及比例有所不同,总以扶阳兼以祛邪,开创了小儿麻疹应用大量温阳之药论治的先河,拓展了扶阳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由此可以看出,吴氏对扶阳理论尤为推崇,并将其进行充实与发扬。
扶阳理论与黄疸阴黄病因病机的联系
宋代名医韩祗和在其《伤寒微旨论》一书中首立阴黄证篇[11],曰:“阴黄者,乃心病也,心火为湿所折……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脾土为阴湿加之,又与暑相会,至第六七日变为黄病,此乃阴黄也”。韩袛和指出黄疸阴黄乃心火为湿邪所伤,湿邪为患,服以攻下利湿药物,久则伤及脾胃,且湿邪为患,首伤脾阳,以致脾阳虚衰,阳不化湿,进一步加重寒湿内生,发为阴黄。清代医家叶天士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曰:“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12],意即阴黄之发,乃因寒湿困脾,脾阳虚衰。黄元御《四圣心源》载黄疸“其病起于湿土……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13],提出黄疸阴黄乃寒湿伤及脾肾所致。可见,黄疸阴黄或由湿伤心火,或由阳黄者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久则迁延肾阳,以致心脾肾阳气不足,寒湿内生;或是素体阳虚,肾阳不足,无以温煦脾阳,致使水湿不化,寒湿困脾等。究其本质是因阳气不足与湿邪困扰相互为患,以致寒湿凝滞,血脉瘀阻,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发黄。因此,从扶阳理论出发探讨黄疸阴黄的治疗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治疗特色
1 重坎离二卦,和君相之火,补心肾之阳
黄疸阴黄一方面因心火为湿邪所加,心阳受损,日久连及肾阳,心肾之阳俱虚;另一方面因心阳不足,无以下温肾水之寒,久则肾阳受损,致心肾阳气俱损。根据郑钦安之扶阳理论,以《周易》卦象为论,乾坤为先天之卦,坎离为后天之卦,而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故临证当重视坎离二卦。而坎卦对应人体肾脏,从卦象来看,一点真阳居于二阴之中,乃是真阳潜于下焦肾水,使肾水不寒。离卦对应人体心脏,卦象显示一点真阴含于二阳之内,此一点真阴可滋养上焦心阳,使心阳不亢,心神得养。坎卦中的一点真阳与离卦中的二阳正是来源于先天乾卦的三阳,由此可见坎离二卦中之阳本为一体,意在说明心肾之阳本出同源,相辅相成。坎卦的一点真阳来自于乾卦的中位,应为主,辅以离卦的二阳,由此也可见郑氏元阳为本理论的思想来源。坎离二卦生于先天乾坤二卦,后者为诸卦之老父老母[14],郑氏以此二卦说明了心肾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乃人之性命根本,且心之阳可下勾肾火,肾之阳可上连心火,二者同根同源,因此,对于黄疸阴黄由心肾阳气不足,致心脾肾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当重视补心肾之阳,和君相之火。治疗上既须扶在上之阳,以通坎中之阳,又须壮先天元阳,以温肾水之寒,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2 畅水土合德,调先后一元,养脾肾之本
黄疸阴黄多因寒湿不化,水湿困脾,伤及脾阳,久则累积肾阳及心阳,以致人体阳气不足,寒湿内盛,黄疸缠绵难愈。郑氏《医理真传》中曰:“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15],脾为土脏,肾为水脏,脾为后天,肾为先天,郑氏认为脾肾当为水土合德,先后一元而同治。吴氏认为火能生土,土可伏火,故临证善用附子等辛温补阳之药与甘草等甘缓和中之药相伍,从而调和脾肾,先后天并补。水土合德,当须肾水不寒,脾土冲和,此则需坎中一点真阳的调和,一点真阳潜于二阴之中,可使肾水不寒,水居下焦,土居中焦,土覆水之上,地得龙潜,土可冲和,万物则可孕育而生。此一点真阳从何而来,肾中元阳也,然郑氏云“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故当补土以伏火,此火既为君火,亦为相火。相火不旺,则脾土不暖,阴寒上乘,脾运不健,水湿内盛,气血不行,痰浊瘀阻,而见身目尿黄,脘腹脾胀,纳谷减少,大便溏薄等症;君火不足,则相火不通,群阴不镇,神失其位,可见神疲畏寒,气短懒言,面目肌肤晦暗不泽,脉濡细或沉迟等症。因此治疗上应以补肾健脾,使先天后天互滋互生,以土伏火,久焰不熄;以火暖土,气血健运,正复邪去。
3 温三经之阳,通诸阳之道,祛寒湿痰瘀
黄疸为病,首不离湿,《金匮要略》曰:“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16],对于黄疸阴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阴黄之作,湿从寒化”,此湿既可为外感湿邪,也可为内生湿气。张国梁主任[17]提出“无瘀不黄疸”,认为无论何种原因致肝胆失于疏泄,均会导致胆汁瘀滞。施卫兵教授[18]提出湿、痰、瘀既可为黄疸病理产物,也可为病理因素。由以上论述可见,黄疸阴黄以阳气不足本于里,以寒湿痰瘀著于表。根据郑氏扶阳理论,“阳者,气也,阳气损于何处,阴寒便生于何处,积阴日久,元阳便为阴所灭也”,郑氏指出阴寒之所生,乃因阳气之所损。故黄疸阴黄虽不离寒湿痰瘀等因素,然其本质仍是由于阳气有所虚损,故治疗上应以温阳为要,温心脾肾三经之阳--壮肾之元阳,补心之君火,健脾补土以伏火,使之上下交合,脾土可暖,生化健运,气血调和,以达宣通之意,则寒湿可化、痰凝可消、瘀血可除,正气可复,黄亦渐退。
基于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用药特点
从火神派扶阳理论可见,心肾之阳相辅相成,心之阳在上,肾之阳在下,上下二阳相交,通行中焦脾脏,中州脾土,得阳始运。故对于黄疸阴黄阳气不足,寒湿内盛,痰凝血瘀,当以补心肾君相之火,调和中州脾土。故用药应选取桂枝、黄芪等品以扶在上之阳;火神派以善用肉桂、附子著称,肉桂既可扶心之阳,也可通坎中之阳,附子辛热,熟附子大辛大热之品,可壮先天元阳,生附子可补坎中之阳,上交于心;另可取砂仁、白豆蔻等品扶中之阳,白术、山药等益气健脾,补中州脾土,补土以伏火;甘草,培补中土,调和上下[19]。临证用药以温阳之药为君,在扶心脾肾三脏之阳的同时,或佐以散寒祛湿、化痰消瘀之品,切合病机,随症加减,则使阳气盛而寒湿得温,脾健运则水湿得化,气血行则痰瘀得消,阴黄自愈。
病案举隅
张某,男,27岁,2019年7月24日就诊,主诉:身目尿黄2年余,伴乏力、纳差1月。刻下症:乏力、纳差,身目尿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腹胀腹痛腹泻,5~6次/天,稀水样便,恶心欲呕,夜寐一般。舌淡红,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弦紧。辅助检查:生化:ALT 78U/L,
AST 194U/L,GGT 478U/L,TBIL 324.7umol/L,DBIL 287.2umol/L,IBIL 37.5umol/L,ALB 24.7g/L。中医诊断:黄疸,阴黄,寒湿困脾证。西医诊断:黄疸型肝炎。治法:温阳化气,健脾利湿退黄。处方:太子参15g,白术10g,茵陈蒿10g,附片先煎6g,茯苓10g,白扁豆10g,山药10g,桔梗10g,砂仁10g,薏苡仁15g,香附10g,郁金10g,陈皮10g,女贞子10g,炙甘草6g。14剂,水煎服。服药后除乏力、纳差症状改善不明显外,余症皆有好转,复查生化:ALT 43U/L,AST 133U/L,GGT 216U/L,TBIL 307.1umol/L,DBIL 250.23umol/L,IBIL 56.87umol/L,ALB 30.4g/L。处方:上方+黄芪10g,莱菔子20g,枳壳10g,21剂,用法同前。上方服药后,患者身目尿黄明显减退,自诉乏力明显好转,欲饮食,腹胀感明显减轻,偶有头晕,腰酸,再次复查生化:ALT 26U/L,AST 73U/L,GGT 252U/L,TBIL 36.74umol/L,DBIL 31.14umol/L,IBIL 5.6umol/L,ALB 33.6g/L。处方:上方+当归10g,白芍10g,川牛膝10g,鳖甲先煎10g,去桔梗,14剂,用法同前。后复查患者肝功能指标基本趋于正常,诸多症状均好转出院。
按:本案患者最先见于黄疸阳黄,于当地中医诊所服用中草药2月余后无效,且黄疸进行性加深,乏力等症状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入院时可明确诊断为黄疸阴黄,结合病史,四诊合参,辨证为寒湿困脾证,方用茵陈术附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附子之大辛大热之性,壮先天肾阳,上通心阳,以砂仁、白术、扁豆、甘草之甘缓,健中州脾土,助阳更旺,全方温阳化气,健脾渗湿,补火以助阳,培土以伏火。服药后乏力、纳差症状改善不明显,缘因阳黄证时服药不当伤及脾胃,脾胃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故纳食不馨,气血生化乏源,四肢失于濡养,故乏力不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故于二方中加以黄芪补气,莱菔子、枳壳以助消食和胃之功。患者久病必虚必瘀,且前两方中利水渗湿之品量多效猛,恐伤及阴液,故于三方中加当归活血补血,白芍、鳖甲养阴助阳,川牛膝补肝肾,止腰酸,以使气血同调,阴阳兼顾,黄疸渐消。
讨 论
扶阳理论临床应用以仲景四逆汤为雏形,正式提出于清末医家郑钦安,以阳主阴从观立论,创扶阳理论,后又发展于现代著名医家吴佩衡先生,传承并有所创新,二者为火神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扶阳思想用于指导现代临床的一些疾病疗效显著。黄疸阴黄病因病机总因人体阳气不足,寒湿内盛所致,病位目前医家尚有争论,施卫兵教授关于黄疸病若干问题思考[20]指出,古人论述黄疸病位多在脾胃,近现代医家论述黄疸病位多在肝胆。然从火神派扶阳思想来看,无论其病位在脾胃或肝胆,根本总因阳气不足而发病,故治疗可从根本上入手,补君相之火,使水火相济,上下相通;和中州脾土,使火得土伏,底焰不熄;总以调气血、和阴阳,理脏腑,黄则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