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阳:巍然阶梯 大地雕塑

2010-04-01吴安臣

时代名流 2010年2期
关键词:哈尼梯田景区

吴安臣

入刊理由:

这是崇山峻岭上的史诗,这是大山腹背上的巨画?弯曲的田埂,是岁月的年轮;层叠的梯田,是历史的见证。”这就是元阳哈尼梯田,在元阳县委和县政府的挥斥方遒下,元阳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梯田旅游龙头即将舞起,从高层到地方,资金的支持,政策的倾斜,企业的参与,民众的愿望,这一切让元阳梯田的开发从“闺中”真正走向了世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哀牢山的皇天厚土、山泉流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深为其景观的神奇壮丽与文化的丰富内蕴所折服。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来到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时,面对脚下的万亩梯田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这里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希望之地,巍然矗立在大地上的阶梯。

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生到元阳调研时,也留下了“天地艺术,世界之最”的盛赞。

元阳县委书记姜仁斌告诉记者,元阳县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正在抓好贯彻落实,一定能够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元阳县富民、富县的一个支柱产业。县委政府一定按照上级要求,按照目标要求、按照时限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也会积极主动的加强和世博集团沟通,加强交流,共同将旅游业推进好、建设好、发展好。相信在以姜书记等颇具远见卓识的元阳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全世界将被哈尼梯田的无穷魅力所折服。

思长远觅良机

如何为哈尼梯田旅游注入新鲜血液,使之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不仅让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殚精竭虑,也牵动了云南省政府的密切关注,来自中央、省州领导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元阳梯田景区。他们煞费苦心为梯田旅游谋发展,他们高瞻远瞩为梯田旅游觅良机。

一位旅游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地区旅游能否打造成为知名的品牌,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价值是否具有“第一或惟一”的特性。

元阳哈尼梯田具有“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典型特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世界性的品牌潜质。于是,对元阳哈尼梯田的调研和对元阳哈尼梯田的规划由此展开。

2009年4月,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前往元阳实地视察时强调指出,红河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将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特别是把哈尼梯田作为红河州近期旅游开发的重点,加大力度进行开发。针对旅游的“行、住、游、吃、娱、购”六要素,秦光荣省长强调,如果能做好这“六字”的文章,把元阳梯田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品牌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同年7月,省政府领导率省、州相关部门领导赴京汇报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推进情况,国家文物局对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将哈尼梯田列入2011年“申遗”预备名单。8月,云南省副省长刘平和省里的各有关部门一起到红河州调研时,肯定了元阳县委、县政府在梯田旅游发展工作中的成绩,又对元阳梯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指出要努力将哈尼梯田旅游景区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

在中央、省州的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助推下,元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擦亮了眼睛,信心百倍,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了,思路更加清晰了。他们的他们对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总规划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构想。

抢机遇 智筹谋

因机而动,顺势而发,元阳梯田旅游发展逐步踏上了新的征程。近年来,元阳县委、县政府大手笔规划了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元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梯田景区生态植被恢复工程》等纷纷出台,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通过不断认真学习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讲话和指示,元阳在县委领导班子领导下对哈尼梯田旅游的现状及未来进行了反复的研讨、论证,一幅瑰丽的蓝图初显:通过努力,在2011年底前,将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年接待旅客总量争取达到50万人次以上;完成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工作,放大文化品牌影响力;通过资本运作,提升哈尼梯田价值,将引入创业板市场,实现“资源—资本”的转变,把哈尼梯田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同时,元阳梯田小镇、特色民俗旅游村、高星级旅游接待宾馆都将作为景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总体规划可概括为“一循环、七亮点、十精品、一中心、四门禁、六村寨”,这也让记者看到了元阳梯田品牌冲出云南、走向世界的美好前景和坚强信心。

这样科学系统的规划是发展元阳旅游业思路和方向上的一大突破,更是一大挑战。元阳辉煌的未来就在不远处,但怎样才能将其又稳又快地变为现实呢?元阳县的领导们迈开了他们坚实的探索步伐。“一定要落实好秦光荣省长和刘平副省长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能辜负各级领导的关心”,元阳县每个领导的心中都重复牢记着这句话。具体工作的落实是纷繁芜杂的,要准备、要协调,他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了元阳老百姓的幸福安康他们步履匆匆,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力。景区建设要规范化,大规模资金的运用要合理化,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必须要进行扎实有力的可行性研究。元阳县领导的身影又出现在各个设计院、规划所的办公室里,他们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讨论,没有人说过累,为着这个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融的神奇元阳,大家的心中始终燃烧着火一般的热情,延续着憧憬美好明天的激情,为了元阳,鞠躬尽瘁。很快,各个可行性报告出炉了,并报云南省政府重点项目评审中心专家评审。

元阳县县长张宏带着欣慰的笑容告诉记者,目前,有5个项目经省发改委批复,已开始建设:一是全长15.6公里的元阳县多依树至勐品公路旅游环线建设项目;二是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六个哈尼民俗旅游村的建设项目;三是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概算投资5900余万元的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民族文化展览馆、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及停车场建设项目;五是总建筑面积73000余平方米的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哈尼民俗风情步行街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丰富元阳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提升元阳旅游品牌的整体形象,有效带动全县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谈到这些,张宏县长的脸上充满自豪,记者从他眼中闪烁的光看到了元阳哈尼梯田旅游的广阔前景、灿烂未来。为着力改善元阳的旅游环境,大力提升元阳的旅游品质,元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废寝忘食,寝毡枕块,为书写元阳旅游业发展的更多精彩而奋斗。

张宏县长告诉记者,县政府目前已启动了老虎嘴景区、坝达景区、多依树景区、箐口哈尼民俗村等4个景区景点。自2009年2月23日试运营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5000余人,门票收入60余万元。经过多方努力,初步完成了“哈尼梯田”32类、“长街宴”7类共39项商标注册。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6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旅游门票收入79万元,景区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得到实惠,哈尼梯田“申遗”工作稳步推进。

风物长宜放眼量,元阳旅游业的美好未来恰如一粒金灿灿的果实在前方等着元阳人去摘取。

有了科学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固然能吸引游客增长效益,但只知开发获取效益,生态会受到破坏,景区的长远发展或将随之走到尽头。保护和开发历来是景区发展中的难题,在二者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成为元阳县领导们的当务之急。

国家文物局局长就给过指导性意见,要求用先进理念对哈尼梯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给当地民众以政策,把利益让给地方政府、地方群众,给群众一定补助,让他们在劳动中得到附加实惠,在调动群众保护的同时,创造梯田文化的积极性。元阳县委、县政府也一直在思考探索。2008年7月,在副省长刘平和红河州委、州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与元阳县政府在昆明签订了《元阳哈尼梯田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同年12月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9年3月12日,元阳县政府、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公司与梯田核心区的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800余农户和4000多群众签订了《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保护、开发、发展协作协议书》,明确了政府、公司和群众三方的责任、权益和义务,让当地群众广泛参与到梯田保护行动中来,形成“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运营机制。这是一个对开发与保护并重有着积极重要意义的协议,为更好地管好用好集体旅游经营收入资金,逐步增强元阳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作出了相应的条文规定。

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公司总经理徐秋艳告诉记者,与元阳县牵手合作,遵循的是“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首先,是配合州、县积极开展哈尼梯田“申遗”工作,景区规划是依据“申遗”规划展开;其次,项目实施坚守一条原则,保护梯田的原有状态不变,做项目不占用一丘田,仅在最佳观赏点建造供游客观赏的设施。自2009年以来已投资6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老虎嘴、坝达、多依树景区第一期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2009年7月16日,普高老寨村,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由元阳县政府与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公司组织召开的现场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元阳人民第一次享受到祖辈生产生活的梯田带来的实惠。为参加当天仪式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村民卢正荣高兴地说:“梯田旅游的开发让我们有了尽快脱贫致富的希望。我要和家人一起,把家乡建成一个能接待国内外游客的哈尼特色民居。”

在红河州旅游局的关心下,2009年4月16日至19日,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公司参加了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大连),与黑龙江五常海外旅游公司、辽宁省中国青年旅游社、上海乐聘旅游公司、河南省鹤壁市旅游局4家客商达成意向性协议,在交易会上,充分展示了元阳哈尼梯田旖旎的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及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

通过不断实践,从州到县,以及世博集团公司,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怎么样保护、开发、利用梯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和措施,基本形成开发元阳旅游资源,也是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措施的共识。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可以更有力地保护生态环境,全方位的弘扬和发掘哈尼民族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既要富县,也要富民,让生活在梯田上的哈尼族人民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实惠。

完善的机制有效提升了哈尼梯田的综合价值,将元阳哈尼梯田引入资本市场,使旅游景区的效益最大化,创造了共赢的新局面。

依造化佑人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元阳有诗画般的山水,但真正能永恒、传世的东西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文化。只有充分挖掘展示元阳的民族文化,元阳哈尼梯田旅游才能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成为七彩云南的又一张名片。

目前,元阳县已启动实施了哈尼梯田旅游特色村建设,民族特色优秀文化将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展示。2009年3月初,元阳县举办的“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旅游文化节”中,推出的《梯田印象》大型原生态梯田农耕文化实景演出,900多名表演者均为土生土长的哈尼族群众,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哈尼农耕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2009年7月,红河州政府筹资3000多万元在整个景区25个自然村启动了文化保护工作,推动民俗把梯田核心区的“一镇六村”打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民族文化浓厚、人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此外,元阳还将以公司化的运作方式,集中精力打造一台实景演出……一项项深思熟虑的举措,为哈尼梯田旅游文化注入了鲜活的元素,丰富的内涵。

元阳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共汇而互促互补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罕见产物。如今的元阳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在省州市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同时以更为恢宏的大手笔,将哈尼梯田雕琢得更加灵动非凡,努力追求着与自然的和谐和对历史的传承。

责任编辑:王雪玲

猜你喜欢

哈尼梯田景区
甘肃梯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让客户来找你
“摘牌”
两伊握手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