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胺类物质药理及理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022-11-14林新丽吴殷囡谭力孟长虹汪玉馨史清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2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南京298江苏鼎泰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800

中南药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组胺样品血压

林新丽,吴殷囡,谭力,孟长虹,汪玉馨*,史清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2009;2.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南京 298;.江苏鼎泰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800)

生物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可由游离氨基酸经脱羧酶催化脱羧产生,也可以由醛酮类化合物氨基化脱氨基产生。内源性生物胺在体内发挥着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参与免疫炎症反应,调节血压,调控血糖,促进遗传物质的合成等,但其在体内过度蓄积则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许多复杂基质药物如中药、抗菌药物、生化药物等都提取自动植物体,其生产、发酵和储藏过程中可能引入或分解产生生物胺,如在体内叠加或蓄积,均有可能对临床用药安全造成风险,因此需通过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对药物中的生物胺类物质进行质控,明确各生物胺的量效关系,拟订适宜的控制策略,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 生物胺的研究概况

从生物胺的来源可知,其结构由上级化合物决定,具有多样性,不同结构的生物胺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组胺的研究最受关注,其他种类的生物胺研究报道较少。相较而言,生物胺在食品领域研究较多,而在药品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故亟需在药品领域建立适宜的分析测定方法,并进行质量控制及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类生物胺的研究现状,本文先对不同种类生物胺的特性进行汇总。

1.1 生物胺的分类及质量控制

生物胺可被看作氨分子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如脂肪基团、芳香基团或杂环烃基团等。根据结构分类,常见的组胺属于杂环胺类;酪胺、苯乙胺、章鱼胺等被列为芳香族胺;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等被列为脂肪族胺。根据其构成分类,组胺、酪胺、苯乙胺等被列为单胺;胍丁胺、尸胺、腐胺及亚精胺等被列为多胺,见表1。

研究表明,部分食源性疾病的公共卫生问题与生物胺类物质有关,在欧洲和美国多达40%的病例报告可归因于组胺过量,表1所列几种常见的生物胺均可在食品中检出,其含量是评价食物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部分生物胺含量制订了限值,以保障食品的安全,特别是生鲜鱼类、罐头及发酵产品等,还明确了生产过程和终产品中生物胺的含量限值。但是不同地区限值标准差异显著,标准中,组胺限值最低为50 μg·g,最高可达400 μg·g,甚至同种食品不同地区的组胺限值差距较大,例如金枪鱼中的组胺限值最低为50 μg·g,限值最高为200 μg·g。

表1 几种常见的生物胺
Tab 1 Several common biogenic amines

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苯乙胺C8H11N NH2 121.18酪胺 C8H11NO NH2 HO 137.18组胺 C5H9N3 NH2 HN N 111.14色胺 C2H12N2 H2N NH 160.21章鱼胺C8H11NO2 HO HO NH2 153.17尸胺 C5H14N2 H2N NH2 102.18腐胺 C4H12N2 H2N NH2 88.15亚精胺C7H19N3 H2N NH NH2 145.20精胺 C10H26N4 H2N NH HN NH2202.34胍丁胺C5H14N4 NH2 NH H2N NH 130.79

当然,生物胺限值制订存在一定困难,影响因素较多,比如肠道分解生物胺的效率、耐受性等均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生物胺协同作用从而存在毒性叠加的可能性等。因此,有必要对多种生物胺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药理活性与不良反应的量效关系,从而为其限值的制订提供基础和佐证。

1.2 生物胺类物质的不良反应

虽然生物胺在调节神经系统、控制生长代谢和稳定生物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其也可引起如心悸、腹泻、偏头痛等不良反应。其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组胺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可激动受体亚型(H、H和H受体)进而引起全身效应。H受体的激活会导致过敏反应,发作迅速;H、H受体的激活会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外周阻力降低,外周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快速下降,常见表现即为低血压;H受体的激活则会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释放,与多种中枢神经疾病联系密切,严重时可损伤中枢神经,表现为恶心、呕吐和头痛。

部分芳香族生物胺具有血管收缩作用,酪胺、苯乙胺、色胺和章鱼胺能够使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刺激血管平滑肌,血压上升。高水平的酪胺可引起的中毒症状与组胺类似,具体表现为心律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和偏头痛,长期摄入会干扰葡萄糖稳态,从而升高血糖水平,甚至中毒性肿胀。苯乙胺毒性较强,易引发偏头痛和精神类疾病。色胺促进5-羟色胺和多巴胺释放,5-羟色胺具有升压作用,可引起高血压。

同属脂肪族胺的尸胺和腐胺,较组胺和酪胺的生物活性低,具有刺激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均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高水平腐胺和尸胺的中毒症状主要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和四肢轻微麻痹瘫痪。尸胺和腐胺还可增加其他生物胺的毒性,组胺本身在低水平下可能不会造成毒性,但在高浓度的腐胺和尸胺存在的情况下,组胺相关代谢酶的活性降低,毒性增强,可致呼吸系统受损,严重时危害生命。胍丁胺随环境的变化会分解,在胍丁胺酶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腐胺,腐胺是精胺和亚精胺的前体,存在潜在危害。

低剂量的精胺和亚精胺不会引起人体的中毒反应,中剂量精胺会使心肌变性,降低血浆钾水平,高剂量精胺会使肾功能受损,高剂量亚精胺会降低体内的血浆肌酐、无机磷酸盐和钙,另外,精胺、亚精胺还能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致癌物质。

1.3 药物中的生物胺来源

药物(如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和多肽类生化药等)中由于物料的来源多提取自动植物体,或通过生产、发酵、储存过程存在引入生物胺类杂质的可能性。虽然人体肠道可分解一定量的生物胺,但生物胺类物质蓄积过量会产生不良反应。苏喆等检测了三家企业的鹿瓜多肽注射剂,检出组胺、苯乙胺、腐胺和尸胺,其中尸胺的浓度较高,范围在0.265%~0.333%,超过毒性学关注阈值(TTC)2类遗传毒性杂质的限值。Li等检测了84批牛或猪胸腺中提取的胸腺多肽注射剂,所有样品中均存在腐胺和亚精胺,多数样品中检出色胺、苯乙胺、尸胺、组胺、酪胺和精胺,少量样品中检出多巴胺,其中,组胺含量高的样品降压效应的不合格率较高,故组胺含量与降压物质密切相关。牛慧玲等在疏血通注射液中检出腐胺、尸胺和酪胺,疏血通注射液是以动物提取制成的中药材为原料,动物体内的组织器官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脱羧形成生物胺,引起急性降压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建立生物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对可能含有或产生生物胺类杂质的药物开展安全性筛查,控制生物胺类杂质的限值,以提高此类药物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

2 生物胺类物质的药理学测定方法

目前在药品质量控制中,《中国药典》2020年版针对组胺类物质,设置降压物质检查项,通过判断制剂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的程度或其引起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程度来考察并控制组胺类物质。除此之外,国内外研究者还采用了药理学测定方法进行生物胺类物质量效关系的测定,并比较了不同种属动物模型的灵敏度及重现性。

2.1 颈动脉直接测压法

颈动脉直接测压法用于降压物质检查,动物麻醉状态下在血管内插入压力传感器测量血压,比较组胺对照品与供试品引起猫的血压变化程度,判定降压物质是否符合标准。该方法普遍以猫为实验对象,但猫的来源、遗传背景和寄生虫携带等情况复杂,近年来有研究者探索其他实验动物在降压物质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

嵇扬等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比较了猫和比格犬对降压物质的灵敏度和重现性,结果表明比格犬的灵敏度不符合规定且重现性较猫差,无法用于降压物质检查;黎家敏等以实验兔为实验对象,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实验兔和猫对降压物质的反应,结果表明实验兔对降压物质不敏感,不同品种的实验兔降压作用存在差异,无法用于降压物质检查。从实验准确性和经济角度考虑猫更适用,猫较小动物更接近人体,较大动物更方便操作,麻醉期间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敏度,血管壁坚韧不易损坏,便于手术操作,可反复使用,适用于对药物体内作用的分析,心搏力强,血压恒定,能获得完好的血压曲线。

颈动脉直接测压法优点在于是在动脉内直接进行血压测定,压力传感器插入动物血管内测量血压,所以测得值准确性更高;不足之处在于麻醉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不仅麻醉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麻醉期间动物的多项生理指标也会改变,因此,需设立灵敏度检测来衡量在该麻醉条件下实验动物是否达到灵敏度要求。

2.2 豚鼠离体回肠法

豚鼠离体回肠法作为颈动脉直接测压法的补充方法,收录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过豚鼠离体回肠给药,比较组胺对照品与供试品引起收缩的程度,判定降压物质是否符合标准。

近年来有研究者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对生化药中的降压物质检查进行比较。王婷婷等以不同浓度组胺对照品模拟不同水平的样品,采用猫和豚鼠进行实验,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供试品注射用糜蛋白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反应无干扰作用,与颈动脉直接测压法相比,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吴贤生等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安全性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判定标准,豚鼠离体回肠法检查组胺类物质符合规定,但是颈动脉直接测压法检查却发生了明显降压反应,结果表明,组胺类物质检查合格仍可能会出现降压物质检查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比较两种方法,豚鼠离体回肠法准确度良好,且灵敏度更高,可作为颈动脉直接测压法的补充方法,但不能简单以豚鼠离体回肠法来替代颈动脉直接测压法结果。

豚鼠离体回肠法优点在于专属性高、反复给药重现性较好,豚鼠为常规实验动物,易于购得;但其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对实验条件温度和通气要求严格,以此方法考查降压物质需用颈动脉直接测压法复检。

2.3 尾动脉间接测压法

颈动脉直接测压法不能满足长时间和反复多次的慢性实验,尾动脉间接测压法则可以克服这个难题。通过实验大鼠尾部或肢体动脉处装备压脉套,连接可以检测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检测器,可直接测定血压值。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方法得到进一步优化,Daugherty等开发了多通道高通量血压计,可同时测量多达8只小鼠或大鼠的血压,通过体积压力记录仪测定鼠尾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血压、尾血流量和尾血容量,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血压参数,弥补原方法上的不足。

尾动脉间接测压法不会对动物造成损伤,动物在无麻醉状态下测定各项生理指标,避免了麻醉和应激反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并且可以连续长时间的实验;但血压值为间接获得,灵敏度低,血压若急剧变化可能检测不到,因此不适用于血压变化反应灵敏的药物实验。

2.4 植入式遥感监测系统

植入式遥感监测系统是在动脉中植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装置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技术,目前用于动物研究的血压感应装置有生理盐水填充导管、传感器导管、血压遥测系统等,这些装置可远程监测血压变化量,与尾动脉间接测压法一样都是在动物有意识的情况下测定血压变化。

梁月琴等对比了尾动脉间接测压法和植入式遥感监测大鼠血压的差别,前者具有操作简便且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动物生理状况及环境因素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难以精确测量及动态观察血压,数据准确性较低;后者遥测系统设备昂贵,大部分实验室不具备相适应的硬件,但是能够检测出更详尽的数据供参考,例如监测动物的即时血压情况等,动态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的药理作用。

植入式遥感监测系统优点在于实时获取准确的数据,能够捕获血压的快速变化;缺点在于传感器植入动物的手术难度高,为防止手术部位感染,对手术环境及术后护理要求很高,导致实验周期变长。

3 生物胺类物质的理化测定方法

药理学测定方法虽能从整体角度评估生物胺类物质的药理学效应,但由于动物实验存在实验对象稳定性难以保证,实验技术要求高、过程复杂、耗时长等问题,且无法明确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敏、高效、快速的生物胺检测方法,为生物胺类物质的快速筛查,生成过程监测及与不良反应相关性的探究提供技术手段。

由于生物胺是一类可见及紫外光吸收度低、化合物极性大的小分子化合物,药品中少量生物胺的测定容易受多种因素干扰,难以进行直接检测,因此,常采用提取效率高、消除基质干扰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对少量的分析物富集从而提高信号强度,再配合快速便捷、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本文对目前生物胺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总结。

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3.1.1 固相萃取(SPE) SPE是以固相物作为萃取剂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中吸附出来,从而使目标物与基质分离,再通过洗脱剂使得目标物与固相萃取剂分离,最终获得富集的目标物。王芳等建立了SPE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腌肉中5种生物胺,在选择固相萃取柱时,比较了强阳离子交换柱(SCX)、强阴离子交换柱、C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果,结果发现SCX固相柱萃取生物胺萃取效果好,有较高的回收率,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灵敏度高,结果重现性好。郑捷等以固相萃取作为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检测了羊肉风干肠中的6种生物胺,对比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发现固相萃取更适用于样品前处理,回收率更高,符合生物胺简便高效的检测要求。

3.1.2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 MSPD适用于固体、半固体的前处理,该方法样品与有机物使用量少、萃取剂及目标物接触面积大。MSPD虽与SPE的填料相似,但分离原理不同,MSPD主要是根据目标物在基质中的分散情况与溶剂的极性不同分离目标物,其中样品基质、洗脱剂与萃取剂是MSPD的重要影响因素。Calbiani等比较了SPE和MSPD两种技术,SPE法使用了两种固定相的固相萃取柱,分别为C和-CN,结果表明,以-CN为固定相的SPE法和MSPD法净化效果良好,生物胺与杂质分离效果显著,回收率相当,MSPD技术优势在于耗时更短,还可用于黏性样品(生物组织等)的前处理。

3.1.3 液液萃取与液相微萃取 液液萃取根据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的原理,将目标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而达到分离。成本低是液液萃取的优势,但由于萃取液用量大,处理废液是液液萃取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萃取过程中费时费力,损耗样品,回收率和重复性不尽如人意,常规的液液萃取在生物胺检测过程中不作为首选考虑。Ramos等利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制备样品,盐析可以将水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分离,有益于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萃取,保证了高回收率。相比常规的液液萃取程序,盐析辅助液液萃取溶剂消耗少,操作步骤简易,能够有效避免目标物的流失,实验的关键因素是萃取前pH与提取时间的准确控制。

液相微萃取的提出弥补了液液萃取的不足之处,该方法采用微量溶剂置于溶液中,实现对于目标物的微萃取,萃取过程中采用一次性纤维膜,可避免交叉污染,达到高度净化样品的效果。韦彩云等利用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分离生物胺,优化萃取和分析条件,用于检测米酒中生物胺的含量,该方法萃取使用有机溶剂较少,回收率良好。

3.1.4 离子对萃取 离子对萃取是在适宜的pH条件下,生物胺与其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对试剂反应生成疏水性离子对,极性变小,进入有机相,经反萃取将生物胺阳离子释放到酸性溶液中。采用离子对萃取与液质联用法,Chatzimitakos等等通过使用离子对试剂将生物胺萃取到有机溶剂中,然后进行反萃取获得NMR光谱,定量不同基质样品中生物胺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Ochi等定量测定了鲭鱼片中的生物胺,采用离子对固相萃取纯化样品,无需衍生化和pH调节,通过C色谱柱分离直接检测8种生物胺,方法经过验证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

3.2 仪器分析方法

由于生物胺类物质是强极性化合物,使用常规色谱柱分析时无法有效保留且分离能力差,同时部分生物胺不具备紫外或者荧光发色基团,使用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无法检测,因此,直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生物胺进行检测的难度较大,需要通过衍生化试剂处理后进行测定。目前文献中常见的衍生化试剂有丹磺酰氯、邻苯二甲醛等,本文按照衍生化方法反应原理、实验条件、实验样品、优势及不足对研究进行分类,见表2。这些衍生化方法适用的化合物范围不同,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目标物特性评估最佳衍生化策略。

表2 常见衍生化试剂及其实验方法
Tab 2 Common derivatization reagents and experiment methods

衍生化试剂 衍生化原理 检测方法 反应pH反应时间/min 样品基质 优势 不足丹磺酰氯[41-42](DNS-Cl)DNS-Cl可与伯胺和仲胺上的活泼氢反应,与生物胺的氨基反应生成荧光产物LC-MS/MS、HPLC-UV弱碱性30~60补气中药材、黄连提取物国标规定可使用的衍生化试剂,可降低生物胺极性,稳定性高,应用广泛操作过程耗时耗力邻苯二甲醛[40,42](OPA)OPA在还原剂巯基乙醇存在下与生物胺迅速反应产生具有很强荧光的异吲哚衍生物LC-MS/MS、HPLC弱碱性1~2 发酵酒、黄连提取物是一种通用的荧光试剂,衍生化反应过程时间短衍生化产物稳定性低芴甲氧羰酰氯(Fmoc-Cl)[42]Fmoc-Cl对碱性比较敏感,与生物胺的氨基反应生成荧光产物LC-MS/MS 酸性 60 黄连提取物 酸性条件下具有一定优势 衍生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多,易产生干扰物质4-二甲胺偶氮苯磺酰氯[42](Dabsyl-Cl)Dabsyl-Cl与生物胺的氨基反应生成稳定的荧光产物LC-MS/MS 弱碱性60 黄连提取物 反应过程操作简单 衍生化反应不稳定,产物随反应物比例的变化会不同Marfey试剂[42] 与手性分子中的氨基发生取代反应,衍生化得到含两个或以上手性中心的光学异构体LC-MS/MS 弱碱性60 黄连提取物 适用于分离对映异构体 衍生化效果通常不理想

样品经衍生化后使用HPLC检测分析,虽然可以通过降低生物胺极性改善色谱分离情况,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存在衍生化过程复杂、衍生化反应可产生未知杂质等缺点而影响生物胺检测的准确性,表3列举了目前成功应用于生物胺检测的6种检测方法。多种方法联用为生物胺的检测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但实际应用中某一种方法并非适合所有样品,需根据实际待测样品选择适宜的组合进行生物胺类物质检测。

表3 联用检测技术在生物胺测定中的应用
Tab 3 Application of joined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检测方法 预处理方法 分析条件 检测时间/ min 生物胺种类 检测范围(r2) 优势UHPLCFLD[43]经丹磺酰氯衍生化后过滤进样分析流动相A为0.01 mol·L-1甲酸铵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FLD激发波长330 nm,发射波长520 nm 18 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精胺0.06~0.59 μg·mL-1(0.984~ 0.999)使用粒径更小的色谱柱,配合耐高压的色谱仪,大大减少分析时间,高效便捷,是分离复杂基质中生物胺的理想选择[44]HPLC-MS/MS[45-46]经苯甲酰氯衍生化后过滤进样分析流动相A为水,B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以同位素标记为内标48 酪胺、色胺、组胺、苯乙胺、尸胺、腐胺、乙醇胺、精胺、亚精胺、β-丙氨酸、甲基丙基胺、3-甲基丁胺、2-甲基丁胺、3-(甲基硫)丙胺检测限0.05 μg·kg-1可以避免常规色谱技术的主要缺点,对色谱无法准确分离的生物胺进行定量,具有广泛的分析物相容性和高分析性能,是目前直接检测生物胺普遍的选择[47-48]超纯水稀释后过滤,进样分析流动相A为0.1%甲酸溶液,B为甲醇,梯度洗脱4.1 组胺、5-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0.5~1000 ng·mL-1(>0.998)SFC-DAD[49]经丹磺酰氯衍生化后过滤进样分析流动相A为CO2,B为正己烷-异丙醇-氢氧化铵(70∶30∶15,V/V/V),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背压2000 psi 7 苯乙胺、酪胺、色胺、精胺、尸胺、腐胺、组胺、亚精胺72~224 ng·mL-1(0.9995~1.0000)采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介质黏度小,传质速率高,结合液相色谱的硬件设施和控制软件,更好地控制检测过程的稳定性,缩短了分析时间,消耗的溶剂更少,可作为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胺的一种补充方法GC-MS[50] 经IBCF衍生化后用聚丙烯酸酯SPME纤维萃取,直接进样分析GC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氦气,程序升温25 甲胺、二甲胺、丙胺、丁胺、异丁胺、苯乙胺、腐胺、尸胺、酪胺、组胺0.1~1 μg·mL-1(0.991~ 0.999)可供选择的固定相较多,不同的生物胺挥发性存在差异,经衍生化后可选择兼容多种生物胺衍生化物的固定相进行分离,具有分析时间短、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的特点CE-MS[50] 将样品超声过滤后进样分析在毛细管中进行分离生物胺,电解质为 100 mmol·L-1甲酸,分离电压30 kV 15 精胺、亚精胺、腐胺、组胺、尸胺、乙醇胺、三乙胺、苯乙胺、酪胺0.075~2.500 μg·mL-1(>0.99)样品无需衍生化,预处理方法更便捷CE-UV[51] 经三次液液萃取后,氮气吹干,复溶进样分析在毛细管中进行分离生物胺,电解质为12 mmol·L-1 Im和 10 mmol·L-1 α-CD,分离电压15 kV,检测波长200 nm 10 苯乙胺、组胺、色胺、5-羟色胺、章鱼胺、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肌肽、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1~150 μmol·L-1通过样品离子与背景离子UV 性质的差异,能同时检测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生物胺。适合组分简单和基质纯净度高的样品及热不稳定性的分析物[52]

4 结论与展望

复杂基质药物如中药、抗菌药物、生化药物等原料取自动植物体机体、组织或体液,来源复杂、提取物不明确、稳定性差、易腐败,部分药物产生涉及微生物发酵或动物源性原料贮存,游离氨基酸均极易通过脱羧反应降解为生物胺,且其种类较多,故建立高效简便的检测方法用于生物胺类物质的定性定量测定是有效控制生物胺含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物胺种类、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明确各生物胺类物质剂量-效应关系变化,可以为临床不良反应的分析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因此,根据样品类型与所测生物胺的特点选取适宜的前处理与检测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临床应用探究各种生物胺类物质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明确原料及制剂工艺及存在条件的影响和质控要求,可以为药物的安全性评估、风险因素排查分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组胺样品血压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地质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方案研究
实验室样品管理
最怕啥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