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

2022-11-14董继超

活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中国共产党

董继超

(西安航空学院,西安 710077)

党史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探索历程、奋斗历程和成长历程的记录,其中不仅包含着无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党史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对蕴含在党史中的精神价值产生了质疑,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针对这一严重问题,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对党史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更加多样、灵活而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解读党史、品味党史、感悟党史,为学生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供可靠支柱。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接班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关系国家的未来。当今世界既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又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世界。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面临巨大挑战。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党史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有很大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缺乏了解,有的人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建立的都不知道。同时,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代表人物不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一无所知。由于当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些不负责的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发布一些与历史不相符合的信息,一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尊重历史,如一些抗日神剧,把本来庄重、严肃、悲壮的历史转化为一种滑稽的喜剧。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树立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党史教育有利于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关切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这样一种外部环境,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因此,在学习百年党史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一个几十人的党派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些思想困惑着当代大学生,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索的内在动力。同时,当代大学生由于阅历不足、党史知识不充分,容易从自身角度去看待党的历史,出现理解的片面性,甚至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难以对党的历史做出正确的、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回应学生的困惑和关切。

(三)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在今天这个自媒体非常发达的时代,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否定英雄、抹黑英雄的事件,出现了肆意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的事件。这些事件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些人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犯的错误无限放大化,用党的小错误代替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取得的贡献。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生活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时期,其对网络上的信息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正确教育和引导十分必要。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在思政课堂中带领学生品读党史中的经典人物

1.感受经典人物的崇高革命信仰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人的信仰是构成历史之脊梁的精神材料。高校思政教师在渗透党史教育时,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入认识、感受一些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所表现出的对于革命事业的崇高信仰,解读这份信仰背后所存在的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尽热爱和坚定信心,使学生在一个个真实人物的身上看到信仰的具体表现和巨大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当代社会”这三个阶段中各选择一位优秀党员代表,让学生通过了解他们的光荣事迹来领略其对革命事业与建设事业的热忱,并引导学生以代入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感受这些优秀人物在做出这些事迹时所要具备的勇气和决心,进而真正体会到他们身上那份信仰的伟大。

2.学习经典人物的顽强革命意志

如表5所示,统计1990-2018年刊载情报信息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成果的文献刊物来源,排在第1位的刊物是《图书情报工作》,文献数量为24篇,《情报理论与实践》位列第2位,文献数量为11篇,《情报杂志》和《情报探索》排在第3位和第4位,刊载的文献数量分别为8篇和7篇列出了刊载知识服务文献数量最多的前十位来源期刊。这些刊物对于我国普及知识服务理论知识,推广各单位的工作实践成果和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从业工作者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精神意志的力量同样能够在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然拥有顽强的革命意志,这是支撑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走过战争岁月和困难时期进而取得今日之成就的强大保障。高校思政教师要对优秀党员的革命意志做集中展现,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进行类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切实感受去体会这种强大意志的可贵。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烈火英雄”——邱少云作为介绍的典型人物,在带领学生了解邱少云个人生平和牺牲经过之后,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入学军训时顶着炎炎烈日的感受,将之代入痛苦远甚数百倍的烈火当中,让学生真切认识到无数个“邱少云”们的意志之顽强,从而在内心中形成敬仰之情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绪。

3.感悟经典人物的良好个人作风

和信仰与意志相比,共产党员的个人作风常常更能带给学生以亲和感,这是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也是他们美好品质最为真实的表现。高校思政教师除了要对优秀共产党员传统意义上过人的一面做具体介绍,更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对这些人物的平常而可贵的一面做真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党性”和“人性”并非互相矛盾的,“党性”是对“人性”的升华,也是对“人性”最高维度的诠释。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首先播放一些介绍钟南山、袁隆平这两位优秀共产党员光辉事迹和骄人成就的视频资料,而后再从另一角度,带领学生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细心认真、踏实肯干的一面,还可以展现一些表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可爱的镜头,让学生在体会以他们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良好作风的同时,使学生对“党员”的印象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二)在思政课堂中带领学生挖掘党史中的经典事件

1.在事件中树立辩证主义思维

世界的发展从来都是辩证统一的,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很多高校学生虽然对这个道理耳熟能详,却往往在真实思想上有着另外一套见解。对于这个问题,高校思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一些经典党史事件,带领学生通过挖掘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和经过,阐述这一事件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可替代性,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先进性起到决定作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辩证主义思维的正确性。

例如,教师可以将“遵义会议”这一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事件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全党、全军已经通过五次反“围剿”等事件,逐步认识到毛泽东同志战略思想的正确性和务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遵义会议没有正常召开,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也一样会通过其他形式确立——这是由局势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很多高校学生对于这一科学结论却缺少直观的观察素材。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在进行党史渗透教育时,可以结合一些经典事件的内容和效果,与同时期其他党派、团体的类似事件做对比,从而利用这种反差感使学生真切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例如,教师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上海成立党委并开展的经济整顿与南京国民政府于1948 年在上海进行的“打虎”运动做对比,从二者在整顿目标、整顿措施、执行力度、执行结果,以及领导形式、组织形式和落实渠道等方面做深入比较,凸显中国共产党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方面所持有的坚决态度和有力手段。

3.从事件中认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必然性

高校思政教师可结合党史中的经典事件,带领学生了解并体会中华民族在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追求民族复兴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屈意志和坚定信心,以此来昭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经济、国防和科学建设成就列举出来,详细介绍这些成就的背景、经过和影响,重点突出当时我党、我国所面临的困难和国际国内环境,以此引导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中国人民的发展决心形成生动认知。

(三)在思政课堂中带领学生分析党史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价值

1.党史对于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

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将党史作为获取丰富素材的宝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史实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总结出人类历史在生产力、社会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认知方面的客观规律,以此来完善学生的思维认知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在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原因时,结合诸如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陕甘会师等历史事件,总结出“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最大的制胜法宝”这一客观真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科学结论。

2.党史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党史中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则是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个部分。高校思政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并将这一本质通过一系列党史事件联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上,从而让学生在认识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例如,教师可以将《论持久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人民服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毛泽东同志的代表著作向学生做简要的讲解,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传统理念及其正确性和历史价值、当代价值,使学生得以领会这些社会主义文化精华的思想核心。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就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实践史。在思政课堂上,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它们融入党史教育,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和历史相结合,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正确分析现实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思政课堂上党史教育的融入,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一脉相承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真正内涵,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从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在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高效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思政教师通过把党的百年历史融入自己的课堂中,全景式地给学生展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来龙去脉,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学生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思潮,其本质就是通过否定历史、歪曲历史来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大学思政课这个主渠道,结合所学理论,恰当地融入党史的内容,使大学生重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在领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认同感,从内心激起对英雄的崇拜,激发他们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情怀,自觉地与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同时,能够把这种正确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 语

高校思政教师要真正重视起对党史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通过品读党史中的经典人物、挖掘党史中的经典事件和分析党史在现代社会的巨大研究价值等手段实现学生党史学习和思政学习的有效融合,在丰富学生党史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层级,树立起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正确意识和高尚情怀,从而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注入不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党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