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与完善分析
2022-11-14王文利
王文利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吉文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我国国企在长期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其他企业来讲,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大,因此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而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其也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内部经营状况逐渐复杂化,因此预算管理在国企运营中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使国企支出成本得到降低,使其经营效益得以提升。但因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实际开展中存在较多不足,而想要确保全面预算工作作用的发挥,就必须要解决现存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预算来全面合理的配置、考核与控制国企各类资源,确保国有企业金融活动顺利开展,经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不但属于财务管理内容,也是国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方法。而通过深入探究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推动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且有利于风险防范。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开展作用
“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国有企业发展来讲亦是如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综合预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为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目标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一)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虽然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讲,我国国有企业资源丰富,但其资源依然是有限的,所以在经营管理中企业一定要合理规划这些有效的资源,将各项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强调科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同时此项工作开展还可对国企资源利用方式进行监督,使各项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二)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企改革深入,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确保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得以提升,才能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稳定发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可使国企各项支出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使其获得较高的利润空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对国有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细致调查与分析,通过科学预测对其面临风险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经营层提供决策依据,可将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降低到最小。同时,全面预算与财会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通过相互协调配合,可将国企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将自身岗位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经营风险规避
随着国有企业转型,其面临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一些国企在运营管理中对市场导向缺乏重视,因未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预算指标。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使管理者提前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将发生经营风险的概率降低到最小。
三、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常见问题
(一)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认识
为了能在新经济环境下获得稳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些国企也尝试在日常管理中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因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的应用正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很多国企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认知不够深刻的问题,依然会通过传统预算管理思路开展此项工作,也未将预算管理纳入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中,制定的全面预算管理任务没有得到落实,导致这一管理机制的运行不够持续和稳定。另外,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宣传工作,导致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内涵、方法等缺少了解,部分员工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属于领导层或财务部门管辖内,和自身并无关系,因此也不愿意配合相关人员开展全面性管理。此外,现阶段我国依然有部分国有企业是由财务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其他部门参与积极性不高,而这必然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获得良好成效,也不利于国有企业长期发展。
(二)管理体系建设较为滞后
想要使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切实发挥出来,国有企业那就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作为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国企并未进行相关管理体系的构建。一些国企并未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部分国企虽然设置了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但人员配备不足,缺乏足够人力资源支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另外,从制度方面来讲,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详细规定全面预算的使用标准以及范围,导致企业相关人员在全面预算编制执行时缺乏制度依据。此外,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科学合理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制定,开展此项工作时未有机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导致整体执行效果不佳。
(三)相关数据来源不准确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依附于数据信息,在预算编制执行时要以经济资料作为基础,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无法及时收集相关经济资料是常态。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预算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的问题,国企多会由财务人员来负责预算管理工作,虽然这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对企业业务并不熟悉,获取信息多是从基层收集的数据。企业财会人员并不参与经济活动,不熟悉业务流程,对业务发展规律也缺乏认识,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相关数据真实性有待考究,而财务人员也无法对数据真实性进行判断,也缺乏对数据论证的良好习惯。
(四)全面预算编制精确性不足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编制具有预测性的预算方案,对企业经营进行规范。相关工作者在预算编制时一定要结合国企的战略规划,通过分解与细化国企战略目标来制定量化经营计划。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时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未明确编制主体,未将国企的战略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导致预算精确性和合理性不足,因此无法满足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要求。在对全面预算进行汇总的阶段,预算部门和业务部门这两者并未展开有效沟通,无法对预算调整的原因和标准进行明确,而这必然会导致预算编制作用无法发挥,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外,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依然会采取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传统方法,虽然这一模式在操作时非常简便,具体落实时精准度不足,可能会使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存在差异,也不利于预算管理价值的发挥,导致国有企业无法达到预期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五)预算执行控制薄弱
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预测,而是要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全方位、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国企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依然采用事后管理方式,对于预算执行控制环节较为忽视,也未能有效监督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而重预算轻执行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企业内出现费用超支问题。相关工作者对于费用超支原因也没有从深层次进行分析,也未在此基础上调整工作模式。此外,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进行考核机制构建,导致预算执行和实际之间偏差较大。
四、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措施
(一)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要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要求与需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要避免将这两者混为一谈,而是要对全面预算本质深入进行了解,将其等同于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手段和机制。另外,国企管理层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活动的开展,加强业务考核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意识。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严格按照预算要求优化与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因此国有企业领导层一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宣传,使国企员工能对此项工作之类性有充分认知,愿意积极参与到预算活动中,在国企内构建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此外,要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优化,指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方向。可从自我控制、资源配置等几个方面来优化相关工作机制,有效对接实际工作与全面预算管理,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实在各项经济活动中。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其面临的业务及财务问题也随之增多,以往传统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也无法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国企一定要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应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委员会的组建,由其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和推进。在进行制度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规律,规定运营成本及财务预算,并要通过制度构建对全面预算管理使用范围进行明确,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其规范性与制度性。此外,全面预算管理时国企还要进行动态工作形式的建立,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发展来调整此项工作的内容及流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计划制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适用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得到切实落实。
(三)建立预算数据库
若经济资料来源不可靠,就会导致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出现失真,而这必然会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其职能发挥。而想要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国有企业就必须要提升自身收集、整合以及分析各项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进行专职数据采集员的配备,由其负责采集和整理财务数据,采取专人采集的方式,可使财务数据准确性、可信性得到提升。作为数据采集人员,除对财务资料有一定了解之外,还必须要对企业业务发展规律进行明确,对于经济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可准确识别已有会计信息,确保信息的可靠与准确。另一方面,要在系统中及时录入、采集和整理的数据,并进行预算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借助信息化系统便可高效调用、核实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完善预算编制环节
若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和准确性,就会导致预算执行偏离。如当年的手机巨头诺基亚,之所以被消费者所逐渐抛弃,是因为其在预测时出现误判,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未能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导致其市场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由此可见,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并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预算编制的质量,确保其严谨、准确性。在预算编制前要先分类相关收支科目,对企业预支需求进行预测,之后再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下去,提升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另外,作为国企管理者,一定要结合市场变动与自身状况进行预算方案编制,细化处理预算管理职责,综合评估与管理预算管理数据。此外,国有企业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一定要将“零基预算法”落实下去,对预算年度内的开支标准及分容内容逐项进行审议,在日常运营中要做到精打细算,对于不必要的支出坚决不支出,确保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来执行费用支出,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提升。
(五)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企业在传统预算管理时存在着过程控制不足的问题,导致内部易出现超越这情况,而这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导致资产价值无法实现,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效能提升。而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国有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控,并要进行预算执行预警机制的构建。要对企业内各项资金的流向进行明确,对付款原因、方式、流程等进行掌握和确认。并要全面追踪企业付款进度,就付款对象、效果及时间等进行明确。在完成付款后,要对相关票据及时进行核对,确保此项付款是真实存在的,加强约束资金收付业务预算执行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出借资金外流现象。此外,国有企业要进行详细授权批准制度的设置,以对全面预算约束力进行提高,确保预算编制能切实执行下去。在构架问题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要先对国有企业预算执行指标标准等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就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追踪。一旦发现预算执行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向外发出预警信号,并通过书面文件将其上报给上级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方案进行解决,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进行强化。
五、结束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对于国有企业运营与获取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对这一工作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内涵、方法、流程,就现有体制进行健全,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提升全面预算工作的有效性,推动国有企业预算经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