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质量的策略
2022-11-14张芙蓉
张芙蓉
(包钢[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包头 014010)
虽然退休党员已经淡出了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但因为退休党员承载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精神,代表企业的精神面貌,所以退休党员依然是确保国有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的一份子。现代国有企业也应当重视退休党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对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对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落实和开展。
一、研究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也是国家的核心企业,因此对国有企业的退休党员必须给予更优质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从而促进退休党员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不过,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国有企业每年退休的党员人数较多,加之我国当前对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的社会化管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必须不断研究、摸索和完善,才能促进我国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指的是职工在办理完退休手续后,利用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原单位分离,养老金则实施社会化发放,而退休党员则会移交到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办事处进行属地管理,并且有社区服务组织来开展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退休党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社会化管理服务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毕竟国企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支撑,因此针对退休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很难做到全面,此时政府和社会必须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利用社会职能和权力来对退休党员开展社会管理,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次,社会化管理还能有效减轻国企负担,毕竟国企的管理重点以经营和生产为主,必须加强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风险,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因为国企退休党员人数较多,而且分布不均匀,所以由社区和政府开展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管理压力,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有利于退休党员生活质量的提升。国有企业退休党员会享受到国家基本的福利政策保护,因此物质和经济方面是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所以,对退休党员心理和健康状态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企业很难组织相关部门安排该类工作,所以社会化管理便可以在这一方面体现出其重要性。社会化管理能够利用社区资源来对退休党员开展慰问、护理、心理咨询、体检等服务,以便提高退休党员的生活质量,加强退休党员的生活幸福感,减轻退休党员的家庭负担。
二、当前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
退休党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在落实和开展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严格遵守退休党员管理和服务制度,并且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来落实退休党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不过,目前大部分企业在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关制度进行严格要求,以至于在落实的过程中无法指出具体内容和层面,进而导致一部分退休党员需要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内容时不清楚相关流程,给退休党员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麻烦。
(二)档案交接管理问题
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管理工作不只是企业内部人事部门的任务和责任,还需要联合国家社会保障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才能高效完成。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管理企业退休党员档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退休党员档案资料缺失、交接不完善、交接不及时等情况,导致很多管理内容和服务无法有效落实和开展,给退休党员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部门目前正在逐渐利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而部分企业则可能出现自身档案管理系统和社会保障部门系统不兼容或者不统一的情况,进而导致交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和障碍。
(三)缺乏服务资金
为了加强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企业必须下拨一定的经费,但部分企业因为自身经营问题,很容易出现下拨经费不足的情况,进而造成管理服务内容不到位。在社会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和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退休党员补贴金发放方面的问题。
首先,企业针对退休党员的待遇力度相对不足。现代社会消费水平和物价上涨速度较快,而很多企业并没有第一时间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来调整退休金的比例,导致无法满足退休党员的基本消费和生活需求。其次,企业缺乏对退休党员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在医疗和娱乐方面,很多企业并没有加强相应的资金投入,导致很多退休党员无法享受相应的服务待遇,这对于促进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四)管理服务难度大
退休党员数量比较多,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的档案相对久远,档案信息基本以纸质形式记录,没有进行信息化备份,很容易出现档案丢失、档案不齐等情况,因此对于党员身份的认定、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因为退休党员年龄较大,所以在退休党员党建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现在党建工作基本采用微信、学习强国等App来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像社区医疗预约、党费缴纳、社保医保查询等都以信息化服务为主,而大部分退休党员不熟悉甚至不会操作,因此在社区化管理服务过程中,信息化服务很难得到开展和应用,尤其是在退休党员教育、党费缴纳等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难题。
(五)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较低
因为退休党员数量较多,而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的服务人员相对短缺,所以部分管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也缺乏完善,加上管理服务成本日渐提升,但经费不足,因此很多社区或街道办事处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不足,无法充分满足退休党员的根本需求。甚至很多社区出现了退休人员多、居住分散、人员状况复杂、老龄化严重,以及空巢老人的情况,导致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压力大大增加,完全超出了目前的管理能力,造成很多社区和街道办事处无法为退休党员提供高水平和高效率的服务。而且,社区服务部门缺乏年轻的志愿者和专业人员,这也是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社保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不完善
为了提高居民的社保办事效率,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保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在减轻街道和社区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能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办理相关的社保业务。不过,因为目前很多地区的社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不完善,所以覆盖面积较小,而且功能不全,甚至会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因此,很多服务依然需要现场进行办理,而且很多社区和街道并不能协助社保经办机构对退休党员的社保信息变动进行更新,也就很难实现社保信息共享服务工作。
三、加强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加强服务资金投入
国有企业为了促进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状况来完善管理服务制度,确保相关制度更加全面。
首先,企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之前退休党员的管理经验来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相关制度能够更加明确、具体。
其次,需要对以往在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服务内容。
再次,政府和国企还需提高服务退休党员的水平,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不断变化的市场消费水平来调整退休金额,确保能够满足退休党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最后,企业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退休党员的日常娱乐活动,定期组织退休党员进行体检,以保障退休党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确保退休党员档案的完整性,企业和社保部门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和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退休党员的档案进行管理,加强对退休党员档案的整理、分析、录入和备份,确保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同时,还要确保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兼容国家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共享,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退休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退休党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确保组织转接规范化
为了落实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企业和相关社会单位要建立起更加全面的、能够确保各个部门及时沟通的协调联动机制。国有企业需要核实转接党员的各项基本信息,并且要统一登记入册,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备份。而且,还需要在党员和党组织关系转接时仔细核查党员档案,对党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并且针对党员档案中的入党申请书、志愿书、政审材料等内容建立一人一档,未存入人事档案中的材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存入人事档案。如果出现档案丢失、残缺、无法确认党员身份的情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档,如果的确无法确认的则不予转接。而接收社区和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党员档案的资料信息进行核实校对,尤其是身份和居住地等信息,确保符合对接条件的党员能够第一时间落实对接工作,并且纳入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当中,如果不符合转接条件的则需要进一步和企业进行协调。
(四)完善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
在退休党员关系移交前,企业需要完成异地党员排查及党费收缴等工作,并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企业需要主动和党员进行联系,确保一些具体事项和工作内容能够交代清晰,并且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党员在转入社区后需要积极配合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根据退休金比例缴纳党费,并且积极参加相关组织活动。而社区党组织则需要不断优化党组织配置、党组织活动及社区党组织服务,加强针对退休党员的医疗和娱乐建设,并且利用网络、家庭、组织的形式开展党课活动。同时,为了确保退休党员能够在社区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基层社区党组织还需要积极组织相关学习和线上线下活动,并且加强对退休党员的日常服务和关心,确保能够充分满足退休党员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五)促进多样化的管理服务方式
为了促进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效率和质量,企业和社区党组织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例如:针对档案丢失、信息无法辨认的党员,可以让原单位党组织出具相关证明来解决问题,让办理流程简单化,尽快完成党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面对年龄较大、不会使用手机等设备的党员,党组织可以派专人去进行教学,若是实在无法使用相关设备,则可以进行党的新理论、新政策的教育和传达;对于行动不便及生活无法自理的党员,社区服务人员需要定期开展上门服务,帮助退休党员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和难题,让党的教育和温暖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对于长期在外的党员则可以利用远程教学,或者定期集中的方式开展党课教育,如果实在无法回来,则可以联系当地附近社区的党组织来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
(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社区建设
为了提高退休党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质量,社区党组织一定要确保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原则,确保能够将服务落实到退休党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区党组织还需要重视退休党员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例如:从领导岗位退休的党员可以发挥其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社区内部开展专题宣传和政策咨询活动;对于群众互动性高、人际关系好、善于调节人际关系的党员则可以请他们帮助社区居民、维护社区秩序、解决社区矛盾;对于刚刚退休且身体好的党员可以让其担任片区的组长,让他们负责社区治理和环境卫生工作;对于担任过教育行业,并且热衷于青少年教育的党员,则可以让他们担任社区文明、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工作。毕竟,很多党员在退休后容易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充分带动起党员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完善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凝聚力,为社区党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除上述策略外,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联合社会来提高对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的投资,以及加强社区党组织的支持,如招募志愿者、招募社工等,确保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结 语
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国有企业、政府相关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对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完善,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退休党员生活幸福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