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强化高校监督机制研究

2022-11-14王亚坤

活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组织责任

王亚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 066004)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规定中,均提出了监督体系的构建、监督职能的发挥等内容,结合当前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日益扩大的高校招生规模,高校管理监督机制相对滞后,因此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健全高校监督机制,压实监督责任,对于确保高校党委能够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三不”,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监督形势分析

为全面掌握高校基层党内监督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师生开展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104份调查问卷,收回调查问卷104份。从调查对象身份上看,管理干部28人、普通党员教师27人、学生49人;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62人、民主党派2人、其他40人。

从调研情况来看,90 %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各高校党委切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高校党委能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的有关工作部署。94 %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高校党委积极部署落实决策,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统筹做好复学复课、秋季开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高校纪委能够坚守监督基本职责,坚持忠诚履职尽责,担当实干,推进专责监督职能发挥,围绕上级部署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疫情防控、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除了专项检查,高校纪委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借助宣传媒体发布通报案例,强化日常监督,及时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谈话等,提出筑牢思想防线和纪律防线的要求。

68 %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职能部门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监督职能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在财务管理、科研管理、采购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都在不断完善,业务办理流程也较之前顺畅不少;基层党组织工作也在逐步细化。77 %的被调查者认为: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做到提升政治站位,师生员工有一定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参与意识,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监督效能的持续提升。

二、高校监督机制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高校是以知识和道德教育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需要从多维度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各个工作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履行监督责任。目前,根据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制度贯彻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出问题解决不彻底等问题,70 %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这种贯通融合监督体系的效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职权运行的监督工作做得还不够实。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集中,资金、资源密集,存在的廉洁风险需要尤其关注。有的高校推进“三不”的整体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选人用人、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基建后勤等领域的风险仍然存在。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目前高校纪委开展的监督工作已经对风险领域进行了关注,在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中都紧盯薄弱重点环节,一些高校已经制定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办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涉及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高校二级单位主体责任压得不够实,目前高校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大多还在延续以前的工作做法,对重点监督哪些环节内容、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监督措施还不够多,纪律要求不够严。另外,高校在审计监督、财务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相对弱化,对职权运行监督还不够全面。

二是学校部门间制度衔接得不够紧密。高校的每个部门都是独立的部门,由于工作职责的分类,其工作职责在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有些部门之间在日常业务上往来不多,工作上交叉较少,各部门共同坐在一起系统研究、深入谋划、共同推进方面还不够。各二级单位对自身在监督职责方面的定位不够精准,对履行监督职责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把握不准,导致职能监督责任弱化。另外,不同部门出台的本部门业务制度与其他部门的制度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在点位和局部上的着力只能适应传统的、相对独立稳定的环境,结合力度不够,措施不够有力,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缺乏中长期的工作规划、务实管用的操作规范和常态长效的监督体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发展阶段高校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因此,推进监督工作“由散到聚”,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成为必然。

三是个别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不够强化。据调查,个别高校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责任“螺丝”拧得还不够紧,在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策安排部署,以及根据上级部署要求抓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够、进行发展谋划不够的情形。一些教职工有时在一些日常工作推动上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致使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有些高校存在基层党组织责任落实停留在上层,大部分高校党委重视监督责任的落实,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逐级衰减的情况,到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具体人身上出现了不甚明晰有力的状况,在高校内部尚未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一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足,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感召力不足。同时,个别党组织在矛盾化解、内部管理上存在监督虚化、弱化的问题,对教职工的教育管理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在组织、宣传、服务、凝聚党员和群众方面的职责发挥不够,不能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强化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法律法规意识。

三、压实高校监督责任的务实举措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建立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主体,学校党政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党的工作部门,包括党校办、组织人事、宣传、统战、教学、科研、财务、审计、后勤等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业务范围内的监督责任,既加强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各基层党组织加强日常监督,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和执行《条例》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约谈、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监督责任情况和各基层党组织履行日常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

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责,继续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高校党委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担负起全面领导的责任;责任部门必须有效履行监督职能,能够对职责范围内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工作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强化自我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和自我监督意识,继续严明纪律要求。高校党应委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主体责任落实到党的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及学校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更加严肃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高校党委要把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做到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党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属支部组织生活。在民主生活会上,高校党委书记要注重发挥引领和把关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高校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协助党委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及时向学校党委传达汇报中央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的深度化、精准性,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推动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廉政风险防控更加科学有效,多举措推进监督实效。另外,审计监督、财务监督、舆论监督等仍需进一步加强,要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履职尽责保障监督效果。

二是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尽快形成有效监督制约。各高校要结合监督对象实际,建立部门工作沟通机制,要求各部门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可以采取电话联系、会议沟通、相互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强化和夯实“上下联动”这个关键环节,尽快制定并形成全面、系统的监督机制。目前,调研走访还无法形成常态,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很多长期困扰师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师生、关心师生,化解难题的功力还有提升空间。各高校要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三个层面的主体责任及其相互关系要理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干事激情,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的局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深化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意识持续强化。

高校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衔接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和措施,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深入查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增加党建工作透明度。让干部能够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善于运用制度谋事干事,切实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监督的力量,做到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形成合力,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多措并举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作用、主阵地作用和学校各部门的支撑保障作用。要强化基层党委(党总支)作用,把握好党员力量,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抓好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研讨,严格进行党性分析,努力实现高校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及各级监督力量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解决好监督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其中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参照规定执行,应当经常性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教育,特别是党章和党性党纪教育,注重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警示作用;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从严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等。二级党委围绕中心做贡献的功效继续提升,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措施落地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党支部建设作为重点,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推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全面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这些职责尤其需要得到高校基层党委的重视,要增强自身建设力度,要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发挥好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师生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宣传党建工作新成就,提升党员的参与热情。要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好监督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职工的纪律规矩意识。根据有关要求,党内监督体系需要高校党委、高校纪委、高校内部各工作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履行监督责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党员、普通教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学习紧迫感,要坚持把学习有关纪律规矩当作一门必修课,使纪律规矩意识成为常态。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以上率下、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发挥好“头雁”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认真学习贯彻党委决策部署,积极谋划、迅速响应,切实肩负起管党治党责任;纪检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熟悉纪律规定和具体要求,准确把握具体内容、最新要求等;其他部门教职工同样要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党组织工作和岗位工作上。只有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才能提高整体监督工作成效,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结 语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主基调,高校要在增强教职工的纪律规矩意识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进一步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系统计划、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协同联动、加强监督,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多维度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要严格落实上级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举措,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运用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改革发展环境,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为推动高校“十四五”规划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党组织责任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清华党组织公开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