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三原则” 运用“三实践”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三收获”
2022-11-14丁华
丁 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党委,北京 100076)
引 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百年前,革命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航天一院研究发展部党委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将党的百年历史作为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之源,大力继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不断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和航天强国信念,遵循“三原则”,运用“三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史为镜、以史明智,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激发为奋力推进预研创新事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支撑“两个世界一流”建设,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创新力量,实现“三收获”。
一、“三原则”聚焦重点把方向,推动“往深里走”
往深里走,就要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蜻蜓点水、浮于表面的学习只能是“雨过地皮湿”,看似学得很全面,实则学不深、悟不透。要推动党员干部真学实学,真正做到往深里走。
(一)聚焦主题主线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清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党的优良传统变成真抓实干、协同攻坚的原动力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
(二)立足职责主业
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谋划推动开局起步工作结合起来,同着眼新形势、把握新情况、解决新矛盾结合起来,同研究着力打造世界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加速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以及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努力做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夯实开启新征程的条件与基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坚守人民情怀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调研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在精准和长效上下功夫,把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落实到体制机制中去,杜绝“一阵风”“一阵雨”,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
二、“三实践”精准施策促活力,推动“往实里走”
往实里走,就要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重温党史,更要始于足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坚决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真正做到往实里走。
(一)抓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
严格对标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突出“细、实、晰”,以清单方式细化为10个方面,73项重点工作,形成“一把手”负责、“一盘棋”统筹、“一张表”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牵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有序展开。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史教育总结大会4个关键阶段,聚焦党的百年奋斗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史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指定学习材料等5类学习重点,推进调研座谈、研究阐释、实践活动、组织(民主)生活会、成果转化等核心任务,推出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线上线下活动,将党史知识传递到“眼前”“耳边”,推动形成学习党史的“红色教育磁场”,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专题组织生活会为抓手,在“查找病根”“排毒出汗”“对症下药”上下功夫、动真格、求实效,让组织生活会成为干部职工检视自我、修德正身的“最好营养剂”。持续完善“第一时间”“第一议题”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二)拓教育广度和思想深度
牢牢把握“六个进一步”的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各项工作向广度扩展、向深度推进。
1.立足“广”,全员参与互动学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专题学习、交流调研,形成由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中层领导人员、普通党员组成的党史宣讲团,把该讲的内容、会讲的专长和想听的需求有机统一;打造思想政治学习新模式,策划推出《政工研习》电子读物、“我是预研家”职工讲台、“政治生日”宣传阵地、“唱响红歌”文艺汇演、“航天日健步走”党史竞赛等多形式的学习平台,引导干部职工变被动为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习成效;大力宣传和弘扬航天精神,职工走进校园、接受专访、录制视频,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学校、央视科教频道、“我们的太空”等平台和媒体发声,讲好航天故事。
2.致力“深”,着力领会精神要义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所学所思与职责使命结合起来,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专题研讨;将“党史课堂”开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黑山扈战斗纪念园,让革命旧址成为最鲜活生动的教材;多次邀请中央党校教授进行辅助导学,强化干部职工对百年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领悟;主要领导以《品读红色家书、重温百年党史》《学好百年党史、坚定信仰信念、汲取创新力量》为题讲授专题党课,力争做到讲者不倦、听者不厌;各党支部在借鉴应用、优化配置、融合发展、机制思考等方面积极踊跃开展政研课题研究,促进学习实践更深一步。
(三)促队伍生机和创新活力
秉承“唯有成功才能专注发展、唯有奋斗才能实现发展、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蓬勃活力。从“再融入、再结合、再保障”方面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主业工作的同频共振,以“后顾之忧我来解”“宣传引导来点赞”“靶场出征每一天”等7个子计划为框架,实施“我助成功”私人定制行动计划,助力演示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围绕预研创新主业,结合全年重点任务,组织成立多支青年突击队,在演示验证任务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立项等急难险重任务时期,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为充分激发一线技术人员创新活力,领导班子就“人才队伍建设、班组建设、‘三高’发展”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了解职工意志和心声,找准问题症结,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出解决措施;聚焦创新人才能力提升,持续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创新大学堂、班组长培训等,制订《后备干部培训锻炼计划》,增强培训培养的针对性,加强优秀年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每半月开展一次领导接待日和综合服务保障座谈会,率先成立“学党史 办实事提效能”党员突击队,聚焦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提出两批办实事项目清单,预研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处室人力资源动态调配、改善办公条件、强化后勤保障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三收获”融会贯通见实效,推动“往心里走”
往心里走,就要解决好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将其内化为情感、内化为信念、内化为力量,成为激励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往心里走。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定力更加坚定
赓续红色血脉,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坚守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们无惧无畏、百折不挠,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1955年,在登上回国的邮轮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庄严地说出了自己回国的初心:“要竭尽全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们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筑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走过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道路,中国已成为让世界瞩目的航天大国,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源于航天人对航天报国初心和航天强国使命的恪守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研究发展部党委力争锤炼一支信仰坚定、作风优良、充满活力的预研队伍,打造一批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素质过硬的高质量预研人才。两级党组织上下同心,步调一致,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干部职工航天报国志向和航天强国信念不断坚定,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愈发凸显,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服务一线、风雨同舟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能够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把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新时期、新阶段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职工群众作为单位发展的基石,是冲锋陷阵在预研创新前线的“士兵”。研究发展部党委充分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倾听一线声音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前端分析,虚心接受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制约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因地因人制宜,分类精准施策,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来,领导班子以“关键少数”示范效应带动形成办实事的鲜明导向,从“关注一线职工健康、肯定一线职工价值、接受一线职工建议”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在身心健康、职业通道、民主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既解决当下,又着眼长远。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预研团队迎难而上、再创佳绩的士气和勇气不断高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排头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
(三)融入主业、协同发力的核心作用更加凸显
学习党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以知促行、以行践知,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主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研究发展部党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靶向发力,运用辩证思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推动预研创新工作快速发展的行动指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能力优化布局,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不断细化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在同频共振中着眼“引领力难点”,挖掘“优化增量点”、找准“提质提效点”、开拓“创新创造点”,瞄准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领域,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补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研创新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预研创新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十四五”开局实现了开门红,领域拓展成果显著,演示验证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大研发”体系布局持续完善,新技术研究探索不断深入,自主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引领能力显著提升。单位被集团公司评为“十三五”技术创新先进集体,17人被评为“十三五”技术创新先进个人。
结 语
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预研创新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展部全体党员干部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定力,增强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定力,提高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前进定力,继续写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后半篇文章,让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定,让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