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研究

2022-11-14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霞

办公室业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进思政思想

文/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晓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所以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至关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青年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高校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推进“三进”的重大意义

(一)“三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所以,立何德、树何人是每个高校教育者必须厘清的基本问题。如今,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的交流越发便捷,思想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明显。高校“三进”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义重大,同时能帮助大学生提升抵御风险与应对挑战的能力。高校如果将“三进”工作做实、做好,可有效加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领悟,从而促进其政治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使高校最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以,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

(二)“三进”是高校保持大学生战略定力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这样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但是面对突发状况,如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大学生如何能够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如何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如何避免对国内外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如何能够做到在一些是非原则问题上保持坚定的定力,如何能够不走极端、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这就需要新的思想和理论的指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学生头脑的武装、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把握有重要意义,并能使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武器,认清整个世界发展趋势和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在任何状况下都能保持战略定力,最后通过实干助力祖国的强大。

(三)“三进”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指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高校必须让这一思想入学生的脑和心,必须始终做好“三进”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高等教育同国家、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推进“三进”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准确性。 “进教材”即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是整个“三进”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如何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合理、系统地融入教材,如何更好地确保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使用的是21版的最新教材,但是我们都清楚,思想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补充最新的理论思想。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根据新情况适时把发展中的新思想、新理论融入教材,传递给学生。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要做到巧妙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做好结合的前提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自己了解和掌握、学懂和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梳理、分解、提炼和归纳,确定结合点,使新思想准确融入教材,为“进课堂”做准备。

(二)确保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创新性。“进课堂”需要加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合理转化,是“三进”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进教材”的延伸,也是“进头脑”的前提。目前,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三进”工作的主要任务,据笔者调查发现,虽然近几年各高校在积极进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思政课承担全校学生的教学工作,所以大多采用合班上课,学生达数百人。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很多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是专题教学,课堂也有讨论,教师也做到了启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当然,这是影响“进课堂”效果的原因之一。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有些老师也进行了教学设计,但没有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问题导向设计,也没有找新思想和教学的结合点,导致学生的课堂缺少互动,学生参与度低,最终影响了“进课堂”的整体效果。此外,对第二课堂的教学没有重视。一些高校由于思政课教师队伍人员配备不足、学校资金投入有限、各部门缺乏协调和保障机制,使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难以协调推进。

(三)确保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实效性。进教材、进课堂是过程和手段,最终是思想有效进入学生的头脑中。使大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一方面,在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引导他们把思想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高校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坚持主体性原则,以引导教育为主,理论灌输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实际效果。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于应用。所以,需要加强理论教育的实践运用。“三进”工作要对症下药,必须遵循大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用新思想教育、感化、引导学生,确保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

三、高校推进“三进”的有效路径

(一)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加强“三进”工作的广度。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德育作为抓手,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此外,还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其他的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三进”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政治和价值引领作用之外,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补充作用。各学科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使学生树立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理念;医学类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精神。具体到一些课程,如《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我们过去依赖美国的GPS,导致关键时刻被别人卡脖子,所以中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于是有了我们自主研发的定位系统;《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授课中,教师要提炼总结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在内的工匠精神。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升“三进”工作的成效。第一,集体备课。有效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集体备课有助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更好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使教学设计更加优化。操作方式为:个人先备—集体进行研讨—促进教案的修正—加强课中的实践—完善教案—再上课实践—再完善教案。必须注意,集体备课前,教师自身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并根据领导人最新讲话和最新会议精神,及时补充教案,使教材内容、教案要点与最新理论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进教材”“进课堂”。以思政课为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导论”授课中,首先需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在思政课“崇高的理想信念”课程内容的授课中,加入“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内容。既可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又可以使学生深刻掌握和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第二,集体听课。检验“进课堂”的实际效果。听课要常态化,不能走过场,要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等时间分别进行。首先,听教学名师的课,学习教学名师在“进课堂”中好的地方;其次,听新入职教师的课,发现新入职教师在“进课堂”中的不足,并帮助其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听普通教师的课,检验“进课堂”的平均实效。

(三)加强“两个课堂”建设,确保“三进”工作实效。第一,夯实第一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可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如在每堂课中留5~10分钟的时间,设置诸如“习声回响”“习语重温”“习近平用典”等内容,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展示资料,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增加其平时成绩。此外,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教学。如利用钉钉、智慧树、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提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教师以小测验及积极答疑等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此外,高校可将现有的红色网站、主题网站作为“三进”的网络阵地。第二,做活第二课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探索具有应用型院校特色的“五微”(微课件、微视频、微研究、微调查、微公益)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助力“三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际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在第二课堂建设中要积极探索地方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广泛挖掘和充分利用各地具有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服务自己的家乡,最终使大学生产生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从而拥有浓浓的家国情怀。笔者所在的商洛地区是革命老区,1932年~1937年间,曾有五支红军队伍在此转战,留下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我校积极做好“三进”工作,面向师生全力拓展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实践调研,建立了商洛革命老区暨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各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调研基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育人实践,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

(四)发挥联动机制,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目前很多高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课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加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顺利完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间的思想文化互相渗透,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对于中国而言,必须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要根据《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建设标准》,配齐思政课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马院要发挥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三进”的整体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为提高马院整体教学质量,学校要健全听课指导制度。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每月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三进”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能否顺利贯彻执行,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其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三进”工作,还应该注重校园环境的营造。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培育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责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着“三进”工作的教育实效。高校各二级学院、校团委等部门应该定期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讲座,宣传思想动态;学校的广播站每天定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校积极邀请校外名师开展讲座,宣传部依据最新理论动态做好展板宣传和横幅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可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总之,高校通过以上方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使“三进”工作不断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三进思政思想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棋乐
藏垢纳污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博弈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