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以某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例

2022-11-14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骆颖王洪叶易环冉霞

办公室业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党日支部

文/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骆颖 王洪叶 易环 冉霞

学生党支部是从学生队伍中精挑细选的优秀分子组成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助手,是新时代党的事业前进发展的“主力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对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本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基本组织设置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近年来,本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调查发现,大多数支部的党员人数为30~50人,没有划分功能型党小组,导致支部日常工作不能做细压实、落不到实处。针对实习期间的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学院没有与实习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也没有相应的对策措施,导致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落实不到位。

(二)基本队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总体来看,各基层党组织均按照时间和要求进行换届选举和任期内改选补选,保障支部的领导力量。一是大部分支部书记肩负着其他诸如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在支部工作上满足于把规定性的相关工作完成,对支部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尤其是在特色品牌的打造上,没有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更多地深入思考,创新性不足。个别支部书记甚至把支部工作任务全部交给学生干部去完成,自己则不闻不问。二是个别支部的支部委员之间没有通力协作,工作职责不明晰,没有严格按照支委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存在支部工作全部往一个人身上靠的现象,导致工作推进难度大,党的执行力不到位,支部存在软弱涣散的情况。三是部分支部存在党员的后续教育不足,特别是在学生党员转正后,对党员思想变化关注度不高,针对性谈话不多,管理比较松散,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三)基本制度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近年来,学校党委专门印制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专用记录本,严格工作台账记录。调查中发现,虽然各支部按照党章党规的相关要求,按时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工作。工作开展形式有、数量足、记录全,但存在走过场、内容浮于表面的问题,基本制度执行效果不佳。如开展谈心谈话时,过于注重谈话内容的记录,没有敞开心扉,针对问题谈,谈话流于形式。

(四)基本任务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支部的职责一方面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是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调查发现问题如下:一方面,个别支部在教育管理党员方面不细、不深、不严,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导致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如个别党员对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是干什么不清楚,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是什么不清楚。另一方面,部分支部在向广大师生、特别是普通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到位,调查了解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不务实,在凝聚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方面思考不深入。如个别学生对自己班级隶属哪个党支部不清楚,党支部书记是谁不认识,入党程序不了解,存在入党神圣化、无用化、利己化等错误思潮。

(五)基本保障配套规范化方面。近年来,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校绝大多数学生党支部均根据阵地建设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相关要求,完成阵地建设,为支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党支部没有根据自己支部的专业和党员组成情况具体细化工作细则,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如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年底评优评先的时候无章可循。部分二级学院党委对支部工作指导和监督不够,存在支部书记年终述职的时候走过场、应付了事的现象,考核奖惩不够细,没有根据实际制定支部奖惩制度。

二、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一)工作不重视。个别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把重点工作放在教育和科研上,对支部书记遴选和考核方面缺少相应的要求和政策,存在随意化、走过场的情况。没有把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支部书记。对学生支部的指导和监督不够,任由支部书记自由发挥。

(二)业务不熟悉。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数有其他的工作任务,诸如教学、学生管理、科研等。对党支部工作疲于应付,精力投入较少,“领头雁”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不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创新创优意识不足,工作能力欠缺。支部委员大部分由学生党员担任,由于受毕业等因素影响,支部委员流动性大,改选补选频繁,再加上党龄短,业务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工作思路不清、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不高,影响党支部建设和工作的开展。

(三)制度不健全。个别党支部在落实制度上仅限于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纸上写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个别支部在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中没有制定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对指标进行细化、责任进行分解、任务进行明确。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调查把握不够,新问题分析研究不深,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措施。

三、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创优组织设置。二级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融入治学办校的全过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建立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制度,帮扶领导干部要定期到支部上党课、参加党员发展大会等措施加强对支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导向和经费保障做好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选配工作,力争做到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发挥作用。党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的具体要求,从有利于支部日常工作的开展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参加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的角度,结合专业特色和个人兴趣成立党小组。对于外出实习的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实习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或者设立临时党支部,创新优化组织设置。对于没有办法成立联合党支部或者设立临时党支部的,制定实习党员教育管理细则,优化党员管理。

(二)着力提升工作水平,筑强领导核心。支部书记的党性素质与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对支部工作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勇于担当,不是疲于应付,而是统筹谋划。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律法规、党务知识及管理知识等,为做好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党支部委员要严格按照支委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落实责任和要求,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学习,深入学生群体,不搞特殊化,扎实开展工作,争做学生的优秀代表,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构建评价体系。二级学院党委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每年分季度查看“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记录本及支部工作的有关台账,进行考核打分。对支部工作开展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随机抽取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测评。综合以上几项内容对支部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突出的支部给予奖励,对工作考核不合格的要给予通报,要求其在限期内进行整改。进而推动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使考核评价成为常态。党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制定适合本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明确工作目标,使支部开展工作有制度保障,有方案可实施。围绕党员是否按规定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是否自觉遵守党纪党规,是否熟知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等内容构建支部考核体系,使支部的考核有理有据。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党日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众人拾柴火焰高
鼓励党支部活用“处方权”
主题党日要突出“三味”
崇阳
党支部书记正确运用表扬艺术“六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