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
2022-11-14刘晓华丁洪飞
刘晓华,丁洪飞,刘 琴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0074;2.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0 引言
“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在“双一流”建设的指引下,各高校高度重视、纷纷设立了“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及时出台结合各高校办学实际的“双一流”建设体系具体执行方案,建立健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双一流”建设管理方案、管理运行体制。
1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助推高校“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战略实施、建设经费和资源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现代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实现“双一流”经费重点领域监管的有效手段,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促进“双一流”改革目标实现、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手段。
1.1 是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途径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985”“211”再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国家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比以往任何项目的支持力度都要大,建设经费投入与资源配置大幅增长。通过对“双一流”经费的审计,精准挖掘体制机制方面阻碍学校发展的因素,健全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实现。
1.2 是实现“双一流”经费重点领域监管、风险防控的有效手段
“双一流”经费审计的内容涉及高校学科建设计划、相关预算编制及其执行、资金利用是否充分、资金投入方向是否符合学科建设规划需要,以及相关的学校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学科人员结构、硬件资源购置及利用情况、学科建设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等方面。通过审计,综合研判高风险环节,将审计建议落脚点更多地放在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上,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建议职能,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和健康发展。
1.3 是促进“双一流”改革目标实现和政策落地生根的必要保障
伴随“双一流”大学建设先后被作为各高校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将迎来一个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大好机遇。要想通过发挥高校自身学科及办学优势激发高校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双一流”改革目标和政策落地生根,就要强化内部审计。“双一流”审计以国家相关财政政策措施为标准,以推动落实高校建设资金、科研项目、办学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务为抓手,以期改变高校落实不到位、目标不切合现实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与校内相关部门共同营造协同服务、推进建设的良好办学环境,以凝聚合力,增强建设一流大学的执行力,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原因
2.1 审计力量专业化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教职员工人数都在万人以上,高校办学经费从几十亿到上百亿元不等。高校内部审计日常工作基本涵盖了所有建设项目及大多数教学科研管理活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懂财务审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管理、法律、计算机及其他相关性专业技术知识,否则就难以胜任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着从事具体审计业务的人员数量不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的审计人员严重缺乏的双重压力。
笔者在2019 年对某高校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背景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一共发出100 份,收回有效问卷98 份,有效回收率为98%)。从调查统计反馈情况来看,财务、工程专业背景人员合计占比76.53%,相关统计数据详见表1。
高校审计专业队伍不精、人员不专、力量不强、创新突破不够,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发挥的作用不足。
2.2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利用程度不高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大量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被应用到高校日常科研、管理等业务活动中。而这些部门的工作又恰好是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审计部门自身信息化建设不足影响了审计部门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程度。
审计软件信息化集成程度不够,导致目前的审计软件无法在效率和准确性上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当前信息化技术熟练使用仅体现在财务和工程建设审计软件方面,其他方面的审计软件和技术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提升审计信息化利用水平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高校新时期改革发展大局,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运行高效、行之有效的管理治理体系建立。独立性是确保审计权威的前提。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能不受外界干扰,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审计结论是其独立性的体现。然而,从目前高校行政职能设置上看,虽然内部审计部门大多由校长直接分管,但是审计部门作为学校内部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自身也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在校内行使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受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导致审计部门难以自我抉择,因而在业务执行和权限职能上的独立性有所欠缺。
2.4 内部审计结果利用率不高
从目前来看,高校还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甚至还存在排斥审计的错误认识,如有些人认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走过场,对审计事项敷衍了事,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只重视事后结果,忽视事前、事中的具体内容,缺乏审计执行力,审计结果利用率较低,未能真正发挥监督和服务职能。
3 内部审计助推“双一流”建设的实现路径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找准自身定位、把握重点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
3.1 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把握创新理念
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转变观念、创新审计理念和思维,紧扣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聚焦目前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及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转变内部审计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新变化、新要求,切实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为高校内部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及决策建议。
3.2 加强学习及内部审计人才专业化队伍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拓宽学习的思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学识宽度,加大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的力度。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具备和掌握财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储备新技术、新管理理论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专题学习、业内同行经验交流、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方式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及专业化水平,适应信息时代内审工作发展趋势,打造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
3.3 大力推进审计专业化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内部审计业务的特点构建审计专业化信息化工作平台,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从国家层面来看,金审工程已经进入三期实施阶段,通过前期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利用国家金审工程的实施,主动学习和运用国家金审工程实施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建设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对审前准备、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资料归档、成果利用等全流程管理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满足审计项目组织实施、业务指导、过程控制和决策支持等管理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3.4 深化内部审计机构改革,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强化内部审计机构改革,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关键,首先要保障、健全和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领导机制。强化政治站位,党组织领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2018 年3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为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成立高校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委对学校审计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保障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3.5 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
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审计质量高低对如何有效生成审计结果并确保审计结果有效利用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审计与人事等相关单位联合工作协调机制。充分有效利用审计结果,把审计结果中的问题整改反馈情况作为年度考核、任职考核、述职述廉的重要依据,为建设“双一流”高水平大学作出贡献,为高校综合治理改革保驾护航。
4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未来发展举措
4.1 明确定位,突出优势,聚焦学科建设
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学科建设支撑作用,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提高新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建立学科交叉机制、领军人才孵化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强化高层次人才引领支撑作用,科学合理设置聘用机制及后续发展体系。
4.2 提高“话语权”,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审计环境
从基础条件方面来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预算资金安排、信息化技术运用等加大支持力度,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提高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强化内部审计部门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的关键节点、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内部审计意见、建议参考比重及相关审计结果的运用,挖掘、提升、激发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潜能。
4.3 打造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及考评管理体系
创新审计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便实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检查和审计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确保程序到位、结论准确、证据有力,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做好审计工作;防范与化解各类风险,针对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点,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及时发声;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高校综合体系改革,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潜力,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得以实现。